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梓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鹽業曾經是島上的經濟支柱,在鹽田梓的歷史上舉足輕重。 早期的客家原居民以鹽為主要貿易商品,設田曬鹽,靠賣鹽為生。 西貢不得了 西貢不得了2025 此後,曬鹽場附近的約千名居民紛紛遷往市區,一個個鹽田驟變為漁塘。
- 過程中興建了不少天主教小堂,部份已有過百年歷史,並且評級為歷史建築[2]。
-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 在熱鬧的西貢市中心,漁民於碼頭附近的船上售賣新鮮海產,本地人和遊客則在各家餐廳品嚐生猛海鮮。
- 西貢離島(英語:Sai Kung Islands,代號Q03)是香港西貢區議會屬下的選區,1982年設立,涵蓋鄉村地帶,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西貢鄉民成員陳嘉琳。
- 所產的鹽,天然沒有雜質,味道較淡,帶有回甘味,顏色晶瑩剔透。
- 同樣的,該區的遠足步道難易長短各不同,你既可以輕鬆漫步於萬宜水庫,也能選擇攀登「香港三尖」之一的蚺蛇尖,不管是登山菜鳥還是老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
西貢市亦有兩個主要公眾碼頭,有定期和租賃的船隻,前往西貢海的多個島嶼。 西貢星羅棋佈的餐廳每日烹製出種類齊全的新鮮海產,能讓任何海鮮迷都吃個過癮。 同樣的,該區的遠足步道難易長短各不同,你既可以輕鬆漫步於萬宜水庫,也能選擇攀登「香港三尖」之一的蚺蛇尖,不管是登山菜鳥還是老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 乘坐公車或計程車從市中心出發去西貢只需30至60分鐘,非常方便,因此不妨花一兩天時間上山下海,從不同角度探索西貢的無窮魅力。 目前四三〇事件的日期經越南政府定為國立假日稱「南方解放日及國家統一周年」,並與緊鄰的五一勞動節形成連假,因此在越南往往成為年度性大事。
西貢不得了: 西貢離島
香港開埠初年來往西貢一般只能利用海路,直到1940年代日佔時期日軍興建西貢公路連接至清水灣道,最初只有單車徑般闊度,1955年才擴闊至現有闊度。 而早年立墟時存在的油麻莆村、灰窰下村,早已消失[20],村民改為居住多層大廈。 1985年區議會選舉,溫悅球以459票擊敗多於王水生的421票勝出。 1988年區議會選舉,溫王二人再次參選,最終溫悅球738票,67票之差多於王水生的671當選。 1991年區議會選舉,溫悅球以300多票之差擊敗得到396票的何容興。
若是大家對做鹽過程有興趣,記得導賞團每逢六、日早上十一時半、下午兩時半舉辦,不用特別報名,預早在離碼頭約5-10分鐘路程的造鹽場集合便可。 島上有大約45分鐘的導賞團,由舊村民帶領大家參觀舊鹽場,同時示範鹽的誕生。 做鹽相當考功夫,首先引入海水於沉澱池中,經過五層的水池隔除雜質,再經過12–14日的蒸發,便結晶成鹽。 所產的鹽,天然沒有雜質,味道較淡,帶有回甘味,顏色晶瑩剔透。 如果想有特別體驗,可以到全港唯一的珍珠導賞工作坊,由白沙灣碼頭集合出發,乘坐約10分鐘的船程即可到達位於西貢麻南笏海域的魚排,魚排四面環海,陣陣海風吹來非常涼爽。 在這個為時3.5小時的工作坊中,有專人教導珍珠知識,例如珍珠養殖、保育、在全球貿易中的意義等。
西貢不得了: 區議會
溫悅球於當屆選舉以189多於劉帶荀的69票首次成為選區議員,為歷來最低得票的當選人。 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附近,屬於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內,當中破邊洲必要要到此一遊、必去打卡的景點是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 西貢不得了2025 破邊洲因為長年受海浪侵蝕與花山分離,當地的六角石柱是打卡好地方,推介大家前行欣賞大自然的神奇美景。 西貢不得了2025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公佈新界各村的原居民、居民選民數字,但西貢墟內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仍有舉辦原居民村代表選舉去估計,西貢墟仍有不少新界原居民居住。 但是香港水上人並未納入新界原居民的法律定義之中,故此難以準確估計西貢墟有多少人口及其祖先,於1898年之前已經居住西貢一帶。 西貢市作為中文地名較少人使用;現代中文「市」多指城市,較少指《康熙字典》所指的市集。
