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NIM,一個方法是擴大此公式的分子——息差,即增加利息收入或減少利息支出,並盡量地應用生息資產的平均餘額來生息。 生息資產平均餘額就是將「總資產減去現金及固定資產」,總資產扣除現金及固定資產後的餘額,就是可以用來借貸的錢。 如果這筆錢全部用來借給客戶以賺取利息收入,NIM的數字就會因為分子擴大而擴大。 如果這筆可以用來生息的資產用來投資於一些無利息收入的東西,也就等於擴大了公式的分母,而導致NIM下降。 既然不同銀行的資金成本不一樣,借貸利率也不一樣,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財務指標來衡量不同銀行資金應用的效益,利潤比率的差距。 所謂利差就是「銀行貸給客戶的利息收入減銀行付出的利息成本」,因此利差就是銀行的毛利潤。
大眾金融控股(0626.HK)屬本地老牌金融股,主要在港經營大眾銀行及大眾財務。 集團剛於週二(28日)公布派發第二中期息0.15元,連同之前中期息派0.05元,合共0.2元,現價息率接近8厘。 收息股推薦2025 以現價計,香港寬頻息率接近8厘,每手入場費4,785元,一年收息382.5元,可考慮納入收息股2022月月有息收投資組合名單。 華夏亞洲高息股票ETF去年升幅達4.1%,是五隻高息ETF中表現最佳,全年派息0.29元,按年持平,息率亦有2.6厘。 中銀香港今年很可能會遇上一些阻力,但維持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12個月所派發的每股1.537港元股息應不成問題。
收息股推薦: 里昂給予信和置業「買入」評級
講到買樓收租,不得不提美國聯儲局剛再次加息,令到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升到5.25厘至5.5厘。 據FedWatch數據,估計今年9月再加息0.25厘的機會率只有約20%。 在聯儲局再加息下,香港金管局將貼現窗基本利率上調0.25厘,至5.75厘。 投資人認為經濟正在走向所謂的金髮女郎情境,亦即強勁成長與消費者物價下滑,這是股市強健的背景因素。
- 客戶較少、客戶存款少的銀行,就得向資金過剩的銀行借錢來轉借給自己的客戶,這就形成了銀行與銀行之間的借貸利率。
- 在聯儲局再加息下,香港金管局將貼現窗基本利率上調0.25厘,至5.75厘。
- 不過,基於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環境欠佳,所以大行對於今次的業績期,除了受惠拆息上升兼有回購支持的滙控和恒生外,對其他藍籌多數未有太高期望。
- 銀行為了搶奪資金,亦同時上調定期存款利息,12個月定存息率最高去到5厘樓上,對於喜歡收息的投資者來說相當吸引。
- 50,000元藍籌收息股組合方面,聶Sir則認為除了繼續可選取內銀股之外,亦可以留意公用股。
RBC資本市場公司也指出,標普500指數超過33%的成份企業都有部分收入來自美國境外,科技公司的海外銷售占比更超過50%。 中遠海控(1919.HK)截至6月底止半年業績,收入2107.8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1.4%;純利增加74.4%至647億元人民幣。 期內整體毛利增長84.5%至980.47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增加8.4個百分點至46.5%。 收息股推薦2025 早前的業績期中,有不少股份在盈利增長之餘大派高息,個別息率更高達20厘以上,令股東笑逐顏開;不過,部份這類超高息股的入門門檻並不低,就以現時息率高達50厘的東方海外國際(0316.HK)為例,一手入場費就超過72,800元。 收息股推薦2025 但要留意的是,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倒閉危機增加,張佩儀籲投資者要小心選擇,且留意債券價格波動風險。 政府於去年發行通脹掛鈎債券iBond (04239)
收息股推薦: 台股高息ETF 表現不同調
股息貴族的公司多為成立接近50年的大公司,領域包括能源、日常消費品、房地產、醫藥等行業,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業務穩定的成熟公司。 以下整理了10隻必備的收息股介紹,股息率最高達5.4%,而且都是連續25年以上都增加股息。 曾淵滄為香港資深財經分析員,曾出版多本財經書籍,發明「曾氏通道」用以分析恒生指數走勢,亦是中原城市指數創始人之一,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和管理科學副教授。 因此,在考慮衡量ROE的同時,也得考慮股價及其P/B,看看我們到底用多少錢買入某隻銀行股。 而每一股可以產生多少利潤,這又是另一個公式——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簡稱P/E)所能發揮的衡量比較作用。 P/E就是「每股的股價 / 每股的淨利潤」,P/E太高表示股價也許太貴了。
