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印花稅為例,即使物業是一方「送」予另一方,業權的轉移一樣要按物業市值支付印花稅,如果雙方是直系親屬,便要按第二標準稅率(最高為樓價4.25%)支付從價印花稅。 由於上述風險,對於送契樓銀行一般在五年內不會批核按揭,而不少保守的銀行,更要八至十年後才考慮為這類樓承造按揭。 因此,對買家而言,送契樓避之則吉,因為縱使買家財力雄厚能一炮過支付樓價,亦擔心送契後的五年內被前業主債權人追討的風險。
「法院」是指任何具司法管轄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 屬《稅務條例》第2條所指的財務機構的承按人,或該承按人委任的接管人,透過不同方式把已承按的住宅物業出售。 在拆卸原有住宅物業以供建造新住宅物業後所進行的轉售或轉讓交易(包括空地)。 買樓要繳付印花稅,樓宇轉名亦一樣,交多少稅款,主要視乎物業售價或價值。 樓宇轉名的常見做法,是以「轉讓契」轉讓物業,物業買賣中除了簽署買賣合約,還要簽一份「轉讓契」,以確認業權轉讓。 參考過去一宗英國案例「Dimmock v Hallett」,當時業主向買家出售農場時,表示農地全數租出亦有收入,但卻沒告知買家另一半事實,就是租客已經申請退租,結果法庭都裁定為「失實陳述」。 在此有必要提一提,如果業主轉名或甩名至另一位近親,最好以買賣方式進行,不要以送贈方式進行,否則會被視為「送契」,不能做按揭。
送契樓5年: 「送契樓」5年期限後 申請或可批出
業主委託律師樓準備贖契文件交由銀行簽署,確定業主已還清所有按揭貸款,並將之註冊到土地註冊處中,之後再向銀行索回樓契。 送契樓5年 這整個過程通常需要3至4個月,費用差不多是$2000-$3000之間。 當這些流程都完成後,業主贖回樓契就需要自己好好保存因為一旦樓契不見或是有缺失是不能補領的,只能透過律師協助進行宣誓而取得副本。
為促成交易,代理少收了收部份佣金,最終買賣雙方同意以773萬元成交,並即場簽署臨約;簽約前代理展示查冊文件,當時業主要趕飛機,代理表示已看過查冊文件,所以會把重點告訴她。 以送契方式轉移業權,並無明顯的好處,新業權人在5年內都難以申請按揭,也會影響未來轉讓時的客路。 由於送契後,物業在5年內難找銀行承造按揭,準買家如在查冊時發現心水物業涉及送契,宜多加留意。 包括要有財務準備,在簽署買賣合約後,如未能獲銀行批出按揭,可能需要以現金支付樓價,完成交易。
送契樓5年: 物業除名、轉名如何慳稅?盡量把估價估低然後上高成數按揭
荃灣樓齡達50年的單幢樓荃好景大廈,大廈一伙一房單位,放盤僅4日即以310萬元沽出,較同類單位賣平89萬元。 利嘉閣FB PAGE及利嘉閣在此提供的資料只供閣下參考,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利嘉閣FB PAGE及利嘉閣概不負責。
- 分契樓簡單來說就是進行單位間隔上的分割,同時也在單位業權上的分割。
-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 事實上,前者的「無償」交易,稅務局會就「市價」而釐訂該筆交易之印花稅,故轉讓未能倖免於「納」,而後者的「低於市價」交易,稅務局亦一律歸入「無償」一類處理。
- 這些表格主要用途是用以規管地產代理,防止並避免誤會及問題產生。
- 而分權共有及長命契,就各有優缺點,想聯名買樓的業主,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其中一種。
- 只要甲方沒有以任何的金錢代價、以送禮形式轉贈給乙方,便稱為『送贈契』。
- 以送契方式轉移業權,並無明顯的好處,新業權人在5年內都難以申請按揭,也會影響未來轉讓時的客路。
與轉讓契做近親轉讓不同,後者可豁免額外印花稅,但送契樓不能。 以獲贈形式得來之物業稱為「送契樓」,這種看似便利的轉讓物業方式其實較易出現轉售困難,原因是買家購置送契樓或難於找得銀行承辦按揭。 因為事主是在2015年時破產,至今已有超過五年時間,正常情況下,銀行應該會批按揭;但因為物業在2021年7月也涉及「nil consideration」,代理卻沒有披露。 送契樓5年 又話,雖然單位業權較特殊,但由於已取得法庭判決,有別一般「送贈契」,故仍可進行買賣,亦有部份銀行能為這類物業提供按揭。
