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亦與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智能卡八達通繳付系統,系統於9月1日正式啟用,而香港小輪之大部分股權亦因應渡輪服務交接而移交予新世界第一巴士和渡輪。 同年,九龍巴士集團進行重組,九龍巴士、龍運巴士等成員公司成為一家新成立之九龍巴士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股東維持不變。 九龍巴士亦與其餘四大運輸機構九廣鐵路、地鐵公司、城巴及香港小輪聯合推出智慧卡八達通繳付系統,系統於9月1日正式啟用,而香港小輪之大部分股權亦因應渡輪服務交接而移交予新世界第一巴士和渡輪。 至於在佐敦巴士總站,亦有超過200名乘客等候70號的尾班車,巴士公司須安排兩部普通巴士接載乘客。 此路線車隊的車頂貼上白色70字樣,以及設有短程輔助線70A;兩者行車路線相若,分別在於該路線以港鐵奧運站(滙豐中心)為總站,不入維港灣。
大埔那打素醫院巴士站是率先成為其中一個樂齡巴士站,新增的候車座位方便經常到醫院複診的長者可以「坐定定」候車。 九巴亦會在這些巴士站貼上特製標語,提醒候車乘客要多點關愛長者和有需要人士,可先讓他們上車,亦同時提醒乘客在上車後要緊握扶手。 今年「長者日」在11月19日星期日,九巴今日(16日)宣布,當日所有合資格的「老友記」,可以免費乘搭九巴及龍運巴士,屆時只需出示「長者咭」等證件,或以長者八達通卡或樂悠咭「拍卡」,即可免費暢遊港九新界。 在1990年代早期引入空調巴士後,在空調巴士上採用白色和灰色塗裝以及一條紅線腰帶。
九巴70: 九巴36A線
自定線遠比66M線直接的57M線開辦後,此路線流失大量大興邨及山景邨乘客,加上在新墟的行車路線於九十年代起亦遭多次更改,令客量雪上加霜。 鑒於客量急劇下滑,九巴自九廣西鐵通車後多番削減66M線班次,甚至將其中一輛用車改為單層巴士。 1995年66M增設空調巴士服務,初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及丹尼士巨龍11米(AD)為主要空調車款。 2002年269M線延長至祖堯,未能續用12米巴士,原屬該路線的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遂獲安排調至66M線,取代服務多年的利蘭奧林比安,成為自2003年提升為全空調服務後的常用車。 1994年8月25日城巴開辦兩條路線N72(香港仔↔銅鑼灣)和N90(鴨脷洲↔中環)。
- 2010年,改派斯堪尼亞K230UB 10.6、12米(ASB、ASC)取代丹尼士飛鏢。
- 該車採用車軸內置摩打(Hub Motors)和波箱(Portal Axle),由Voith公司提供馬達組件,使用鋰鎳錳鈷(NEC)電池,電力功率輸出達到410kW,連續功率輸出310KW,配備高效永磁牽引馬達,且緊密連接底盤,提供最佳扭力和功率。
- 於平日亦有來自290線的九龍灣車廠(K)及九龍灣車廠(將軍澳分廠)(K)派車之柯打。
- 2017年2月6日,該五輛比亞迪K9R已復出重新投入載客服務[27]。
- 此外,手動摺門玻璃安裝方式由以橡膠框起玻璃並鑲嵌在車門上改為在車門預製窗框結構,玻璃直接釘於該位置(部分車門可以與第三至六代車門互相更換)。
- 另外,明日起會安排龍運旗下全線車隊陸續展開防蝨工作,在車廂所有高風險地方,噴灑無色、無味及對人體無影響的防治床蝨噴劑,並適時高溫消毒和深層清潔。
- 受九龍城碼頭總站45線車坑旁的通道過於狹窄影響,此路線自開辦以來,難以使用11米或以上巴士行走,故一直只派出兩軸巴士。
九巴表示新形象名為「城市脈搏」(Heartbeat of the City)。 2000年,用聰明卡「八達通」畀車錢已經非常普遍,九巴喺同年4月完成為整個車隊裝上八達通讀卡機。 同年11月25號,九巴率先引入「路訊通」系統(之前叫「資訊娛樂共同睇」),乘客可透過裝喺車上嘅電視屏幕,收睇資訊以及娛樂節目;但亦有乘客視為騷擾。 1999年,九巴曾經同商業電台合作,喺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台節目,到一段時間後就改播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 2018年2月底,為配合269M線需要復用短身巴士,原有的Enviro400被調走,全線改回以Enviro200 Dart行走,亦間中派出丹尼士三叉戟(ATS)。 新一代的Coaster(代號B70及B80)的車身線條經過大幅改動,不再像上一代般圓渾,而變得四四方方。
九巴70: 掛牌車數目
Enviro500EV擁有業界首個完全獨立的前懸架和與電驅動相關的低噪音水平,提供了平穩行駛和低噪音水平的出色組合。 Enviro500EV保留了亞歷山大丹尼士車輛經過驗證和成功的雙層巴士的所有一流功能,包括出色的低地板通道、寬敞的內部空間、大窗戶和LED照明,以提高能源效率。 261線於屯門市中心之分站位置不便,又需繞經景峰花園及富泰邨等地,車程不敵小巴。 惟小巴載客量有限,經常客滿,此路線可擔任輔助角色;[18]延長至粉嶺亦得以擴闊客源。
