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复揭阳撤县设地级揭阳市,普宁县划入揭阳市[注 5]。 1993年4月6日撤销普宁县设立普宁市,由广东省直辖,同年8月27日挂牌。 1988年,普宁正式被纳入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参 34]。
- 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于流沙(今市城区)成立,下辖南阳山特区人民政府及其他23个乡人民政府[参 30]。
- 时节礼俗[编辑]时令节庆方面,普宁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有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本土习俗也与潮汕各地相仿,但许多地方有一些较有特色的习俗。
- 鄧族先祖於宋代遷至香港錦田定居,明代萬 曆年間,龍躍頭鄧氏的勢力已伸展至大埔林村河以北一帶。
- 普宁嵌瓷于2008年将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2年7月,普宁成为广东省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二批试点之一[参 38]。
- [参 31]因普揭路在普城东郊过境,为连通此交通干线,县长曾友文主持于1934年拆除城垣,辟东门街为中山路并延伸连接至普揭路,使县府前即可通达各地,沿线建东门新市,并建立平民医院、救济院,城建自此向东发展。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民间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半”,主要民俗有祭祖、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烧塔等,祭品必有月饼、芋头、柚和大金塔,在一些地方如市区近郊的燎原、华溪等地有吃草鱼粥的习俗。 冬节公历平年12月22日,闰年多为12月21日,民间普遍称之为“小过年”,有做粳米圆、糯米圆的习俗,一些乡村则有扫墓游山的习惯。 神上天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家家户户祭拜司命君,一般要烙糯米饼,加红糖或白糖作为祭品。 岁除农历每年最后一天,当晚称除夕,俗称“过年”,除日贴春联、挂灯笼、归家团聚,下午祭祖、围炉、给压岁钱,当晚守岁,有“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天”之说。 民间盛会[编辑]普宁各地的民间盛会多与时令节庆有关,如许多节庆时的游神活动、春节期间的民间艺术巡游及行头桥、大坪闹元宵、端午节的赛龙舟、中元节的盂兰盛会、太平娘娘拍清醮等。 时节礼俗[编辑]时令节庆方面,普宁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有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本土习俗也与潮汕各地相仿,但许多地方有一些较有特色的习俗。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干线
今日文武廟內還保留著記錄了當年「大埔七約」修建廣福橋經過的石碑。 當日的「太和市」有店鋪 二十八間,每約佔四間,多數是前鋪後居,食水的供應來自崇德街旁的水井。 由於宋亡之故,明朝以前,文氏都過著隱姓 埋名的生活,沒有人知道他們是文丞相的後 人。 現場村口的招牌及區議會設立的指示牌均顯示村落的正名為「祠堂村」,與九巴命名相符,惟地理資訊地圖等政府官方文件則顯示為「祠塘村」。 藝沅堂建於道光年間,內祀奉十六世祖文宗齋等三代祖先木主,是典型兩進式祠堂,2010年被列入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戰後在家祠右廂設立的藝浣學校,至1962年停辦,由泰亨公立學校取替,可是隨著村校收生不足,終因政府殺校而停辦。
鄧族先祖於宋代遷至香港錦田定居,明代萬 曆年間,龍躍頭鄧氏的勢力已伸展至大埔林村河以北一帶。 由於當時大埔是連結九龍城一帶 (當時稱為「官富場」) 和內陸補給點深圳墟的交通要道,加上大步海內的漁港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於是「大步墟」在以後百多年的發展日益昌盛。 大埔泰亨祠堂村2025 泰亨(Tai Hang)巴士站,位於新界大埔區林村大窩西支路近泰亨灰沙圍及中心圍,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泰亨文氏為新界六日戰參戰宗族之一,領導大埔七約鄉民參與抗英。
大埔泰亨祠堂村: 香港仔
普宁英歌于2006年6月同时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春节,普宁举办第一届英歌文化节,2019年春节举办第二届。 2019年9月19日,首部以普宁英歌为题材的励志电影《英歌魂》成功上映[参 71]。 英歌[编辑] 普宁英歌英歌盛行于普宁,不仅是一种融合戏剧表现形式的汉族民间传统舞蹈,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南拳武术套路。
