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時:4小時 起點交通:巴士到薄扶林水塘道落車 賣點:交通方便,古樹沖天。 港島徑二段由薄扶林水塘起步,由於水源充沛,吸引了不少林鳥和昆蟲,沿途多為平路,除了多林蔭小徑,還有一條「金夫人馳馬徑」,讓馬匹行走,觀景台可俯瞰香港仔至南丫島一帶。
接近石崗一段全是下山的階級,建議行山人士不要從石崗出發,否則就要爬許多石級,會較為吃力。 路線:荃錦坳 甲龍林徑 甲龍古道 甲龍林徑 河背越野單車徑 河背水塘 林蔭比例:80% 甲龍林徑 距離:9公里
甲龍林徑: 樹蔭行山路線【1】城門水塘
由東涌逸東邨起步 ,為沿海路線,途經不同的鄉村及海灣,䃟頭、沙螺灣、䃟石灣及深屈,可看到飛機起飛、降落,最後至大澳,可在當地遊覽,享受美食。 夏天行山應選擇穿著淺色、寬鬆及通爽的衣服,因為可以有利排汗及散熱。 最後亦應帶備雨具,不但可以擋大陽,亦可以擋雨。 行山前,可以參考「香港暑熱指數」,當預料指數接近攝氏30度,代表天氣暑熱有機會影響健康。 如遇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或「炎熱天氣特別提示」,應衡量自己身體狀況,做足防暑措施。
- 起點交通:巴士到薄扶林水塘道落車
- 而初段至中段,亦是一條讓越野單車者落山的小徑。
- 甲龍林徑開段同甲龍古道(Kap Lung Anicient Trail)重叠,到分岔口按路牌指引沿甲龍林徑下行去雷公田(Lui Kung Tin)。
- 起點交通:MTR東涌站
- 這地方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不少人來郊遊、燒烤、攝影,但最過癮的,莫過於是睇馬蹓,大部分也是平路,有著名的白千層夾道,眾多樹幹直插入天空,幸運的,更可看到塘畔水中白千層倒影。
- 尾段到西貢更可看到橋咀島、白沙灣和附近一帶的小島嶼。
鷹巢山,是俗稱麻鷹的黑鳶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 抵達河背水塘前來到另一個分隔行山人士與越野單車的路口,在路口往前走一點便能看到行山人士專用的下降段。 驟眼望去單車徑更平坦易走,但安全起見還是守規矩一點好。 甲龍林徑 橫過堤壩後沿水泥路下降接上八鄉引水道,轉左續走水泥路下降,待看到河背村後入村走到村公所前便可乘專線小巴離開。 甲龍林徑大部分路段都是石梯與泥路混雜,整體路況良好,沒有特別險要的地方。
甲龍林徑: 夏天行山路線 全港9大林蔭小徑 梅子林+甲龍林徑+東澳古道
由尤德亭、七木橋、以及荒廢舊村橫山腳連接,可腑瞰鹿頸、南涌以及沙頭角海一帶,亦有不少舊村遺址。 但路程較長,屬中級難度,可幸林蔭滿佈,不算太辛苦。 這地方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不少人來郊遊、燒烤、攝影,但最過癮的,莫過於是睇馬蹓,大部分也是平路,有著名的白千層夾道,眾多樹幹直插入天空,幸運的,更可看到塘畔水中白千層倒影。
林蔭比例:80% 距離:12公里 需時:3小時 起點交通:小巴82號總站落 甲龍林徑2025 賣點:睇下謝安琪《山林道》嘅MV啦。
甲龍林徑: 終點:荃錦坳
城門水塘行山路線整體平坦,上、下坡不會有太多,所以算是相對較容易的行山路線。 而要走完整段路需時3 小時,若大家會再慢慢打卡、拍照,時間有機會更長。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全長約三公里,步行約需兩小時。 甲龍林徑 教育徑共有十三個觀賞點,分別介紹教育徑內的植物、生物化學現象,以及鄰近的景色等等。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周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 一會後來到與越野單車徑共用路段,這裡有標示越野單車需注意路人,因此不用太擔心。
- 而要走完整段路需時3 小時,若大家會再慢慢打卡、拍照,時間有機會更長。
- 初段至中段,同時亦是一條落山的單車徑,不少的越野單車愛好者,會乘車到荃錦坳甲龍林徑開始,然後一直沿單車徑下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
- 而香港仔水塘中的上水壩比下水壩較為出名,因該處有一條充滿歐陸式建築風格的石橋,十分適合取景拍攝。
- 林蔭比例:60%
- 茅坪古道是昔日村民來往沙田、馬鞍山及西貢的重要道路,橫跨了梅子林、茅坪、黃竹山、石壟仔及昂坪,沿途都有樹蔭,中途更有被稱「屋場竹林」的竹林隧道。