港鐵發言人表示工作人員於通宵非行車時間一直努力處理黃大仙站及該隧道路段積水,以及在可行的情況下,搶修因水浸而損壞的車站及鐵路設施。 乘客可於登車時按動八達通收費器右上角之按鈕,然後拍卡購買「三日來回證」,收費器會隨即從卡內扣除$18.5;乘客須於三日內登上回程班次,並以八達通卡輕觸收費器,屆時不會另行扣除餘額。 「三日來回證」售價$18.5,適用於三日內乘搭此路線來回程各一次。 2017年9月18日,兩輛比亞迪K9R 12米(BDE)於此路線上掛,展開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惟因客量過高而被調離,並由兩部配置水塘位的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取代。
九巴70: 九龍巴士70S線
九巴於2001年至2002年率先為此路線加入低地台服務,派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行走,其中一輛用車3ASV141/JZ6467為九巴首輛達歐盟三型排放標準的巴士,2004年加入採用Wright Explorer車身的同型號巴士。 由於該款巴士馬力不足,於柴灣道上斜時行車緩慢,翌年被調往102及905線,改派原屬前者的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後者的Enviro500(ATE,2010年加入歐盟四型版本的ATEU),城巴則於2009年加入Enviro500(81XX-83XX)。 2012年起,斯堪尼亞K280UD(怪獸8900)亦出沒於此路線。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一輛非空調巴士掛牌(為丹尼士巨龍11米S3N310/FY4125)。 直至同年8月22日,由原11D線的一輛同款巴士(S3N339/FZ8084)取代。 該車於一星期後(8月29日)被調走,由原11線的一輛富豪奧林比安11米(S3V21/GK9583)取代。
- 1974年起往上水方向曾作出一個改動,先繞經橫頭磡然後進入獅子山隧道,直至1980年1月13日改由窩打老道直入獅子山隧道,不再經橫頭磡。
- 2017年2月13日:中午12時許,一輛準備返抵大角咀(維港灣)的豐田Coaster(DT9880),在駛入總站時撞倒並輾過一名46歲男途人。
- 同年,此路線加入丹尼士巨龍11米(AD)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亦加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
- 因此,九巴一直想改本線的營運模式,甚至多次提出建議取消本線,但全部都不成功,不是遭到市民反對,就是遭運輸署否決建議。
- 本線取消後,所有低地台用車(除ATR185/JE2422)均由277X線接收,現時全部車輛均已退役。
這條是首批行走獅子山隧道的路線,並設有28個雙向及一個單向分段,首班車5時50分由佐敦道開出。 本路線的前身 九巴702025 19 是於1968年1月27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獅子山隧道通車,1973年7月16日九巴重組路線編號改稱 70,並繞經聯和墟,是少數早期實施一人收費的巴士路線之一。 九巴發言人指出,由於該線長期客量偏低,即使在最繁忙時間亦只有兩成載客量而引致虧蝕,為了改善交通流量及減少路邊空氣污染及能源耗用,而決定取消70號巴士線,令資源更有效運用。 由於本線客量持續偏低,因此經常被九巴計劃取消本線,最終九巴決定於2008年12月7日起取消本路線。
九巴70: 途經
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則調走所有12.8米掛牌車,改為全面派出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2013年,引入部分配Enviro500車身的富豪B9TL 12米(AVBE)行走,以取代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令此路線全線低地台化。 此路線在1996年加入空調巴士,用車以剛出牌的丹尼士巨龍11米(AD[15])為主,1998年改派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 1990年延長至佐敦道碼頭及改稱42A,由於當時長亨邨尚未入伙,因此初期承襲43D時期的用車,至1991年1月才全線派出12米巴士,包括僅在繁忙時間行走與最早退役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3M),亦有為數不少的利蘭奧林比安(3BL)及丹尼士巨龍(3N)。 其中利蘭奧林比安及丹尼士巨龍的三扇車門設計,對疏導繁忙時間及週末的龐大客流,效果尤其顯著。