戏剧[编辑]目前普宁的地方剧种以潮剧为主,汉剧(外江戏)也曾在普宁盛极一时,普宁的荣天彩外戏班位列清末外江四大班之首,但今日仅余部分汉乐社兼唱汉剧。 潮戏班在清末民国时期也极为兴盛,有老正兴班、老正天香班、老玉梨春班、老三正班、正永丰班、老普天香班、老宝顺兴班、中一天香班、赛天香班、老一天香班、永利班、新顺香班、新元华班、新玉梨班等戏班。 大埔泰亨祠堂村 其中,新玉梨班在1955年被接收为专业戏团,改名梅正潮剧团,1968年同一枝香潮剧团(前身为梅顺潮剧团)、农村文艺宣传队合并为普宁潮剧团。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公共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4月竣工的金叶大厦和1998年4月竣工的电信大厦先后成为当时全市最高的建筑,进入21世纪后又先后被万泰双塔、尚东明珠和普宁时代中心所超越。 目前,180米高度的普宁时代中心主楼是普宁最高的建筑物,一度也是潮汕地区的最高建筑,为集酒店、办公、零售为一体的综合体。 建筑[编辑]建筑风格[编辑]普宁境内传统建筑以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等潮汕传统样式为主,西境南阳山区仍有客家围垄屋(围龙屋)留存。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水上活动中心
太和市,即大埔新墟,原為文屋村,是泰亨文氏領導大埔七約建立的墟市,每月即初三、十三、廿三、初六、十六、廿六及初九、十九、廿九為墟期。 太和市曾是新界東第一大墟市,建立目的為挑戰新界五大氏族之首鄧氏壟斷的大步頭墟生意。 長房文瀾和二房文澤的後代分別為文培桂堂和文青暉堂,兩房皆居灰沙圍;三房文浚的後代為文震嶺祖,居祠堂村和中心圍。 本公司拟使用阁下的个人姓名、电话号码、传真、地址或电邮地址处理阁下的申请、回复阁下查询并作地产代理服务的促销及向阁下提供中原集团其他公司的资讯。 大埔泰亨祠堂村2025 本公司在未得阁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阁下的个人资料并向阁下作直接促销。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社会事业
2018年2月13日,普宁电视台新开辟了第三频道(商贸频道),2019年3月,广东省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普宁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普宁电视塔传媒[编辑]普宁历史上发行的第一份报纸《普宁周》创刊于1927年,历史上曾称《普宁动员日报》、《普宁民报》的《新宁日报》则是普宁历史上连续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 作为普宁市政府喉舌的《普宁报》1998年2月在广东复刊,2001年3月在全国复刊,2004年元旦再度停刊。 目前普宁本地纸媒只有《普宁文艺》以GD-1454刊号在广东公开发行,普宁青少年报》《潮汕西部文学》《普宁文史》等则凭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非营利性出版物印发。 普宁市中医院医疗[编辑]西医于光绪六年(1880年)传入普宁,1924年初余清华与罗文畅在今市城区流沙南街道开办的普济医院是普宁最早的医院。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泰亨鄉道遊——勝景處處
佛教至晚于唐代已传入普宁,唐初建有莲塘庵,贞元五年(789年)已有大颠和尚在西山、洪山一带传教的记载,并建有马嘶禅寺及华严寺。 宋代以后市境又先后建有圆通庵、白水岩寺、南岩寺、盘龙禅寺等。 道教传入普宁则无确切资料,现存道观仙洞最早始建于明代,境内还有三王古庙等的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寺庙。 清同治元年(1862年),天主教徒林庚、曾利于今市城区西部的涂洋建玫瑰堂教堂,1890年始有天主教外籍神父入普传教。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康乐场地
里湖、流沙、普宁城先后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也使得普宁市作为政区名始见于史册。 大埔泰亨祠堂村2025 9月,流沙市再次为胡琏军团所占据,相关党政机关转移入大南山、五峰山,直到10月12日胡琏军团撤出普宁前往台湾。 1949年春,华南金融因金圆券滥发陷入混乱,为解决通货问题,南方银行和裕民银行开始在普宁发行南方券和裕民券,汇率直接与港币挂钩。 2月,普宁境内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二支队第九团,其后先后攻占里湖(4月28日)、流沙(5月1日)两处重镇。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经济发展
