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線已加入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乘客如使用八達通繳費,車資將納入補貼計算範圍。 現時此路線與港島4系、5M、8系及35M線合共使用47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8輛16座位小巴及39輛19座位小巴。 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表示,運輸署早前向業界派發檢測包,香港仔區4條路線約70名司機,起碼有10人染疫,故決定停運清潔消毒車廂,確保乘客及司機安全。
- 已提出申請的公共小巴營辦商負責人謝先生向《香港01》表示,運輸署審批及招聘程序或需3個半月,料首批司機早快11月才能到港,連同在港訓練預計最快要12月才能工作,冀運輸署可加快審批。
- 乘客於95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 小巴司機駕駛態度向來惹人詬病,縱使營辦商須按客運營業證規定在每部公共小巴內,展示營辦商和交通投訴組的熱線電話,乘客卻因欠缺司機基本資料而投訴無門。
- 目前紅色小巴服務範圍一般只限於舊區、1973年以前通車的道路、以及三條過海隧道(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
- 雖然業界一直爭取座位增至20至24個,政府解釋把座位數目鎖定於19座而非20座,是由於在繁忙及非繁忙時間公共小巴的載客率差別頗大,座位數目如增至20個可能會導致公共小巴服務供應過剩,尤以乘客量不多的路線為然。
- 香港島專線小巴4C線是香港一條由石排灣、香港仔往返銅鑼灣的專線小巴線,由於班次頻密及方便,受南區居民歡迎。
除了在一些地方實施停車限制和劃設禁區外,政府自1970年代中起限制紅色小巴不能在已有完備鐵路及巴士網絡的新發展地區和新落成的快速公路提供服務[16],例如佐敦道以南之尖沙咀、黃埔花園、青衣、鴨脷洲。 大部分於1990年代以後開發的新市鎮或全新房屋發展區,例如馬鞍山、將軍澳、天水圍等,一律禁止紅色小巴駛入[17],禁止紅小駛入的道路多會豎立交通標誌(俗稱金剛圈)以作識別。 1972年,政府喺山頂試行私營豪華小巴制度,同年5月1號首條私營豪華小巴1號線(往來山頂至中環)投入服務,結果試驗成功,並喺1974年正式實施專線小巴制度,去到1975年港島已經有6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
香港仔小巴: 班次
謝先生稱,目前業界人手不足嚴重,早前已率先聯同10名行家,往內地進行首批申請面試,望一取得配額已可有合適人選即申請來港。 2015年起,馬亞木引入長陣豪華版Coaster,設外趟式車門以至原廠設計的高靠背座椅,其後該車該亦被其他小巴公司引入。
最終石油氣小巴試驗成功,獲政府推廣使用,現時石油氣小巴在大部份小巴路線行走,電動小巴因試驗效果欠佳而沒有進一步推廣。 專綫小巴多於沿線設立固定站點,一般需經由運輸署批准方可設立,但亦與紅色小巴一樣,理論上均可於任何非限制區之路段上落客。 乘客如欲下車,亦一如紅色小巴般抵達其欲落車之地前高聲呼叫下車地點名稱(如「XX有落,唔該」)通知司機。 現時少數專綫小巴設有落車鐘,乘客亦可按動電鐘,經司機揚手確認。 專綫小巴由紅色小巴轉成,於1972年推出,車輛識別色為綠色,早年以車身中央髹上綠色色帶以及於車頂髹上綠色的形式出現(所以行內俗稱專綫小巴為「綠帶」),於1995年4月1日開始改為只髹於車頂。 [12]由於紅色小巴出現「紅頂」的俗稱,相對綠色專綫小巴便俗稱「綠頂」,一般稱為綠色小巴或專綫小巴。
香港仔小巴: 服務時間