送契樓5年: 估價不足詳細資料
不少透過「送贈」方式轉名的業主以為,「買賣」方式需要繳付印花稅,「送贈」就可以避開,其實這是大錯特錯。 「送贈」一樣要繳付印花稅,所付稅項可能比「買賣」方式為多,原因是「買賣」方式轉名是以買賣價計稅,而「送贈」則是以律師樓估價計稅。 不過,有些家長會以送契形式轉名給後人,為防止後人把樓賣出去。 正因為這些「中伏位」,大部分銀行都不會批出按揭給予5年內曾簽「送贈契」或「無償轉讓契」的物業,當中更有小部分「唔憂做」按揭生意的銀行,更乾脆不會沾手10年內的「送契樓」。
送契樓5年: 樓宇轉名大忌!用「送贈契」送樓,恐釀業權+按揭問題
在香港如此高樓價的環境下想成功「上車」, 除了努力工作,靠上一代累積下來的財富幫忙可能更為實際,而其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物業贈予子女。 送贈物業乍聽起來簡單,不少人會認為:「把自己的物業贈與他人,並不涉及金錢的交易,有什麼問題?」。 的確,送贈禮物給人,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當此禮物是物業,就變成非一般的事情。 送契樓5年 一種是用「轉讓契」轉讓單位,形式與平時一般物業買賣的操作無異。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這類物業繳納的地租是數十年前定下,僅介乎數仙至數十元而已。
送契樓5年: 何謂送契樓: 買家的自我保障
父母將樓宇轉名至下一代,原本一番好意,最終竟招致破財,慳稅不成,業權不完整,令子女無法轉售物業? 代理權益披露代表代理簽署放盤紙的人、其親屬或代名人,或代理的任何僱員/大股東/合夥人/董事對物業擁有金錢上的或其他實益的權益。 若代理或代表代理的相關人士打算購入被委託放盤的物業,代理必須要向業主披露有關信息。
送契樓5年: 按揭自住出租6大好處
樓市波動自然銀主盤會有所增加,所謂「銀主盤」,原理是原業主未能償還物業貸款,而被借貸方(多為銀行,下稱銀主)入稟法院,沒收作為抵押品出售,令… 【按揭疑惑】樓價跌 銀行係咪一定Call Loan? 送契樓5年 可以,例如加入兒子的名字也可以,但如果涉及按揭,銀行就會要求重新造按揭契,因為業權持有人改變了。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送契樓5年: 銀行網上估價極具權威?拆解一般人不知的誤解【星之谷專欄 &#…</h4>
<p>所以,承接「送契樓」後,受贈人未必可以「袋袋平安」,若然想放售出去「變現」亦不容易;至於正在搵樓的準買家,更要小心衡量風險。 业主也可以将维修资金用于维修、更换运行时间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在未配备电梯的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以及助老设施等。 送契樓5年2025 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对于老旧小区及电梯更新改造的具体标准和内容,《通知》授权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除了要留意有沒有「Deed of Gift」字眼,以及列出的代價 (consideration) 是否為零外,若代價嚴重偏離當時市價,亦有機會被視之為送契樓。</p>
<h3>送契樓5年: 按揭回贈是什麼?銀行按揭回贈有多少?</h3>
