[6]然而有關方面錯誤評估愉景灣對外交通需求,於同年5月6日將DB03P線提升至星期一至五全日服務;而DB01S線改為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7]。 第十期時峰位於愉景灣隧道旁,由2座23及25層高的高座大廈組成,對象為年輕或心境年青的住客,採用現代美學概念設計,以富時代感的手法表達出來。 兩座樓宇高低有致,當中的18-22樓為空中花園俯瞰整個二白灣海景及後面山景。 時峰共有211個1至3房的住宅單位,面積由576-1,055平方呎,另有8個頂層複式單位,面積由1,448-1,668平方呎。 大部分單位客廳設廣角落地觀景窗,複式單位更內置私家樓梯直達天台,上層複式單位走廊更設大窗,引入天然光;部分單位更設對流窗,使單位光猛通爽。 陸路方面,從2000年起則有愉景灣隧道把愉景灣與青嶼幹線及本港的道路網接通,來往機場、九龍及新界各地區,而港珠澳大橋落橋位位於愉景灣隧道收費廣場附近,乘客可乘愉景灣巴士前往欣澳轉乘城巴B5線前往該大橋的香港口岸。
愉景灣碼頭是區內交通樞紐,位於愉景廣場和D’Deck臨海美食區旁邊,絕大部份區內巴士路線均於該巴士總站開出;六條對外巴士路線之中,3條從該站出發。 香港興業近年將發展重心轉移至二白灣一帶,興建了DB(北)商業中心(現稱愉景北商場),附設巴士總站,現時DB02A及DB03P線均從該處始發。 受惠於政府建造新機場並順帶發展北大嶼山,使東涌市中心逐漸興旺起來。 愉景灣發展商自資興建行車隧道連接北部二白灣與小蠔灣翔東路,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成為全港首條私營行車隧道,只准前往送貨的貨車、學校巴士與居民巴士使用,獲當局批准的兩條新居民巴士路線DB01R與DB02R亦同步投入服務。
愉景商場: 設計
在東涌站乘搭巴士DB01R即可到達愉景灣巴士總站,車程約15分鐘,成人車費約$12。 落車後沿左邊乘電梯向下,望向左邊就可以看到廣闊的愉景廣場,一片大空地加上多個休憩露天茶座,不如坐低歎杯咖啡感受悠閒時光。 愉景商場2025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第13款(Type 13)為朝暉徑93至103號(單數)6間花園屋則為面積3088平方呎的花園別墅,實用率高達103%。
- 商場連接新界西的公共交通,包括來往機場及皇崗的接駁巴士等,更設有一千個有蓋車位方便駕車人士前來購物,數目為荃灣區之冠。
- 愉景灣第1期發展,以歐洲渡假式住宅為藍本,有別墅、低座洋房及高座大廈,並提供一切生活必需的基建設施。
- 第十一期海澄湖畔一段由21幢花園洋房、23幢低座洋房及兩幢中座大廈組成,採用南歐風格設計,依山而建,高低有序,樓宇圍繞著人工湖—海澄湖而排列;住戶可以透過單位內的落地玻璃窗,把遼闊景緻一覽無遺。
- 今日(10日)新增986宗確診個案,1宗為輸入個案,其他為本地病例。
- 一輛四座位高球車,成交價由最初開售8萬至9萬元,飆升至1997年的65萬元[16],2001年回落至十萬元,到近年躍升至逾200萬元,價格相等於一輛保時捷跑車,月租高球車亦要近8000元。
- 第十七期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的山上的愉峰道,由6組單層及兩層花園洋房組成,每組洋房由1間大宅連同3-4間小屋組成,洋房以北美式大宅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 查濟民接管愉景灣發展計劃後,修改原有構想,違規發展為一個可容約25,000人的市鎮,提高整項計劃的可行性,並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斥資30億港元,建立1個設備完善住宅區,供喜歡接近大自然的人長期居住,同時亦為本港其他市民及遊客提供康樂及渡假勝地,名為愉景灣,並逐步發展成一個社區。
