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主徑走過二轉及三轉,在分岔口左走,再下降至草灣沙灘。 穿過鐵閘,從右邊樓梯上山,時不時回頭一望,每個位置看汲水門大橋都別有一番風味,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壯觀感。 走了一會兒後,便會見到一個涼亭,涼亭的風景雖然沒有沿途的優美,但卻是個小休的好地方。 從青馬收費廣場下車後,朝着汲水門大橋走,來到橋底附近,就是「大轉」。 在橋底下樓梯後,穿過一個鐵絲門,就會看到一條有綠色欄杆的樓梯,一直沿着樓梯上去就可以一次過飽覽汲水門大橋、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壯闊景色。 花瓶頂 路徑沿線除可欣賞青馬大橋及大嶼山東北一帶的海岸風光,也可一訪外型頗特別的花瓶石。
之後,靠右邊走幾步便會看到鐵閘,穿過鐵閘便正式開始上山。 沿路下山返回分叉口是前往欣澳的山路,小編今次就不走那邊,走過了標高柱會有條長樓梯,一直沿著梯級下山,便能返回起點——青馬收費廣場,在搭乘巴士離開。 前往花瓶頂的路十分易走,而且路線清晰,上途幅度也不大。 花瓶頂2025 在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起步,向東涌方向行走,在左方踏水泥小徑一直上走至花瓶頂(如欲觀賞花瓶石,可循山徑往草灣方向下行)。 在分岔路口右轉往南走,繞過花瓶頂的南坡,下降一段較崎嶇的泥徑。 隨後上攀至大陰頂的東坡,走過防火帶,下降山徑至護土牆,再循水泥級下走至欣澳道。
花瓶頂: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沙灘的碼頭有一個燈塔,四周只有1個行山人士,連村民也看不到,令我懷疑村落已經荒廢了。 中午難得有一絲絲陽光照射,我便躺在沙上曬一會兒太陽。 聽著海浪聲,被海風吹拂着,寧靜得好像與世隔絕。
- 只見一塊大石垂直矗立在草叢中,從下往上看,沒有什麼特別。
- 我自己很早已想到那裡「尋幽訪勝」,但早年相關資訊不多,要到近年我才終於一償所願,至今到大嶼山東北角登山兩次。
- 登花瓶石和花瓶頂的路有點陡,走上不算太難,走下便比較滑。
- 青馬大橋(右方)的主跨達1, 377米,連接馬灣及青衣,也是往來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快速公路及機場鐵路的重要部分。
- 我兩次走的路線都是沿汲水門南岸走往二轉、三轉然後到達草灣,沿這條水泥路走,沿途可以遠眺維港及港島一帶。
- 穿過鐵閘,從右邊樓梯上山,時不時回頭一望,每個位置看汲水門大橋都別有一番風味,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壯觀感。
從花瓶石走往海拔 273 米的花瓶頂(同樣地也有另一個名稱花坪頂)約需 45 分鐘,愈往高處景觀也變得愈加開揚,大嶼山北部及屯門一帶漸入眼簾。 未到花瓶頂之前有一支路通往欣澳道,據知末段山路比較隱秘和可能需攀爬,不建築登山新手亂試,將來有機會我或會試走一下回來報告。 登花瓶石和花瓶頂的路有點陡,走上不算太難,走下便比較滑。
花瓶頂: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花瓶頂東坡企立著一尊狀如花瓶的巨石,名「花瓶石」。 花瓶頂2025 遊人可由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起步,經護土牆的石級或經由草灣攀登花瓶頂。 花瓶頂2025 大嶼山東北角沒有讓人產生「挑戰」意欲的高山,唯一較有名氣的「景點」可能只有花瓶石。
走到石頭旁,頂部有凸出一塊石頭,使大石多了線條,有點像花瓶口。 由巴士轉乘站走經二轉、三轉至花瓶頂的迂迴路線非常少人行走(2005年),途中不曾遇上一個遊人;近年較多行山人士由收費站直接循水泥級上攀至花瓶頂。 再走約50分鐘至花瓶頂,後下山行至青嶼收費廣場約1小時,後再走約30分鐘返回港鐵欣澳站,全天行約三個半小時。 花瓶頂 如在山上觀賞日落或夜景的人士,建議可從花瓶頂沿梯級往青馬收費廣場離開,請帶備頭燈或手電筒在入黑時使用。
花瓶頂: 大嶼山東北面的山徑
然後轉入上山的泥路,不久已看到山上的花瓶石,不是很高,所以很快便登上,風景優美,連遠些的香港島看到。 跟著慢慢登上高273米的花瓶頂,沿途沒有樹蔭,而這邊可望對岸屯門公路一帶。 花瓶頂 花瓶頂 離開花瓶頂向欣澳方向出發,途中看到山下的迪欣湖及遠些的迪士尼樂園,下山路段有些崎嶇,慢慢地落山到達欣澳道,最後走到終點港鐵欣澳站。
現在每當看到曾走過的山頭,感覺跟未到訪前大大不同。 腦裏隨即湧現那天的經歷與沿途風景,極喜歡這種親近的感覺。 接著繼續沿明顯路徑前進,才發現偏離了地圖的主徑。
花瓶頂: > 香港好去處搜尋
花瓶石位於大嶼山東北角最高山峰花瓶頂的山腰,連接汲水門和草灣構成一條環繞路線,不用半天便可走完。 及後返回剛才的分岔口,在左方一直上攀,在下一個分支右轉走至花瓶頂。 返回分支,右轉往南走,繞過花瓶頂的南坡,再下降一段較崎嶇的泥徑。 由此右轉沿馬路走一段,在馬路的轉彎處橫過對面行人路,再走過隧道至欣澳港鐵站。 離開沙灘,跟着路牌走,走15分鐘的泥石路,就會到達花瓶石。 只見一塊大石垂直矗立在草叢中,從下往上看,沒有什麼特別。
花瓶頂: 花瓶頂 大陰頂
花瓶頂是香港的山峰,頂高273米,位於大嶼山之東北,在大陰頂以東。 花瓶頂2025 花瓶頂之東坡直立著一尊狀如花瓶的巨石,故名花瓶石。 沿途會有路牌寫着「花坪迪士尼」,跟着走就會來到「草灣」。
花瓶頂: 花瓶頂 Fa Ping Teng
見到小編狂吠初初都好驚,後尾主人過嚟話比我哋聽原來呀草好溫純,仲會帶我們上山伴走ㄧ段添。 花瓶石也有另一個名稱花坪石,名字相信源於花坪村。 汀九橋(後方)位於香港新界青衣西北角,連接著汀九和青衣,是世界首條三塔式斜拉索橋,由德國舒拉茲波格曼結構工程師設計。 大橋之兩個主跨分別長448米及475米,連引道全長為1,875米。 青馬大橋(右方)的主跨達1, 377米,連接馬灣及青衣,也是往來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快速公路及機場鐵路的重要部分。 懸吊橋樑的主纜是由約27, 000噸鋼絲織成的,這些鋼絲的總長度足以圍繞全球4 次。
花瓶頂: “大嶼山及離島”- 相關網頁
由此右轉沿馬路走一段,在馬路的轉彎處橫過對面的行人路,再走過隧道至欣澳站。 我兩次走的路線都是沿汲水門南岸走往二轉、三轉然後到達草灣,沿這條水泥路走,沿途可以遠眺維港及港島一帶。 花瓶頂2025 花瓶頂 至於那山坡上亦有不一太明顯、不算好走的小徑直接接回水泥小徑而不用先返回汲水門大橋橋口,途中也可以從更高處遠眺維港及港島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