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五天法定假日為現時並不屬於法定假日的公眾假期,由今年(2022年)起分階段實施,每兩年加1日,並按以下次序增加:佛誕、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復活節星期一、耶穌受難節和耶穌受難節翌日。 假如一名僱員需要在法定假期時工作,僱主必須在該法定假期之前或之後的 勞工法例大假 60天內給予該名僱員替代假期,並給予48小時之預先通知。 在僱員同意下,僱主可以替代假期取代其中一些休息日。 若此情況出現,該日必須在同一個月內原定那天休息日之前,或在該原定休息日之後的三十日內。 如法定假期的日期剛好是一個休息日,有關的休假應在休息日之翌日。 萬一遇到僱主以「遲多幾天」、「未去銀行入數」、「與下次的薪金一併結算」等藉口來拖糧,而兼職員工又不是日日上班,想當面追討都較困難。
條例最主要意義,是規定僱主盡早補假給員工和給予足夠的通知期。 僱傭條例是保障勞資雙方的最底標準,舉個例,即是僱主可以在僱傭合約列明法定假期30天內安排補假,而不可多於60天法定要求。 很多年輕人也會一邊讀書一邊做兼職賺零用錢,但往往只顧賺錢,忽略了相關勞工保障,有些人甚至連合約也沒有簽就開工,出事時才知道大件事!
勞工法例大假: 勞工法例線上諮詢
特別是在疫情之下,不少僱主也會向員工提出減薪減福利的要求,希望員工可以與公司共渡時艱。 而他們經常都會先向兼職員工「埋手」,可能想時薪減十元,或者扣掉食飯飯鐘錢。 這樣的扣減已經與原本的合約條款不相同,僱主必須得到你的同意才可以更改條款,若果你不同意,絕對有權說不。 若果僱主執意單方面去改動條款,你更有權向僱主提出補償申索。 當然最好就是先溝通清楚,最後一步才透過法庭去解決。
- 萬一有甚麼事要向公司作出追討,這些都會成為有力的證據。
- 他們的勞工服務中心就是專門負責解答勞工疑問及協助處理勞資問題,有需要時亦會幫你將個案轉介到相關的政府部門。
- 當然最好就是先溝通清楚,最後一步才透過法庭去解決。
- 在一名僱員起初12個月之僱傭期間,該名僱員可以每一個月累積兩天的有薪病假,並在其後的僱傭期間內,累積每個月4天的有薪病假。
- 條例最主要意義,是規定僱主盡早補假給員工和給予足夠的通知期。
─ 連續14星期的產假; ─ 如分娩日期較預產期遲,一段相等於預產期翌日至實際分娩日期為止的額外產假; ─ 僱員可以因為懷孕或分娩所引致的疾病或殘疾而享有不多於四個星期的額外病假。
勞工法例大假: 【勞法小知識】放「年假」須知
由於2021年的農曆年初三適逢星期日,因此有關的法定假日會改為農曆年初四。 僱主不得在僱傭合約內加入任何條款,令僱員放棄全部或部分年假,包括支付工資以代替年假的條款。 然而,如僱員同意,法例准許僱員可以接受款項代替部分年假,但祇限於超逾10天的年假部分。 勞工法例大假2025 就斷件計工資或每天工資均不同之僱員,其所享有之有薪年假金額,應為相等於該名僱員在每個完整的工資期內所賺取的每天平均工資。 前述的工資期為一個在年假前或在僱傭合約解除前不少於28天而不多於31天的期間。 若然休息日是以非定期形式發放,僱主必須於每個月開始前通知其僱員該月所指定之休息日。
- 但最近有打工仔在「香港討論區」發文,投訴有企業強迫員工在正月初四(2月4日)當日扣年假,務求配合企業於初七啟市的決定。
- 年假薪酬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以下「指明日期」前 12 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
- 而資方更多可以用每星期工作日不足5天的星期作為無薪假後通知。
- GDPR 生效後,很多以前想當然的員工資料處理方法必須改變。
法定假日,英文 Statutory Holiday,一般稱為「勞工假期」。 勞工法例大假 勞工法例大假2025 按香港《僱傭條例》,所有僱員,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不論服務時期的長短,或是否「連續性合約」受聘,均可放取法定假日。 2021年僱傭(修訂)條例》刊憲,的法定假日日數逐步增加,由現時13天增至17天,使其與公眾假期日數看齊。 根據勞工法例,僱主不得在僱傭合約內加入任何條款,令僱員放棄全部或部分年假,包括支付工資以代替年假的條款。
勞工法例大假: 【勞工法例】有企業強迫員工扣假放年初四 勞工處:年假日期由〇〇指定!
