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 火炭山尾街2025 值得一提,85這個編號,已是第二次使用,第一代85線為於1974年10月20日起投入服務,往來大埔火車站(現稱大埔墟站)至鹿頸,袛於冬季假日行走,1978年10月1日起改稱74R(已取消),現在再重用。 初期用車主要是亞比安Viking VK41單層巴士(L)及圓頂珍寶(D),其後改用「雞」車為主力車隊,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改派都城嘉慕十一米(S3M)掛帥,1996年11月11日於行走本線的十六部巴士當中換入一部丹尼士巨龍十一米空調巴士(AD252 / GR3285)行走,該車直至2012年2月20日才被調走,在本路線行走近16年,可謂本路線最長壽用車,同時亦開始了本路線的空調化進程。 後來不斷增加空調巴士數目,令到普通巴士只剩下兩部行走,2006年5月25日起,更將該兩部行走本路線的普通巴士,都換成空調巴士行走,提升至全空調服務。 火炭山尾街2025 乘客於6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工業息微使工廈單位租金便宜,自2000年起吸引中文大學藝術系老師及畢業生租賃作工作室[2],逐漸吸引各地藝術家進駐。
本路線提供沙田火炭、沙田市中心、大圍、新翠往來九龍塘、樂富、九龍城及土瓜灣的巴士服務,於1980年11月1日起投入服務,沙田區總站最初是大圍(現址為富嘉花園),為沙田區第一條往來土瓜灣的巴士路線,並途經沙角街。 隨著火炭工業區轉型,區內的公營屋苑駿洋邨、彩禾苑、旭禾苑及及私人屋苑「星凱‧堤岸」於2020年起逐步落成入伙,本路線客量預期有進一步的增長。 火炭山尾街 火炭山尾街 本路線乃火炭工業區、沙田市中心及大圍往來樂富、九龍城及土瓜灣的主要路線,且服務範圍甚廣(只有本城門河西區外全日線同時服務大圍、沙田、及火炭一帶),雖然港鐵觀塘綫延綫和屯馬綫一期相繼通車,但對本線影響不高,客量不俗。 但屯馬線全線通車後,九龍城、馬頭圍也有鐵路行走,本線連同整個85系列客量均有所下跌,雖然此路線客量流失情況未及85B線般嚴重,但九巴仍然因應客量在2021年11月8日起削減本線班次。 早於2013年,九巴曾研究重組80X線,將服務範圍延展至藍田山上,方便該區乘客來往沙田區,並透過與其他途經大老山隧道路線之轉乘優惠,方便乘客到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轉乘其他路線來往馬鞍山、大埔及北區等地,同時取代原有277X線藍田山上經大老山隧道來往新界東之服務[1]。
火炭山尾街: 九巴龍運命名
2014年7月,先有消息傳出九巴即將開辦本路線,並已經在電子路線牌控制器載入本路線的資料及安排車長於同月下旬參加路線訓練。 縱使「沙田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整體方案仍未能於7月8日舉行的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獲該會通過,但該會委員並不反對重組計劃中有關開辦本路線之建議,加上觀塘區議會強烈要求的情況下[4],本路線最終於2014年8月4日開辦,成為「沙田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首條開辦的全新路線。 1979年12月31日開辦,為穗禾苑居民提供接駁港鐵觀塘綫的服務,是早期沙田區接駁地鐵站的巴士路線之一。 由本路線往火炭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田圍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維港灣方向轉乘本路線往九龍城碼頭方向,第二程免費。 火炭(英語:Fo Tan)位於香港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主要工業區。 然而區內港鐵東鐵綫上的何東樓車廠上蓋也有大型私人住宅,而香港體育學院、沙田馬場以及彭福公園則位於火炭東面的新填海區。
- 火炭工業區內多條街道均以當地鄉村命名,包括火炭路、坳背灣街、山尾街、禾寮坑路、禾上墩街、牛湖托街、黃竹洋街、河瀝背街及桂地街等。
- 然而區內港鐵東鐵綫上的何東樓車廠上蓋也有大型私人住宅,而香港體育學院、沙田馬場以及彭福公園則位於火炭東面的新填海區。
- 由本路線往火炭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田圍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維港灣方向轉乘本路線往九龍城碼頭方向,第二程免費。