九巴70: 九巴70號: 行車時間
九巴回覆稱,知悉事件後即時安排該輛巴士回廠檢查,結果未有發現床蝨。 九巴70 近日網上流傳九巴車廂出現床蝨的照片,九巴今日(16日)回覆表示,涉事巴士已回廠全面高溫消毒及深層清潔,未有發現床蝨。 九巴續指,明日(17日)起陸續安排龍運全線車隊展開防蝨工作,噴灑無色、無味及對人體無影響的防治床蝨噴劑。 九巴又指,特別揀選了70個長者常用的巴士站或總站提升為「樂齡巴士站」,樂齡巴士站大多位於公共屋邨或醫院附近等長者常到的地方,站內會增設候車座位並張貼關愛長者的標語,改善候車環境。
九巴70: 乘客事件
復康巴士及香港警察的超長陣Coaster外觀與客車無異,但配深茶色趟窗及電動摺門,車頂中間位置設有圓形排氣扇,車尾設有雙太平門,而復康巴士版本更設有升降台,方便輪椅上落。 九巴70 香港警察的車隊,車窗可安裝防暴網,在車門前設有兩個向前座位,但一直不設約束屏障。 安裝了車尾升降台的長陣Coaster,因車身總長度(7.07米)超過私家小型巴士的法定上限7米,故須申領豁免許可證。
九巴70: 巴士站
另外,平日早上一般會有最少一輛非空調巴士以兼職車長字軌(R字軌)方式行走,而在2012年3月,此路線每日的非空調R字軌數目更顯著增加,在3月初派出4至8輛非空調巴士行走(包括掛牌車及廠務車長字軌D01[24]),吸引巴士迷於早上在沿途拍攝。 2012年3月25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一輛非空調巴士(S3V21)被原26線的一輛丹尼士三叉戟雙層空調巴士(ATR211/JN7619)取代。 經過公開招標程序,運輸署於2019年5月公佈,往返屯門站及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由九巴投得,編號為B9[3]。 九巴702025 九巴70 同年5月26日,香園圍公路通車,但當時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工程尚未竣工,啟用日期一直拖延。 管制站於2020年8月落成,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於該年年初爆發影響,初期只辦理貨運通關。
九巴70: 九巴床蝨照網上流傳 涉事車即時回廠消毒 龍運車隊明起噴防蝨劑
2005年先後加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及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富豪B9TL12米樣辦車(AVBE1/LU3721)行走。 此路線在1992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一輛丹尼士巨龍11米(AD65/FD2180)。 在九十年代中期起曾加入其他11米巴士(利蘭奧林比安AL、富豪奧林比安AV及斯堪尼亞N113AS)行走。 自2015年12月起,九巴開始加入Enviro500 MMC(ATENU)行走,至今已成為其中一款主力用車,並於半年後全線使用該款巴士。
九巴70: 九龍巴士70K線
取消前獲派共13輛雙層空調巴士,包括2輛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3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及8輛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 九巴70 本線取消後,所有低地台用車(除ATR185/JE2422)均由277X線接收,現時全部車輛均已退役。 2007年,Neoplan 九巴702025 Centroliner全面撤出北區,由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替代。
九巴70: 沙田區
早於2011年在每輛巴士設置4張關愛座的九巴,為加強推廣關懷乘客文化,將為現役500部巴士增設多兩張關愛座,有關巴士將集中行走長者使用量高的路線,並在車頭張貼「關愛座×6」的標誌。 除此之外,九龍巴士設立屯門總修中心,主要為現役巴士進行中修(年驗)和大修。 另外,九龍巴士設立若干停車場及加油站,包括月輪街車廠、大埔車廠、天水圍車廠、屯門南車廠和火炭車廠。 截至2023年10月21日,九龍巴士擁有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4083輛,是全球最大型的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全數為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低地台空調巴士。 2019年3月22日,九龍巴士首部配Wright Eclipse Gemini 九巴70 3和MCV EvoSeti車身歐盟六型雙層巴士出牌,型號為富豪B8L,車牌號碼為WA4799(車隊編號V6B1)及WA756(車隊編號AVBML1)。 2017年12月1日,九龍巴士按照2006年與政府協議按可加可減機制須以票價優惠回贈乘客,推出為期1個月(至12月31日止)的短期票價優惠包括「獨營路線即日回程車資8折」。