2020年3月,政府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小型巴士長度限制由7米放寬至7.5米,最高重量限制由的5.5公噸放寬至8.5公噸。 載有上述修訂的《2020年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修訂)規例》於同年7月5日實施。 公共小巴日常運作不受政府監管,造成不少紅色小巴總站容易被黑幫組織控制,司機要向黑幫組織繳付「入線費」、「清潔費」及「保護費」等巧立名目的費用,才可使用總站上客,亦即「站頭車」;否則只能變成「公海車」,如的士般在街上四處兜客[67]。 時至今日,豐田Coaster已成為主流小巴車款,究其原因是維修成本較低,在保養良好情況下可在路面安全地行駛接近20年,耐用程度遠較其他品牌的小巴甚至專營巴士更勝一籌,但亦有少量營辦商購置三菱Rosa及金旅XML6701J18作專綫小巴。 要注意的是,紅色小巴只要不是在行車途中變更收費,即使在惡劣天氣下大幅加價亦不違法。 不少不設八達通收費裝置的路線,更會在農曆新年前後增收一元至數元不等。
現時紅色小巴並冇官方認可嘅路線冧巴,但有一啲路線會自訂路線冧巴,好似來往上水至元朗嘅17、18號線,上村至元朗嘅23號線,秀茂坪至觀塘嘅16、45號線,以及紅磡寶其利街至旺角弼街嘅71號線。 呢啲白牌車嘅收費比巴士高一啲,車程亦短過巴士,但因為佢哋唔係合法經營,警方曾經大力掃蕩。 另外,冠忠集團旗下的嶼巴則購入現時小巴所使用的豐田Coaster車種行駛34綫。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港島南岸(英語:THE SOUTHSIDE),是香港一個私人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香葉道11號,座落於港鐵黃竹坑車廠上蓋。
香港仔小巴: 業界首批面試約100名司機 解釋香港工作環境及住宿條件
發展商於2022年11月同時為項目第3B期及第3C期入紙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現尚待批中。 最後項目落成後由兩座24及29層高之住宅樓宇組成,合共提供600伙單位,實用面積介乎320至1,901平方呎,設共9款不同戶型,包括一房至四房。 項目亦設連平台特色戶、連天台特色戶及複式單位,合共29伙。 會所命名為THE SOUTHLAND CLUB,連綠化園林面積超過6.6萬方呎,設施包括25米長室外泳池、健身室、宴會廳、燒烤場和戶外兒童遊樂區等。
- 例如以前紅色公共小巴每逢颱風來臨的時候,任意調高車費,曾經有來往香港仔至華富村的路線由原來的港幣3元加價至港幣30元,另外來往新界至佐敦道的路線更曾加價至80元,此舉曾被市民投訴。
- 有評論指政府此舉乃偏幫長期壟斷的士與小巴新車市場的皇冠汽車,其代理的豐田Coaster未有在前軸位置安裝第20個座位而通過運輸署的車輛檢驗;其主要競爭對手三菱Rosa則可輕易在車廂加裝這兩個座位[32]。
- 運輸署更經常以「引入競爭」為名,籌劃與專營巴士路線相若的專綫小巴路線。
- 而紅色小巴一般只係收現錢,車錢直接交畀司機,司機會喺有需要就找錢,但亦有部份紅色小巴受八達通畀車錢,例如西環到旺角、觀塘到西貢、大埔到荃灣(已停辦)同埋觀塘到荃灣。
有評論指政府此舉乃偏幫長期壟斷的士與小巴新車市場的皇冠汽車,其代理的豐田Coaster未有在前軸位置安裝第20個座位而通過運輸署的車輛檢驗;其主要競爭對手三菱Rosa則可輕易在車廂加裝這兩個座位[32]。 至於長度6.99米的豐田Coaster B50及車門較接近前軸的6.97米金旅XML6701J18,加裝座位亦輕而易舉。 運輸署解釋,雖然公共小巴營辦商通常採用市場上其中一款型號的車輛,可容納20個座位,但有一個座位須增設在司機位旁邊。 由於要遷就車輛引擎位置,這個座位會裝設在升高了的位置,乘客進入/離開上述座位時便會構成安全問題。
香港仔小巴: 路線全長
但是經過各方用戶的反映,豐田於2008年終再度推出短陣柴油版Coaster小巴供用家選擇。 1978年,各小巴陸續安裝了車頭頂地點牌箱,以便清楚地顯示行車目的地。 政府於1988年2月23日批准小巴由14座位增加至16座位,部分小巴商會曾經要求政府放寬座位數目至20座位,但是政府認為小巴為輔助性交通工具,及受到保護鐵路政策等限制而不被接受。
香港仔小巴: 香港小型巴士
