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風暴潮影響,沿岸低窪地區的水位今晚將急速上升,可能出現嚴重水浸。 預計今晚影響香港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西貢、城門河、大埔、沙頭角等,最高水位有機會與2018年山竹襲港時相若。 天文台開放日2023將設有展覽介紹天文台的工作,包括應用最新科技進行各項服務,如天氣預報、航空氣象、微氣候監測及幅射監測等。 到周日吹北至東北風6至7級,離岸及高地間中達8級,多雲有狂風驟雨,雨勢有時頗大,海有大浪及湧浪。
- 香港天文台在京士柏氣象站裝置了寬波段紫外線儀來量度紫外線強度。
- 的強烈東北季候風將於下週初為廣東沿岸地區帶來
- 1987年开始,天文台在发出八号信号之前的2小时发出预警信息,即现今在天文台网页的“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
- 舉例來說,使用SPF15太陽油,在10分鐘出現明顯曬傷的情況會延長至150分鐘才出現。
- 吹
- 不論雷暴的影響範圍廣泛,還是只涉及香港的某一地區,天文台便會發出雷暴警告。
- 其后于1983年于主楼旁边加建新大楼,即百周年纪念大楼,以提供更多的工作空间。
天文台指出,位於南海中部越南附近的低壓區會逐漸發展成熱帶氣旋,並移向海南島至越南北部之間的北部灣一帶,與其相關的雨帶會影響廣東沿岸,該區天氣稍涼。 天文台中午表示,位於呂宋以東海域的超強颱風杜蘇芮將繼續向西北移動進入南海東北部。 天文臺 根據目前預測,杜蘇芮會於周三(7月26日)日間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內。
天文臺: 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風力如3號風球 天文台指陣風達8號風球烈風
天文台今早更新預測,預料本港吹偏東強風,平均風速每小時超過40公里,陣風間中達烈風程度,即8號風球時的8級烈風。 九天天氣預報顯示,天文台預測周三(18日)吹東風5級,初時離岸6級,高地間中達8級,甚為少見東北季候風會帶來烈風風力。 每當新界北部的低窪地區已經或預料會發生水浸,天文台便會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雖為一個獨立氣象警告,但建基於香港在整理河道的技術已使香港的水浸個案減少,一般只可能出現在暴雨警告信號或較高的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時,才會因應情況而發出。 香港天文台的香港气象中心每日24小时工作,向公众发放最新的天气消息,包括最高及最低气温、分区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潮汐资料、紫外线指数、风速、气压等资讯。
北風4至5級,初時離岸間中6級。 天文臺2025 十二月十七日(星期日) 北風5級,離岸間中6級。 十二月十三日(星期三)
天文臺: 天文台預報強烈季候風殺到 下周二最低14度 兩區跌破「雙位數」
受風暴潮影響,沿海地區水位正在上升,吐露港水位現時上升超過3米,預計在午夜前最高水位為海圖基準面以上5至6米,可能達該區有儀器記錄以來的歷史紀錄。 沿岸低窪地區包括沙田、大埔、沙頭角、西貢等會出現嚴重水浸。 維多利亞港的最高水位將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米多。
- 天文台台徽的基本构思源自太极两仪,阴阳调和的概念,每当台风袭港的时候,所有市民都会想起天文台,因此以台风形状作为天文台的台徽。
- 紫外線指數是量度太陽紫外線對人類皮膚可能造成的傷害。
- 微風,明日漸轉吹和緩東至東北風,稍後離岸風勢
- 再者,世界衞生組織指出,有兩成白內障病例可能與過度曝曬於紫外線下有關。
- 天文台預測周三雨勢有時較為頻密,局部地區有雷暴;到周四(19日)有驟雨,局部地區有雷暴,初時雨勢較為頻密;雨勢周五(19日)開始減弱。
大澳水位於明早(9月2日)約九時左右亦會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米多。 【打風 天文臺2025 / 10號風球 / 天文臺 颱風蘇拉 / 天文台蘇拉路徑 / 天文臺 十號颶風信號】天文台周五(9月1日)晚上8時15分發出10號颶風信號,持續生效至周六(9月2日)凌晨,最近在天文台以南30公里掠過。 天文台指,本港將由吹偏北風逐漸轉為吹東風,原本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本港風勢將進一步增強,天文台會考慮在正午12時至下午2時之間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一股季候風補充會在接近周末抵達華南,並為該區帶來有雨的天氣,隨著高空反氣旋增強,下周初至中期華南沿岸天色逐漸好轉,早晚較涼。
天文臺: 天文台開放日2023|3月免費登記入場參觀!網上預約每人限取4張飛
天文台會視乎本地風力變化,考慮在下午六時至十時之間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澳門氣象局凌晨1時指出,尼格集結在澳門東南偏南約790公里,預料隨後將緩慢向北移近華南沿岸。 受東北季風補充的影響,今日日間仍有陽光及乾燥,雖然早上風力可能間中達6級,但預料晚間東北季風將進一步增強及南推,加上尼格逐漸移近,風勢會進一步增強,因此今日下午至晚間發出3號風球的機會偏高。 此後,天文台的信號發出政策改變,一般被認為是變得較為保守。
受風暴潮影響,香港海水高度會於明晚接近午夜至星期六(9月2日)中午明顯上升,沿岸低窪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水浸。 隨著蘇拉繼續靠近本港,今日稍後天氣將急速轉壞,有狂風大驟雨,風勢猛烈。 廣東東部沿岸風勢持續增強,位於香港以東約150公里的汕尾一帶已經錄得颶風。 受風暴潮影響,沿岸低窪地區的水位今晚起將急速上升,可能出現嚴重水浸,最高水位有機會與2018年山竹襲港時相若。 晚上約九時開始,本港東部沿海地區水位會上升,當中吐露港的最高水位預計於午夜時分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5米或更高,比正常潮位增加約3米或以上,最高水位可能達歷史紀錄。 威脅最大的地區包括城門河、大埔、沙頭角、西貢等。