九巴70: 香港營運商
機管局表示,機場運作維持正常,不過受惡劣天氣影響,前往機場的公共交通受到影響。 除了龍運巴士路線S1和S64X恢復有限度服務外,其他來往機場巴士服務暫停,機場快綫則維持正常服務。 機管局呼籲旅客在出發前往機場前留意交通情況,預留充足時間前往機場。 2012年,此路線部分蛇車字軌一度被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及配置歐盟三型的富豪B9TL(AVBW)取代。 2014年2月至11月間全部蛇車改回Enviro500,其後被富豪B9TL 12米(AVBWU)取代。 2015年為配合政府實施低排放區制度,全線派出高載版富豪B9TL 12米(AVBWU)。
此路線、73K及78K線曾為本港僅有服務邊境禁區的專營巴士路線,巴士迷將三線稱為「禁區三寶」。 當時打鼓嶺總站屬邊境禁區範圍,乘客如欲乘畢全程,必須持有有效禁區許可證。 九巴70 九巴702025 自港府於2016年1月實施第三階段邊境禁區範圍縮減後,整條路線沿途已不再是禁區,市民可自由出入打鼓嶺而毋須領取禁區紙。 此路線的非空調巴士用車依次序為丹拿F型、利蘭勝利二型(G)、丹尼士喝采(N)、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
九巴70: 車廠
不過,九廣鐵路於1982年至1983年期間逐步電氣化,使火車班次變得非常頻密,行車時間亦大幅縮短。 此路線行經多個新市鎮,更取道大埔公路-大埔滘段等山路路段,走線迂迴,車程冗長。 隨着吐露港公路等快速公路落成,九巴開辦多條來往新市鎮及市區的特快路線,沿途亦有服務地區相近的紅色小巴或區內/跨區流水線,均大大減低此路線之需求,乘客只是「見車上車」,每年虧蝕達800萬港元[1],最終於2008年12月7日功成身退。
三輛巴士抵達穗禾苑後稍作停留,供巴士迷拍攝後便回廠,九龍巴士亦意味著的「3+2」座位巴士正式退出載客行列,全數改為「2+2」座位巴士,九龍巴士其中ADS143(GV1553)獲得保留。 2011年5月15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3.6%,比2010年7月30日申請時的加幅8.6%削減超過一半,獨營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亦會加價(聯營則維持不變)。 2011年3月,九龍巴士及流動軟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九巴龍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於蘋果公司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發佈[6][7]。 2010年12月,九龍巴士為前線約8,500名外勤員工(包括車務督察、站長及車長等)換上全新設計的冬季制服,以清新時尚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的綠色為主調,繼續為市民提供優質可靠的巴士服務。 2008年6月8日,九龍巴士獲香港行政會議批准,當日起加價4.5%,比申請加幅9%大幅削減一半,而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不論獨營或聯營)也同樣加價。
九巴70: 九巴70號: 九龍專綫小巴70線
另外為配合兩鐵合併,九巴更改旗下位於兩鐵車站嘅巴士站站名,一律叫XX鐵路站,有大概300個巴士站受影響。 九巴70 1980年代,隨住地下鐵路通車以及九廣鐵路日漸普及,九巴亦着手重組路線同埋提供鐵路接駁服務(即係K或者M字尾嘅路線),1989年起為方便乘客,幾條M字尾嘅九巴路線,亦容許乘客以通用儲值票畀錢。 九巴702025 1982年更首次開辦市區特快巴士線(即係X字尾嘅路線)14X同埋15X(現已改為215X),以接近點到點嘅行走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選搭九巴。 經過多年同生產商合作嘅試驗,九巴喺1988年引入首架雙層冷氣巴-「利蘭奧林比安」11米冷氣巴,令香港嘅巴士服務進一步提升。
九巴70: 九巴88X線
其後九巴改派利蘭勝利二型(G)及丹尼士喝采(N),中巴亦改派利蘭勝利二型(LV)。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九巴702025 九巴70 2017年1月起,荔枝角車廠(青衣分廠)(L)大部分用車以Enviro500 MMC(ATENU)取代丹尼士三叉戟(ATR)。 2018年4月起,九龍灣車廠(K)亦陸續加入該款車型,取代原有的掛牌車,最終於2018年12月全線派車直梯化。
