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0年7月,廣場已翻新完成,並且被改稱為廣場。 長安邨本來設有15座,但為了方便管理,房署於1986年便將尚在進行地基工程的第11至15座樓宇及「長安商場」從長安邨分拆出來,並且定名為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 長發邨位於長安巴士總站與廣場門口之間的無牌熟食小販自開邨以來已十分興旺,全盛時期晚上會有30至40檔小販聚集,擺賣規模更是全港數一數二的,使管理公司到了2000年代需要經常進行掃蕩小販行動[3]。 近藍巴勒海峽的位置於填海後預留興建青衣站(前稱青衣機鐵站)。
不過全數135檔商戶收到建華通知,以「進行資產提升工程」為由,所有租戶已於2016年9月30日離場,不少小店成為歷史[7]。 長發邨商場 五樓最先開設美心大酒樓,其後該鋪位易手到長發大酒樓,到了2008年9月原址曾進行大型改建工程。 翻新後為潮篇酒樓及長發大酒樓,分別於2008年12月31日及2009年1月20日開業。
長發邨商場: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青衣站上蓋興建了盈翠半島及青衣城,沿海邊位置興建了青衣海濱公園。 長發邨與長安邨同時鄰近青衣站,而兩邨內擁有青衣最大的公共運輸總站(長安巴士總站)。 長發邨與長安邨同時鄰近青衣站,而兩邨內擁有青衣最大的公共交通總站(長安巴士總站)。 二樓該層中庭地方用作舉辦廣場活動,部分時間供給商戶作臨時擺賣。 該層設有出入口通往行人天橋,往長安邨各座、青逸軒、長發邨及青泰苑。
- 一名員警事發時剛好在商場附近,聽到槍響後立刻呼叫支援並進入商場獨自與槍手對峙,最後成功將槍手擊斃。
- 街坊指,有時還會在一年一度的青衣戲棚見到當年的金菇肥牛卷及雞翼尖。
- 翻新後街市改名為「青衣市場」,街市面積不改,檔數由原來130多檔增至150檔。
- 長安邨本來有15座,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於1986年將施工中的第11至15座樓宇從長安邨分拆出來[4],且易名為長發邨以及青雅苑。
- 青衣北填海工程把青衣島與牙鷹洲併合起來,填海區後便建成了長安邨。
- 青衣北填海工程將青衣島與牙鷹洲併合起來,填海區後便建成了長安邨。
2016年2月領展將街市管理權外判予承包商建華,商戶於2月15日發起一連7日的「長發街市正月罷市大行動」抗議。 其間有商戶與領展職員理論,質疑在營業的3間商戶無牌,屬非法擺賣。 不過美食城在2017年9月15日結業,區內唯一的24小時食肆集中地成為歷史。 據了解,大陪審團27日舉行聽證會,裁決該員警擊斃槍手的行為屬正當使用武力,不需受罰,聽證會結束後,警方也將員警對峙槍手的第一視角畫面公布。 長安邨前身是青衣擔杆山山崗(一期)、門仔塘避風塘和船廠(二期),它的興建與青衣北橋的興建是息息相關的。 長發邨商場 長安邨亦是26座問題公屋醜聞中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兩個是大圍顯徑邨,已於2000年起拆售,以及長康邨)。
長發邨商場: 最正雞翼尖 金菇肥牛卷 美食城「無得比」
長發廣場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青衣長發邨一帶的購物中心,打造了區內全新的「美食城」,引入多間商鋪、餐廳和各類服務,為顧客提供更全面的購物體驗。 商場中庭舒適美觀,更經常有精彩的推廣展銷活動舉行。 停車場內設有590個車位,亦有電動車充電站,供愛環保的車主使用。 長發邨商場 長發廣場連接公共交通轉乘站,往來鮮活街市和長發邨其它店鋪亦十分方便,可說是四通八達。
潮篇酒樓現由潮福龍蝦專門店所取代,於2014年8月29日開業。 長發邨商場 到2018年長發大酒樓結業後分拆為4間食肆,包括金泰園、薩利亞、金百匯及京都薈,在2019年初開業[2]。 影片一開始可以看到員警正和2名孩童對話,接著商場內傳出數聲槍響,員警立刻回車上拿槍並呼叫警力支援,一邊朝槍聲來源跑去,一邊要民眾盡速離開現場。 員警來到商場走廊和槍手對峙,大喊要槍手主動放下武器,之後他朝槍手連續開火,一步步向槍手接近,最後和另一名員警來到槍手身邊,確認倒在地上的嫌犯已經死亡。 一名員警事發時剛好在商場附近,聽到槍響後立刻呼叫支援並進入商場獨自與槍手對峙,最後成功將槍手擊斃。
長發邨商場: 樓宇
