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所有腦腫瘤都會影響身體功能,有不少患者是透過定期體檢,或頭部受傷進行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腦部長出腫瘤。 腦癌一直被視為較棘手的癌症之一,但是隨著醫學進步,現時經已發展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除了一般常見的癌症治療方法,例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近年亦研發出針對膠質母細胞瘤的電場治療,臨床研究證實,結合口服化療同時使用,可有效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在面對癌症的路上,我們的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並連繫社區資源,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的藥物經濟援助是香港大型的藥物資助計劃,為了讓眾多癌症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援,以及更完善地利用資源,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兩個藥物資助計劃所涵蓋的藥物大部分都是沒有重覆的。 有需要申請藥物資助的癌症病人可以參考有關計劃的網頁,查看使用的藥物可否獲得資助。
在癌症病人之中,較年輕病人的心理負擔普遍較年長病人多,因為較年輕的病人康復機會較高,以致他們對康復後的生活會有更多的考慮,例如工作能力能否回復以往的狀態? 而較年長的病人比較多會關注治療所帶來的不適、痛楚等,所以不同年紀的癌症病人都會對自己的病情、治療、將來有不同的考慮。 台睿生技的CVM-1118目前正在進行兩項二期臨床試驗,分別為治療晚期肝癌、及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中心環境
由四大優勢的英文首字母組成的PACE,不但代表我們致力追求卓越,亦顯示了我們的理念:與癌症患者並肩同行(Keep PACE with cancer patients)。 台睿董事長林羣表示,CVM-1118目前正進行二期臨床試驗,這項新的研究成果將增加臨床成功機率,並進一步證明臨床為何有效。 618街口閃購節強勢登場,透過結盟線上大型通路與強大支付服務的優勢,在年中大慶祭出超殺回饋、必購爆品,希望讓所有用戶買的… 繼聚陽(1477)、儒鴻(1476)後,今(15)日進行董事全面改選的機能服飾及羽絨代工廠廣越(4438)二代接班態勢漸浮現。 這些技術包括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CT)、磁力共振掃描(MRI)、三結合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PET/CT-MRI)、電腦斷層掃描(CT)、3D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檢查、X光檢查、血液檢查等。
- 由臨床腫瘤專科顧問醫生、醫學物理學家、放射治療師、放射計量師、註冊護士及統籌主任組成的專業醫療團隊,致力為患者提供專業和個性化的診斷、評估、治療和護理服務。
- 課程包括系統化的學習計劃、小組研究項目、導師指導,以及在 UCLA Health 作實地的臨床參訪。
- 為應對癌症護理方面的殷切需求,養和已將於養和醫院(跑馬地)綜合腫瘤科中心之服務擴展, 於 2019 年在亞公岩再增設養和癌症中心(港島東) ,銳意發展為卓越的腫瘤專科中心,致力以精湛的醫護技術,為癌症病人提供最優質的醫護服務及先進和多元的癌症治療方案。
- 惡性的腦腫瘤,亦即腦癌,可細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而轉移性腦癌的個案亦較原發性腦癌多。
-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於 年的評核中,UCLA Health 旗下的醫院於洛杉磯及加利福尼亞同時位列第一,並在全國排名第五。
- 目前治療癌症最常見的療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為病人帶來不同治療希望。
香港平均每年約有1,000宗原發性腦腫瘤新症,過去十年間,腦癌的發病個案數目一直趨於平穩。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發佈的最新數據,2018年共錄得1,122宗腦腫瘤新症,當中約有23.6%為惡性腫瘤 。 雖然腦以外身體大部分良性腫瘤都不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不過良性腦腫瘤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有可能導致危急和嚴重的症狀,因此不論腦腫瘤屬於良性抑或惡性,兩者皆需要立即求醫,謹慎處理。