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東涌綫班次不頻密的關係,於平日非繁忙時間或假日,車站通常只會使用一個月台,而平日繁忙時間則交替使用兩個月台。 香港站街 另外,德忌利士街大堂同時亦設有3層公開開放的部分,包括地面的C出口、L2層大堂及L3層收費區內行人通道連接東涌綫大堂或中環站大堂[4]。 香港站街 同時間,近住香港站嘅交易廣場同中環碼頭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或者巴士總站,乘客亦可以行去德輔道中轉巴士、小巴或電車去香港中西區、南區;同時有唔少乘客去海旁搭山頂纜車接駁巴士往返纜車站,或者行去中環碼頭轉渡輪去離島區同埋九龍半島。 香港站有7-Eleven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快餐店、咖啡店、書店等零售業同埋恒生銀行、醫務所及行李寄存等服務。 此外,香港站亦有唔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恒生銀行同中國銀行(香港)嘅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
- 而東涌綫大廳位於香港站上蓋物業發展地底[4],連接中環站至香港站及車站附近一帶的建築物,故成為香港站的核心,由中環站往返東涌綫、機場快綫月台亦須經此大廳。
- 香港站設有5層公開開放的部分,其中車站樓層大部分均在國際金融中心的主結構內,國際金融中心商場更與出入口相連。
- 香港站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G)、商店及餐廳(L1)、機場快綫月台(L1)、東涌綫大堂(L3)設有由電訊盈科免費提供嘅Wi-Fi熱點,乘客可以喺等車時用手提電腦或個人數碼助理(PDA)上網。
- 須注意的是,東涌綫大堂兩端的非付費區並無閘外通道同層相連,如乘客誤於近A出口一邊的閘機出閘而需前往E出口一端的大堂非付費區,將需要先乘電梯上行,穿越地面層的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大堂後乘電梯下行返回L3層,反之亦然。
- 2017年1月,康文署耗資158萬元在港鐵香港站及中環站的行人通道的牆身貼上了介紹「故宮全接觸」廣告,引起網民批評政府浪費公帑。
- 香港站共設有9個出入口,其中A、E出口位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第一層內,並連接中區人行天橋系統;而B及D出口位於市區預辦登機大廳旁;F出口則位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地面;而C出口位於德忌利士街大廳,乘客可從C出口直接前往中區近德輔道中一帶。
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廳,主要為乘客預先辦領登機證及付運轉李,無須等候至機場登機櫃檯辦理,不過乘客必須預繳車資方可使用此服務[5]。 香港站街 大廳內設有航班顯示螢幕、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並與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6]。 而位於L2層的機場快綫大廳與1號月台及計程車招呼站相連[4],而大廳內亦設有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 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主要為乘客預先辦領登機證及付運行李,無須等候至機場登機櫃檯办理,不過乘客必須預繳車資方可使用此服務[5]。
香港站街: 轉乘優惠
然而隨著穿梭公車服務的使用量逐漸低迷,港鐵已於2020年6月30日起停止機場快綫穿梭公車服務[19]。 而車站鄰近現有的交易廣場及中環碼頭亦設有轉運站或公車中途站,亦可步行至或於德輔道中轉乘公車、小巴或電車前往香港中西區、南區;同時也有不少乘客前往海旁乘坐山頂纜車接駁公車往返纜車站,或是步行至中環碼頭轉乘渡輪前往離島區、九龍半島等地。 另一方面,位於整個香港站建築群的底層設有3/4號月台供東涌綫使用[4],兩個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以多組電扶梯及電梯連接東涌綫大廳。 香港站街 基於東涌綫班次不頻密的關係,於平日離峰時間或假日,車站通常只會使用一個月台,而平日繁忙時間則交替使用兩個月台。 另外,德忌利士街大廳同時亦設有3層公開開放的部分,包括地面的C出口、L2層大廳及L3層收費區內行人通道連接東涌綫大廳或中環站大廳[4]。 另一方面,位於整個香港站建築群的底層設有3/4號月台供東涌綫使用[4],兩個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以多組扶手電梯及升降機連接東涌綫大堂。
