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入境条例》附表1第6段列明,若干在香港于一九九七年主权回归中国前已享有永久性居民地位的非中国籍人士,在主权回归后其香港永久性居民地位得以延续。 另外,《入境条例》第2(4)条规定某些职业类别的人士,例如是外籍家庭佣工和大陆政府官员,均不获香港永久性居民地位。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身份證號碼用途十分多,亦是重要的個人資料,受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行使第香港法例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所賦予的權力所發出的《身份證號碼及其他身份代號實務守則》所保護。 香港身份證共分為兩類,分別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香港居民身份證」。
- 換證中心最後換證申請及領證日期為2023年3月3日,並於3月4日起全面關閉[13]。
- 發言人說,市民若接獲有關可疑來電,必須保持警惕,查證來電者的身分,切勿隨意向他人透露個人資料。
- 在你下次返港時,你可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向入境事務處居留權組提交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的申請。
- 換言之,1980年後出生的嬰兒在取得出世紙時已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
惟該網站並未指明只接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抑或接受所有的香港身份證。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並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任何人士遺失香港身份證,須在14日內親身往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申請補領新證。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網上申請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
《香港法例》第177章《人事登記條例》規定,凡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份證。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2025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照片印在證上。 在姓名一欄下面,亦印有中文電碼[1],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雖然你沒有居留權,但是你將會享有香港入境權,可以自由進入香港特區而不受任何逗留條件限制。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2025 倘若你日後能符合有關非中國公民享有居留權的規定(即持有效旅行證件進入香港、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七年或以上並以香港為永久居住地),你便可再成為香港特區的永久性居民及享有居留權。
- 大部分香港永久性居民都會有「三粒星」,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說「三粒星」就等於永居是不準確的,因為「三粒星」只代表18歲以上有資格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港證的人士,不等於持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
- 持舊式身份證的前香港居民,若你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或在中國出生而曾通常居住在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的中國公民,你可根據《入境條例》附表1第2(a)或2(b)段的條文而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 因而惹起支持「份」和「分」的不同人士展開辯論,最後香港政府維持原有寫法。
- 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主要官員、入境事務隊成員、警務人員及勞工督察率先換證。
- 你可在此網頁查閱申請延長逗留期限的手續、有關終止對受僱、受訓或就讀人士的保證的手續、如何在新領的旅行證件上加蓋簽注、應繳付的費用和應提交的表格等資料。
- 正常情況下,如果證明文件齊全,入境事務處需要六星期處理申請。
根據《入境條例》,有六項類別的人士合資格享有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居留權。 此外,任何人士如符合該條例的過渡性安排,也有資格享有居留權。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2025 本頁將解釋哪些人士屬於這些類別,列出有關的過渡性安排,以及說明哪裏可取得更多相關資訊。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入境事務
正常情況下,如果證明文件齊全,入境事務處需要六星期處理申請。 實際時間視乎個別的複雜情況,以及當時所收到的申請數量而定。 你可在此瀏覽有關香港身份證的資料,包括身份證種類、誰人需申請身份證或可獲豁免,以及身份證持有人須履行的義務。
為確保申請人合法及有秩序地進入香港定居,內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會同時向他們簽發一張單程證。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申請人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遞交填妥的申請表及證明文件。 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在審核有關的資料後,會轉送香港入境事務處進行核查。 如果你輸入的資料與入境事務處的紀錄相符,系統會顯示你的申請狀況。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居留權
% 因身份證遺失、毀滅、損壞或污損而需要在人事登記處緊急補領身份證的人士,可以無需預約,人事登記辦事處職員會因應個別情況提供協助。 如果你已遞交申請,並收到入境事務處通知需要遞交補充文件以協助處理申請,你可以利用這項方便的網上遞交服務。 當證明文件以規定檔案格式準備好後,你可以透過以下網頁遞交。 建議你利用自己的個人電腦遞交申請,避免你的資料被人擅自使用。 由於智能身份證本身無電池運作,故此在無電源下,晶片根本無法自行傳送訊號,資料亦不能夠在無持證人的同意下遭人隔空讀取;因此外界所指擔憂並不可能存在[10]。 年滿11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若持有香港身份證和已辦理內地和澳門快捷通關,可以憑藉該證在施行兩地一檢的珠澳口岸僅使用香港身份證出境珠海。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網上預約服務 (亦適用於更改、取消或查詢預約)
