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one 也就順理成章的拆了,入手了一個 J4105 的 4 個 軟路由2025 Intel i211 網口小機器來充當軟路由的功能,使用了兩個月,覺得還不錯,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遇到过很多上车的粉丝朋友拿到机器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里先感谢粉丝对我个人的信任,完全不会用也敢上车。 这里详细讲解一下拿到软路由该怎么连线、拨号,以及一些基础的设置(基于openwrt)。 在我看来,软路由的缺点只有一个,折腾起来太费劲,换句话说就是学习成本高,没这功夫跟耐心的朋友,直接劝退。 首先,對於RTL 8125B,目前很多系統都不能直接驅動。
它是专门作为防火墙建立的,它在保护你的网络的同时保护自己免受攻击。 通過 Win10 PE 跑個 CPU-Z看看,能正確識別 J4105 的編號和步進版本等信息,應該是一顆正式版的 CPU。 開機進 BIOS 看了一下,習慣了現在各個大廠的圖形化界面,看到這復古的BIOS界面時,還真有點不習慣。 CPU 採用核心直觸的設計,不需要開蓋就可以看到光亮的 CPU 軟路由2025 核心,只是沒蓋的話就不能物理讀取 CPU 型號了。
軟路由: 最便宜的大量無線裝置連線解決方案—「軟體路由器」架設全攻略
在各種折騰過程中,很多調試環境都會造成閑歇性的斷網。 隨著間歇斷網越加頻繁,其他家庭成員對我的忍耐與寬容度越來越低……家庭輿論壓力有點大! 小米的路由器只能说能用,价格也不算贵,IPQ5000作为入门级别的ARM平台跑跑常见的200Mbps家宽挺好,购买多台也能走Mesh,凑合能用吧。 推荐配置还是老一套,E5 2660v2双路+32G内存+任意82599光卡,PCDN标配,压测10G以内没有任何问题。
- 如果你有极客精神,喜欢将你的网络透彻掌握在手中并发挥极致性能而不怕任何折腾,那么软路由绝对是不二之选。
- 这些硬件平台,可以是一块开发板、一台工控机甚至是一台旧电脑,都可以。
- 它还支持静态路由以及几种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BGP、OSPF、RIP、IPv6路由协议等),就像普通企业的路由器设备一样。
- ▲ RTD1296 性能強大,功能齊全,群暉都拿他做了一款 NAS ,用來做軟路由還是非常不錯的,比如大名鼎鼎的礦渣星際蝸牛,樹莓派等等。
- 而对于软路由来说,如果没有一点的网络基础和学习实践能力,并非所有人都能驾驭。
如果你想把你的家庭WiFi无线路由器升级为一个更灵活和功能更丰富的设备,这个路由器操作系统是非常好的。 它支持VPN,允许你安全地连接到你的内部网络,你可以把IPFire变成一个无线接入点,并通过IPFire的软件包管理系统Pakfire做更多的事情。 它包括一个Web界面,用于配置所有组件,所以你不需要有编程经验就可以使用和设置它。 通常情况下,商业和企业级路由器(如思科、瞻博网络、HPE等)运行在自己专有的操作系统(OS)上,这些软件只运行在特定供应商的硬件设备上。
軟路由: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它可以在X86(64位)服务器上工作,也支持众多的虚拟化平台,如Vmware、KVM、Hyper-V、VirtualBox和其他许多平台。 跑了分,對比是 9900KF,單核有 9900KF 五分之一的性能,多核有十分之一的性能,這性能用來跑軟路由,完全足夠了。 這款機器的 BIOS 沒有經過任何的定製,所有可調參數,不管有用沒用,都全部開放給了用戶。
尤其是後續想用虛擬機的話,在選擇時一定要看這款CPU和搭配的主板網卡是否支持直通,建議跟賣家詢問清楚。 軟路由2025 軟路由2025 還有一個想提到的注意事項就是,一定要看你購買的工控機網卡是否免驅支持你想安裝的軟路由系統,以免給後續的操作或使用帶來不便。 具备强大性能和多种功能的高端硬路由的价格动辄上千,而用软路由来实现同样的效果可能只需要二三百来块钱,这差价我们可以用来升级我们的网络带宽或干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其次,软路由的性能更强大。
