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做這道工序時,最好是能夠得到鄰居的認可,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2、如果是使用空心磚來砌牆,那麼需要保證水平的灰縫飽滿度是在80%以上,而在垂直的灰縫處,需使用砂漿將其填滿,避免出現假縫、瞎縫。 此外要注意,瓷磚在上牆之前,一定要進行浸泡。 倘若證明妨擾事故屬實,並確定造成妨擾人士的身分,便會把「妨擾事故通知」送交有關負責人。 我地好清楚,香港人生活忙碌,湊仔返工已經耗盡心神,萬一屋企漏水導致金錢上損失,或者惹上官非,就雪上加霜。 「費了這麼多精神,最後可能索償不了?這不難理解鄰居為何情緒失控了。」Henry想到人家也有難處,同理心使然下,心情暫時得以平復;更立刻動身回家,向太太解釋事件的處理方法。
- 若不幸自己的單位遇上漏水的問題,又可以如何解決?
- 「聯合辦事處」會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展開調查後,「聯辦處」人員會到懷疑滲漏單位進行調查及測試,測試工作通常於90天完成。
- 投訴人可同時聘請第三方專業人士,如公證行以更先進專業的高清紅外線掃描及微波掃描儀器,找出問題源頭,並憑測試結果,採取進一步行動,如向法院入稟追討損失。
- 天花板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上層單位地台內排水管破損、上層單位地台防水設施破損又或者地台內的供水喉管滲漏。
- 有關檢測方法可參考由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聯合辦事處所編印的 「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 倘若得到有關業主/住戶的合作,調查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以及將結果通知投訴人。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單位維修保養的責任一般由業主及租客達成協議,列明於租約條款之內。 一般來說,租客在平常合理使用物業的情況下,並不需要為因單位老化引起的損耗問題而負上責任。 在普遍情況下,物業「正常損耗」維修屬業主責任。 如果確認單位屬漏水源頭,業主就要在在指定限期內,解決漏水問題,否則或受檢控,最高可被罰款$25,000。
外牆滲水責任: 滲水交涉4年 大狀也迫遷
要釐清大廈外牆的維修責任及業權,小業主可翻查大廈公契。 外牆滲水責任 在大廈外牆附有業權份數的情況下,可以由發展商首先代小業主(法團或管理公司)持有相關業權直至全部單位賣出,才將業權退還法團或管理公司;亦可由發展商擁有外牆的業權份數並獨享外牆的使用、佔用及享用權。 外牆滲水責任2025 另外,在大廈外牆不附有業權份數的情況下,公契可訂明外牆為大廈的公用部分;或訂明發展商保留外牆獨有的使用、佔用及享用權,甚至可在符合法例的情況下於外牆安裝如廣告或煙囪等設施,但同時須承擔因此而造成外牆損壞的維修責任。
不過,如果涉及供水喉的滲漏問題,更換明喉的費用會由$8000起,如要更換供水藏地暗喉,費用則由$2,5000起跳。 此外,亦有其他漏水維修工程,例如地台防漏層,屋頂防漏工程,灌漿,打防水針等,視乎滲漏的情況而定。 不過,一旦法庭判決漏水單位業主需向受影響單位賠償,一般索償例子有維修費用、因漏水造成物件毁壞的賠償、專家及律師費等。
外牆滲水責任: 外牆滲水責任誰屬?教你如何處理牆身滲水問題
對於性質複雜而未能找出滲水源頭個案,「聯辦處」有機會進行第三階段的「專業調查」。 外牆滲水責任 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可致電「1823」求助。 如滲水構成衞生妨擾,聯辦處會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行事。 如滲水情況輕微或屬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聯辦處會終止介入。 有需要時,委聘建築專業人士或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負責人徹底解決滲水問題,或甚至就損失提出索償。