如果申請人是11歲或以上的人士,他/她可前往人事登記處辦理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未滿11歲的申請人若持有外國政府簽發的有效旅行證件,可申請在其旅行證件上加蓋簽注,註明已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 香港身份證(英語:Hong Kong Identity Car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身份證明文件,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為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入境處呼籲市民慎防可疑來電通知申領證件圖詐騙
你可在網上提出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的申請,遞交補充文件及更改或查詢有關查核證明文件的預約。 同樣來說,當你的國籍變更申報獲批准後,你將不被視為中國公民。 若你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在港出生的中國公民,雖然你移居外國,但如果你沒有向入境事務處申報變更國籍,你仍是中國公民。 不論你是否長時間不在香港,你仍可憑藉《入境條例》附表1第2(a)段的條文而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並享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居留權。 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人士可申請居留權證明書,惟該人士出生時,其父或母必須是中國公民及香港永久性居民。 香港永久性居民擁有的身份證,正面會寫着「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出生日期的下方有一個「A」字。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香港身份證
如果申請人未滿18歲,申請表必須由申請人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簽署。 由Z字頭身份證號碼開始,其身份證號碼亦是教育局的學生編號,有別於之前另設一組八位數字作為教育局學生編號。 如香港是閣下的居住地方,但閣下因事而暫時離開香港,在這情況下,仍會被視為繼續居留於香港。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II.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除了可以作一般出入境及身份認證用途外,還可以用作網上電子證書、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證。 政府曾經計劃於2007年將香港駕駛執照資料兼備於智能身份證的晶片內,但由是於實際運作上有缺點,例如香港市民及海外機構難以查閱晶片內資料、被吊銷駕駛執照者需重發身份證等,因此有關計劃被擱置[16]。 持有智能身份證或新智能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如並非透過輸入勞工簽證、外籍家庭傭工簽證和學生簽證維持香港居民身份,可以使用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e-道自助過關,節省等候時間。 隨着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及實施,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恢復行使香港主權,人民入境事務處由1987年6月1日起推出沒有殖民地徽號的第二代電腦身份證,方便在香港主權移交後繼續使用。 此外,所有在香港出生或居住滿7年的人士及其子女獲發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證件背面註明持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2025 智能身份證的尺寸為85.60 × 53.98毫米(3.370 × 2.125英寸),即ISO 7810ID-1標準,與不少銀行卡相同。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網上遞交補充文件
在提出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申請時,你必須身在香港,並且是合法逗留。 你的通常居住連續七年,必須是緊接你向入境事務處處長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日期之前的連續七年。 根據《入境條例》(第115章)附表1第2(c)段,中國公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如在該子女出生時,該中國籍父母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或通常居住在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的中國公民,則該子女享有香港居留權。 持舊式身份證的前香港居民,若你是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或在中國出生而曾通常居住在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的中國公民,你可根據《入境條例》附表1第2(a)或2(b)段的條文而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在提出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的申請及發出有關簽注時,你的子女必須身處香港。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香港身份證 永久居民身份解構
不過,香港政府從英國屬土時代已經採用「身份證」為中文名稱,而香港立法會亦通過繼續使用「身份證」為中文名稱,香港文字研究者容若亦認為「份」為正字。 因此,1991年香港政府計劃將「身份」復古為「身分」的時候,容若與陸離等等人士大力反對。 因而惹起支援「份」和「分」的不同人士展開辯論,最後香港政府維持原有寫法。 此外,「身份證」的「證」字乃最為傳統的繁體字,亦為官方寫法;而非異體繁體字——「証」字。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居留權
換言之,若閣下曾往外地度假、公幹或短期留學,在香港的居留時期不會因而被中斷。 當你完成預約及選用預約提示服務,預約電郵提示將於預約日期前兩天發送到你提供的電郵地址。 在選擇此提示後,你可於預約日期前至少3天更改你的電郵地址或取消提示。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2025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相片的大小應不超過55乘45毫米及不小於50乘40毫米,須顯示申請人的正面半身,並且不得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