- 鄰近鄉村組成「火炭約」方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包括火炭、拔子窩、落路下、河瀝背、九肚、石寮洞、山尾、黃竹洋、長瀝尾、凹背灣、龜地、禾寮坑、赤坭坪、馬料等村。
- 同年8月,本路線線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AVBE,前者已撤離)取代部分富豪超級奧林比安,至2019年全線直梯化。
- 此外近穗禾苑第二期附近也有兩個高密度私人屋苑,包括豐景花園和碧霞花園。
- 2021年5月24日,房委會正式公佈拆卸穗輝工廠大廈,原址將重建成兩幢樓高40多層的公營房屋,總樓面約64萬方呎,合共提供1360伙單位,料可容納3,700人,預計2031年落成[7]。
「火炭村」村民姓鄭,原籍廣東省五华县,避亂遷居博羅縣,後因民貧地瘠,於清雍正年間(約1730年)再移居現址。 火炭山尾街2025 火炭山尾街2025 昔日的「火炭」倚山臨河,水退時為灘,故稱為「海灘」,按客家話讀音為即「悔灘」,其後因客家話口音問題,誤稱為「火灘」,一音之轉更被稱為「火炭」沿用至今。 鄰近鄉村組成「火炭約」方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包括火炭、拔子窩、落路下、河瀝背、九肚、石寮洞、山尾、黃竹洋、長瀝尾、凹背灣、龜地、禾寮坑、赤坭坪、馬料等村。
火炭山尾街: 總站路線資料(專線小巴)
位於何東樓車廠上蓋的前九廣鐵路發展物業設有三個大型私人屋苑,分別是1985、1986年入伙的銀禧花園,1995、1996年落成的駿景園和2009年落成的御龍山。 包括中型私人屋苑華翠園、低密度別墅沙田渣甸山花園、麗峰花園和田禾苑。 此外近穗禾苑第二期附近也有兩個高密度私人屋苑,包括豐景花園和碧霞花園。 1983年5月23日開辦,當時來往彩園邨和愉翠苑,途經粉嶺、大埔、火炭等地區,總站於2013年8月24日由彩園邨縮短至華明邨,不再途經上水至粉嶺聯和墟及祥華邨。 由本路線往市區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或由本路線往白石角方向轉乘本路線往沙田方向,兩程總車資合共 $18.40。
火炭駿洋邨開經:桂地街、火炭路、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車站圍、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圍路、沙瀝公路、大老山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太子道東、觀塘道、觀塘道天橋、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鯉魚門道、高超道、碧雲道、連德道、德田街及安田街。 現時本線使用5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及1輛富豪B9TL 12米(AVBWU)雙層空調巴士,均屬沙田車廠。 火炭(山尾街)開經:山尾街、火炭路、源禾路、擔杆莆街、沙田正街、白鶴汀街、沙田正街、大埔公路、大圍道、美田路、紅梅谷路、獅子山隧道公路、獅子山隧道、窩打老道、聯合道、太子道西、馬頭涌道、馬頭圍道、浙江街、土瓜灣道及新碼頭街。 在開辦本線初期用車主要是亞比安Viking 火炭山尾街 VK41單層巴士(L)及利蘭珍寶/圓頂寶巴士(D),其後改用「雞」車利蘭勝利二型(G)為主力車隊,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改派都城嘉慕11米非空調巴士(S3M)掛帥。 由1996年11月11日起,於行走本線使用丹尼士巨龍(AD)11米空調巴士行走。 火炭山尾街2025 火炭山尾街2025 2006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以富豪奧林比安(AV)、丹尼士三叉戟(ATR)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為掛牌車。
火炭山尾街: 香港大廈搜尋
2020年7月3日,政府就火炭松頭下路與桂地街交界,前九巴火炭車廠工業地進行招標。 火炭山尾街2025 火炭山尾街2025 地皮面積約9.87萬方呎,可建樓面達93.85萬方呎,為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工業官地,吸引9間發展商或財團競投。 火炭的鄉村由昔日海邊一直沿河谷伸延至草山,包括在火炭站附近的火炭村、禾寮坑、拔子窩、落路下,較上還有桂地新村、蚊坑、黃竹洋、山尾、坳背灣、牛湖托、禾上墩、石榴洞、河瀝背、搖斗坪,同時亦包括九肚山一帶的鄉村,如九肚村、馬尿、長瀝尾等。 到1980年代至90年代,為應付不斷增加的需求九廣鐵路實行電氣化,大規模擴建何東樓車廠,新車廠建成時頂部已預留支柱供日後發展的上蓋物業銀禧花園。