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短期的緊急援助基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會為想向政府申請社會福利的病人提供資訊和建議。 患上癌症,治療的過程短則半年,長則數年,甚至可長達一輩子,因應病情的變化,病人隨時無法工作,導致收入驟減,對「手停口停」的病人來說更會完全失去收入,即使康復後,病人也會擔心工作能力受影響,令往後的生活出現經濟困難。 提供服務:提供資助給有經濟困難的癌症,例如資助他們購買假髮、義乳或額外營養品等,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ICON 專科中心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通過經濟審查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讓他們可以得到資助購買一些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費藥物」。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提供服務: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應付一些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包括義肢、輪椅、家用呼吸器等。 對抗癌症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由得知患上癌症的一刻,到接受治療、面對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以至康復後走出癌症的陰霾,每一段路都看似荊棘滿途。
- 從診斷到定制化的治療方案和康復,其專業的醫療團隊與患者緊密合作,照顧他們所有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
- 我們希望透過先進的設備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讓您預早掌握身體的健康狀況,達至預防疾患、及早察覺及適時診治的目的。
-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通過經濟審查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讓他們可以得到資助購買一些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費藥物」。
- 常見的良性腦腫瘤包括腦膜瘤、神經鞘瘤、腦垂體瘤等等,當中以腦膜瘤最為常見,佔整體良性腦腫瘤個案超過四成 。
- 換言之,STK11和NF2的基因突變(Loss-of-function)可成為CVM-1118的潛在生物標誌,未來可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病人篩選,以提高癌症患者對於CVM-1118的治療效果。
換言之,STK11和NF2的基因突變(Loss-of-function)可成為CVM-1118的潛在生物標誌,未來可應用於臨床試驗的病人篩選,以提高癌症患者對於CVM-1118的治療效果。 藥物和治療,是癌症病人在抗癌路上的最大開支,以下介紹三個較大型及涵蓋廣泛種類藥物的資助計劃,患上不同癌症的病人都可以受惠。 提供服務:癌症基金會屬下的香港癌症基金會服務中心,現時匯聚了21個癌症病人自助組織,並成立為「癌協之友」,共同發揮「抗癌路上不孤單」的服務宗旨。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專業資格
台睿總經理簡督憲表示,針對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二期臨床試驗,初步數據相當正向,預計明年中公布完整數據,並展開授權;針對晚期肝癌的二期臨床試驗為一項合併療法,目前將分兩階段進行臨床,預計9月底前收完後,觀察三個月再啟動第二階段收案。 台睿生技(6580)宣布,該公司研發中的口服抗癌新藥CVM-1118(Foslinanib),經過研究發現為全球首創 (First-in-class)以TRAP1為標靶的抗癌藥物。 這項研究成果已於今年6月刊登在國際期刊「病理與腫瘤研究 (Pathology & Oncology Research)」。 一般而言,良性腦腫瘤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不會擴散去入侵或破壞腦部其他組織,不過腫瘤在腦部有限的空間生長下,有可能壓迫到正常的腦組織,導致腦組織受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癌症資助機構一覽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一直致力提供全面及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現更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協作,由預防、診斷檢查,到住院治療、癒後護理,以至心靈、情緒方面的支援,均一一照顧,悉心回應您的需要。