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本港整體癌症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男性為68歲,女性為62歲。 原發性骨癌的發病年齡卻比普遍癌症都年輕得多,雖然其新症數字每年皆不在十大癌症排名之列,但殺傷力絕對不容忽視。 「腰痠骨痛」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當中患者更不乏年輕上班族,他們長時間困在辦公室面對電腦工作,即使放工後仍化身「低頭族」機不離手,姿勢不正確又缺乏運動,年紀輕輕便已飽受痛症纏擾。 惡性腫瘤除了有可能在身體器官中形成,引致如肺癌、大腸癌、乳癌等為人認知的癌症,身體上幾乎所有部位,包括骨骼、軟骨、脂肪組織、纖維組織、肌肉或神經組織其實都有機會長出癌腫瘤。 臨床腫瘤科 我們的身體由千千萬萬個細胞組成,而人體的基因則負責掌管這些細胞的分裂和增長。
這些問題因牽涉太多因素在內,很難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所以今天嘗試用一些比較簡單的概念來說明「腫瘤大得有幾快」。 張明智醫生分享鼻咽癌病例指,本港一名34歲女患者沒吸煙飲酒習慣,一直以來身體健康無恙。 突然,她摸到耳朵有淋巴核,約3cm,大如一隻鵪鶉蛋,但不疼痛,情況持續約2星期,求醫檢查後,證實患鼻咽癌第3期。 應診當日如有發燒、流感、麻疹、德國麻疹、水痘/帶狀疱疹(俗稱生蛇)徵狀,應先聯絡所屬專科診所及避免赴診。
臨床腫瘤科: 服務範圍
由於原發性骨癌甚少受大眾關注,加上早期病徵不明顯,是最難以預防及察覺的癌症之一。 四維掃描配合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及相關儀器,為病人提供高精準度的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大大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四維電腦斷層掃描除了能擷取三維電腦斷層影像資訊,亦同時記錄各器官,如肺部及心臟在呼吸運動中的位置變化及腫瘤的移動軌跡,為胸腔或肝臟腫瘤描繪出更清晰的定位及邊界,從而製定出更精確完善的治療計劃。 他續指,部份患者接受療程後,可能有急性副作用或反應,例如口乾,因為電療範圍有時也包括腮腺;而且會沒了味覺,吃食物的質感如吃泥。
- 張醫生解釋,當腫瘤在耳朵旁邊,就會阻塞去中耳的通道,導致出現耳鳴、耳朵阻塞等症狀。
- 本中心地方較過去寬敞,設計及設備更趨完善,務求為病人及家屬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得以放鬆心情,接受治療。
- 臨床腫瘤科醫生提供專業醫療意見及合適的治療方案,為每位病人度身訂造最個人化的治療。
- 由於原發性骨癌甚少受大眾關注,加上早期病徵不明顯,是最難以預防及察覺的癌症之一。
- 經轉介到中心接受治療的病人,會由不同專科的醫生會診,包括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及血液科,確保醫生清楚明白病人的情況。
-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與編輯部聯絡。
職員會給予一份病人資料表格,請清楚填寫病人資料,聯絡電話號碼及郵寄地址 。 癌症的類型大致分為癌、肉瘤,黑色素瘤、淋巴瘤,以及白血病。 癌是最常見的類型,並會在皮膚、肺部、乳房、胰腺,以及其他器官和腺體中形成。 肉瘤這類型癌症會在骨骼、肌肉、脂肪血管、軟骨和其他軟組織中出現。
臨床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醫生
對抗癌症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由得知患上癌症的一刻,到接受治療、面對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以至康復後走出癌症的陰霾,每一段路都看似荊棘滿途。 身爲醫護人員,我們當然能夠單純用數字總結患者的病況,但是我們明白,在一堆堆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癌症病人。 如果發現有上述可疑症狀,就應該盡快求醫,評估有沒有需要切除組織化驗。 一般來說,如能及早發現和進行治療,基底細胞瘤及鱗狀細胞瘤的根治率非常高。 • 腫瘤內科:淋巴瘤、各式器官固態腫瘤之診斷、規劃、治療、追蹤,癌症急症處置,以及化學藥物、標靶藥物副作用處置。 若及早發現,早期骨癌可透過手術切除配合化療醫治,五年存活率可達到80%至90%。
本中心設有套餐式收費的治療服務計劃,可供病人選擇或查詢。 腫瘤科護士亦會跟進病人進展,提 供適切的支援及輔導。 綜合腫瘤科中心的專科醫生及護士團隊致力提供優質臨床診斷、化療、放射治療及病人輔導服務,並推動癌症研究、教育及培訓。 本中心集基因測試、病理學、營養學、臨床心理學等專科所長,為病人提供周全、綜合腫瘤科服務。
