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大廈佇立北角英皇道數十年,屋頂拋物線設計,門口大型浮雕,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天花鋼筋外露,走廊堆積雜物,地下滿佈積水,鋪位遷出落閘,有些還張貼放售廣告。 人去樓空,但迴廊深處仍有燈亮,那是歐陽昌經營的「京華招牌」。 皇都戲院商場內外亦回復當年五光十色的璀璨,從外牆的舊電影海報燈箱,「小上海」展館,創辦人歐德禮的辦公桌,旋宮戲院的經典表演舞台,仿製的大型桁架模型,再配合特別投影裝置,燈光及音樂效果,參加者猶如走進時光隧道,細味皇都上世紀的歷史點滴。
之後他努力儲錢自立門戶,在皇都商場開鋪做招牌生意,寫字、造字一手包辦。 九十年代,生意踏入全盛時期,一個招牌賺到二、三千元,他在皇都開了另外兩間分店,請了二十多個員工,更在順德開加工廠。 皇都戲院大火2025 「嗰時我係春秧街有層樓,五房一廳呀!」住洋樓,請傭人,說起舊日的風光,他顯得有點意興闌珊,全因好景不常。 一身白衣唐裝的歐陽昌站在店外唯一一張木枱前,一邊寫字,一邊聽著兩位街坊閒聊。 皇都戲院大火 皇都戲院大火2025 搬來在商場營業了三至四年的五金店員工表示,不清楚強拍後安排,估計都會退休。 他又指出,保育事宜由政府和地產商主導,市民「諗都無用」。
皇都戲院大火: 新移民苦呻:想要多間公屋 網民長文教1招換大屋!一家五口非永久居民來港排2間公屋遭爆罵:唔知足!
若成功統一業權,發展商將就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與持份者及社區人士緊密溝通,聆聽各界意見。 被問到最想保留的部分,吳明言最希望皇都戲院的歷史能重現眼前,強調保育需顧及歷史回憶,並非以仿古建築增添新元素,而現時戲院和商場均是一級歷史建築的一部分,將會完整保留,她亦對現時的專業團隊很有信心,相信日後亦會開放予公眾使用及參觀,惟住宅部分則要面臨清拆。 屬於一級歷史建築物的北角舊皇都戲院,由新世界發展以拍賣底價47.76億元投得,成為歷來最大宗强拍個案。
-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就此表示,香港需要建設更多的「文化硅谷」,提升香港文化軟實力,重塑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之都的形象。
- 皇都商場幾乎所有商舖已被收購,今日(24日)所見都落閘關門,現時只剩下幾家商舖開店營業。
- 警方在場調查,初步相信戴施工期間有扣上安全帶,案件沒有可疑,列作工業意外處理。
- 吳韻怡今午重遊故地時提到,其母親1984年在皇都戲院商場開設童裝店,是商場內僅有賣童裝鞋的店舖,自己童年便陪同母親開舖,下課後便在店內午睡,亦與其他店舖的孩子耍樂,商場猶如他們的遊樂場,孕育了一代人。
- 皇都商場和大廈部分是五十年代末建成,嚴格來說,皇都全名為皇都戲院大廈,包括住宅、商場及戲院3個部分。
- 時空隔了六十多年,關於戲院的痕迹,並不如古蹟辦說的無法想像,這次進入戲院,吳韻怡發現除了戲院結構與配套如放映室、洗手間等仍存在,舞台的痕迹也未消失。
- 從戲票的價值也可以看到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在五十年代,3.5元的票價相當於普通打工仔一日的收入,看一場電影價值不菲。
這裏很快成為香港風靡一時的演藝殿堂,廣邀國際頂級大師、藝術團體和本地著名藝術家,以及粵劇名流等來此演出,星光熠熠,一時風頭無兩。 皇都戲院是優秀國際文藝匯集地,除了播放的電影類型前衛,戲院本身更是不少國際知名的藝術團體的表演地。 尚為璇宮戲院時,戲院便已採用最新出品的愛爾西亞(RCA)型放影機,放映各類外國電影,七、八十年代,易名為皇都戲院後則主打港產片。 而璇宮戲院的鏡框式舞台設計更是吸引了不少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前來演出,1970年當時只有十七歲的鄧麗君也曾到皇都戲院登台獻唱。
皇都戲院大火: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1940年代末,國內局勢動盪,大量上海人南移香港,並於北角聚居,他們把上海的生活文化帶到這裡,形成北角於1950年代及1960年代初的「小上海」歷史時空和洋化面貌,璇宮戲院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出現。 ),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279-291號,所屬地段由三部分組成:皇都戲院、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 皇都戲院的前身為「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是一座單幢式戲院,而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則於1959年落成。