而長安邨所擁有的樓宇設計類型基本上是集結了整個1980年代底經常使用的標準樓宇設計的款式。 另外,部分大廈本來是規劃採用Y1型,以便安置來自舊屋邨的一至二人住戶,但適逢Y3型大廈建築設計發表,最終悉數改用新設計。 長安邨(英語:Cheung 長發邨商場2025 O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北面近青衣站,共有10座樓宇,分兩期發展,屬青衣島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屋邨於1983年規劃,1985年開始興建,於1987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於1998年1月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一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2]。 現時管理長安邨的公司是宜居顧問服務有限公司、保安公司是忠信警衛有限公司。
長發邨商場: 公共交通
長青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9],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全邨所有樓宇與鄰近的青俊苑以及美景花園組成葵青區議會下轄的長青選區[10][11][12]。 青雅苑(英語:Ching Nga Court)本屬長安邨第12座,於1989年4月由房委會甄選列入第十一期甲居者有其屋計劃發售,同年11月30日入伙[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德州5月6日發生一起槍擊案,33歲嫌犯在購物中心持槍濫射,造成無辜民眾傷亡。
長發邨商場: 全盛時期三十檔 青衣街坊搭車前來幫襯
今日廣場發言人指,目前廣場經過翻新後,已由單一租戶分拆成六戶,目前正由不同租戶經營小食店,美食城亦已更名「長發食堂」。 說起當年盛況,她雙眼也瞇成一線:「當年高峰,成80檔架!(但有報導指全盛時期最多三、四十檔)幾多人排隊啊!」長安邨就在長發邨旁。 長發廣場設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出入口、通道、傷殘人士專用車位、輪椅升降台、升降機和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設計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 大部份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本邨在興建期間(1978~1983年間)原本分作3期,有6座雙塔式大廈、5座舊長型、4座H字型,共15座樓宇。
長發邨商場: 香港島
一樓設有兩個出入口,分別通往長安巴士總站及長發邨賢發樓。 此外,該層設有通道直接來往街市及停車場,方便駕駛者及遊人購物。 廣場在2008年翻新後,水池已被填平,被商店取代,現今為Baleno分店。 部分範圍在2018年再進行翻新,通往青雅苑的出口已被改建成商店,現今為KFC分店。 街坊指,有時還會在一年一度的青衣戲棚見到當年的金菇肥牛卷及雞翼尖。 有街坊承認,當年的小販檔氣味及聲音會滋擾到低層住戶。
長發邨商場: 新界
近半年長發廣場進行翻新,進駐了非大型連鎖食肆,包括一休居食屋日本料理、嚐 La View及金泰園等。 惟記者在廣場內巡視了一圈,發現26間食肆內中,近8成均為大型連鎖食店,包括美心、一粥麵及意樂等等。 長發廣場內部寬闊平坦,滿足生活各需要,所有店舖都可輕易進入,輪椅朋友可獨自前往。
長發邨商場: 政府大力掃蕩 走鬼檔由盛轉衰
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李錦麟解釋「死人授權書」一事,表示「點解死人都有授權書我真係唔知」(「為何已去世的人也有授權書,我真的不知道」)並指若核實清楚會取消該授權書。 最終大會在出席業主的反對聲下提出擱置與港深提早續約,舉手投票以73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清潔公司則獲暫續約半年[4]。 長安邨設有三個籃球場,一個羽毛球場及一個手球場及多個遊樂場,並設有兩個多層停車場。 此外,邨內多處亦設有多台飲品售賣機,方便市民所需。 2008年「青衣美食城」開幕,取締了昔日長發邨外小販林雜的光景。 早年美食城被質疑,雖然店舖種類繁多,但其實全屬單一商戶承租。
長發邨商場: 翻新前面貌
有街坊記得小販大多在晚上10時後才出現,也有街坊說,未入夜已有小販出來擺檔。 那些年的走鬼檔盛況,記者問過許多長發街坊,均沒有人拍照:「那年代沒有手機,誰會拍這些!而且你拍都被人罵啦!」於是長發走鬼檔在街坊心中留下的唯有腦海中的畫面。 長發邨商場2025 為了解決問題,領展接手後,於該位置設立通宵營業的小吃街,命名為「青衣美食城」,並且在2008年12月開業,售賣糖水、中式點心、粥、粉麵、各種包點及果汁等食物。 根據長發邨及長安邨居民的資料,青衣美食城部份職員曾經為小販[4]。
長發邨商場: 長安邨