臨床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醫生 111 位
透過先進的電療方案電腦設計軟件及精密的數碼造影核證系統,我們能夠提供高準確度的三維和四維治療。 此外,本部門亦提供放射同位素如碘131服務,以治療甲狀腺等疾病。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臨床腫瘤科: 病人及家長
腫瘤出現原因眾多,包括遺傳因素、病毒及各種化學及環境致癌物等 ,要控制或預防癌症出現,定期做身體檢查是預防患癌的首要步驟。 新症病人於指定應診日期,請帶備以下物品: 醫生轉介信正本 身份証正本 病人資料申報表 各類化驗和X光報告 (正 / 副本) 到東座大樓地庫一層,臨床腫瘤科門診登記處先繳費,等候見醫生。 我們為治療中的病人與主診醫生建立獨立的whatsapp群組,緊密關注病人情況,在非辦公時間亦能與主診醫生保持聯絡,更有效跟進病情。 某些癌症並沒明顯的症狀,一般在後期才被發現,及至有相當部分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末期,定期身體檢查有助及早發現及診斷。
臨床腫瘤科: 最新要聞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我們團隊包括腫瘤科醫生、腫瘤科護士、放射治療師、醫學物理學家,結合最新的技術和設備,為我們的癌症患者提供及時、先進、可負擔、優質、全面和全方位的全人治療。 我們亦接收來自地區醫院的複雜血液疾病轉介個案,如血友病及需接受輸血的地中海貧血症,並於專科門診為18歲或以下病人提供定期年度全面評估。 我們同時負責醫管局相關臨床指引的標準化工作,確保所有病人均獲得同等高質素的治療。 荃灣港安配備先進診斷儀器,集合了富經驗的專業醫護團隊,致力提供體貼的癌症諮詢、風險評估、檢查、診斷、治療和護理服務,與您一起維護健康。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科助理教授、瑪麗醫院榮譽副顧問醫生蔣子樑指,以往單靠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較難消除10厘米的以上的腫瘤,而新療法有助縮小腫瘤,且避免腫瘤擴散。
臨床腫瘤科: 皮膚癌徵兆 | 如何分辨良性皮膚斑點 vs 皮膚癌?醫生:可參考ABCDE法則
另亦設立了電話熱線協助解答預約安排及其他有關之健康資訊等查詢。 我們的目標是提供達致國際水平、全面、高質素及由專科醫生帶領的兒童血液及腫瘤服務。 專業的醫療團隊會致力在一個兒童友善的環境下,為病童及其家人提供全面照顧。
臨床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醫生名單 (全港)
它利用藥物來殺死癌細胞或控制其生長,從而緩解症狀。 化療主要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進行,可單一或與其他治療方法如放射治療或手術等合併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 化療程序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的一般會安排在本部門位於F4的綜合化療及日間護理中心(ICDCC)內進行,其他的則會在部門的A9或H1病房內住院進行。 部門轄下的癌症病人資源中心亦會定期舉辦有關化療療程及副作用等資訊講座。
臨床腫瘤科: 專科門診及日間服務
鼻咽癌早期症狀,有點像鼻敏感,較常見的是鼻塞、流鼻涕。 臨床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2025 若之前沒出現過,現在持續鼻塞,甚至超過一兩個月,最好向耳鼻喉科醫生求診,因兩者很難分辨。 張明智醫生指,大多數鼻咽癌患者鼻子、耳朵、頸部會有異樣。
臨床腫瘤科: 研究
若應診時發覺以上情况,須立即戴上外科手術口罩及聯絡護士或職員。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臨床腫瘤科: 鼻咽癌成因 3大風險因素
癌症由腫瘤形成,而腫瘤的出現成因眾多,包括遺傳因素、病毒、各種化學及環境致癌物等引致,但一般都源於體內細胞的異常生長,且可分為良性和惡性。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雖然皮膚癌在白種人當中較為常見,不過其實皮膚癌也是香港十大常見的癌症之一。 在2020年,香港有大約1000名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病個案,幸好,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死亡率並不算高,而且因為皮膚屬於比較表面的器官,若出現病變,一般都很容易察覺得到。 香港大學外科臨床副教授陳智仁(左)及香港大學臨床腫瘤科助理教授蔣子樑(右),與病人郭先生一同介紹新治療方案。 本港每年新增肝癌約1,800宗,而現時而言,進行手術切除和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肝癌的方法,惟有七成患者並不適合手術切除和肝移植,只能以介入治療和藥物控制,惟當中僅一成患者腫瘤能被完全消除。 臨床腫瘤科2025 臨床腫瘤科2025 根據統計顯示,每年約有三成發病死亡個案皆與癌症相關。