一樓的2個單位面積同是1037平方呎,同樣是3房2廳,而2樓及閣樓則為2個複式單位,面積為1133平方呎,3房2廳,主人房則設於閣樓,套房與廳均設相連大露台。 愉景灣從開始發展至今共設有23個屋苑,各個屋苑設計,也各具特色。 愉景灣第1期發展,以歐洲渡假式住宅為藍本,有別墅、低座洋房及高座大廈,並提供一切生活必需的基建設施。 第2至5期則以後現代風格設計;第6期以渡假式商場及Art Deco手法設計,半月型的廣場也成為了愉景灣的地標;第7期的璧如台則是以東方現代手法設計的別墅。 愉景灣第7至9,11及12期的發展,以富地中海風情的低密度渡假式住宅區為主題,而第10,13至18期以時尚的手法設計,以吸引年青或心境年青的住客入住。 當時乃美蘇冷戰的高峰期,中國國務院及港英政府也不希望香港最大片私有土地落入蘇聯相關組織手上。
愉景商場: 設計資訊
接駁愉景灣高爾夫球會及璧如台的愉景山道,在康慧台附近連接愉景灣道。 遊艇徑貫通愉景灣遊艇會及愉景灣車廠,市民可在旁之村路步行往稔樹灣、神樂院及梅窩等地。 第11型(Type 11)洋房為3層高洋房,內設客廳、飯廳、3間睡房及哥爾夫球車房,飯廳設有西式廚房,飯廳外設私家花園。
蘅暉徑上的高座大廈,分別名為旭暉閣、霞暉閣及彩暉閣,每層8伙,單位為三房兩廳(連套房)及兩房兩廳設計,單位客廳呈鑽石型設計,減少互望及為廳房爭取最佳向海角度,單位主要面向南中國海及稔樹灣。 為配合愉景灣巴士總站提升工程,所有巴士站已於2017年2月25日凌晨起,遷往愉景灣道沿途各個臨時巴士站及臨時巴士總站,部份巴士路線已進行重組及合併,班次亦會有所調動。 愉景灣巴士總站已於2019年4月13日完成重建重新開放啟用,並搬上愉景廣場一樓,並重新投入服務。
愉景商場: 設施
政府主要是擔當審批的機關,整個發展計劃的進展是按照正式的規劃總綱進行。 愉景灣第一期住宅於1980年推出,售價由31萬港元至260萬港元不等,卻在短短24小時內全部售罄,反映這類住宅深受市場人士歡迎;而第一期住宅於1982年開始入伙。 愉景灣(英語:Discovery Bay)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地區,是私人發展的現代化市鎮,地方行政屬離島區,現時由23個私人屋苑、4個會所、3座辦公大樓、2個商場及1座酒店組成 。
1985年隨著大嶼山人口增加,愉景灣被歸入為由大嶼山分拆成兩半的梅窩及離島選區。 1991年由於愉景灣發展計劃逐漸擴大與其他鄉郊部分不同而獨立成愉景灣選區,愉景灣選區因各期發展完成而人口增加,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範圍及部分香港迪士尼樂園都劃入愉景灣選區之內,人口亦接近一萬七千人的選區限額。 愉景商場 愉景灣第二期只有一個屋苑,命名為畔峰(英語:Midvale Village)。
愉景商場: 巴士站列表
愉景廣場住宅面積由584呎至974呎不等,分別提供一房、兩房及三房設計,所有單位均可看到海景或山景,備有多款不同間格,適合不同家庭需要。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為香港興業的附屬公司,設有城市管理處為愉景灣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多項服務,包括負責區內的物業管理、社區關係、保安、公眾地方清潔、垃圾收集、道路保養、街道照明、食水供應,渠務及排污等工作。 愉景商場 愉景商場 由愉景灣幅員廣濶,所以實行分區管理制度,城市管理處把整個愉景灣劃成多個分區,分區內各自擁有自己的分區管理處,大廈管理及保安設施系統均與分區及總管理處連接,方便該分區的管理。 另外渡輪服務、巴士服務、出租車服務及各會所則分別由發展商香港興業旗下的附屬公司負責營運,詳見愉景灣巴士,愉景灣航運。
愉景商場: 交通服務
此外,商場還不時舉辦一些電視劇大結局播放晚宴及國際著名歌手簽唱會等。 愉景新城商場位處成熟而繁盛的西九龍與漸顯潛質的新界之間,隨著深港西部通道的使用、荃灣區商圈的擴大,及完善的停車場設施為駕車人士帶來方便,不僅帶動當區常客的消費,更吸引了眾多訪港旅客以及港島與九龍區的訪客,帶動人流持續上升。 第三期次階段發展計劃為康慧台,位於愉景灣消防局旁,鄰近愉景灣碼頭及愉景廣場,由3幢21層高高座大樓組成,大廈設計為X字型,盡量提供最多海景單位,面積472-919平方呎;其中472呎單位是附有開放式廚房設計,而919呎三房單位更附設3個露台。 愉景灣前身是一個僅有數戶人家居住於沿岸的未開發小山村,前香港興業持有人王永祥在1966年投資牧牛場,名為「大興牛房」。 早於1973年5月25日,香港興業有限公司成立,目標就是發展愉景灣計劃。
愉景商場: 第一期樓宇(碧濤)