- 位於何東樓車廠上蓋的前九廣鐵路發展物業設有三個大型私人屋苑,分別是1985、1986年入伙的銀禧花園,1995、1996年落成的駿景園和2009年落成的御龍山。
- 山尾街(Shan Mei Street)巴士站,位於新界沙田區火炭山尾街19-25號宇宙工業中心外、沙田商業中心對面,河瀝背街及穗豐里之間,曾屬單向西行巴士中途站。
- 縱使「沙田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整體方案仍未能於7月8日舉行的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獲該會通過,但該會委員並不反對重組計劃中有關開辦本路線之建議,加上觀塘區議會強烈要求的情況下[4],本路線最終於2014年8月4日開辦,成為「沙田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首條開辦的全新路線。
-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 此站鄰近宇宙工業中心、沙田商業中心、峰山工業中心、穗輝工業大廈、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駿洋邨、火炭駿洋邨公共運輸停車灣等。
火炭工業區內多條街道均以當地鄉村命名,包括火炭路、坳背灣街、山尾街、禾寮坑路、禾上墩街、牛湖托街、黃竹洋街、河瀝背街及桂地街等。 此外,有部份沙田馬場的馬迷也會甘願從沙田馬場步行約15分鐘前往相近的火炭村搭乘本線,以節省同樣前往油塘及藍田碧雲道的889線高昂的車費。 第一代85號線為於1974年10月20日起開辦,來往大埔火車站(現稱大埔墟站)至鹿頸,祇於冬季假日行走,1978年10月1日起改稱74R(現已停辦)。 座落山尾街的巴士總站於1983年6月18日啟用[2],第一代九巴86K線翌日進駐此站,1984年12月2日由82K線取代,維持以此站作總站,至1985年2月15日遷往火炭火車站,而85線亦於1987年延長至此站。
火炭山尾街: 沙田商業中心附近的配套設施
於2015年1月24日開辦[1][2][3],取代原有280P線,途經火炭工業區、源禾路(禾輋邨/瀝源邨)、沙田市中心、青沙公路(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連翔道、油麻地(只限回程)、港鐵九龍站(只限去程)、佐敦(只限回程)及尖沙咀。 九龍巴士88X線是九巴一條新界市區特快巴士路線,來往火炭駿洋邨及平田,途經火炭、禾輋邨、瀝源邨、沙田站、沙田圍、大老山隧道、觀塘道/觀塘繞道、油塘及碧雲道。 九龍城碼頭開經:新碼頭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新柳街、漆咸道北、馬頭圍道、馬頭涌道、太子道西、聯合道、窩打老道、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紅梅谷路、美田路、大埔公路、沙田正街、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火炭路及山尾街。 進智公交於1991年開辦的新界專綫小巴481線亦以火炭(山尾街)為總站,加上從穗禾苑開出的巴士路線皆途經此站,為火炭工業區工作的人士提供交通接駁服務。 本線是藍田及油塘首條來往沙田市中心及火炭的專營巴士路線,以及繼城巴798線後大老山隧道第2條來往火炭的專營巴士路線,曾經是九巴行車里數最長的循環路線。 火炭山尾街 由本路線往九龍城碼頭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兩程收費合共 $9.40;由上述路線往上水方向轉乘本路線往火炭方向,第二程免費。
火炭山尾街: 九龍巴士280X線
火炭及禾輋邨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巴士往返東九龍及觀塘,居民需於沙田市中心轉車或步行前往瀝源邨乘搭89線,自本線於2017年初起延長至火炭並取道源禾路後,火炭及禾輋邨市民終可以乘搭本線直達東九龍。 藍田(平田)開經:安田街、平田街、安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連德道、碧雲道、高超道、鯉魚門道、(偉發道、觀塘繞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大老山隧道、大老山公路、沙瀝公路、沙田圍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車站圍、沙田鄉事會路、源禾路、火炭路及桂地街。 