天文臺: 颱風泰利|一風未完 天文台預告另一熱帶氣旋或下周初入南海北部
強烈季候風信號初時跟熱帶氣旋警告一樣,以懸掛方式發出,由於懸掛信號是一個黑色的球體,因此又稱為「黑球」。 但在2002年起已跟隨熱帶氣旋警告改為「發出信號」。 香港天文台負責管理的香港時間(縮寫HKT)是香港所採用的時間標準。 香港時間全年比協調世界時快8小時,與位於UTC+8時區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澳門、台灣、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致。 香港天文台現時透過時間伺服器、自動資料查詢系統及公營香港電台報時信號廣播提供對時服務。 1980年,天文台設置第一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為香港提供準確的報時訊號。
天文臺: 紫外線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各政府部門、主要公共交通機構和公用事業公司會採取應變措施。 教育局早上5時公布幼稚園上午班及全日班停課,中小學則不停課。 由於天文台上午10時30分前取消所有風球,幼稚園的下午班將恢復上課。 天文臺 有興趣參加天文台開放日2023的市民,可以在3月6日中午12時前前往天文台網站,選好參觀時段後,填妥個人資料後再確認無誤,完成以上3個步驟即可預先登記領取入場券! 每人最多可以領取4張天文台開放日入場券,費用全免。
天文臺: 今日平均紫外線指數
而前任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亦指出天文台有時會因為謹慎起見,會發出較為保守的預測。 由於天文台在2022年7月前仍隸屬於香港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些市民質疑天文台此舉是否想避免得罪商界。 2009年8月4日,強烈熱帶風暴天鵝於晚上在香港之西南約110公里掠過,天文台曾發出持續6小時的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但有網民指出,天鵝風力不強,沒有需要發出八號信號。 天文臺 香港天文台則承認,天鵝實際風力較預期弱,但考慮天鵝會非常接近本港,只要再接近多一些足以構成威脅,遂決定發出八號信號作警告 天文臺2025 [19]。
天文臺: 東北季候風帶來烈風甚為少見
香港天文台会根据有利于火灾发生及扩散的因素,如低湿度、高风速及渔农自然护理署提供有关草木干燥情况的资料,发出火灾危险警告。 黄色火灾危险警告表示火灾危险性颇高,而红色火灾危险警告则表示火灾危险性极高。 天文臺2025 不论雷暴的影响范围广泛,还是只涉及香港的某一地区,天文台便会发出雷暴警告。 香港的室外运动场、球场及泳池习惯上会暂停开放,以免发生意外。 雷暴警告是一年内发出次数最多的警告信号,有雨季时甚至有可能会一日内多次发出。
天文臺: 紫外線資訊
預料一道冷鋒會在周末抵達華南沿岸,該區顯著轉涼。 天文台也制作各种宣传和公众教育材料、天文台网志及天气随笔,亦与其他政府部门携手合作推行「科学为民」活动,让市民多了解公共服务背后所采用的科技。 1883年3月2日,第九任港督寶雲成立了香港天文台[4],由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出任首任天文台台長。
天文臺: 警告信号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尼格會在未來數天移向南海北部,靠近華南沿岸。 受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未來兩三日沿岸地區風勢頗大,海有湧浪;與尼格相關的外圍雨帶亦會在本周中期為該區帶來狂風驟雨。 尼格襲港,截至周二(1日)下午5時許,八個測風站中只得長洲一個站錄得強風。 天文臺 不過到晚上8時40分的公布,長洲氣象站已錄得最高持續風速達烈風(8至9級)風力,風速為每小時63公里。 至於非屬於參考測風站的大老山及橫瀾島,最高持續風速分別為每小時86公里及65公里,均屬於烈風風力。 在一些氣溫高、濕度高或風勢弱等的天氣情況下,雖然天氣條件未達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的水平,但如市民未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仍有中暑的風險。
天文臺: 天文台
天文台获世界气象组织指定为亚洲区的临近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为区内气象机构提供有关高影响天气事件的临近预报产品与技术。 天文臺2025 天文臺2025 明日部分時間有陽光,氣溫介乎22至28 度,早晚有一兩陣微雨,局部地區能見度較低。 天文臺2025 吹
其后于1983年于主楼旁边加建新大楼,即百周年纪念大楼,以提供更多的工作空间。 每年3月或4月都会在总部举行开放日来庆祝3月23日的世界气象日(受COVID-19疫情影响,2020年暂停开放日,2021年改为网上举行,2022年则顺延至11月尾)。 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有多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情况通常在夏、秋季節發生。 在夏、秋季節,赤道附近的熱帶輻合帶不時會變得活躍,並不罕見。 一般認為當兩股熱帶氣旋之間的距離在1,000公里以內,「藤原效應」便會變得明顯,兩股熱帶氣旋會互繞轉動,路徑會反映互相牽引的作用。 天文臺2025 當暴雨警告發出後,警告訊息會即時透過電台和電視台向市民廣播。
天文臺: 時間標準及地球物理服務
過去數小時,小犬維持其強度,移動速度稍為加快,並逐漸靠近珠江口一帶,相關的雨帶亦開始影響該區,本港風力逐漸增強。 天文臺2025 按照最新預測,小犬會採取更為靠近本港的路徑,在今日稍後於本港以南約100公里內以颱風強度掠過。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尼格會在明日(2日)相當接近珠江口一帶,在本港西南約200公里左右掠過,其強度會逐漸減弱,但減弱速度仍存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