臨床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
除常規化療外,本部門亦會為合適的病人提供標靶治療。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鼻咽癌的治療方法包括單獨或合併使用放射治療(利用X光對付或消滅癌細胞)及外科手術。 臨床腫瘤科 如癌細胞轉移遠處,可同時使用化學(使用抗癌藥物)和放射治療。 至於哪種才是最適當的療法,則要視乎病情的嚴重性、鼻咽癌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以及患者是否有其他病態出現而定。 減輕癌症患者因疾病所帶來的不適,從而改善其生活質素是紓緩治療的綜合治療策略。
臨床腫瘤科: 腫瘤科門診診所
疼痛可以直接由腫瘤導致,也可以由醫療程序導致,例如手術丶電療或化療。 預防醫學-抗癌先鋒-癌症百科全書-癌症死線舉例說明之,在2018年,有一篇臨床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增倍時間的中位數為70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鱗狀細胞癌也是 70日。 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腺癌則為260日;乳癌的腫瘤增倍時間的中位數為105日;大腸癌的腫瘤增倍時間的中位數為130日。 張明智醫生指,鼻咽癌主要治療方法是電療(放射治療),鼻咽癌的細胞對放射治療頗為敏感。 若第三、第四期才發現鼻咽癌,則配合化療,加強治療效果。 抗癌之路對病人和照顧者而言都帶來情緒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消耗。
臨床腫瘤科: 癌症攞命可以有幾快?醫生解釋必學量度法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癌症患者可於交通方便的日間化療中心接受診治,有需要時可轉介到位於司徒拔道的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中心配備各種高科技放射治療系統、診治儀器及手術室相關配套,提供周全的住院服務和緊急醫院服務。 轉介到本中心接受治療的病人,會由不同專科的醫生會診,包括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及血液科。 本中心地方較過去寬敞,設計及設備更趨完善,務求為病人及家屬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得以放鬆心情,接受治療。
臨床腫瘤科: ICON 專科中心
主要為居住在九龍中的癌症病人提供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住院、門診及紓緩服務。 服務人次約佔醫管局轄下六間腫瘤中心總數的四分之一。 自2017年起,新落成的伊利沙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新翼) T座亦增設兩部放療機組,為病人提供服務。 聖德肋撒醫院的腫瘤科中心為病人提供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服務。 中心裝置先進的科技儀器,採用最新的技術,加上悉心護理,確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
而接受該項治療技術亦需符合多項條件,包括腫瘤體積不小於8厘米,腫瘤數量少於四粒,腫瘤沒有侵犯主幹血管,至少須符合三個條件。 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自2018年起研究一項全新治療策略,結合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先進行五日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縮小腫瘤,兩三星期後,再進行約四個月的免疫治療,最後再將進行手術將腫瘤切除。 新治療策略有望幫助未能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或肝移植的患者根治肝癌。 臨床腫瘤科2025 卓健的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團隊致力為患者提供癌症指數檢測、化學治療、荷爾蒙療法、生物治療及標靶治療癌症,並為患者制訂個人化的癌症治療計劃,以全力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