本計算機程式是基於《僱傭條例》下法定權益的相關條文、使用者輸入的資料,及一些假設狀況作運算,計算結果只供初步參考。 精確的法定僱傭權益計算,需要考慮僱傭合約內的條款以及個別個案的實際情況,而這些因素會因應個別個案而有所不同,故此可能未完全反映在此計算機程式的計算之內。 勞工處對於因這些資料內容或因使用這些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一概不負任何責任。
勞聯權益委員會:他們設立了一個網上平台「勞工法例線上諮詢」,這個平台像一個線上論壇,你可以寫低有關勞工法例的問題,然後就會有專人解答。 勞工法例大假2025 若果你的問題太複雜或情況太緊急,你亦可致電至轄下的辦事處查詢。 而僱主也只是透過whatspp口頭講了工作條款,這時就要三思而後行。
勞工法例大假: 【2023勞工假期】公眾假期與法定假期有咩分別? 法定假期未來增至17天
以一個較極端的例子去說明,即使你每星期只上班一天,但你已連續受僱三個月,你就要供強積金,而所供的款項就視乎人工多少而定。 GDPR 生效後,很多以前想當然的員工資料處理方法必須改變。 勞工法例大假2025 勞工法例大假2025 勞工法例大假2025 即使身處香港而非歐洲,我們都要提升保護員工資料的警覺性。
勞工法例大假: 法定假期常見問題
如果僱員按僱傭合約可享有的年假超過法例要求的標準,超出法例規定的年假部份,應視乎僱傭合約的安排及僱傭雙方的協議。 如僱員在個別假期年內只受僱滿 3 個月但不足 12 個月,除因犯嚴重過失而遭即 時解僱外,僱主須支付按比例計算的年假薪酬給僱員。 如法定假日適逢僱員的休息日,僱主應於休息日翌日補假。 勞工法例大假 該補假須並非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
勞工法例大假: 釐清「公眾假期」與「法定假期」
该补假须并非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 如雇员已按连续性合约受雇满3个月,便可享有假日薪酬,款项相等于雇员于假日前12个月的每日平均工资。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有關「扣我糧」帖 ,事主稱 勞工法例大假 1 星期 5 日半上班時間,僱主需要他每個月需要指定日子放 7 日無薪假,並逢周六放半日,但糧單扣 1 日薪酬。
勞工法例大假: 公司秘書服務
有薪年假的日數按僱員受僱年資由 7 天遞增至最高 14 天。 在受僱每滿 12 個月後,僱員須於隨後 12 個月之內放取應得的有薪年假。 根據《僱傭條例》,員工如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4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他的僱傭合約便屬「連續性合約」。
勞工法例大假: 辭職要留意辭職通知期
則7/2後其中一日假期可用(連續性合約)爭取一天有薪假。 假期年是指僱員開始受僱日及其周年日起之後的 12 個月期間。 如僱員受僱滿整個假期年而仍未放取有薪年假,則不論以任何理由終止僱傭合約,僱主須支付工資給僱員以代替未曾放取的年假,而在計算該等年假薪酬的每日款額時,應以「終止合約的日期」為「指明日期」。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每滿 12 個月,便可享有不少於7天有薪年假。 如年假期內適逢休息日或法定假日,該日應視作年假,而僱主必須爲僱員另定休息日或法定假日。
勞工法例大假: 法定假期 2030年增至17天
如僱員在緊接法定假日之前已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 3 個月,便可享有假日薪酬。 僱主最遲須於法定假日後的第一個發薪日支付假日薪酬給僱員。 大多數企業均允許員工依照個人意願自訂年假日期,好讓員工能夠善用假期計劃個人活動或休息,提升生活質素,但自訂年假日期的制度原來並非必然。 根據勞工處網頁,年假日期應由僱主在徵詢僱員(或其代表)的意見後指定,而僱主須於假期開始前14天以書面通知僱員年假的日期,而少於14天的書面通知必須獲雙方同意。 (ii)任何雇员,都可享有上述法定假日,如法定假日适逢雇员的休息日,应于休息日翌日补假。
勞工法例大假: 法定僱傭權益參考計算機 重設
即使再心急,也盡量向僱主要求書面合約,除了可以更清楚地列出所有工作條款的細節,往後有任何合約問題時,都可以隨時翻閱。 ** 若僱主在合約期滿之前不少於 7 天,以書面要求僱員續約或以新合約重新聘用,而僱員不合理地拒絕該項要求,則僱員無權獲得長期服務金。 前年政府曾公布10項紓困惠民措施,其中一項就牽涉全港「打工仔」福音,就是將「法定假期」逐步跟「公眾假期」睇齊。 周綺萍認為,員工面對無薪假問題,先衡量自己年資深或年資淺,放無薪假亦反映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司業務正處於不穩健狀態,建議年資淺的員工先接受公司要求,再「騎牛搵馬」。 當然,香港還是有很多有良心的僱主,願意跟員工協議超過7天的有薪年假,而有薪年假的日數上限也會隨之而增加。 JobsDB向全港二十個行業包活資訊及通訊科技界、教育及培訓界、廣告、媒體及出版界、互聯網及創企、飲食界等六千名從業員發出問卷調查,深入發掘他們對工作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