後來,專門記錄與保護現代建築運動的國際組織 DOCOMOMO發出「文物危急警示」,指皇都戲院獨特的屋頂結構是全球絕無僅有,要求避免清拆,再加上市民及保育團體積極爭取,皇都戲院才終於在2017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避過清拆的危機。 香港現時只剩下兩間戰前興建的戲院建築,分別是油麻地戲院(1930年至1998年)及長洲戲院(1931年至1990年),兩者分別被評級為2級及3級歷史建築。 而北角皇都戲院僅被建議評級為最低級的3級歷史建築,意味着建築物本身可以拆卸,再以另行方式保存。
皇都戲院大火: 網民:嗰度陰氣極重 邪咗幾十年
新世界發展指,經過歷時兩年的強制拍賣法律程序後,旗下公司投得上述項目100%業權,並預計於11月中完成法律程序後,正式成為該地段的業權持有人,同時開展香港近年少有、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大型古蹟保育項目。 公司將為擁有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部分啟動保育計劃,盡力復修該一級歷史建築,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致力重現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文藝薈萃為主的香港「文化綠洲」。 2018年10月22日,新世界發展旗下公司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皇都戲院大廈,希望統一業權以作重建,發展商指如成功統一業權,將「積極考量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並會與民間團體合作,徵集北角和前皇都戲院的口述歷史。 皇都戲院大火2025 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強烈建議發展商需保留入口上方「蟬迷董卓」浮雕和屋頂混凝土拱架建築特色,否則不會是皇都戲院。 新世界發展宣佈,將為擁有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部分 (下稱「皇都戲院」) 啟動保育計劃。 集團將盡力復修該一級歷史建築,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致力重現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文藝薈萃為主的香港「文化綠洲」。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觀察:從皇都的沒落說起
始終如一地報導真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大紀元》的使命。 觀察舊式戲院的座位表,在未有電腦售票系統的年代,戲院均採用「人手劃位」的方式。 香港收藏家協會前會長張順光介紹,在觀眾選好座位後,售票員要迅速在票據上寫下編號,並在座位表上畫上交叉記號。 2003年12月25日,北角皇都大廈二樓板間房發生兇殺案,一名31歲姓盧男子猜枚爭執遭斬頸,送院後不治。 戲院原有的水泥樓梯沒有拆卸,只要向上行,再經過走廊,即到「超等位」區,惟當年的拱形入口已被石屎「封埋」。 值得留意的是,指示牌的中文字由右邊讀起,屬舊式中文寫法。
皇都戲院大火: 中國四川生育登記取消結婚前提為何引發熱議
因此,有不少關心文物和古蹟保護的人,而且很多是八九十後,根本連香港有這麼一座有價值的戲院也不知道。 建於50年代的皇都戲院大廈早前被發展商投得,成功統一所有業權,成為歷來最大宗單一強拍個案。 活動亦展出過百件收藏,包括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舊北角鳥瞰圖等。
皇都戲院大火: 北角皇都戲院勁猛鬼 60多年事故不斷! 網民:邪咗幾十年!次次拆都出事!