今日(10日)新增986宗確診個案,1宗為輸入個案,其他為本地病例。 愉景方方樂趣幼兒園原址於2014年結業後,到2016年1月改為「Playful Avenue 反斗大街」,租戶包括玩具反斗城,食肆包括Bill Chill、烏山名及夢見屋。 而神采美容、通利琴行及日本城一帶到2016年1月改為韓國鞋店Shoopen及韓國家品雜貨店Modern House。 而匯豐銀行、玩具反斗城、百佳咖啡及美心MX原址改為韓國服飾集團E‧LAND旗下三大品牌SPAO的男裝部、H&M及3間診所。 而舊「兒童街」範圍改為Gold Street,其後改名為「Gold 愉景商場2025 Island 夢幻黃金島」,租戶包括周大福、SaSa、奇華餅家、Holly Brown咖啡室、759阿信屋、759 Kawaiiland以及多間蔘茸藥材店及藥房。 翻新後「滋味街」原址改為「兒童街」,其後改名為「Kiddy Jungle 童趣森林」,設10多間兒童服裝專門店。
愉景商場: 香港01眾樂基金「眾樂『童』遊夏令營」周五至周日愉景新城舉行
愉景灣第六期只有包括愉景廣場,位於碼頭旁的市中心地帶,有144個住宅單位,屹立於2層高商場之上,各式商店齊全,另有美食廣場,提供全面而多姿多采的購物及飲食樂趣。 愉景廣場毗鄰碼頭及巴士總站,交通極為方便,愉景灣康樂會連接及大白灣沙灘就在附近,讓住戶可以前往該處游泳。 整座建築呈半月形,與其前面濶大的圓形露天廣場互相輝映,造型採用梯級形設計,留有4層高方形空間,讓人可以遠眺後方的青翠山麓。
愉景商場: 主要道路
2020年6月17日,童裝店Chickeeduck在店內擺放了兩米高的香港民主女神像,亦設有連儂牆和介紹民主自由的兒童圖書。 不過商場業主去信該店,以租約要求店舖裝飾需符合標準及滿足業主要求,並先獲業主書面同意為由,要求移除女神像。 信件也提及店內的「展覽」會引來公眾人士到場,不符合租約要求,指商戶舉辦展覽需持有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否則會違反法例。 Chickeeduck行政總裁周小龍期望擺設該雕像,可教育小孩民主自由的重要,表示會與商場商討事件。 [13]消息流出後,到晚上有不少市民到該店購物和拍照留念,而警方在外圍戒備。
愉景商場: 設施列表
畔峰包括5座相連高座大廈,為提供最多的海景單位,5座Y字型及T字型大廈平排而建,樓高17至21層,外型逐級而上,與後方的山勢和諧呼應。 在中間兩座下方,預留一個3層高的空廊,可以把後方的山延伸至大廈前方形成一個視覺焦點。 住宅單位設有大窗戶可以俯瞰四周景緻,全個發展共313伙,提供由52平方米的開放式單位、77平方米的兩房兩廳單位及130平方米三房兩廳的大單位,頂層更設有複式單位。 第2款(Type 2)為4層高洋房,每座有8伙,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各有單位2個,建築面積分別為1357及1037平方呎,同為3房2廳設計。 低層地下住戶擁有私家花園和後園;而高層地下的客廳則設1個大露台。
愉景商場: 發展商尋求出售商場
2013年11月起,愉景灣交通服務把兩站合併及更名至現稱,愉景灣官方網站卻將此站稱為「愉景(北)商業中心」。 地址:愉景灣道92, 96號廣場徑(顯示地圖) 前往方法:從愉景廣場走向愉景灣碼頭方向,約3分鐘即可到達。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在區內第四期蘅峯彩暉閣旁的稔樹灣服務區設電話機樓,並已敷設約2萬條電話線,將愉景灣用戶的電話信息利用微波電訊傳送至摩星嶺電話線路接駁站。 區內亦設置公共電視及寬頻系統,讓住戶可以接收電視及使用寬頻上網服務,此外香港寬頻亦已在愉景灣敷設地底光纖電纜。 一層至五層高的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主要建於大白灣之濱、海澄湖沿岸、花圃園地之側及水塘、哥爾夫球場附近;同時為確保住戶私隱,每座洋房的地台,均高於附近地面之高度。 愉景商場2025 低座洋房之地下單位均連花園,而樓上各住宅單位之客廳及主人房之外更設有特大露台或花槽。 荃灣區的愉景新城@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3,36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013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47,000,年齡中位數為 42.5歲。