香港站共設有9個出入口,其中A、E出口位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第一層內,並連接中區行人天橋系統;而B及D出口位於市區預辦登機大堂旁;F出口則位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地面;而C出口位於德忌利士街大堂,乘客可從C出口直接前往中區近德輔道中一帶。 香港站在設計時已與上方的國際金融中心建築群的設計融合,在建築群內規劃了一個轉運站,而在車站地面亦設有上下客區,並在機場快綫月台旁設有計程車招呼站。 而使用八達通的乘客在乘搭機場快綫後亦可免費轉乘港鐵[11]前往其他車站[17]。 車站同時設有2個停車場,乘客亦可駕車於香港站停車場停泊[6],然後轉乘機場快綫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站共設有9個出入口,其中A、E出口位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第一層內,並連接中區人行天橋系統;而B及D出口位於市區預辦登機大廳旁;F出口則位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地面;而C出口位於德忌利士街大廳,乘客可從C出口直接前往中區近德輔道中一帶。 香港站在設計時已與上方的國際金融中心建築群的設計融合,在建築群內規劃了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而在車站地面亦設有上落客區,並在機場快綫月台旁設有的士站。
香港站街: 車站象徵
市區預辦登機大堂和月台閘區邊緣皆設有客務中心;同時,該大堂和月台層皆設有機場航班顯示屏,方便旅客留意航班資訊。 香港站街2025 香港站街 香港站街2025 香港站街 香港站街2025 香港站的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廳(G層)、商店及餐廳(L1層)、機場快綫月台(L2層)、東涌綫大廳(L3層)設有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13],乘客可在候車的時候透過手提電腦或個人數碼助理(PDA)存取網際網路。 另一方面,由於機場快綫大廳為旅客而設,因此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廳及機場快綫大廳的非收費區均設有公眾洗手間供乘客使用[4],而在機場快綫月台的收費區內,更設有手提電話充電器供等候列車的乘客使用[14]。
試驗計劃得到乘客熱烈支持,試驗期間,三色回收箱每月收集到約二百公斤可循環再用的物料。 香港站街 北港島綫係香港港鐵鐵路發展研究計劃中所建議嘅東涌綫延綫同將軍澳綫延線,呢條鐵路綫由香港站開始,到達添馬艦,而將軍澳綫由北角延伸去銅鑼灣北、會展同添馬,兩綫喺添馬站交匯,以貫通中環新填海區、灣仔北、銅鑼灣北部同東區。 通車後可以畀更多市民使用東涌綫同將軍澳綫過海,幫荃灣綫過海段同港島綫中環至北角段分流。 由於而家搭機場快綫嘅乘客,可以由1號月台原車返機場,有啲人用票務系統嘅漏洞逃票,當工程完成後,對面預留嘅2號月台會用嚟落客,機場快綫兩個月台之間有塊牆完全分隔,有望打擊搭車唔畀錢嘅乘客。
香港站街: 機場快綫穿梭巴士
而車站鄰近現有的交易廣場及中環碼頭亦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或巴士中途站,亦可步行至或於德輔道中轉乘巴士、小巴或電車前往香港中西區、南區;同時也有不少乘客前往海旁乘坐山頂纜車接駁巴士往返纜車站,或是步行至中環碼頭轉乘渡輪前往離島區、九龍半島等地。 現時1號月台是機場快綫的月台,以側式月台設計排列[4],當機場快綫列車抵達香港站後,必須在此月台同時進行上落客及行李的工作,屬港鐵系統中較罕有的設計[11]。 現時,香港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快餐店、咖啡店、書店、銀行、醫務所及行李寄存等服務,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7][4]。 車站內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8]、「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9]以及「會員服務站」[10]等。
香港站街: 出口數目