<p>今次涉事代理為本港上市公司美聯集團,我們曾經發信向美聯查詢,回覆指他們職員處理交易時已就單位進行查冊,發現業權較特殊,故即時向律師樓查詢,並告知準買家單位情況。 送契樓業主申請按揭時,不時感到頭痛,原因是這類物業一般成交後最少5年才有機會獲銀行受理申請按揭;有些銀行作風保守,即使成交後超過5年都不願接受,原因是業權風險太高。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繳付該「額外印花稅」的人士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 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額外印花稅」。 何謂送契樓 如果「額外印花稅」是由賣方支付,所繳付金額屬業務開支,在計算物業交易所產生的應評稅利潤時,可獲扣除。 買賣雙方以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額外印花稅」的法律責任。</p>
<h2>送契樓5年: 物業「偷雞出租」爆恐慌 業主自保手冊【星之谷專欄 – 東方日報】</h2>
<p>受贈人如想於這段時間內轉售物業,根據執業通告指引,代理有責任告知準買家該物業為送契樓,並提醒對方送契樓的業權問題易影響按揭批核,多數買家聽到都走避不及。 相反,假若當初按照市價以轉讓契的方式進行近親轉讓,因該項交易乃屬正常物業買賣,交易被視為無效而物業被討回的機會較低。 事實上,前者的「無償」交易,稅務局會就「市價」而釐訂該筆交易之印花稅,故轉讓未能倖免於「納」,而後者的「低於市價」交易,稅務局亦一律歸入「無償」一類處理。 據Q房網統計,去年二手註冊中,有4,578宗屬內部轉讓,佔比高達10.78%,即代表每10宗二手交易,就有1宗屬內部轉讓。 不過,「內部轉讓」手法看似簡單,當中「騎呢位」着實不少,容易踩中法律禁區。 不過不排除仍然會有特別需求的買家在搜尋這類型物業,不過上會之前還是先了解所有資訊,以免以後後悔莫及。</p>
<h3>送契樓5年: 送契樓5年: 壓力測試所須月入 (假設加息三厘)</h3>
<p>送讓契既不能慳稅,又易引起業權問題,因此一般近親轉讓都是以「轉讓契」的方式操作。 送契樓5年 兩者比較之下,放在保險箱這個做法較為安全因為律師樓亦會將不常用的文件存倉,帶來放在倉庫的風險。 買家需注意的是,半契樓的市場價值沒什麼競爭力加上若遇上市場低迷和承接力弱的時候,這類型單位就更沒有吸引力。</p>
<h4>送契樓5年: 何謂送契樓: 樓市資訊 香港置業</h4>
<p>有部份精打細算的業主為了節省樓契存放成本,會向原來申請按揭的銀行加按借取少量借貸額,可以調用一資金的同時把加按多餘的金額存放於按揭儲蓄掛鈎戶口(Mortgage-link)。 這是一舉兩得的存放小妙招因為可以抵銷加按利息開支又能繼續把樓契安全地存放在銀行。 送契樓5年 如果在這段期間,受贈人已將物業轉售至另一買家,法庭仍可頒令該項交易無效,並且將物業交由破產管理署接管,新買家因此會損失慘重。 即使成交價為$0,但稅局會自行替物業作估價,然後以此為計算印花稅的基準,也即是說「送契」同樣納入印花稅的徵收範圍。 背後理據是,提出如此意見的人,在行內具有一定相關經驗知道是真與假,故即使這只是「意見」也可被視作「事實」。</p>
<h2>送契樓5年: 物業出租按揭詳細介紹</h2>
<p>另外,如果金額遠低於當時市價,亦同樣有機會被視作「送契樓」。 另外,如想業主想將物業留給子女,亦可以「長命契」方式加入對方名字。 如想確保受贈人保管物業,可使用「聯權共有」方式,加入受贈人名字。 這方法既可免卻遺產承繼手續,受贈人亦要等到共有人過身後,才可自動成為唯一業權人。 其一,如果想保障到對方不會一接收物業就放售,原業主可考慮轉讓部分業權,例如70%,令對方不是全取業權,難以轉售。</p>
<p>要先贖樓,轉名再按,再次計算壓力測試以及以新造按揭承按,惟可能會比現有的按揭息率為高。 千居帶你認識近親之間的樓宇轉名大法,以及「送契樓」的隱藏問題。 若有一方受立心不良的親朋戚友影響,想將名下業權轉讓給其他人甚至出售,但因長命契下,所有業權決定均須所有聯名共有人同意,便可確保聯名人不輕舉罔動。 若怕聯名人將來自行處置業權而不作通知,長命契是更加保險的聯名選擇。</p>