投資者要明白衡量高息與否是以息率為指標,與一間公司一年派息多少次並無關係。 收息股推薦2025 如你想趕及在除淨日前成為公司股東,獲取高息,你就要先了解其除淨日,並在除淨日之前(而非截止過戶日前)買入股票。 如果你本身持有股份,你就需要將股票揸到除淨日,否則就會失去獲取股息的資格。
收息股推薦: 香港收息股10大推介:高息藍籌股
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侵犯香港財經時報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的行爲,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及追討導致香港財經時報造成的損失。 流動通訊業務EBITDA增加1%至47.8億元;收費電視業務在計入NowTV首次全年貢獻後錄得收益24.56億元及EBITDA 4.81億元。 不過鴻興印刷強調現金充裕,持有8.82億元淨現金,有能力繼續投資,支持業務長線持續發展,以及為股東締造回報。
上市公司除了派中期或全年股息外,亦可按個別情況派發「特別息」。 惟投資者要留意,計算股息率時,會將特別息一同計算,因此股息率會因而上升。 以6月為年結的信和置業(0083.HK),每年固定於4月派中期息及於12月派末期息。 受惠疫後經濟反彈,信和置業截至2021年6月底止全年業績表現強勁,營業額245.45億元,按年升316.9%;純利96.46億元,按年升471.4%;每股盈利1.33元,派末期息0.41元及特別息0.28元,全年派息0.83元,按年大增51%,現價息率高達8.5厘。 中遠海控自2010年度後曾整整10年無派息,去年度才恢復首派末期息0.87元人民幣,而最新中期息派2.01元人民幣,相當於派息比率50%,TTM息率高達33厘,集團並建議未來3年,派息總額應佔純利的30%至50%,可考慮納入收息股2022組合當中。
收息股推薦: 港股通常多久派息一次?
東方匯理恒生香港35指數ETF(3012.HK),追蹤的是恒生香港35指數,該指數選取35家在香港市場上市、主要營業收入、盈利或資產來自中國內地以外地方的公司所組成,屬反映香港大型股公司表現的指數。 收息股推薦 持股上,東匯香港35ETF以滙豐控股為最大持倉,佔比11%,其他如友邦保險(1299.HK)、藥明生物(2269.HK)和港交所佔比都達9%以上。 去年東匯香港35ETF全年跌3.99%,不過全年派息0.65元,就較2020年的0.55元高18%,息率有3.2厘。
收息股推薦: 息率高達33厘、入場費4,950元
但是,一般上銀行不會馬上調高存款利率,特別是儲蓄戶口存款。 在目前,不少銀行的儲蓄戶口的存款利率已經很接近零,減無可減,因此也不會輕易地加,所以幾乎可以把銀行向存戶支付的利息支出當成一個固定的成本。 理由是不少銀行在利率上升時,馬上提高貸款利率,不少銀行的貸款合約寫明貸款利率是「某一個固定的利率再加上銀行同業借貸利率」,如果銀行同業借貸利率上升,總貸款利率也自然上升。 顧名思義,本地銀行股即香港銀行的股票,包括滙豐控股 (00005)、恒生銀行 (00011)、東亞銀行 收息股推薦2025 (00023)、中銀香港 (02388)和渣打集團 (02888)等等。
收息股推薦: 收息股2023| 港股業績期展開:大行僅看好1類藍籌!6大高息盈喜股分析、最高10厘
以下將會為大家介紹幾隻高息的港股ETF,讓「食息一族」有多一個收息選擇。 香港低息貸款選擇亦甚多,除了可以趁稅季借稅季貸款(利息通常特別低,可低至1.3%),不少銀行亦有推出大額低息貸款,例如Citi特快現金實際年利率就低至1.38%,屬市場低息貸款之選。 特別息的出現會拉高股息率,但特別息只是一次性,因此投資者不應只根據過往上市公司的派息而決定是否入市。 不少藍籌收息股如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386)提供可觀利息,如本金足夠,一年可獲得5-6位利息收入。 雖然「買股收息」看似是不錯的理財方案,但需注意如該公司的股價下滑,就會出現賺息蝕價的情況。 投資者要注意持有非本地公司的股票於收息時或需繳交股息稅,因此在扣除相關股息稅和手續費後,股息的收入未必如想像中吸引。
收息股推薦: 投資美股要知道的事
美銀證券報告指,農行首九個月純利增長快於上半年的5.5%;不過,首九個月核心盈利僅增長1.5%,較上半年的4.9%放慢,加上由於人民幣貶值,故將農行目標價由3.55元降至3.16元,但認為其估值便宜,且有高撥備覆蓋及強勁的盈利趨勢,重申「買入」評級。 第八位是另一內銀農業銀行(1288.HK),息率10厘,Beta值0.33,Beta值對息率比率為3.3。 收息股推薦2025 收息股推薦 農行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營業額按年跌1.05%至1,777.41億元人民幣;純利按年升6.41%至685.6億元人民幣。 香港電訊去年度末期息派0.4207元,全年派息0.7277元,按年增長2.4%,並是連續第七年增加,派息比率115%,息率6.7厘,屬穩穩陣陣的收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