當時來自廣東的客家陳氏家族定居於此,成為島上首批原居民。 但隨着鹽業逐漸式微,村民陸續遷往市區生活,鹽田梓的人口也越來越少。 你仍可以在島上早已荒廢的村屋,甚至充滿異國情調的教堂,發現過往村民的生活痕跡,而島上的非物質文化傳統也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肯定,部分景點正進行保育工程。 選區屬於鄉郊地帶,現時包括西貢海周邊的數十個島嶼、西貢半島南部大網仔路沿線及菠蘿輋路北港路一帶的幾條鄉村。 因應西貢海內的島嶼眾多而人口稀疏,選區名稱亦概括為西貢離島,與其相連的選區有西貢市中心、白沙灣以及西貢半島北面的西貢北選區(屬大埔區議會),另一方面以牛尾海與坑口東選區相接,區議會投票站設於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而立法會選舉時則使用西貢市中心的投票站。
西貢不得了: 南越的殘餘抵抗
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1],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 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例如新界環迴公路系統、西貢公路的建立,令到西貢墟來往香港市區大大方便。
西貢不得了: 西貢好去處2023|2. 西貢白沙灣出海採珍珠體驗
西貢有兩家零廢棄雜貨店 Live Zero 和點籽,以時下流行 的「裸裝」商品為賣點,售賣無包裝的散裝雜貨、護理產品和環保家居用品,正好體現了永續生活的概念,以及慢活的生活態度。 Live Zero 地方較寬敞,主打歐美雜貨;而點籽就專售本土製產品為主。 香薰蠟燭工作室 BeCandle 售賣由西貢人全手工製作的精品,除了經典玻璃杯蠟燭外,更有蒸籠港點造型的蠟燭和一系列以香港地標命名的香薰水晶石,送禮自用都不錯。
西貢不得了: 西貢好去處2023|4. 白腊村
過程中興建了不少天主教小堂,部份已有過百年歷史,並且評級為歷史建築[2]。 近年,西貢市陸陸續續進駐了許多特色小店及精品小食,集中在西貢海濱公園、舊墟、宜春街及市場街一帶,漸漸發展出一個充滿歐陸風情的悠閒文化。 1994年區議會選舉,溫悅球自動當選,其後加入民建聯;1999年區議會選舉,民建聯溫悅球以接近七成得票擊敗對手成功連任。 2003年區議會選舉及2007年區議會選舉,本選區都只有一名候選人參選,由民建聯溫悅球自動當選連任。 穿梭於大街小巷的在地小店之間,手工藝品、日系雜貨店、零廢棄店等也是文青們必逛之選。 Oelili 這家看起來沉實樸素的小店,卻是尋寶的好地方!
西貢不得了: 歷史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在常風行動中,最大的疏散地點是新山一機場東南側的武官處總部館區,大部分的接駁巴士都把那當作終點站,而最早的一批巴士於當日中午不久後就送客到機場。 最早一批從外海到新山一的CH-53直升機在下午開始進場,至傍晚時已有395名美國人及4千多名的越南人從武官處離開西貢。 晚間23時,戍衛新山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全部退入最後防線,並引爆炸藥毀掉武官處本部大樓和其內的美國設備、檔案、文件和現金。 西貢不得了2025 中情局資助的美航公司(英语:Air America (airline))也投入旗下的UH-1直升機協助疏散行動[44],在29號當日幫忙載運了1千多名的避難人士[45]。
西貢不得了: 範圍
在該次事件中,自1975年初便一路順利南下的北越軍於4月開始對西貢展開攻勢,由陸軍大將文進勇擔任指揮官,南越方面則由第3軍司令阮文全中將負責首都周圍的防守兵力。 在4月27日至29日間實施重砲轟炸和地面襲擊後,北越和越共部隊弭平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的抵抗並進入西貢市區、佔領了若干重要設施和據點,並在南越總統府獨立宮(今統一宮)升起越共旗幟,而總統楊文明向北越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證實,有兩名職員檢測結果對新冠病毒呈陽性。 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5日)在疫情記者會公布,新增30宗確診個案,及10多宗初步確診,當中包括兩名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職員,兩人為夫婦關係,均在昨晚(14日)的帝景園封區行動中找出,分別是40歲男士及41歲女士,他們在上周五(12日)最後一日上班,本身沒有病徵。 中心又指,根據初步了解,兩人去年9月來港,「肯定是本地個案」,本月3日及10日分別曾到西貢餐廳Bones and Blades及中環士丹頓街酒吧Stazione Novella用膳。