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與香港綜合影像診斷中心於2015年正式成立,提供優質和完善的一站式、跨專科診斷及腫瘤治療服務。 由2016年起,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與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成為策略性合作機構,將一條龍、跨專科的日間癌症診治服務模式引進香港。 癌症患者可於交通方便的日間化療中心接受診治,有需要時可轉介到位於司徒拔道的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中心配備各種高科技放射治療系統、診治儀器及手術室相關配套,提供周全的住院服務和緊急醫院服務。 香港浸信會醫院的鄭崇羔腫瘤科中心提供放射治療(電療)及抗腫瘤藥物治療,為病人診斷、設計、定位、核實以至執行整個療程及療後的護理,更設日間化療服務的化療室。 中心同時為腫瘤病人提供全面支援,中心醫療團隊與藥房、營養部、物理治療部及院牧部緊密合作,為病人提供健康及心靈上的支援。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
養和醫療集團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 (UCLA Health)簽署發展協議,以加強雙方在癌症管理知識轉移方面的合作夥伴關係。 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暨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中)及養和醫療管理委員會主席曹延洲醫生(右)與UCLA Health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的首席護理行政官Karen Grimley (左) 簽署發展協議。 提供服務:由一群香港癌症病人及家屬組成之義工團隊,為協助香港癌症病患者及照顧者面對癌病的困擾,同盟與各病人組織和義工合作,在全港腫瘤科醫院提供電話分享服務和病友分享會,讓新確診癌症病人及其家屬可聯繫同路人,了解由確診、治療到復康各個階段的經歷。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香港島 )
提供服務:提供例如繃帶送贈計劃、胸圍送贈計劃、假髮送贈計劃,有需要的乳癌病人經評估及經濟審查後可以獲得免費繃帶、胸圍、假髮,或購買義乳、假髮的相關產品優惠。 癌症病人和家屬於分秒間便可從網絡上取得各種有關癌症藥物、癌症飲食、癌症治療等資訊,非常方便。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不過,正因為網上資訊繁多,病人和家屬難以辨別資訊真偽,例如網上流傳乳癌病人不能吃雞肉、生酮飲食可以治療癌症、某種食物有消滅癌腫的功效等等,全屬癌症謬誤,如果癌症病人和家屬信以為真,分分鐘會影響病情。 雖然手術是移除腦腫瘤的最直接方法,但由於腦部結構相當複雜,部分個案未必可以透過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加上一些患者於確診時,癌細胞已出現擴散,這時便需要採取其他的治療方案,盡可能抑制癌腫瘤生長,以緩和病情。 我們的腦部劃分成不同區域,而各個區域負責主理人體不同功能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倘若有腫瘤生長並壓迫到相關區域,便會影響對應的身體功能。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Hong Kong Integrated Oncology Centre.
有些癌症病人和家屬會不斷在網上搜尋不同的癌症資訊,其實建議病人閱讀足夠的相關資訊便可,了解得過於深入,反而有可能令自己更加擔心病情,影響心理質素。 現時有很多癌症服務機構,包括香港防癌會、癌症基金會等,都會提供有關各類型癌症的資訊小冊子,病人和家屬可以閱覧這些小冊子來獲得中立、正確的資訊。 中心也為病人提供支援服務,例如心靈和情緒輔導,食療輔導及協助病人與其他互助小組聯絡等。 希愈腫瘤中心具專業外科醫生、先進診斷設備和輔助醫療專才的完整網絡,提供遙距諮詢選項予居住偏遠患者作個案跟進。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經濟負擔
同時,基礎研究和臨床需求脫節,缺乏相應的臨床隊列及轉化平台,導致我國消化道腫瘤綜合治療水平低,缺乏精準治療靶點和治療藥物。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2025 另外,有些癌症康復者或癌症病人都會在互聯網或社交平台些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可以鼓勵其他癌症病人,但是病人和家屬需要明白,每一個癌症個案都有不同,即使同一種癌症,使用的藥物、治療、出現的副作用等等也未必一樣,最好還是根據醫生的建議作出適當的治療。 受不少新聞報道影響,不少癌症病人誤以爲所有癌症治療的費用都一樣昂貴,其實癌症治療方法衆多,費用各有差異,而且現時政府和坊間機構也有提供不同類型的藥物資助計劃,涵蓋多種治療藥物,大大減輕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癌症治療
