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因為有顆三千年的紅檜木立於鐵道邊而聞名,以前很多人搭到這個站下車就是為了一睹神木的壯觀景象。 2010年6月19日祝山線及神木線復駛,2012年12月23日阿里山線嘉義-竹崎區間復駛。 另,每周六日開行的不對號座「中興號」列車,嘉義至北門區間「檜來嘉驛」檜木列車,及隔周三開行的主題列車仍暫時停駛,遊樂區內祝山、神木、沼平3條支線,亦自10日起降載復駛,每班列車承載人數由350人調整為150人,檜木車廂每班列車由200人調整為120人,並將適時增開列車疏運旅客。 阿里山人文環境
車型有DPC動力車與DTC拖車組成的柴聯車組,由機車牽引DTC拖車構成的一般列車。 最新則為連控機車與APC拖車組成的列車,民國99年(2010年)12月25日起每周末定期開行嘉義-竹崎間的班次二往復。 其中部分柴聯車曾經借給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使用,是為「中華號」。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林鐵FUN暑假】探索林鐵沿線美景!國寶級百年蒸汽火車帶你遊嘉義到竹崎!
日治时代1932年8月12日,在阿里山起5公里处增设东山车站,为无人站[84]。 在日本統治時代,當局藉該鐵路運出大量開採自該地區之高價值原木(如檜木、雲杉等) ,並將之大量使用於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臺灣的許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見桃山陵、橿原神宮、筥崎宮、明治神宮等) 。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5 [18]此外,該鐵路自營運初始至當地公路通車之前一直是其沿線聚落的輸運要道。 ▲宜蘭縣長林姿妙前往瑞士盧森地區,考察皮拉圖斯Pilatus齒軌列車及纜車,以作為宜蘭縣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的參考。
然而阿里山森林鐵路正是日人為了開發阿里山上「無盡藏」森林資源而鋪設的產業鐵道,海拔由100公尺以下爬升至海拔2,000公尺以上,集結森林鐵道、登山鐵道和高山鐵道於一身。 阿里山森林鐵路 於1906年開工興築阿里山鐵路,1912年嘉義至二萬平正式通車,1914年鐵道延伸至阿里山沼平,並開始正式的伐木作業;至1945年臺灣光復,持續30年的伐木工作,將阿里山原始檜木林採伐殆盡。 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開採阿里山的林業資源搭起了這條鐵路,今日鐵路已轉成觀光型態。 阿里山森林鐵路 鐵路主要由一條本線(又稱阿里山線)和末端的數條支線構成,本線起自嘉義車站終點於阿里山車站,阿里山車站同時又作為祝山線、眠月線支線的起點。 其中,「祝山線」是為賞日出所興建的觀光鐵路,會因應日出時間調整每日發車的時間;「眠月線」(又名塔山線)則是早期運材的林場線主線之一,因天災受損已封閉。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伐木时期
因應阿里山林場檜木資源而闢建阿里山林業鐵路,起點就在嘉義市北門,木材買賣集散為嘉義市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當時更因此列為臺灣四大都市之一。 皮拉圖斯齒軌列車是一條連接瑞士盧塞恩Lucerne和皮拉圖斯山頂的齒軌鐵路,路線總長約五點六公里,高度差超過一五00公尺,是世界上最陡峭的齒軌鐵路之一。 一八八九年起,為解決山區運輸問題,先以蒸汽作為動力,利用雙齒輪原理推進運具,後於一九三七年改以電氣作為動力,並慢慢轉為觀光性質的載具形式,更在這個月初換新車廂,由於路線經過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壯麗景色,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無數遊客探訪,是將山區運具轉型觀光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阿里山森林鐵路是為開發森林而鋪設的產業鐵道,其海拔由100公尺以下爬升至海拔2,000公尺以上,集結森林鐵道、登山鐵道和高山鐵道於一身。 森林鐵路的設立不但帶動林業的興起,更改變了沿線的都市紋理,造就許多不凡的景觀,其中有不下10處的法定之文化景觀、古蹟以及歷史建築。 從阿里山鐵路的角度來看,嘉義站是阿里山森林鐵道延伸出來的交會站,銜接著縱貫線。
- 今日开放客运的部分,包括主线及其部分区间的“神木线”[5]、“沼平线”、一条为观日而修筑的“祝山线”[6]。