1991年投入服務,為進智公交首條新界區路線,取道城門隧道來往,提供沙田火炭及荃灣之間的特快小巴服務。 於2022年11月14日起投入服務,途經屯門新墟、屯門市中心、友愛邨/安定邨、兆麟苑及豐景園往來火炭的巴士路線,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1980年11月1日開辦,是一條沙田往返九龍城及土瓜灣的路線,途經沙田市中心、大圍、九龍塘、樂富、九龍城。 山尾街(Shan 火炭山尾街2025 Mei Street)巴士站,位於新界沙田區火炭山尾街19-25號宇宙工業中心外、沙田商業中心對面,河瀝背街及穗豐里之間,曾屬單向西行巴士中途站。
火炭山尾街: 路線資料
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Fo Tan (Shan Mei Street) Public 火炭山尾街2025 Transport Interchange)[1],又稱「火炭巴士總站」(Fo Tan Bus Terminus)[2],位於新界沙田區火炭山尾街火炭第16B區火炭東熟食市場旁、穗輝工廠大廈對面,乃一坑狀露天巴士總站。 本線乘客互轉任何一條九巴獅子山隧道巴士路線(81S、過海隧道路線、馬場路線及通宵路線除外),可享有轉乘優惠,詳情請按此處。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現今的火炭一般是指由沙田馬場開始往西南方向延伸,包括何東樓、落路下村、火炭工業區、黃竹洋、穗禾路沿線,至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處以火炭路與沙田的禾輋邨分隔。 沙田污水處理廠屬馬料水範圍,而穗禾苑旁邊的下禾輋村則一般被視爲沙田的一部分。
火炭山尾街: 沙田商業中心寫字樓租單位出租
傳統上狗肚山被認爲是火炭的一部分,但因現在的九肚山住宅區的地理環境和道路系統自成一區,現多被視爲獨立的分區。 於2019年2月18日起投入服務,途經東涌北、青嶼幹線、青衣西路、青荃橋、城門隧道、大圍、沙田頭及沙田市中心,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此站鄰近宇宙工業中心、沙田商業中心、峰山工業中心、穗輝工業大廈、火炭(山尾街)公共運輸交匯處、駿洋邨、火炭駿洋邨公共運輸停車灣等。 火炭山尾街 由於山尾街交通擠塞情況嚴重,為改善巴士營運效率,由2021年5月17日起,九巴80M、81K及280X線往穗禾苑方向不再途經山尾街,自此只剩下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路線使用。
火炭山尾街: 路線數目
當中丹尼士三叉戟於2013年曾再度大量引入,其後於2015年調離。 2016年6月,本路線加入原80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373/KP3357)取代僅餘的一輛富豪奧林比安(AV528/HU9385),全線低地台化。 同年8月,本路線線加入富豪B9TL 12米(AVBW、AVBE,前者已撤離)取代部分富豪超級奧林比安,至2019年全線直梯化。 2021年5月24日,房委會正式公佈拆卸穗輝工廠大廈,原址將重建成兩幢樓高40多層的公營房屋,總樓面約64萬方呎,合共提供1360伙單位,料可容納3,700人,預計2031年落成[7]。 穗禾苑商場、銀禧薈、沙田商業中心、駿景廣場是火炭區內的商場,其中穗禾苑商場和銀禧薈設有街市。 2020年入伙,全港最高的居屋大廈旭禾苑位於火炭站附近[1];駿洋邨附近的彩禾苑於2021年入伙。
火炭山尾街: 沙田馬場
惟自工廈活化、區內工廈翻新等原因令租金大幅上升,近年已有不少藝術家遷出。 駿洋邨位處火炭西北部,由原火炭平房區內10幅私人農地,巴士廠及附近斜坡平整而成,於2020年8月開始陸續入伙。 不過受到COVID-19影響,一度被香港特區政府徵用作隔離中心,引發獲編配屋邨的準居民不滿。 2000年開始,不少藝術家在火炭工廠大廈設立工作室,現有個人或聯合工作室共50個,超過180名藝術家,進駐火炭的藝術工作者逐年遞增,形成伙炭藝術村,當中的藝術家從事包括繪畫、雕塑、陶瓷、版畫、攝影、錄像、數碼媒體、花藝設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演或其他創意工業。 藝術村每年1月份舉行開放日,藝術家會開放他們的工作室,讓公眾人士遊訪他們的創作天地及體驗他們創作歷程,而公眾可與藝術家直接對話,在輕鬆的氣氛下交流創作心得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