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島綫(西段)將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開始,到達南區的數碼港,再經華富邨及香港仔,以黃竹坑站為終點站。 西段將會興建5個車站,其中黃竹坑設有轉車站,可轉乘東段列車。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根據「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南港島綫(西段)將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以華富站作為分段點。
同一時間,香港政府為工程進行招標,共有8個財團競投,而政府則初步選定了4個國際財團。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10],具體提出建造鐵路的建議。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研究報告建議興建的地下鐵路系統全長52.7公里,合共50個車站,並且分成3條主要行車線:港九線、港島線及東九龍線,以及兩條港九線支線:荃灣支線、觀塘支線。 於繁忙時間,市區綫每小時最多可開出34班列車,即每1.75分鐘一班,載客量達85000人次。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香港製造 – Birkenhead雙層電車
香港的地鐵自通車以來的25年內,憑着其高度防火意識,甚少發生火警。 旅客在購買及使用上述旅客車票時,均需要出示護照或其他旅客證明文件,以證明非香港居民,並於香港境內逗留不超過14日。 機場鐵路在定綫初期,只有一條主綫,在大蠔才分成兩條支綫前往機場或東涌,因未來發展需要,故把機場鐵路分為兩部份:機場快綫(通車前原命名為「飛翔快綫」)及東涌綫,有助利用東涌綫作服務延伸之用。 由於路綫建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施工遇上的困難很多。
- 在技術方面,地鐵「整個系統」將採用1500伏特側式第三軌供電,以及標準軌距;隧道直徑大致與地鐵列車相若(類似倫敦地鐵)。
- 同日起,修正早期系統餘下路段改名為觀塘綫,並需要縮短至油麻地。
- 1998年,政府落實將將軍澳綫交由地鐵興建,同時間亦決定把東區海底隧道路段交由將軍澳綫。
- 期後地鐵向南韓的Rotem公司訂購了4部8卡高速列車[20],為迪士尼線及九廣西鐵通車後乘客的增加而購入,而首列新列車於2006年2月抵港,第二列新列車於2006年5月抵港,首列新列車於2006年6月中正式載客。
- 當年地鐵打算在為港島綫通車後休養生息,暫不再作大投資,而以日資熊谷組為首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建造-營運-移交)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地鐵當然樂觀其成欣然答允。
荃灣綫通車後,於1982年5月10日取代修正早期系統,經尖沙咀直達中環。 同日起,修正早期系統餘下路段改名為觀塘綫,並需要縮短至油麻地。 這是由於在修正早期系統相關文件[11] 及1976年《香港整體交通研究》[14] 指出,荃灣綫在需求量、必要性、技術上的要求進行的。 自此之後,東涌綫通車,分流了來往香港站以東及荔景站以北的大批乘客。 2014年1月15日,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透過《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重建華富邨,同時考慮興建南港島綫(西段)以配合該區域的人口增長[11]。 運房局稱落實時間2021年至2026年僅為規劃參考,南區區議員柴文瀚指出,政府至今仍未有具體動工時間,令人擔憂西段興建無期[12]。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旅客票
補充報告[9] 建議將金鐘至旺角的4條路軌減少至2條路軌,沙田線縮短至鑽石山,同時建議先行興建荃灣線、觀塘線及港島線的主要路段,其他路段另考慮以延伸的方式興建,足以影響日後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10] 的方向。 每個車廠除了負責為相應行車綫的電動車組提供電力外,亦設有停車設施、洗車設施與預防及糾正性維修設施,例如起重及頂升設備。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2025 地鐵車廂採用的設計,能有效應付高流量的乘客,除了機場快綫外,其餘皆設有橫向座位安排及額外通風設施,而每個車廂均設有10道車門。 香港的地鐵指出由於欣澳站及迪士尼站車站設計以開放式為主,並無安裝空調設備,則引入月台閘門。
由於時間緊迫且訂貨量小,因此地鐵只以市區線韓製列車為藍本,向南韓Rotem訂購增強型韓製列車。 為配合九廣西鐵及迪士尼線通車,引致東涌線載客量持續上升,地鐵增訂4列列車。 3-11歲的小童、65歲或以上的長者[33]、12至25歲的全日制學生[34] 才可使用特惠車資。 不同於其他不少地鐵系統,香港的地鐵收費並非劃一,而是根據路程長短而定。 一般路線的成人八達通單程收費由港幣$4.5至$23.1不等。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修正早期系統
同日起,修正早期系統餘下路段改名為觀塘線,並需要縮短至油麻地。 這是由於在修正早期系統相關文件[11] 及1976年《香港整體交通研究》[14] 指出,荃灣線在需求量、必要性、技術上的要求進行的。 自此之後,東涌線通車,分流了來往香港站以東及荔景站以北的大批乘客。 迪士尼綫採用四卡車廂的列車行駛,每卡車廂可載客180人。