- 宜蘭縣政府為汲取各地對山區觀光運輸的經驗,林姿妙縣長、宜蘭縣議會張勝德議長、鄉(鎮、市)首長及縣府相關一級主管,13日前往瑞士盧森地區,考察皮拉圖斯(Pilatus)齒軌列車及纜車,以作為縣內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的參考。
- 原自忠線前段,目前停駛,暫無復駛計畫(僅林鐵之公務列車會駛入),現規劃成登山步道[82]。
- 離開樟腦寮車站,通過樟腦寮鐵橋,便開始獨立山的爬行,這段路程可體驗「螺旋形鐵路」,經第一迴旋、第二迴旋,最後是世上獨一無二的8字形迴旋。
- 興富發建設發佈聲明:「文心愛悦建案係委託專業廠商宇球國際興業有限公司承攬執行塔吊拆除工程,不慎發生意外,波及台中捷運車廂,造成人員傷害,公司深表遺憾,該公司就相關法律責任絕不推卸,對受傷之傷患,必盡最大的慰問及關懷,有關捷運的修復改善,也將會同市政府專業單位修繕,讓捷運儘速通車,保障人民的權益」[18]。
台中捷運列車為自動駕駛,事發過後中捷公司初步回應說明,列車上都有隨車員,獲通報與撞擊在差不多時間點,12時27分吊臂掉落,位置離捷運站不到200公尺,12時28分列車因無法即時煞車而撞上。 另外中捷公司指出,因吊臂是砸到隔音牆、不是直接砸到軌道,軌道沿線沒有入侵偵測系統,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狀況,例如影響電力或軌道設備,就不會有相關告警[10]。 在日本统治时代,当局藉该铁路运出大量开采自该地区之高价值原木(如桧木、云杉等) ,并将之大量使用于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台湾的许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见桃山陵、橿原神宫、筥崎宫、明治神宫等) 。 [18]此外,该铁路自营运初始至当地公路通车之前一直是其沿线聚落的输运要道。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百年鐵道
阿里山地質環境 阿里山位在阿里山山脈主山脈上,東鄰玉山山脈,北接雪山山脈,海拔2,216公尺。 阿里山森林鐵路 玉山山脈屬始新世紀層,雪山山脈屬始新世紀至漸新世紀層,而阿里山山脈則屬晚期中新世紀層,是三者中地質時代最年輕的山脈。 阿里山地區的地層為南港砂岩層,屬中新世紀晚期,形成約一千萬年,主要為塊狀砂岩及少部分砂頁層,阿里山山脈則是南港層之厚砂岩組成,由於阿里山山脈同時擁有南北方向與東西方向之斷層,經常形成陡峭的山崖與瀑布,塔山山勢急峻,斷層峭壁草木不生,山勢雄偉,紋理質感極美。 5月14日,台中捷運檢討應變流程,將研議增設月台緊急按鈕和智慧型障礙物辨識裝置,同時改進3項緊急應變,包括強化險阻手勢、緊急防止列車離站流程以及縮短手動面板鑰匙使用時間[31]。 中捷在完成9項SOP精進作為,包含隨車員指差確認及3秒開蓋的訓練後,於6月6日將全天開啟的駕駛蓋板蓋上,加註警告標語不上鎖[32]。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价值意义
皮拉圖斯齒軌列車是一條連接瑞士盧塞恩(Lucerne)和皮拉圖斯山頂的齒軌鐵路,路線總長約5.6公里,高度差超過1,500公尺,是世界上最陡峭的齒軌鐵路之一。 1889年起,為解決山區運輸問題,先以蒸汽作為動力,利用雙齒輪原理推進運具,後於1937年改以電氣作為動力,並慢慢轉為觀光性質的載具形式,更在這個月初換新車廂,由於路線經過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壯麗景色,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無數遊客探訪,是將山區運具轉型觀光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記者卓羽榛宜蘭報導】為汲取各地對山區觀光運輸的經驗,林姿妙縣長、宜蘭縣議會張勝德議長、鄉(鎮、市)首長及縣府相關一級主管,13日前往瑞士盧森地區,考察皮拉圖斯(Pilatus)齒軌列車及纜車,以作為本縣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的參考。 阿里山林業鐵路的興建遠在日治時代,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臺灣總督府計劃開發阿里山森林,為搬運木材之方便,開始進行勘查、測量及規劃設計,於明治39年(西元1906年),由日本藤田組開始施工,後因財務問題收回官營。 阿里山森林鐵路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12月嘉義至二萬平正式完工通車,全長六六. 隨森林開發業務發展之需要,延展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其中部份支線於作業完畢時先後拆除,本線及主要支線仍保留使用,目前嘉義至阿里山營業路線長約七一.