身爲醫護人員,我們當然能夠單純用數字總結患者的病況,但是我們明白,在一堆堆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癌症病人。 當您蒞臨本中心,便能夠透過一套全面的腫瘤護理及支援服務,令您安心地進行療程,並舒泰地自疾病康復過來。 研發團隊也通過全基因組CRISPR敲除篩選技術,尋找CVM-1118治療相關的腫瘤標記。 試驗數據顯示,剔除兩基因STK11或NF2 可提高CVM-1118對腫瘤的毒殺能力。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專科團隊
若果懷疑患上腦腫瘤或者腦癌,可先諮詢醫生意見,由醫生評估情況,決定是否有需要作以下詳細檢查,以了解不適的原因,以及腦腫瘤的大小、位置、影響等等 。 此外,良性的腦腫瘤經移除後,仍有機會重新長出,甚至演變成惡性 ,因此即使腦腫瘤屬於良性,患者亦切忌掉以輕心,應與醫生盡快商討治療方案。 惡性的腦腫瘤,亦即腦癌,生長速度一般較良性的腦腫瘤快,更有可能擴散到腦部不同位置,繼而影響身體各種機能 。 常見的惡性腦腫瘤包括膠質母細胞瘤、星形膠質瘤、寡樹突神經膠質瘤、空管膜細胞瘤等等,當中以膠質母細胞瘤最為常見,佔整體惡性腦腫瘤個案超過四成 。 惡性的腦腫瘤,亦即腦癌,可細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而轉移性腦癌的個案亦較原發性腦癌多。 原發性腦癌是指源於腦組織的惡性腫瘤;轉移性腦癌則指由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至腦部的惡性腫瘤,當中尤以乳癌、大腸癌、腎癌、肺癌轉移至腦部較為常見 。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腦癌】腦腫瘤症狀 種類 治療及存活率
這次與 UCLA Health 的合作,印證養和在推動醫學教育和發展不遺餘力,以延續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精神。 此外,位於亞公岩的養和東區醫療中心的質子治療中心即將推出全港獨有的質子治療服務,展示養和致力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癌症治療和服務的承諾。 香港2023年6月12日 /美通社/ — 養和醫療集團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 (UCLA Health) 簽署發展協議,以加強雙方在癌症管理知識轉移方面的合作夥伴關係。 兩家機構在學術和臨床方向理念一致,冀透過是次合作在癌症管理方面分享專業知識和最佳實踐方案。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提供預防、檢查、診斷、監察、治理(包括複雜和晚期的癌症),以至癒後護理和復康的一站式服務。
提供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於香港主要公立醫院設立癌症病人資源中心,為癌症患者提供資源和協助。 各中心的設施及服務主要包括:癌症資訊圖書館、專業輔導服務、冥想房及按摩椅、復康小組等。 我們擁有專業的醫療團隊,為患者安排合適治療,並定期跟進療效,與患者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對癌魔抗戰到底。 養和醫療集團於2017年9月28日正式啟動,旗下成員分別有養和醫院、養和醫健、 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及各關聯成員。 養和醫療集團以全方位策略,透過優質臨床醫療服務、醫學教育和科研,以及公眾健康教育,推動公共衞生及醫學發展,致力為病人提供全人關顧的優質醫療及護理服務。 至於良性的腦腫瘤,情況則與身體其他良性腫瘤不同,大多需要透過治療移除,而這與腦部的結構息息相關。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鼻咽癌|34歲港女不煙不酒患鼻咽癌3期 揭忽略2症狀 抗癌6年終康復
UCLA Health 是全球最完善的學術醫療系統之一,致力為病人提供最先進的醫護服務,培訓頂尖的醫療專業人員,並支持開創性的研究和探索。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於 年的評核中,UCLA Health 旗下的醫院於洛杉磯及加利福尼亞同時位列第一,並在全國排名第五。 由臨床腫瘤專科顧問醫生、醫學物理學家、放射治療師、放射計量師、註冊護士及統籌主任組成的專業醫療團隊,致力為患者提供專業和個性化的診斷、評估、治療和護理服務。 香港綜合影像診斷中心提供多元化的醫療檢測服務,包括篩查、影像/診斷及介入診斷服務。