- 如物業管理公司處理投訴不果,聯辦處會介入跟進有關個案。
- 值得一提,若滲水只屬輕微或間歇性出現,經調查後仍找不到滲水源頭,滲水辦的介入便終止。
- 當然投保人可以因應個人需要,額外為樓宇結構、特定的貴重財物如古董名錶、家傭及家傭的財物,甚至自己的寵物加購保障。
- 處理滲水舉報時,調查人員需要各方合作,以便進入舉報人單位及懷疑引致滲水的單位進行測試和收集證據,以確定滲水源頭。
-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並迅速修理。
- 若證實是樓上單位滲水,滲水辦可發出「妨擾事故通知」予相關人士,要求在指定期間內將妨擾減低,或採取行動預防有關妨擾再次發生,否則可能會被檢控及罰款,最高可罰款$10,000元及就妨擾持續每天罰款$200。
(唔肯定黃埔係唔係咁計),所以為左佢地自已花紅著想,都唔知幾想有咁大鍋整到咁大鍋。 窗槽排水口排水不暢:鋁窗、特別是趟窗(推拉窗)窗槽無預留排水口,或排水口被阻塞,會令雨水積於窗槽並滲入牆內導致漏水。 若排水口有問題,須找師傅協助封閉原排水口,另開新排水口。 當局亦可向法庭申請 「妨擾事故命令」,飭令有關人士減除滲水滋擾。
外牆滲水責任: 滲水的成因
顧問公司會視乎個別情況,以更深入的方法測試滲水源頭,包括地台蓄水測試、牆身灑水測試、水錶流量測試、喉管反向壓力測試、天台蓄水測試及濕度監測等。 雖然負起維修工程的責任在於大廈整體,但是業主自己本身需要負的責任,便是繳付維修費用,費用的多少可能根據業主單位呎寸而定,也可能每戶平均分擔,視乎情況。 通常大廈外牆要進行維修,都是因為大廈的樓齡較高,出現老化、結構移動等問題。 或者也可能因為一些外在因素,如冷縮熱脹和滲水導致縫隙出現,甚至是一些外來撞擊,也可以破壞大廈的外牆,為了安全起見,必需進行維修工程。 例如在颱風季節期間,若投保人家中的鋁窗意外破裂墮街而不幸造成人命傷亡,又或者家中爆水管而令到另一單位水浸或浸壞大廈升降機,第三者責任保險都可為投保人作為業主的身份提供保障,承擔業主可能需負上的法律責任。 以大新保險「樂加家」家居保障計劃C為例,如投保人的家居在裝修期間因意外而導致財物有損毀,若該裝修不超過2個月及總裝修費用不超過HK$10萬,保險公司就會最高賠償每年HK$120萬或每件/組HK$1萬。
外牆滲水責任: 大廈外牆
如未成立管理委員會或管委會未經報備核准者,台北市目前仍依產權登記範圍認定修繕責任,故建築物外牆剝落位置若屬私有產權範圍,建物所有權人仍應負有修繕之責任,故請市民仍應隨時注意自家外牆之維護及修繕。 室內裝飾面的材質質地鬆散,容易將毛細孔中的水分散發,導致天花漏水或牆身滲水的問題。 外牆滲水責任2025 所以,在做室內裝飾面時,最好選用優質材料,否則日後的損失會愈大。 外牆滲水責任2025 無論是大型屋苑,還是單棟樓,業主都有義務留意大廈的維修責任。
外牆滲水責任: DIY 家居維修課程「0 難度」工作坊
當然,如果外牆滲水問題是業主自己造成的,業主一定要自己承擔維修的責任。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外牆問題需要搭棚維修,維修責任由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應向相關人士求助。
外牆滲水責任: 公寓大廈漏水問題之修繕責任-共有部分篇
如果懷疑滲水是源自樓上或毗鄰的單位,你應盡快與有關業主商討,要求協助檢驗找出滲水源頭及進行維修工程。 有關業主應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鑑定滲水源頭及加以修理。 有關檢測方法可參考由屋宇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聯合辦事處所編印的 「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
外牆滲水責任: 公寓外牆漏水責任歸誰?責任歸屬、求償修繕基本知識必須懂!