他形容於五六十年代,幾間戲院足以撐起半個北角的夜生活,惟戲院80年代經歷大火後無力恢復,始終難逃結業命運。 首先,古咨會現在才即將完成確認戰前的1,444幢歷史建築的評級,而戰後建築評級清單就有234項,當中只有70多項完成評級,進度緩慢,皇都戲院恐怕在獲得評級前已難逃一死。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Culture 皇都戲院大火 for Tomorrow創辦人鄭志剛表示,皇都好戲尚未完場,希望透過今次活動,讓大家第一身親歷皇都輝煌傳奇。 上午八時四十五分左右,一名四十餘歲工人,在離地四米的棚架工作,期間天花一幅約半米乘半米石屎突然剝落,擊中他的頭部,繼而墮下地面昏迷。
皇都戲院大火: 建築特色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將努力在硬件及軟件上融合,把歷史價值、文化氣息及社區情懷注入未來的皇都戲院中,讓皇都戲院重生。 新世界發展宣布,將為擁有68年歷史的前皇都戲院部分(下稱「皇都戲院」)啟動保育計劃。 北角皇都戲院於1952年建成,並擁有68年歷史的一級歷史建築。 當中、在屋頂的「飛拱」桁架結構及英皇道入口上方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項目最為人熟悉。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的「小上海」、「小福建」
工業傷亡權益會職員已前往醫院接觸死者家屬,將提供適切協助及跟進。 消防員接報趕抵現場,將壓在戴身上的石屎塊逐一移走,再將他抬出地盤,轉交救護車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惜送院後證實傷重不治。 警方在場調查,初步相信戴施工期間有扣上安全帶,案件沒有可疑,列作工業意外處理。 事後,死者多名男女親友接獲相關部門通知,迅速趕往醫院了解情況,其中一名男親友驚聞噩耗後情緒激動,掩面痛哭。 工業傷亡權益會指,會方職員已前往醫院接觸死者家屬,將提供適切協助及跟進。 從戲橋上的電話號碼也能看出年代的痕跡,香港電話號碼最初由5位數字開始,隨著歲月變遷、人口增長,電話號碼的數字也逐漸增多。
皇都戲院大火: 拆卸中北角皇都戲院大廈 工人遭石屎擊中頭部墮地死亡
它是港島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戲院建築,佔地3萬方呎,當年造價達250萬元,可以容納接近1200名觀眾,對比今日的蚊型影院,儼如大象對螞蟻,與鄰近的國都戲院和新光戲院,形成港島獨有的「戲院中心」,撐起了半個北角的繁囂。 皇都入口處的弧形立面,實為一幅名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裝飾,原來乃出自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數十年來一直被電影海報及廣告板遮擋,至近年因重建工程而重現人前,算是因禍得福。 從皇都舊舖到現時的新舖,雖然見到師傅好像放棄了一些舊店的珍藏,但最搶眼的,仍然是那個白底紅色的正方形招牌「京華招牌愛你一萬年」;歐陽師傅為了展示他的愛,雖然他未納徒弟,但就表示他的字帖可於網上找到,而且只要有心求學,來到他的面前他都一定會教。 港幣 120 元兩小時就可一睹真體字的真功夫,見證真體字的歷史。 1930年開業的油麻地戲院,亦是戰前建成的戲院建築,1998年結業後被地政總署接收業權,其後被評為2級歷史建築,於2012年改建成戲曲活動中心。 1931年開業的長洲戲院,是現時香港兩間僅存的戰前興建戲院之一,開業過半個世紀後於1990年結業,現時被評為3級歷史建築。
皇都戲院大火: 特別推薦
Culture for 皇都戲院大火 Tomorrow 在復修戲院動工前,今日起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歷史體驗活動。 地盤工人在線上遊戲認識14歲女童,之後便連續2日與對方性交及肛交,事後被女童父親揭發。 該地盤工人今日(16日)在高院原訟庭承認與16歲以下女童非法性交、與21歲以下女童肛交2罪,被判監15個月。 法官判刑時表示,就算性行為是在女童同意下進行,但女童年僅14歲,仍須法庭加以保護。 後繼無人,讓歐陽昌憂心忡忡,因此近年自費僱人幫忙,將他的手寫字轉化為電腦字,並且製成字帖,希望將真體字的精髓流傳下去。
皇都戲院大火: 香港人移民來台灣,住哪裡比較好?6大重點城市淺析
1972年開業的新光戲院,位於英皇道及書局街交界,現時改為新光戲院大劇場,是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除了北角,在港島區,以至香港都還有很多歷史和文化瑰寶等着我們一一發掘,只要用心探索,香港其實都很值得我們細味。 到訪新光戲院的你不妨入內觀看一齣電影,戲院的Super3 皇都戲院大火 Cinema內上映不少國際巨片,來一場與別不同的3D電影體驗! 觀影過後,沿書局街一直走,約六分鐘,便到達是次旅程的終點站——北角海旁。
戲院於2016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後再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她又透露,顧問委員會於過去兩年開始收集文物、戲條文件,以及進行歷史訪問,收集了許多無形的資料,認為對團隊在保育方向有很大幫助。 皇都戲院大火 1997年,皇都戲院結業,後被改裝成桌球室,昔日的大螢幕、座椅已不在,原本的戲院中央位置加設了假天花及地台。 皇都戲院大火2025 如今建築物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保育下,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現再次易手,發展商希望可以透過修復,還原當年的戲院面貌。 香港流行文化學者吳俊雄指出,以這樣規模保育戲院,香港之前未見,期待未來在新世界團隊牽頭下,多方合作,努力推動。 另一位成員毛俊輝認為,對於新世界的保育計劃不單是建築物的活化,而是同樣關注實質性的用途,對此非常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