西貢不得了: 西貢好去處2023 7大景點 親子行山路線+美食郊遊+出海採珍珠
在熱鬧的西貢市中心,漁民於碼頭附近的船上售賣新鮮海產,本地人和遊客則在各家餐廳品嚐生猛海鮮。 夏日,你會看到大隊人馬聚集於碼頭,等待登船參加遊艇派對,這是香港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 2011年區議會選舉溫悅球放棄連任,結束廿九年區議會生涯,議席由同為民建聯成員的李家良及獨立無黨派人士張國雄爭奪,最終李家良以935票(72.37%),成功接下溫悅球的議席。 2015年區議會選舉,由白沙灣選區接收一條鄉村以平衡西貢中心、白沙灣以及西貢離島三個選區的人口,由民建聯李家良自動當選。
西貢不得了: 西貢好去處2023|3. 鹽田梓
再者西貢一帶漁農業式微,據稱西貢一帶的村民部分已於1960年代到如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地出國謀生[20]。 然而基於來往香港市區的交通因道路發展而變得方便,吸引不少外來人口遷入,當中不少為外籍人士[21](非華裔人士)。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西貢市中心選區的9,623人之中,有191人報稱為白人(約2%西貢市中心人口;比全港平均值略高),而菲律賓人、印尼人則各有207及279人,雖然後兩者未知有多少為外籍家庭傭工。 而華人(統計不分籍貫)則佔90%或 8,698人[19],比全港平均值92%略低[22]。 由於西貢半島大部分地方未開發,是香港的「後花園」;而西貢市位於市區和西貢半島之間,交通便利,故此成為遊客往返西貢半島等郊野地方的重要中途站,因此食肆商店林立,每逢假日遊人如鯽。 西貢不得了 西貢不得了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該處是西貢區最主要的已建區,因此區內重要公共設施,如西貢政府合署、西貢街市等亦位於此。
西貢不得了: 西貢好去處2023|7. 破邊洲
白腊村是一條已有三百年歷史的客家村莊,當中有幾棟村屋經過翻新後,外牆塗上藍、綠、黃、橙等繽紛的顏色,門窗則是純白色,跟意大利威尼斯旁的布拉諾島 (Burano)有9成相似,隨便拍都充滿歐洲的感覺,極受女生歡迎。 B2战区司令部作为胡志明战役指挥部的办事机构开展工作,黎德寿作为政治局代表参与战役指挥。 西貢不得了 黎德英和B2战区副政委黎文想(越南语:Lê Văn Tưởng (tướng))统一指挥第3軍(英语:3rd Corps (Vietnam People’s Army))、232兵团(Đoàn 232)、第8军区部队的作战。 位於西貢舊村西貢正街的金山粥店,老闆娘直言生意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減少一半,現時也是做街坊生意多。
店內售賣香港製造的手工商品,當中有天然珍珠耳環和銀河主題吊飾,也有別致的賀卡和手工陶器,眾多商品讓人目不暇給。 Oelili 的創辦人羅雍雅 Hebe 是設計師,在2008年創立了個人品牌「羅用手作」,引進多個本土手作及設計品牌,例如燈飾、手繪明信片、曼陀羅畫作等,坊間少見,獨一無二。 小店同時出售自家手做的皮革精品,風格獨特,富中國復古色彩,又不失時尚感。 破邊洲行山之旅約為3小時,難度屬於中級,由於上山的路部分被樹遮住,建議大家可以與經驗者一同前行或者多詢問行山人士,避免在山上迷路。 鹽田梓雖是客家村落,但由於全村都信奉天主教,又稱為「教友村」,島上的聖若琵堂更有逾百年的歷史,曾由聯合國頒發「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具歷史價值。 現時鹽田梓的產鹽量不多,只足夠製成紀念品供遊人選購,也有部分與環保機構合作寄賣。
而在二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據稱西貢墟亦曾受惠,曾經成為走私熱點之一[8][10]。 為興建萬宜水庫、設立火石洲、牛尾海操炮區等等,殖民地政府更搬遷水陸居民到西貢墟、對面海、白沙灣一帶居住,例如萬宜灣新村[8][11]、沙咀新村[8][12]、官門漁村、萬宜漁村[8]、滘西新村[13]等等,使西貢墟發展為西貢的市中心,直至近年才被將軍澳新市鎮所取代。 而原新界理民府之一的西貢民政事務處(中文名曾名為西貢理民府,現屬民政事務總署,但英文名Sai Kung District Office不變),曾位於西貢墟內的親民街34號西貢政府合署[14],但現已搬到位於將軍澳坑口的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