是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主張修補之外牆為被上訴人專有部分,即無理由。 大樓外牆在構造上及使用上均不具有獨立性,應認為屬於共同使用部分而不能單獨成為所有權之客體。 外牆滲水責任2025 系爭房屋內牆之滲水問題,與大樓外牆磁磚破損及裂縫間,確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存在,且決議之內容違反法令或章程者,無效。 依法管理委員會本不待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即負有修繕及維護之義務。 滲水的責任,一般來說,如外牆及大廈天台屬公用部分會由法團或管理處處理,其他則由滲水源頭所屬單位負責。 目前食環署及屋宇署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主力處理滲水投訴,滲水辦回覆指會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相關條文,並就不同情況執行《建築物條例》、《水務設施條例》。
外牆滲水責任: 外牆防水膠
至於,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臨時會,僅依規約所定之「普通決議」方式決議:「由A棟大樓住戶一同分攤」。 因依法應以「重度決議」之程序為之,而僅採一般決議之方式者,其決議亦非合法。 但就算真的有滲水,如問題並不嚴重,並沒有對樓下單位構成重大影響,滲水辦或會停止調查。
外牆滲水責任: E. 聯合辦事處處理住宅滲水投訴的程序
需要修補外牆渗漏的位置本來都應該是密封的,但卻出現空隙、開裂、洞孔的地方,理應在迎水面修補比在背水面有效得多。 但外牆的迎水面要搭置棚架,加上較昂貴的保險費,增加了不少維修成本。 外牆滲水責任 就過往記錄位於窗邊的外牆、結構外牆的牆體在建造時留下螺絲栓洞、冷氣喉邊的隙縫通常都會造成很嚴重的滲漏,而結構的開裂產生渗漏的影響則不太嚴重。 公屋裝修易負責人繆生表示,無論是雨天滲水導致牆壁沾濕還是因潮濕而有小水珠,最大問題都是會導致霉菌滋長令牆身出現黑點。 最簡單的做法是開抽濕機,見到牆身有水珠或被窗邊的滲水弄濕,馬上用乾布擦拭。
外牆滲水責任: 天花漏水
在街上遇見滿臉愁容的Henry,原來他最近與鄰舍產生糾紛導致非常困擾。 外牆滲水責任 由於樓下業主天花剝落,未查清楚就指控是他家水管滲漏所致,對方更對他太太惡言相向,兼開天殺價要求賠償。 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各該區分所有權人或約定專用部分之使用人為之,並負擔其費用。 好多時業主其實都未必知道幾時開始漏水,去到樓上樓下投訴嘅時候先知。 但係好多時唔同嘅漏水源頭,個責任都唔一定係你到, 以下會介紹一啲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釐清責任。 混凝土或批盪層隨着樓齡而老化,出現開裂是必需面對的事實,有的會出現滲水問題,有的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剝落,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外牆有問題應該徹底根治。
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辦處,會安排『一站式』的服務,處理樓宇滲水投訴;聯辦處的職責是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減除滲水妨擾。 如有需要,亦會轉介個案予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相應行動。 例如屋宇署會按《建築物條例》(第123章),針對樓宇及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第102章),制止浪費食水的情況。
在這個時候你應先拍下天花狀況,愈仔細愈好,同時立即聯絡住所管理處及向保險公司備案,運用他們「中間人」的職責,方便追溯源頭和與樓上單位聯絡。 除了免卻冗長的交涉過程外,一份家居保險也會就「家居物品保障」賠償事主的相關損失。 如果不想走到賠償一步,一旦確認自己單位為漏水源頭,為己為人,業主就應負上責任,盡快委聘合資格的維修公司、師傅處理。 否則當滲漏位置擴大時,需維修地方愈多,費用就會愈貴。 調查人員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測試,以收集不同樣本進行化驗。 如有關業主/佔用人拒絕合作,聯合辦事處會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相關單位,調查過程可能因而延長。
外牆滲水責任: 聯絡我們
另一個情況,在內牆入手處理,如果滲漏屬極之輕微可以利用英泥寶或聚氨酯等其他防水材料,塗在出現滲漏的內牆部位,形成一層防水膜。 這樣可以通過防水膜形成室內室外之間的移到隔層,可以阻止外牆積水再滲入。 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8條,公寓大廈的公共基金來源包含大廈起造人按總工程款提撥、住戶繳納、基金孳息或其他收入。 綜合以上說法,找出漏水點之後,就是要確認是否有管委會、是否有大樓規章相關內容,如果都沒有,那就是根據當初的產權登記來歸屬責任。 不過北市以外縣市區域,還是得和管委會和住戶協調,避免引起爭議。 無論是那個成因,牆身滲水或天花漏水都非常麻煩,而且所費不菲,所以不妨考慮購買家居保險,便可申索滲水賠償,幫輕一下自己。
你可以自己試下探頭出外(可以的話)、或用鏡反照望下d窗或冷氣機邊是否膠邊老化。 順便望下外牆牆身有否裂痕,如有,可通知管理公司跟進,外牆應該屬大廈維修 … 順便望下外牆牆身有否裂痕,如有,可通知管理公司跟進,外牆應該屬大廈維修的。 管理公司只係代理人, 如果真係外牆入水係由外牆業權人負責, 一般大廈外牆業權都係列入公共部份由所有業主一齊負責.