<p>分銷放盤列明賣方是否授權代理將物業分銷放盤,並將由賣方提供的關於賣方及物業的資料交予其他地產代理以供分銷放盤之用。 廣告宣傳列明賣方是否同意授權代理發出關於物業的廣告,如“同意”,則除協議另有指明外,廣告宣傳費將由代理承擔。 這裡還是要提醒,分契樓在隔間上的改動是一定要取得屋宇署的批准和同意及符合規定比例畢竟單位裡面的安全構造還是第一考量如走火通道、排水、通風系統等。 而且不排除有些分拆並不合法,又或涉及違例建築工程,有可能 違反《建築物條例》、政府租契條文、大廈公契條文等。 送契樓5年 買家如果在物色此類物業事前請一定要諮詢律師意見,了解單位業權是否完整,有沒有觸犯條例,以免影響日後轉售甚至一堆麻煩。 首次置業的陳小姐(假名)跟外籍男朋友,在今年八月中,透過美聯物業旗下的地產代理參觀東涌一個屋苑,覺得單位各方面質素符合自己條件,便向代理表示有興趣買入。</p>
<p>透過網上查冊,會將有間轉讓紀錄記下「送讓契」(Deed of gift)的字眼。 另外,若成交價嚴重低於市價,例如銀行估價600萬元,但成交價為300萬元,銀行亦會懷疑有關成交是「送契樓」,而不會提供按揭。 表格3是適合業主用的出售住宅物業的地產代理協議、表格5就適合房東用的出租住宅物業的地產代理協議。</p>
<h4>送契樓5年: 送契樓5年詳盡懶人包</h4>
<p>如有關交易已構成行業或是屬生意性質,即使已繳付「額外印花稅」,賣方仍須就他從交易中所賺取的利潤繳納利得稅。 在土地註冊處的查冊上,亦會明確註明『送贈契』(Deed of gift)及註明交易金額為$ -(NIL)。 同時,大型銀行為安全起見,更不會為8 至 10 年前送出的物業承造按揭,大大影響了受贈人將來放售物業到市場的機會。 業主如果想將物業轉予子孫,或夫婦間轉讓,不要以為使用「送讓契」(Deed of gift)轉讓,便能豁免買賣印花稅。</p>
<p>至於承接物業的近親,若然本身已持有本港物業,不具備「首置客」的身份,仍須繳付「從價印花稅」,但大幸的是可以舊印花稅率(第2標準稅率)計算,不用「硬食」15%的高昂稅率。 其中,有两种常见的房屋权属转移,按规定要缴纳契税:因特殊贡献获奖,奖品为土地或房屋权属;或预购期房、预付款项集资建房,只要拥有房屋所有权,就等同于房屋买卖。 契税是一种重要的地方税种,在土地、房屋交易的发生地,不管何人,只要所有权属转移,都要依法纳税。 契税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固定来源,在全国,地方契税收入呈迅速上升态势。 各类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方式各不相同,契税定价方法,也各有差异。</p>
<p>提名原有買家的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接受住宅物業權益。 如多於一名被提名人,所有被提名人亦須屬近親;以及把住宅物業轉售或轉讓予近親。 在有關住宅物業的「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或「轉易契約」上增加/刪除原有買家的近親的名字。 送契樓5年 由法院判令或命令作出或依據法院判令或命令作出的住宅物業出售或轉讓。</p>
<p>準買家向代理查問,物業情況會否影響按揭批核,當時代理表示:「一定不會有問題,更複雜的個案,他都有看過、也處理過,不會有問題。」當時準買家亦選擇相信代理。 由處理文件、註冊、至完成贖契需時三至四個月,而費用約為二、三千元。 不過,亦有部份業主即使已經贖契,也會重新進行翻按,並把借出的資金放在「按揭… 可以,通過律師樓以文書處理,將通知送達其他聯權共有人。 當買方在 2010 年 11 月 20 日前已訂立臨時買賣合約購入住宅物業,他會被視為在 2010 送契樓5年2025 年 11 月 20 日前已取得有關物業,不論他在何時將物業轉售,也無須繳納「額外印花稅」。</p>
<p>《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了一起今年3月份發生的事故,美國有輛校車停在路邊,車燈顯示了停車標誌並閃爍著紅色警示燈,當時17歲的米契爾(Tillman Mitchell)下了車。 這時,一輛特斯拉Model Y行駛在北卡羅來納州561號公路上,隨後以時速72公里的速度撞上了米契爾。 2022年6月首次公布涉及自動駕駛的事故統計時,只有3起相關的死亡案例。 但是最新的資料顯示至少有17起致命事故,其中11起是2022年5月後發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