西貢不得了: 西貢好去處2023|1. 打卡壁畫
而英文名Sai 西貢不得了2025 Kung Town,意譯應為西貢鎮,但西貢墟並未視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值得一提,西貢墟別稱西貢市中心,而西貢墟、西貢對面海所在的區議會選區,亦名叫西貢市中心,但英文名為Sai Kung Central。 駕車前往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萬宜水庫等地,必須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批准。 公眾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親自到位於北潭涌的西貢郊野公園訪客中心辦理手續。 西貢不得了2025 若非當地村民、探訪當地村民的人士、公務需要或學校團體參觀,申請通常不獲批准。 無論西貢墟的原居民,或是由西貢一帶被政府重新安置於西貢墟的水上人,均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
近年,不少文青咖啡店進駐西貢,除了一杯香濃咖啡,店內也售賣工藝小物,想度過一個美好的早上或在下午提提神,去這些小店最適合。 清朝初期遷界時,西貢這個地域範圍曾短暫歸併入東莞縣,但不久重設新安縣,此地亦重歸新安縣官富司的管轄。 路上比較斜,而且路徑不明顯,不過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兩邊叢林密,部分地方很滑 ,建議大家穿著長褲。 上山不久就可以上到大嶺峒山頂,大家記得在此打卡的同時,也可多花時間飽覽牛尾海及清水灣一帶的景色,天氣好的話更可遠眺果洲群島的風景呢。
西貢周圍都有充滿特色的小島和村落,鹽田梓就是其中一個受大家歡迎的小島。 該事件標誌著长达20年的越南戰爭的結束,並展開了一段由越共臨時政府——越南南方共和國統治南方的過渡時期。 當該時期於1976年結束後,南北正式合并為統一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而西貢也在那年更為今名——胡志明市。
西貢不得了: 西貢市
而前述安置居民的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8],以及將軍澳新市鎮,不少土地均是填海造地而來,大大影響西貢墟、將軍澳、坑口等地的地貌。 在地方治理上,除殖民地政府的架構外,西貢一帶的居民(西貢北約、坑口除外)亦成立自治組織西貢鄉事委員會[15],現時西貢鄉事委員會旗下的村落(原居民及非原居民村)、街道、漁民灣頭之中,不少因前述的搬遷而位於西貢墟多層大廈之內[16][17],成為香港各衛星市鎮中較獨有的現象。 而政府亦繼續為該批鄉村舉行鄉郊代表選舉(或稱村代表/村長選舉)。
4月28日傍晚至29日清晨之間,新山一機場遭遇A-37攻擊機的炸彈和晚間的重型砲火洗禮,基地內許多飛機在彈雨中毀損。 這波持續到天明的襲擊使美軍末任駐越武官——史密斯陸軍少將(Maj Gen Homer D Smith Jr)告訴馬丁大使,說跑道的受損情形已不容許飛機投入疏散行動,必須派出直升機接走所有剩下的人[43]。 雖只高468米,但登頂沿路風景絕美,大浪四灣、蚺蛇灣、高流灣半島等地風景盡收眼底,滿眼青山綠水,既有氣勢,亦富詩意。 1942年日佔香港,實行分區管治,才有西貢區的設立,當時的西貢區包括今日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西貢區鄉事委員會及坑口鄉事委員會所屬的範圍。 1850年代起,西方傳教士因為西貢地理方便,能取道大鵬灣進入昔日的寶安縣內陸,同時可以協助零散村落對抗大族,而沿山路到區內不同鄉村傳教。
現時仍有漁民於牛尾洲一帶潛水捕捉海膽,以供開設於西貢墟的自家海鮮菜館出售[18]。 該區大部分都是郊野公園,當中包括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和西貢東及西貢西郊野公園 。 西貢不得了 多年來,政府對郊野公園的自然生態和野生動物做了較好的保育工作,讓西貢未遭受城市化的負面影響。 此外,區內還有受法例保護的海下灣海岸公園,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也是以西貢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