如果只是膠邊老化,家長可以尋找合資格的鋁窗師傅更換膠邊,至於大廈外牆有裂縫的個案,繆生也有提供一個補救方法給家長。 如果大廈的外牆裂縫不算太大,可以在自家窗邊的裂縫處塗上防水底膠,不少油漆公司也有售。 如果屋頂的漏水問題並非自然產生,而可歸咎於社區內的某一戶鄰居,例如:使用屋頂時不慎毀損置於屋頂的管線,那麼仍由社區的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負責修繕,但修繕費用由造成問題的住戶單獨負責。 例如,2樓住戶發現天花板滲水,經調查是2、3樓之間的管線問題,維修費用應由2、3樓住戶一起分擔。 如果漏水問題發生在左右牆壁內管線,就由左右鄰居共同分擔維修費用。
外牆滲水責任: 防水工程:DIY 解決漏水可行嗎?
業主有責任維修和管理其樓宇,包括解決滲水問題。 有區分所有權人,因大樓外牆磁磚破損及裂縫,導致內牆之滲水問題,他曾兩度在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中要求修繕,然管理委員會均以問卷調查回收不足法定人數為由,而不予理會該區分所有權人之修繕提案。 香港夏季潮濕多雨,尤其每當颱風來襲,家居牆身便有可能會出現滲水的問題。 如你發現牆身有滲漏、水漬,或牆身出現「大水泡」,這都是大廈外牆出的滲水的跡象。 雖然坊間各種不同的防水塗層可供購買,能暫時處理外牆滲水的問題,但這些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牆身長期滲水更有機會影響樓宇結構的安全,因此一般都會建議屋主應該與管理處或業主立案法團商討,聘請專業的維修師傅來進行維修,務求能從根源處理外牆滲水問題。
外牆滲水責任: 物業管理公司協助處理住宅樓宇滲水計劃
咁就要搵一間信得過嘅裝修公司黎做,而且好多時依啲工程都係外牆工作,有機會要包外牆搭棚。 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黎威信設計裝飾工程公司問問價, 價錢保證價錢公道,而且唔會有隱藏收費,工程仲會包埋要買嘅第三者責任保險,一條龍服務。 因此,本例管委會決議:「頂樓漏水,屬共用部份,修繕費用應由管委會負擔3/4,頂樓住戶負擔1/4」,顯然已與本條例第10條第2項及第11條第31條(及住戶規約)相違背,並非合法,住戶自不受拘束。
「色水測試」主要針對排水口、浴室、淋浴間或厨房地台、浴缸、企缸及淋浴間牆身,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是較便宜的測試方法,會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測試。 測試時會把色水注入排水口,然後覆檢懷疑漏水單位有沒有水滲出。 但運用這個方法來測試滲漏有可能需時較長,需要一小時至兩星期才能反映。 除了尋求「聯辦處」協助,業主也可自行委聘專業人士進行調查,顧問公司進行滲水調查及尋找滲水源頭,並進行所需的維修,以解決滲水問題。
外牆滲水責任: 家居保險個人財物保障包括什麼?
而且相比下,更換門鎖或窗戶的每年最高賠償額,以及受傷醫療賠償都比較多,整體保障不錯! 若完全不想支付墊底費,可以選擇Zurich蘇黎世,若符合指定資格,如樓齡不超過某年數等,均不設墊底費。 就以Allied World家居樂計劃II為例,如因爆竊或抽濕機爆炸,令家居財物蒙受損失,每項財物可獲賠償HK$6萬,每年上限HK$100萬,而自負額為每次HK$500。 佢地一般唔會推卸責任,一為唔係用佢地自已錢幫你整,係用大圍的錢。 而且好多管理公司的收入係用屋苑總支出的10%來計算,幫大圍洗得越多就賺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