由於愉景灣是收費隧道,而且對通行車輛及時間有較多限制,所以絕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會對往來愉景灣的送貨服務向客戶加收附加費,故此由區外到區內物流費用,例如運送傢俱,都非常高昂,成為居民生活的一大負擔。 愉景灣區內的道路網系統以愉景灣道、愉景山道及海澄湖畔路為主幹,另設有支路連接區內各處,包括水塘、消防局、社區會堂、各屋苑等,支路的命名與附近屋苑或地理環境相配合(如:愉峰道、堤畔徑、璧如徑、海蜂徑、蘅欣徑等),整個道路網系統可還以透過愉景灣隧道與區外道路網聯接。 區內道路均為私家路,屬發展商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私人擁有,只限獲授權之車輛行駛,隧道及主幹道限速50公里/小時,支路則限速30公里/小時。 區內主要幹道車輛車速普遍偏高,尤其是保安公司的巡邏車輛和愉景灣巴士,經常造成危險。 香港興業在愉景灣興建私家水塘,存水量為350萬立方米,按25000人使用的標準去設計,規模名列全港第8,而且是全港同類型及同等規模水塘中首個屬私人擁有。 愉景商場 食水經由水塘經地下管道引至濾水廠,按當局規定之標準作自動化過濾,再供給住戶使用,當時的水費由愉景灣的管理公司按用水量收取,水費會在管理費單上顯示出來。
2至30座包圍著遊艇停泊灣,32至46座則面向海灣,大廈外形向內拾級而上,別具特色。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為分層單位,4至5樓為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台,單位面積由1,471呎至2,174呎,每層2伙,共提供230個單位。 第四期第一階段包括位於蘅欣徑的3排低座洋房及3座座落於蘅暉徑17層高的高座大廈。
愉景商場: 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
政府一向透過《愉景灣隧道及連接道路條例》第520章,而非發出准許證,以限制可供通過車輛的類別或種類。 區內及對外陸上公共交通服務,均由香港興業旗下「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DBTSL)獨力承擔。 第十七期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的山上的愉峰道,由6組單層及兩層花園洋房組成,每組洋房由1間大宅連同3-4間小屋組成,洋房以北美式大宅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面積由5087至6833平方呎,大宅內設由4睡房至6睡房不等,部份單位內設家庭室、書房、健身室等空間,其中A,B及F屋屋內更自設升降機,全部單位皆設有私家花園及私人泳池。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為寶峰、康慧台、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台。 在發展第四及五期時,香港興業則把發展權全盤售予新世界,作價2.54億港元,條件訂明香港興業可獲35%分帳,樓價不能低於每呎650港元;該兩期主要為高座大廈及低座洋房,總建築面積分別為140萬平方呎及100萬平方呎。 第四期分6個階段進行,而第5期則分3個階段進行,於1990年中至1996年間分多個階段落成入伙,屋苑分別命名為蘅峰、倚濤軒、碧濤軒及頤峰。 2014年翻新後,原址改稱為「星級廚房 Gournet Park」。 大快活改為Outback Steakhouse,其餘主要新店包括牛陣、翔龍拉麵小籠包、會所1號‧愉花園、Playhouse及多間地產代理。 而「Wonder Town 繽紛小鎮」主要租戶包括荷花親子中心、日本城、Hair Oasis、美國冒險樂園、百佳超級廣場、匯豐銀行自動理財中心、教育中心及新世界發展售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