理論上紅色小巴可於任何非限制區之路段上落客,乘客在到達目的地前,須揚聲通知司機下車地點(如「XX有落,唔該」),並由司機確認作實。 個別紅色小巴除於部份路段設置固定小巴站方便乘客候車外,更設有「留座熱線」讓中途站乘客致電預留座位,以免久候。 所有公共小巴營辦商必須取得運輸署署長簽發的客運營業證,方可經營載客服務。 運輸署於2021年9月曾就應否維持公共小巴原有數目上限徵詢公共交通業界的意見。
香港仔小巴: 小巴數目上限
2019年,就有一名女護士找人代看醫生及取病假紙,以請連續病假,卻遭人揭發身處泰國,結果因串謀訛騙罪而被判社會服務令80小時,並需向醫管局賠償逾2510元,更要面對醫管局及香港護士管理局的聆訊,或會因而被吊銷護士執照。 乘客使用八達通卡乘搭此路線,再轉乘39C、51、51S、52、58、59、59A、63或63A線,第二程車費減收$1.0。 為響應政府推廣電動車的環保政策,數碼港自2011年2 月開始為公眾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充電站分別位於停車場(一)及停車場(二)的二樓。 除此之外,自2014年11月起亦引進 Tesla Supercharger 快速充電器以顧及Tesla電動車用家之需要。 香港仔小巴2025 電動車充電站為駕駛者提供既方便而環保的選擇,而每輛電動車只需數小時便完成充電程序。 晚上近7時半,警方接獲多人報案,指康寧道91至103號對開發生車禍,據報一名男途人遭小巴撞到,救援人員趕至,證實59歲姓莊男途人當場死亡。
香港仔小巴: 香港巴士大典
過去曾有司機在報案後遇襲,令不少受害司機擔心遭報復影響生計,而沒有向警方舉報,使問題持續困擾公共小巴業界多年。 現時不少小巴營辦商的車長計薪制度並非按固定月薪計算,而是按單一車程的乘客車費收入分帳,不少車長為求增加收入,冒險超速駕駛或衝紅燈,尤以紅色小巴為甚。 法例規定,每部公共小巴及私家小巴,須在車身左右兩側,清楚及正確地以劃一大小而高度不少於100毫米的中英文字體,標明提供給乘客的座位數目,而公共小型巴士更須以同樣大小的字體標示「公共小型巴士」、「Public Light Bus」的中英文標誌[42]。 行政局於1988年2月23日批准香港小巴座位由14座增加到16座後,立法局於同年12月14日三讀通過《1988 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草案》,所有新落地小巴即時由14座增加到16座,全港首批16座位小巴,其車牌編號以「EB」開首。 綠色小巴都有固定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和收費,大部份路線設有固定車站,並需接受運輸署監管,不得隨意更改。 紅色小巴往往集中在繁忙街道上行走和接載乘客,容易造成交通阻塞,使用道路的效率比專營巴士低,當局對紅小實施若干營運限制,以加強交通管理。
香港仔小巴: 小巴牌照類別
有巴士迷指出,部份長途專綫小巴路線在繁忙時段已接近飽和,更應該轉為專營巴士路線,而且專營巴士時常敵不過小巴的車海戰術和快捷,運輸署助長專綫小巴發展之舉,將會扼殺專營巴士生存空間。 然而,有小巴營運商認為,運輸署拖延處理小巴路線修訂和接辦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已計劃取消路線的申請,影響業界生態和市民權益。 專綫小巴提供固定路線服務,班次及收費均受客運營業證所規管;至於紅色小巴服務經營範圍受規管,而路線、班次及收費則按市場調整,為乘客提供較靈活服務。 公共小型巴士(Public Light Buses),簡稱「小巴(Minibus),俗稱「Van仔」,是核准載客量為19人或以下的小型客運車輛,提供輔助接駁服務,以及為乘客較少或不宜使用高載客量交通工具的地區提供服務,以補專營巴士和鐵路的不足。
香港仔小巴: 紅色小巴
同時,增加的座位亦可平衡內左右兩邊的受力程度,從而使行駛時更安全;而建議的4個座位設於小巴左邊之單人座位並變成雙座位,右邊雙人座位和中央通道則亦會收窄。 更謂當時小巴原先設計是最高可載21名乘客,只要政府願意修倒,便隨時斥資改裝車廂;在費用方面,將舊車改裝只需1至2萬元,新車則需27萬元,並希望能夠在兩年內所有小巴均改裝為20個座位。 香港仔小巴 [27][28][29][30][31]有關建議未獲接納。
香港仔小巴: 小巴路線冧巴