乘客必須在同一服務日內(即頭班車至尾班車的服務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電子支付工具的賬戶繳付去程及回程車資,方可享有回程票價優惠。 118線往港島方向過去繞經北角一帶,與8X、102、112等線重疊。 九巴70 自從與110線重整服務後,此路線來回程在海底隧道至筲箕灣一段均取道東區走廊,為小西灣及柴灣居民提供特快往返彌敦道及深水埗的過海巴士服務,需求高企。
2008年11月24日,經過政府和多個區議會多年來的討論,九龍巴士正式公佈70號線會於同年12月7日起停辦。 70號的最後一班車於12月7日凌晨0時45分由上水開往佐敦匯翔道,結束40年的服務(註:由1968年1月27日至1973年7月16日,路線編號為19號、由1973年7月16日起,路線編號為70)。 九巴70 2007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三款歐盟四型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310UD(前稱Scania K95UD6x2),車牌號碼為MT6551(車隊編號ASU1)。 九巴702025 當時此車行走來往天瑞至佐敦渡華路的69X線,以測試其行走快速公路時的表現(於2012年3月歸還予斯堪尼亞汽車)。
此路線在1987年5月25日以前曾因受界限街左轉聯合道的路面限制,而只能使用10.6米或以下的巴士行走,因此當時用車以丹拿珍寶(D)、丹尼士喝采(N)、利蘭奧林比安9.7米(BL)為主。 1987年走線改動後,加入11米三軸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S3BL)、丹尼士巨龍(S3N)為主。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0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ACROSS網站。 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然而,北區區議員未有停止爭取開設直達機場巴士路線,並就此事與立法會議員舉行會議。
同年12月,因不駛經低排放區的關係,兩輛富豪B9TL(AVBWU89/PV8752、AVBWU96/PV9610)被調離,全線使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行走,以統一車型。 惟因需要柯打行走途經低排放區的路線,故同月內加入四輛Enviro500 MMC(ATENU)取代四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其中一輛(ATENU613/TN1642)於翌年6月被富豪B9TL(AVBWU256/RJ4212)取代。 凡使用八達通卡或指定電子支付工具乘搭此路線,即日來回香園圍口岸及粉嶺/上水的乘客,回程可享優惠車資$9.2。
2023年1月,因應該年生肖是兔年,九巴加入帶有其全車身廣告的富豪B8L 12米(V6B96/WG8086)行走。 2015年5月,九巴加入斯堪尼亞K280UD樣辦車(ASUD2/TF6087)行走此路線,於同年6月調離。 1985年加入丹尼士巨龍12米(3N)行走,其後增派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
九巴70: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九巴70號 1997年1月13日:因270A線投入服務,為善用 270A 收車的空調巴士提供空調服務,成為第一條途經大埔公路(沙田馬場至廣福段)提供空調巴士服務的全日路線。 2015年3月21日起,九巴更會在逢周末及公眾假期抽調長達12.8米的Enviro500 MMC及富豪B9TL(3ATENU、3AVBWU)支援此路線,以紓緩其擠逼的問題,並縮短乘客候車時間[41][42]。 其後九巴購入的量產型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3-22)巴士投入服務,陸續上掛此路線,成為香港首條全線以12.8米超長陣巴士行走的專營巴士路線。 到咗2011年11月9號,九巴(唔包括龍運巴士)擁有服役緊嘅載客巴士數量3887架,係全球最大型嘅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其中近98%係冷氣巴士。 上得輪椅嘅超低地台巴士(包括單層同雙層巴士)佔成個車隊總數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