軟路由: 軟路由的優缺點
▲ 通過這個內網測速功能,可以瞭解到 WAN口 與 LAN 的實際速率,方便高端用戶的調節。 ——對,我是小白,對我而言就是測個速,瞭解下我現在的網絡怎麼樣。 ▲ EasePi ARS2 在 i/o 接口這一側從左到右依次是,電源鍵,電源適配器輸入口,千兆 WAN 口,千兆 LAN 口,以及最右側的按鈕是軟重啟/重置按鈕。 很多人認為助聽器就是助聽耳機,覺得助聽器很便宜,不值那麼多錢。
軟路由: 軟路由的特點
某些硬路由同样支持DDNS和端口映射,但是有很多限制,仅支持特定的厂商。 软路由的扩展功能比较强,可以支持大多数的DDNS服务商。 軟路由2025 通过DDNS+端口映射,可以实现在外网任何地方访问家里的路由器、NAS、监控摄像头等,还可以搭建自己使用的网站,实时上传照片等。 软路由相比硬路由的优势在于其扩展性,可以安装各类插件,扩展其功能。 没玩过软路由的用户可能不知道其功能的强大,下面介绍几个目前常用的功能。 軟路由 就像本文中的其他一些选项(如Pfsense、IPFire等),这主要是一个网络防火墙,但它也可以作为一个软路由。
軟路由: 軟路由
如果你選擇的是搭載 3215U 等支援虛擬化的 CPU 的軟路由,那麼至少需要 軟路由 8GB 的記憶體了,因為每個虛擬出來的系統,都至少要分配 1-2GB 的記憶體。 要是還有「虛擬 NAS」 的話,可能還要分配更多的記憶體。 因為軟路由使用的是低電壓的 CPU,因此我們需要選擇 DDR3L 的記憶體條,也就是膝上型電腦上的「短條記憶體」。 如果你正好有舊筆記本上淘汰下來的這種記憶體條,那麼就可以「廢物再利用」節省一筆花銷。
軟路由: CPU
除了 J1900 ,英特尔凌动 N2600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搭载这两款 CPU 的路由器价格也相对便宜。 ▲ EasePi ARS2 小巧的體積,3W 的運行功耗,掛載機械硬盤後功耗也僅有 9W ,功率十分低,可以作為 NAS 使用。 運行十分穩定,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重啟、斷網的現象,用手觸摸有熱感,用戶可以自行擴展風扇對它進行散熱。 就算是基礎不太好的朋友,也可以通過應用市場,慢慢開始熟悉軟路由,是一塊很好的練手平台。 目前比較成熟和主流的方案是使用 英特爾賽揚 J1900 處理器 ,如果你的要求不是特別高,那麼這顆 CPU 足以滿足一個普通家庭的全部需求。
軟路由: 电脑网口连接软路由Lan口
:單網口機器當主路由,進出全在一個網口、透過VLAN方式劃分流量。 設定比較繁瑣,一個網口既當爹又當媽跑不滿千兆,穩定性一般。 程序自动运行,之后出现选择软路由安装盘符,一般都为第一个硬盘为电脑硬盘,也可根据硬盘大小判断,因为小编的U盘是8G的,所以第一个20G肯定是电脑硬盘,选择第一个硬盘,然后输入“y”继续。 建议先将用作软路由的电脑硬盘盘符全部删除,选择U盘启动菜单Disk Genius硬盘分区工具将盘符全部删除即可。
軟路由: 安装软路由系统
在網際網路時代,家庭網路頻寬速度飛速地提升,家庭中的智慧移動裝置越來越多,智慧家居裝置也開始逐漸地普及,於是家裡的路由器需承載的負荷也越來越大。 不過,普通的路由器越來越難滿足現階段的家庭需求,軟路由因此登上了舞臺。 軟路由 普通家用建議使用硬路由當AP,有AP模式的切換到AP模式,速率高訊號好,只負責發射WIFI效能要求不是很高,更新換代成本也低。
軟路由: 路由器:什么是软路由,看完本篇文章你就懂了
如果是光猫拨号,这里协议默认选项不用动,DHCP客户端。 如果是路由器拨号、光猫桥接模式,协议改成PPPoE、点切换协议,然后正常填账号密码拨号。 軟路由2025 我开车的软路由一般都会告诉你哪个是LAN口,如果全新刷机或者其他机器,随便连一个就好了,如果没有获取到IP换一个网口。 当然,某些优劣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功耗:高端的硬路由动辄十几瓦待机功耗,正在开车的软路由待机只有5W不到。