《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訂明,公共小巴的長度、闊度、高度和重量上限分別為總長度7米、總寬度2.3米、總高度3米和車輛總重量5.5噸。 座位數目於1988年2月23日獲放寬至16個,此後差不多三十年未有增加;此外,乘客座位尺寸、座位與座位之間的淨空間及通道空間均受法例規管。 早期小巴用車多數係歐洲牌子,好似金馬(英文:Commer)、柯士甸(英文:Austin Motor Company)、摩利士(英文:Morris 香港仔小巴 Motors)、福士同埋福特等等,亦有日本大發同埋五十鈴。
紅色小巴嘅服務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同埋收費並唔受政府監管。 雖然係噉,隨住行業發展,唔少紅色小巴路線由商會或小型公司統籌,有固定嘅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同埋收費,但會睇情況而變,例如塞車嗰時可以改行暢順啲嘅路線。 香港仔小巴2025 而紅色公共小巴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因此車費的波幅可以是很大的,某些路線為求搶客,可以收取極低車費來打「割喉戰」,但當要提高車費時,水平又可以達至「天價」程度。
[12]同年10月28日,港鐵公布由嘉里建設、太古地產及信置合組的財團奪得項目發展權。 市場人士估計地皮估值(已包括補地價金額67.5774億)約95.7億至127.7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5萬至2萬元。 [13]項目由由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以中國建築名義)承建。
政府曾經採取多項措施加強小巴乘客安全,好似加裝乘客安全帶、向乘客顯示嘅速度計[8]等等。 不過甚少有小巴乘客會扣安全帶,而向乘客顯示嘅速度計更有唔少俾紅色小巴司機改裝過,以減少超速嗰時所發出嘅嗶嗶聲。 鑒於速度計成效唔好,政府卒之要公共小巴裝限速等裝置,另外又修改道路交通條例。 2012年4月13號開始生效嘅《2012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訂明公共小巴最高時速係80公里、公共小巴要裝限速裝置、新車要有行車記錄儀、揸公共小巴之前要讀職前課程同埋公共小巴司機要展示公共小巴司機證[9]。
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加至14座位,「十四座」因而漸漸成為公共小巴的別稱。 政府在1970年推出白牌車合法化政策,由政府發牌,白牌車取得營業登記證後可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合法載客,登記白牌車的車身款式及顏色需依照規定,車身塗有紅色邊帶,成為一般所稱的紅色小巴。 香港仔小巴 雖然紅色小巴可以自行決定行車路線及收費,但服務區域及路線範圍都受到運輸署署長的規定[11],可停車上落客的道路範圍亦受到限制。 此外,除得到運輸署署長的批准外,不得駛入如東涌、將軍澳等新發展區[11]。
喺八十年代中,專線小巴經營商開始從日本引入新款冷氣小巴豐田Coaster、三菱Rosa、日產Civilian,日本小巴就成為香港最常見嘅車款。 近年由於小巴司機的收入低、工時長,考到相關牌照的年輕人會優先考慮每月收入近2萬元及有家屬福利的巴士司機職位,導致小巴司機年齡老化。 運輸署提出放寬商用車輛牌照限制,由現時必須持有駕駛執照最少3年,改為1年,以吸引更多合資格人士駕駛小巴。 時至今日,豐田Coaster已成為大部分小巴的車款,但亦有少量三菱Rosa小巴行駛。
香港仔小巴: 收費模式