1997年5月,普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高级专家研讨会举办之后,普宁调整了农业区划,东部以粮食和蔬菜有主,南部及中部以粮食、禽畜、蔬菜、青梅、橄榄为主,西部以青梅、橄榄等水果和速生丰产林为主,北部以蕉柑、花卉苗木为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线。 大埔泰亨祠堂村2025 大埔泰亨祠堂村2025 第一产业目前以特色水果、粮食、畜牧水产、优质蔬菜、花卉苗木等为主导,并有多家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 普宁本土国营事业先后组建为供销、宝宁、商业、亨达、振宁、永发、佳科、兰花、捷昌、松尚、金叶十一家企业集团公司,开始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同时退出本地购销主渠道,电信、金融等行业的国有产业也先后改制为地方分公司。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也迅速崛起形成,先后走出立白、康美等民族品牌。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居屋屋苑
种植业[编辑]普宁地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 普宁粮食种植以水稻和番薯、马铃薯、小麦等旱粮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为甘蔗、花生、大豆、茶叶、蔬菜、黄红麻,其中花生是普宁最主要的油料作物。 北境洪阳等地的花卉种植产业和西境南阳山区诸镇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也由来已久,目前仍在当地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普宁设有支部[参 45],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历史沿革
乌橄榄主产于里湖、下架山、洪阳和南阳山区,但乌橄榄一般不鲜食,主要加工为盐水乌榄等菜榄。 [参 47]普宁的水果除销鲜外,为提升其附加价值,大部分会用于加工。 粮食[编辑]水稻是普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01年起因种植业机构调整,水稻播种面积逐步减少,2004年起通过落实对种植水稻大户的直补政策,得以维持一定的播种面积。 小麦则是普宁冬种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因经济效益不高,至1995年之后仅有零星种植。 大埔泰亨祠堂村 第一产业[编辑]普宁属综合性农业地区,传统上东北部为果粮糖经济作物区,中部为粮油果作物区,西南部为林果茶牧区。
另外,白石角一幅面积约为22公顷的公众填土土地正进行兴建香港科学园,科学园分三期发展,第一及第二期已完成,第三期预计于2009年完成。 大埔泰亨祠堂村 大埔区内有中国香港的著名内港——吐露港,该港在大埔新市镇的东面﹑沙田新市镇的东北面,海港呈西南——东北走向,其出口为赤门海峡,之后海水便流进大鹏湾。 位于大埔区的北约理民府管理的地域包括了今日的大埔区、北区、元朗区、屯门区及沙田区,但不包括九龙水塘以西的地域及西贡北(当时属南约)。
香港泰亨乡,文天祥家族后裔居住地,刘德华的出身地
饮食[编辑]小吃[编辑] 洪阳粿汁普宁的街头小吃早在民国时期就为报刊所报道,一些小吃虽为潮汕各地所共有,但也有本地的一些特色,如粘米圆、无米粿、茨壳粿、鸭母捻、肠粉、春卷、面线、蚝烙、糖葱薄饼、甜汤、鱼头粥。 洪阳粿汁、城顶干面等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常常冠以地名,猪肠胀糯米则是发轫于普宁。 普宁现有各类卫生机构995所,其中公立医药卫生机构38所,包括普宁市人民医院[参 63],普宁市华侨医院[参 64],普宁市中医院3所三甲医院;民营医院14所,包括康美医院1所二甲医院,此外还有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社会[编辑]方言[编辑]普宁境内素有“隔河易声,隔山换语”的说法[参 2],各地语言及口音变化较大。
与此同时,市区设于揭阳榕城还是普宁流沙成为新的争论点[参 35]。 大埔泰亨祠堂村2025 8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提交《关于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的请示》。 10月13日至14日,中国民政部副部长多吉才让、行政区域和地名管理司司长张文范及广东省民政厅厅长李纯坤,在普考察流沙市政建设管理情况,听取普宁对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后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改革开放[编辑] 普宁国际服装城,其前身为1986年建成的流沙服装专业市场。
原籍广东宝安的文氏与廖、邓、侯、彭四姓并列新界五大氏族,据说文氏的祖先是明朝一代忠臣文天祥,而地名“太和”的“太”字亦取自文氏聚居地“太坑”(泰亨之谐音)。 文氏在晚清时期加入新界大埔七约(太坑约,包括中心围、祠堂村和灰沙围),对大埔新墟的创立作出过不少努力。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