長安邨本來有15座,因屋邨管理上的需要,於1986年將施工中的第11至15座樓宇從長安邨分拆出來[4],且易名為長發邨以及青雅苑。 由於原訂「長安商場」的位置位於分拆後的長發邨內,故此商場亦更名為長發商場。 而長發邨亦是房屋署改用採用預製組件施工法前,最後一批完全採用機械式/半機械式施工技術(即抬模或預製樓板+主力牆)興建的的標準型甲類屋邨及居屋大廈之一。
長發邨商場: 青衣盈翠半島本月錄約12宗租賃成交 東南高層中環維港景3房套單位2.7萬元市價租出
另外,青衣海濱長廊風景十分美,建議大家乘地鐵可以沿海濱長廊漫步過去長發廣場。 長青商場坐落於長青邨,鄰近青衣南橋,1977年落成,樓高六層,可出租面積約3,500平方米,共有18個舖位經營各式業務,包括中式酒樓、咖啡室、包裹儲物櫃和超級市場。 長發邨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多層停車場、長發廣場、長發邨社區中心及三個兒童遊樂場。 長發廣場附近設有體育館,內設壁球、羽毛球及籃球場設施。
不過長發關注組的林生就說,現時美食城同樣有衛生問題,曾有街坊見過老鼠在美食城內爬行;他早前又曾向環保署投訴建華街市翻新後的排風口噪音。 2016年9月11日,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召開特別業主大會,動議提早與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及葉氏清潔服務公司續約。 新合約每戶每月管理費、保安及清潔費將分別加價約3%及6%。
長發邨商場: 青衣薈藍開放式海景戶 年輕情侶以1.3萬元即睇即租 呎租64元
其後青發臨屋區重建成青宏苑,青安臨時房屋區清拆後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寶灝有限公司聯合重建成青逸軒,青逸軒原屬私人參建居屋,但因香港政府暫停出售居屋,青逸軒便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亦是26座問題公屋醜聞中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其中一個次要安置屋邨,並用作安置鑽石山元嶺寮屋區居民。 其後於2005年9月1日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乙)將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 上蓋興建了盈翠半島及青衣城,沿海邊位置興建了青衣海濱公園。 長安邨與長發邨同時鄰近青衣站,而兩邨內擁有青衣最大的公共交通總站(長安巴士總站)。 所以兩邨同樣是整個青衣島上交通最方便的公共屋邨。
長發邨商場: 商場資料
葵青區的青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7,81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78,733人。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盈翠半島,翠怡花園,灝景灣,長安邨,藍澄灣。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6,000,年齡中位數為 43.8歲。
花姐現時租用街市一個百多尺檔位經營小食,賣魚肉、碗仔翅、燒賣魚蛋等,當中也有些秘方由當年的走鬼檔朋友傳授。 由於租金高達四、五萬,花姐現時一星期做七日,日做十二小時,凌晨二時才收檔,希望以勤勞抵消租金,年中無休。 花姐指,檔主間傳聞兩年後約滿之時,建華會加租一陪,不過將來的事無人知,公眾唯有繼續監察。 2008年,領展在小販的據點——長發商場前的空地搭建「青衣美食城」,同樣販賣各式小食,不只令路邊檔小販失去據點,競爭也導致小販生意下跌。 後來小販「見招拆招」,改以舉牌形式經營,手持寫有所售食物的紙牌,但並無標明價錢,令食環難以控告他們「非法擺賣」。 由於小販大多是長發的住客,檔主會告訴客人:「要咩,好快拎落黎畀你!」便着家人從樓上拿食物下來。
長發邨商場: 管理爭議
有業主不滿法團未有公開投標便與管理公司續約;更有在場業主踢爆4年前已過身的母親竟然「被簽署」授權書,授權他人在業主大會投票。 會上有業主情緒激動,試圖衝上台抗議,郤被保安員推倒在地上受傷,法團主席李錦麟隨即報警,傷者需由救護員送院治療。 當日不足200人出席業主大會,法團卻有1,813位業主簽署授權書;有業主指保安員上門收集授權書,斥即使出席的業主全數反對提早續約,票數也不及授權票,阻止不到議程通過。 管理公司被業主追問下,承認授權書無需填上身份證號碼,只需要填上業主姓名及簽名,交回後再由管理公司經核對田土廳紀錄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