被草坡覆蓋山巔上偶爾凸出的巨石,延綿龍脈數里,因而得名。 日光小林對於小林遷村的歷史跟傳承,居民以歌舞合一的方式來迎賓,小林的傳統文化找回族人的凝聚力。 大武壠族的古謠唱的很宏亮,也訴說著這幾年一點一滴的重生到重建一路走過來,讓我們也感受到生命力的堅韌,大家齊聚在一堂就會有希望。 甲龍林徑2025 導覽員告知,族人在莫拉克風災後面臨遷徙,所以分別落腳在原鄉小林、杉林區日光小林、小愛小林三處,我們今天走訪的是杉林區日光小林,在小林前面加上「日光」兩字,期許小林村民可以迎向陽光,勇於面對未來生活。
甲龍林徑: 基隆八斗子喺唔少台北人的心水郊遊地點,坐台鐵最快的列車「自強號」由台北車站出發,大約 80 分鐘就到達八斗子站。奇怪喎,朝早有一班快車「區間快」,唔使一個鐘就去到八斗子,車費平過自強號幾十蚊台幣添(下同)。咁吸引,當然要坐呢班車啦。
日光廚房是日光小林部落裡的部落廚房,以地方特色美食為主,外觀用竹子ˇ當建材,像古時候的住屋,融入大武壠族特色的魚笱製作廚房照明燈,成為進到社區裡的入口意象。 小林村紀念公園的苦路是由462位逝世者的名字排程長巷,未來也希望不要在這麼苦,我們走過的每一步是對逝世者的淨哀與沈重的心。 穿過後這裡有昔日小林村傳統生活的點滴,如果想要更貼近他們的生活,不妨就來到小林平埔族文物館走走『回家 小林歷史故事』。
甲龍林徑: 香港機場食早餐
距離:10公里 甲龍林徑2025 需時:約3小時 起點交通:馬鐵大水坑站 賣點:昂平大平原景色一絕,梅子林上芧坪嘅溪澗,可沖身玩水。 鶴咀海岸位於香港南端,在石澳旁邊,因為鶴咀交通沒有石澳一樣方便,所以曾有秘境之稱。 甲龍林徑 鶴咀海岸終點為海岸保護區,再向前行就是海洋研究中心,可以看到殺人鯨的標本。
甲龍林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需時:4小時 起點交通:巴士51號郊野公園站落車 賣點:難度不高,但河背水塘景色特別。 雖然中秋已過,稍有秋意,但日間天氣仍算悶熱,還是避走進林蔭山徑。
甲龍林徑: 荃灣:甲龍古道
路線:東涌 沙螺灣 深屈 大澳 林蔭比例:60% 距離:13.5公里
甲龍林徑: 行山路線推介11. 甲龍林徑
幫襯蓮姐吃點東西後,便正式開始走甲龍林徑,初段與古道重疊,兩者均是下山的路段。 及至一分岔口便需決定走林徑或古道,有見古道雖然路途較短,但下坡斜度較高,因此選了路途較長、但斜度較低的林徑走,路上不少由石頭鋪成的路徑,潮濕的話走起來也頗跣,建議穿防滑行山鞋。 輕輕鬆鬆到終點,對面的農場鮮奶因 COVID-19 新一輪疫情要再次暫停堂食,等緣份到先可以食甜品喇。 向右行出去荃錦公路,有村民在路邊擺地攤賣時令生果等農作物,黃皮粒粒飽滿,睇見都流口水。 聽住荃錦公路的飛車聲落斜,途中有機會望到大帽山波波頂、觀音山、大刀屻、雞公嶺,比甲龍古道的齋樹木景觀豐富得多。 行甲龍林徑最有趣的地方,係一路會聽到荃錦公路傳嚟的飛車聲。
甲龍林徑: 樹蔭行山路線【5】鶴藪水塘
甲龍林徑同鄰居甲龍古道同屬林蔭步道,但前者的路面更平整,景觀有多啲啲變化,全程落斜行得相當輕鬆。 茅坪古道是昔日村民來往沙田、馬鞍山及西貢的重要道路,橫跨了梅子林、茅坪、黃竹山、石壟仔及昂坪,沿途都有樹蔭,中途更有被稱「屋場竹林」的竹林隧道。 茅坪藤皇體積巨型,粗壯的樹幹倚靠在廢棄的廁所上,藤枝則向四方蔓延,錯綜複雜。 後記:雖然雷公田農場士多是可以駕車前往的,但事實上雷公田農場士多並不大,刻意駕車到的話個人認為不大值得。 甲龍林徑2025 西高山行山丨位於山頂的西高山,除了可以俯瞰整個維港全景,看日落一流,而且只需半個鐘便行完。 慈沙古道是古時九龍往來沙田的主要道路,沿路可欣賞整個九龍及維港美景,景觀十分優美,中間亦有補給點。
甲龍林徑: 夏天行山路線3.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尾段到西貢更可看到橋咀島、白沙灣和附近一帶的小島嶼。 將軍澳小夏威夷徑是一條與寶琳市區相近的行山小徑,相當輕鬆易行,沿途又有瀑布靚景。 甲龍林徑2025 走過扶輪公園後,定會來到大帽山茶水亭,方繼續餘下旅程。
甲龍林徑是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西部的一段林中小徑,連接著荃錦坳與石崗雷公田。 前段幾乎全是林蔭小徑,在夏天走亦不致汗流浹背。 初段至中段,同時亦是一條落山的單車徑,不少的越野單車愛好者,會乘車到荃錦坳甲龍林徑開始,然後一直沿單車徑下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 路旁的樹都是單一品種,高度相約,這是因為政府早年在大欖一帶植林都用同一樹種的關係,例如紅膠木和白千層。 路上一些比較空曠的位置,可清楚望見大帽山、觀音山、元朗八鄉等地。
抵達雷公田後進入往雷公田村的私家路,走一小段後在引水道左邊會看到甲龍古道郊遊徑的入口,這條路在中段也會接上甲龍林徑。 甲龍林徑2025 而甲龍林徑的起點則在前一點,經過燒烤場後來到農場鮮奶有限公司門前轉左便能找到甲龍林徑的入口。 靠右(左方為麥理浩徑,可往田夫仔)行走自然教育徑,遇分岔路棄教育徑往甲龍古道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