車站內更設有香港郵政郵箱及「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方便乘客喺車站內寄信同上網。 另外,南大堂同時設有3層公開開放嘅部份,包括地面嘅C出口;L2層車站大堂;同埋L3層行人隧道連接東涌綫大堂或中環站大堂。 此站除了是東涌綫、機場快綫的總站,和與荃灣綫、港島綫的轉車站,因此使用轉車通道的人流在繁忙時間十分多,主要是居住在新界西,在港島上班的乘客。 香港站街 香港站位於中環商業中心區(CBD),加上附近有多種接駁交通,車站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連接,因此出入閘人流不少。
香港站街: 車站周邊
而此站亦鄰近中環碼頭,往返離島的市民亦可選擇取道香港站前往中環碼頭轉乘渡輪。 香港站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G)、商店及餐廳(L1)、機場快綫月台(L1)、東涌綫大堂(L3)設有由電訊盈科免費提供嘅Wi-Fi熱點,乘客可以喺等車時用手提電腦或個人數碼助理(PDA)上網。 另一方面,由於機場快綫大堂係為旅客而設,因此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及機場快綫大堂非收費區設有公眾洗手間,而機場快綫月台嘅收費區內,更設有手提電話叉電器。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民祥街停車灣及預辦登機大堂外的上落客區,分別可用及預辦登機大堂的出口,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大堂位於L3層,通往中環站的轉車通道亦在此層,人流是所有樓層之中最多的,站內大部份商店皆集中於此層,方便乘客轉車時順道購物。
香港站街: 列車服務時間
香港站(Hong Kong Station),是現時港鐵東涌綫與機場快綫之市區端總站,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港景街1號,屬地底車站,月台設於民祥街地底,上蓋物業為國際金融中心一期、二期、商場及四季酒店。 香港站設有付費區行人隧道連接中環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及港島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與交易廣場地底[2];而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亦能夠在該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香港站(英語:Hong Ko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中環港景街,屬於港鐵東涌綫與機場快綫的鐵路車站,同時也是兩綫的下行終點站,車站結構與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於1998年6月22日隨東涌綫通車而投入服務。 除此以外,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大堂亦有多個出入口連接大堂外的民祥街落客區,乘客可由該處進出車站,惟並未有編配出口編號。 東涌綫乘客如欲往返中環較南部(靠半山一方)的地帶,亦可經轉車通道及中環站,使用中環站的各個出口出入港鐵範圍。 機場快綫主要設施位於車站較高樓層,L2層是月台與的士站,地面層是地面出口、市區預辦登機櫃檯,兩者之間夾有L1商店層。
香港站街: 月台類型
目前機場快綫往機場方向和往香港方向列車均共用同一月台上落客,令乘客容易逃票(原車返回機場)。 由於現時亦有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可以由1號月台原車返回機場,從而利用票務系統的漏洞逃票[24],當該工程完成後,屆時機場快綫列車將會使用位於1號月台對側的已預留2號月台作為下車之用,機場快綫兩月台的相應路軌之間以牆壁完全分隔,有望杜絕以上情形。 現時1號月台是機場快綫的月台,以側式月台設計排列[4],當機場快綫列車抵達香港站後,必須在此月台同時進行上下客及行李的工作,屬港鐵系統中較罕有的設計[11]。 由於現時亦有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可以由1號月台原車返回機場,從而利用票務系統的漏洞逃票[24],當該工程完成後,屆時機場快綫列車將會使用位於1號月台對側的已預留2號月台作為落客之用,機場快綫兩月台的相應路軌之間以牆壁完全分隔,有望杜絕以上情形。 香港站自機場快綫通車後便已經提供穿梭巴士服務,機場快綫的旅客可持有效憑證免費享用機場快綫穿梭巴士往返港島區內的酒店[18]。 然而隨着穿梭巴士服務的使用量逐漸低迷,港鐵已於2020年6月30日起停止機場快綫穿梭巴士服務[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