一般路綫的成人八達通單程收費由港幣$4.5至$23.1不等。 2004年10月24日,為配合九廣東鐵尖東站啟用,來往尖東站及尖沙咀站之間的行人隧道隨着尖東站啟用;尖沙咀站成為第4個與九鐵連接的轉車站[28]。 2003年12月16日,為配合九廣西鐵試搭日,東涌綫荔景站與奧運站之間新增南昌站,是香港第一個地鐵與九廣鐵路共用的車站;美孚站的轉車通道也同時啟用[16]。 為配合九廣西鐵的興建,東涌綫於深水埗加設南昌站,該車站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由地鐵和九鐵共同管理,並於2003年12月16日啟用[16]。 該段隧道及車站的BOT專營權為期15年,已於兩鐵合併後的2008年終止,並按地鐵上市時與熊谷組簽訂的協議,移交予已易名港鐵公司的地鐵公司(稱為地下鐵路地段第3號)。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其中先興建的首4期共長20公里路綫,稱為「早期系統」,而其餘5期路綫連同早期系統首4期工程,則稱為「整個系統」。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香港地铁简介
显示票价、大约耗时,票价单位为港币,分普通等车费、头等车费,购买单程票会比使用八达通更贵一些。 以成人票为例:路程较短的路线,仅需4至4.5元港币;而若是搭乘地铁距离较远,票价最高可超过50元港币。 在一些假期和节日,例如中秋节、平安夜、除夕、农历新年,地铁会作出特别服务安排,甚至会提供通宵列车服务(机场快线除外,而迪士尼线则会延长服务时间);如果遇到烟花汇演等大型活动也加密班次。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迪士尼线的列车班次将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早上开放及晚上关门时间,维持每4.5至5分钟一班。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港铁七线受阻 多条巴士线暂停或改道
同時也有部份M線巴士被跟其他巴士路線合併,甚至其他的巴士公司的巴士線合併,例如九巴的11M線於1986年6月29日與29線合併,形成今日的九巴29M線;中巴的24M線也與5M線(堅尼地城↔中環)合併為5C線。 有些甚至完全廢棄原有的行駛路線而另立新線,例如中巴的23M線被改成第16線(1987年再與10M線合併,再於1988年與10A線合併,直至中巴專營權結束)。 至於地鐵當時訂購的20輛DMS巴士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改為行走城巴屋邨巴士和海洋公園專線。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使用附註和圖形標註工具在 PDF 中新增注釋
2005年6月1日開始,欣澳站啟用,以準備迪士尼線於當年8月啟用。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機場快線及東涌線的全程行車時間分別修定為25及29分鐘[17]。 在建設海底隧道方面,當時大部份的隧道組件均是在白沙灣的海岸(即港島線通車後落成的杏花邨所在地)製造,最後才將隧道組件搬移至預定的海底隧道位置[12]。 機場快綫及東涌綫的全程行車時間分別修定為25及29分鐘[17]。 在建設海底隧道方面,當時大部份的隧道組件均是在白沙灣的海岸(即港島綫通車後落成的杏花邨所在地)製造,最後才將隧道組件搬移至預定的海底隧道位置[12]。 1974年初,日本財團簽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書,但在同年11月因中東石油危機問題而對投資前景感到悲觀,於1975年初決定退出,引致有關計劃一度暫停[11][12][13]。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地鐵安全
然而,因為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在造價問題出現分歧,故這條路線拖延至1994年11月才開始興建[15]。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荃灣至太子段)通車,並率先開放荃灣至荔景段沿綫車站,其餘車站則在同年5月17日開放[12]。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8條路綫,全長91.0公里[3],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香港地铁将军澳线
而站內的報刊派發處,則免費派發六份免費報刊:新聞娛樂報章《都市日報》、《都市流行》、《頭條日報》、《am730》以及求職招聘刊物《Recruit》、《招職》。
香港地鐵路線圖pdf: 香港地铁线路图2023 香港地铁运营时间及票价表
月台閘門能防止乘客墮軌,成本亦較便宜,無需顧及車站設計。 香港的地鐵一直都舉行不少活動,確保乘客注意使用地鐵時的安全。 例如在各個地鐵車站內有不少海報張貼,月台及車廂亦有廣播提醒乘客。 宣導標語常以粵語表示,如「搭電梯,握扶手,咪亂走」[43] 或「聽到嘟嘟聲,停低你至精」[44]。 此外,地鐵引入附例來防止乘客進行不當或危險的行為,例如禁止攜帶易燃物品,違規者可被罰款甚至入獄。 值得留意的是,地鐵禁止攜帶金屬氣球進入車廂範圍,以免影響架空電纜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