阿里山森林鐵路: 神木
整个系统主要有一条起点自嘉义市嘉义车站、终点在嘉义县阿里山乡阿里山车站的主线,以及众多遍布阿里山山区的林场线所构成。 今日开放客运的部分,包括主线及其部分区间的“神木线”[5]、“沼平线”、一条为观日而修筑的“祝山线”[6]。 阿里山林铁尚有几条“林场线”是以眠月及东埔两线为主干分歧出的几条支线,不过几乎已经停用废弃[7][书 1][书 2][8]。 阿里山林業鐵路將自8月10日起恢復營運,即時起開放訂票,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林鐵本線(嘉義-十字路)阿里山號對號列車將行駛嘉義至奮起湖區間,限乘108人、不售站票,且僅停靠5個車站,其餘無派駐人員車站均不停靠。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小火車明起恢復行駛 乘車人數嚴格控管
整個系統主要有一條起點自嘉義市嘉義車站、終點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阿里山車站的主線,以及眾多遍佈阿里山山區的林場線所構成。 今日開放客運的部分,包括主線及其部分區間的「神木線」[5]、「沼平線」、一條為觀日而修築的「祝山線」[6]。 阿里山林鐵尚有幾條「林場線」是以眠月及東埔兩線為主幹分歧出的幾條支線,不過幾乎已經停用廢棄[7][書 1][書 2][8]。
阿里山森林鐵路: 臺灣鐵路公司
嘉義車站海拔30公尺,曾經是臺灣唯一集台鐵、糖鐵、林鐵的「三鐵共構」的車站。 嘉義車站海拔:30公尺,曾經是臺灣唯一集台鐵、糖鐵、林鐵的「三鐵共構」的車站。 自1986年1月25日與大井川鐵道締結為姐妹鐵路之後,諸如「世界三大登山鐵道之一」等頭銜開始陸續出現。 [71]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5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5 到了1990年,林務局森林育樂組重新定義「世界三大登山鐵道」之後,連「世界三大僅存的登山鐵道之一」此一頭銜也開始出現在各大媒體,絲毫不知此說法有著考證不清的疑問存在。
阿里山森林鐵路: 奮起湖
祝山線鐵路沿途經過對高岳,也在此設立了月台及會車的軌道,月台邊的觀景台視野遼闊、腹地寬廣,是欣賞日出的好景點。
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的負面因子
北門驛木造車站位於阿里山鐵路的登山方向右側,估計建造於1910~1912年,是以阿里山紅檜為建材的典型日式車站建築。 阿里山森林鐵路 正要動工的高雄捷運黃線同樣為自動駕駛系統,高雄市議員黃捷以及白喬茵提醒和要求,高雄捷運一定不能重蹈覆轍並且要完善積極地預防,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局長吳義隆在高雄市議會答詢說明時給出三個承諾,高雄捷運公司也已經全面檢查及掌握高架段路線上的建案[29]。 另外,高雄捷運於官方網站公告說明運行中的橘線及紅線的安全措施準則[30]。 桃園捷運公司同樣清查沿線,共有41處建案,已納入重大工安巡檢重點,並拍照紀錄,另外桃園機場捷運列車有司機員,駕駛室內有緊急停車按鈕,將會強化回報機制,沿線軌道若有異物,或列車前方視線內出現異狀,都須提高警覺立刻處置、回報,確實維護人車安全[27]。 阿里山森林鐵路2025 臺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黃清信在臺北市議會接受質詢上回應,臺北捷運文湖線與中捷同樣為自動駕駛系統,現有應變措施確實來不及處理,異物偵測要有實體接觸才會有反應,將研議新機制,授權站務人員及保全遇到緊急狀況,優先透過比如隨身物品阻擋車門或月台門的方式切斷電力,阻止列車開出去之後再通報[24][25]。 另外截至2023年4月底,北捷沿線範圍列管高架、地下及平面路段建案共197案,其中有45案為高架段,均透過「捷運鄰近建物巡查系統」,每個月會對所轄工程處全面巡查,掌握毗鄰捷運沿線50米範圍內是否有未通報工程等狀況[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