另外,坊間慈善組織及非牟利機構提供不同的藥物資助或緊急經濟援助,同時亦因應病人和家屬的心理需要,多個組織也有提供心理支援服務,以及由癌症康復者組成的互助小組,分享自身經驗,照顧癌症病人的心靈健康。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於2015年正式成立,提供優質和完善的一站式、跨專科診斷及腫瘤治療服務。 作為致力發展環球卓越醫療網絡的國際私人投資管理集團TPG旗下的新成員,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座落於中環的心臟地帶 — 冠君大廈四樓全層,匯聚了先進的診斷及醫療設備及一眾跨專科的醫護人員,提供全面的診斷及醫療服務。 從診斷到定制化的治療方案和康復,其專業的醫療團隊與患者緊密合作,照顧他們所有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
常見的良性腦腫瘤包括腦膜瘤、神經鞘瘤、腦垂體瘤等等,當中以腦膜瘤最為常見,佔整體良性腦腫瘤個案超過四成 。 另外,癌症病人家屬的心理壓力亦不容忽視,既要擔心病人的病情隨時有所變化,又要長時間照顧病人,失去私人時間,也缺乏休息時間,積聚的壓力隨時導致情緒「爆煲」。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2025 一旦確診癌症,病人腦海中就會充滿不同憂慮,既會擔心化療、電療引起的副作用,又會憂心自己會否成為家人的負累,甚至要考慮因病情轉差而導致的生死問題,一連串的考慮都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負擔。 不少病人得知患癌後,都會擔心治療的開支龐大,造成家人的經濟負擔,甚至沒有金錢支付藥費,無法進行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養和醫院 綜合腫瘤科中心
患上癌症的病人,除了要應付病情上的變化,亦要面對癌症和治療副作用對日常生活上的各種影響。 為了讓癌症病人和家屬得到適切的支援,政府和坊間都有不同團體和機構,提供經濟、藥物以至心靈健康等方面的資助和支援服務,擔當癌友在抗癌路上的強大後盾,雖然對抗癌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但各位癌友絕不孤單。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作為 TE亞洲醫療團隊(TE Asia Healthcare)的一員,Integrated Oncology Centres致力為每一位癌症病人提供最優質和完善的癌症診治服務。 有見亞洲地區對癌症診斷、治療及支援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各個地區的癌症病人都需要更全面的服務,Integrated Oncology Centres現時在印尼、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均設有腫瘤治療中心,為超過5億人口提供最優質的癌症治療服務。
中心配備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包括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以及其他傳統放射治療。 臨床腫瘤科是一門專門研究癌症治療的專科,提供癌症診斷和非手術形式的癌症治療,包括放射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紓緩治療、心理支援等服務。 新京報訊(記者王卡拉)以胃、食管和結直腸癌為代表的消化道腫瘤是我國總體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我國胃腸道腫瘤易複發轉移、死亡率高,但是消化道腫瘤異質性高,成分複雜,我們對這一類疾病的認識仍然不足。
提供服務:計劃由註冊護士、社工及癌症康復者透過電話諮詢、癌症資訊、外展探訪、情緒疏導及轉介慈善計劃等,主動幫助癌症患者及家人減輕壓力,服務費用全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2025 提供服務:結合個人籌款、基金、慈善基金會、企業及藥廠的支持,資助癌症患者購買醫院管理局非安全網下的自費藥物。 提供服務:提供不同形式的資助方案,為有需要的癌症病人提供資助,購買自費處方藥物,病人可持認可單據到惠澤社區藥房領取藥物。
專業腫瘤科團隊透過先進、精密的醫療儀器,準確地診斷病情和判斷癌症階段,監測腫瘤狀況,又提供先進治療方案,並跟進治療反應。 我們的「跨專科診治」服務,成員涵蓋外科專科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放射科專科醫生、腫瘤專科藥劑師和專科護士等,確保每位病人均可得到綜合的專業意見和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當您蒞臨本中心,便能夠透過一套全面的腫瘤護理及支援服務,讓你更安心地進行康復療程。 根據協議,養和與 UCLA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Health 合辦的培訓旨在為腫瘤科醫護領袖提供癌症護理的最新知識和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