軟路由: 安装软路由系统
比如這裏有個毫無作用的 軟路由2025 NVME Configuration。 這種 BIOS 大家就進去逛一下,體驗一把復古的感覺就好了,不是有特別需求,就不要隨便調整了。 現在入冬了,氣溫大概十幾度,當個暖手寶,效果剛剛好。 再看一眼 SATA 線,連接硬盤的一側是數據與電源接口整合的設計,另外一端 SATA 是標準接口,電源則是 4pin 連接頭,非標設計。 网络正常的情况下,LAN口IP显示网关地址,WAN口显示上级或者外网IP地址,接收发送数据包会有统计。
軟路由: 路由器:什么是软路由,看完本篇文章你就懂了
它是免费的,并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来保护和保障你的网络。 你可以在GitHub上找到所有的信息,包括贡献者和来源。 它可用于x86/x86-64平台(例如,你可以在旧PC上使用它)和基于ARM的设备,如Raspberry Pi。 与Pfsense类似,IPFire是另一个基于Linux的多功能开源防火墙。 然而,它也可以运行在X86硬件上(如PC,服务器),以充分利用这些机器的更强大的组件(与嵌入式设备相比)。
軟路由: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這款 J4105 4口軟路由,性能上應付家庭千兆網絡的需求是完全足夠了的,而且由於是 X86 架構,PVE 開源虛擬機給了它無限的拓展能力,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折騰出非常多豐富的功能。 從上面的性能測試中可以看到,2 核心 1 線程加 1GB 內存的配置,應對我家 300M 的電信單撥,偶爾看看油管 4K 視頻的出國需求已經是完全足夠了的。 於是我再安裝了一台 Ubuntu Server 20.04 虛擬機,並安裝了 Docker 來擴展服務。 RouterOS(ROS):号称路由系统占有率第一位,流控限速做得非常好,系统很稳定,界面非常复杂,它的配置完全可以在大学开一门专业课,估计很多网管都还吃着这一碗饭。 个人用户不建议使用,你想见识一下也可以装个和谐版玩玩。 ▲ 輸入路由器ip+“:8086”,即可訪問 jellyfin,我們在設置裡面設置“硬件加速”為“無”之後,即可利用 RTD 1296 實現 jellyfin 硬解。
軟路由: 軟路由
电脑选择U盘启动,不同电脑启动快捷键不一样,大部分电脑在启动瞬间按F8可进入启动选项。 也可以按DEL或F2进入主板BIOS设置U盘启动,这里就不详解了。 准备至少2G的U盘,安装U盘启动系统,这里以老毛桃UEFI版为例,选择U盘盘符,直接默认安装。
你不需要Linux的知识来使用它,但你应该熟悉网络。 AdvancedTomato版本具有所有这些功能,但与原本的Tomato固件相比,用户使用更直观的GUI。 它支持200多种不同的设备和所有当前的WLAN标准。 功耗肯定是大家特別關心的一個點,這款機器到手已經穩定運行2個多月了,根據直連小米 軟路由 WiFi 功率插座的統計結果,正常功率 7w 左右,很少有超過10W的情形。
軟路由: 最便宜的大量無線裝置連線解決方案—「軟體路由器」架設全攻略
顺便提一下的是,硬路由中也有不少可以刷软路由固件,但者不等于可以替代软路由。 因为其数据包的路由转发是由专用硬件完成的,并非处理器,因此其处理器性能非常孱弱内存也难以和软路由相比。 当然那些贵如天际的硬路由处理肯定是比一两百块的要好很多,但是仍然难以比肩软路由的处理器性能,除非你真的不在乎银子,买那些十数万的路由器。 配合上易有雲,可以輕鬆實現多設備遠程數據同步,並且這個同步速度極快。 軟路由系統本身對於儲存空間的要求非常低,百兆左右的空間就已經足夠使用了。 軟路由一般既可以內接 MSATA SSD,也可以外接U盤或者行動硬碟,但這裡比較推薦大家使用 16 GB 的 MSATA SSD:一來可以滿足軟路由的儲存需求,二來以後安裝外掛也不用擔心空間使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