1967年香港發生六七暴動[5],鬥委會指揮暴徒四處縱火及發動連串土製炸彈襲擊[6],左派暴徒不但破壞電車及放火燒巴士[7],又襲擊電車及巴士司機等公共交通從業員,並且造成電車乘客傷亡[8],另有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而暫停服務。 面對鬥委會企圖通過炸彈襲擊等暴力手段癱瘓全香港的交通[9],港英政府於是對白牌車放寛執法,白牌車駛入市區載客也不予打擊,因為巴士及電車的路線固定容易遇襲導致服務受阻,白牌車則具有路線靈活的特點,可以避開受阻的道路,輔助維持市區的公共交通[10]。 在此期間,可載9人的白牌車在市區行駛成為常態,而且越來越受到市民歡迎,數目不斷增加,「九人車」亦成為這類小巴的代名詞。 港英政府在同年12月成功平息暴動後,決定將白牌車規範化,同意白牌車登記為合法載客車輛[11],作為輔助專營巴士服務之用。
白牌車的收費比巴士略高,但比的士便宜得多,因為不需經常停車上落客,行車時間比巴士短,但由於是非法經營而良莠不齊,白牌車偶爾因超速或非法改裝而發生傷亡意外,部份匪徒亦曾利用白牌車作為行劫的交通工具,警方因而曾經大力掃蕩。 香港仔小巴2025 領有牌照的公共小巴在1969年有3,458輛,《道路交通(修正)條例》生效後小巴數目持續增長[7]。 由於公共小巴在繁忙街道行走時容易引致交通管理問題,加上公共交通服務有相當改善,政府遂於1976年決定,應盡量鼓勵小巴提供固定路線服務,以輔助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如鐵路和巴士)服務。
香港仔小巴: 服務時間及班次
與專綫小巴相異,紅色小巴的行車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和收費一律不受政府監管,司機可隨意更改路線、行走模式及車費,個體戶經營的稱為公海線。 隨著行業發展,不少紅小路線已由商會或小型公司統籌,有固定路線、服務時間、班次和收費,並會因應各種情況而調整服務詳情;若遇上塞車時可以轉用交通較暢順的道路前往目的地(例如由新界往旺角/佐敦道的路線會取道介乎界限街和柏樹街之間的大南街)。 紅色小巴係最初一類公共小巴,原本車身中間髹條紅帶(所以行內俗稱紅色小巴為紅帶)以資識別。 到咗1990年代,為咗畀車身多啲位賣廣告,運輸署將色帶改髹車頂,「紅頂」呢個俗稱亦由此而嚟。 現時服務範圍一般只限舊市區,好多新發展嘅新市鎮都唔准紅色小巴駛入。
香港仔小巴: 行車路線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表示,建議增加的座位數目,並非政府單憑車輛法定長度而得出,其中一項考慮因素是乘客對公共小巴服務的需求,以及在繁忙時間和非繁忙時間變化可能相當大的公共小巴服務使用率。 因此,當局必須審慎評估座位數目增幅,亦要平衡其他不同公共交通服務業界利益。 香港仔小巴2025 運輸署指,由於大部分公共小巴總站設施、上落客區及其他道路均按照現行法定尺寸而建造和設計,若更改公共小巴尺寸,上述大部分設施亦須予修改。 由於小巴在公共交通服務系統中,發揮輔助功能,因此政府一貫政策是限制小巴數目,並維持小巴既有服務範圍;同時,政府亦鼓勵紅小轉為專綫小巴。
香港仔小巴: 路線資訊
傳統上紅色小巴不設錢箱,乘客須在下車時將車資親手交予司機;部分固定路線和不設分段收費的公共小巴路線,通常要求乘客於登車時先繳付車資;如有需要,司機會為乘客找贖。 香港仔小巴2025 隨著八達通日趨普及,個別紅色小巴路線接受八達通付款,例如旺角至西環線等更參與了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乘客登車時可使用八達通卡繳付車資,或者如常把車資交予司機及找贖。
該路線已由冠忠集團子公司冠亮發展有限公司所投得,在2018年4月6日該路線所使用的小巴抵達九龍灣驗車中心進行檢驗[19]。 而在同年5月11日更首次有專綫小巴到東涌區內和機場島進行試車[20]。 值得一提是該路線所使用的17座位小巴是由19座位小巴改裝,拆除兩個座位及加裝行李架而成。 香港仔小巴 專綫小巴901綫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服務,甫開辦即提供24小時服務,該路線並不會在凌晨時段收取較高車費,創全港小巴業界先河。 在計劃專營巴士服務改動時,運輸署會考慮現有公共交通服務,包括公共小巴運作情況,以提升路面公共交通網絡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