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甄選攻讀雙學位課程的中大學生,將於第一和第四學年在中大學習,於第二和第三學年到北大上課。 滿足兩所大學的畢業要求後,學生將獲中大頒授語言學文學士, 及獲北大頒授漢語言文學士。 修讀雙學位課程的學生可獲豐富的語言學培訓,不僅集合兩個課程的優勢,還能通過在不同環境中學習,擴闊視野,增強學生畢業後進修學習和事業發展的優勢。 藝術文學碩士課程旨在為有意發展個人藝術創作的人士提供深造平台。 課程以創作實踐和研討的形式,引導學生發展個人的創作方向。 課程內容包括藝術史、文化理論及藝術創作,藉此協助學生從專業的角度來界定或重新審視藝術創作,加強批判性思考,提高藝術創作水準。
今日 Tutor Circle 中大藝術課程2025 尋補 小編就整合了多間大專院校的課程內容、Jupas收分、入學面試、畢業出路等,解答大家對藝術系的疑惑。 自2013年起「中大藝術」展覽均包括兩部份。 第一部份是五月至六月期間舉行的本科畢業展、藝術碩士展、系展和邀請展;第二部份則是於七月舉行的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與一年級展。 中大藝術課程2025 展覽於中文大學文物館、新亞書院誠明館及許氏文化館舉行。 本學院所推出的中國書畫課程有幸邀請到多位書畫名家親自教授。 有興趣學習中國書畫的人士可按照個人程度修讀各項基礎、進階及深造課程。
中大藝術課程: 曹焯焱 (2021 藝術碩士)
另外,浸大亦有為視覺藝術特別在啟德設立專屬的校園。 中大藝術課程2025 入學面試方面,浸大一方面需要面試之餘,還會要求實習試,並在提交作品集亦有特別要求。 浸大在2月中會舉行有關作品集的Zoom簡介會。 中大藝術系於1957年伴隨新亞書院成立,課程中西藝術史與創作技巧並重。 曾多次與王家衛合作的著名電影攝影師杜可風也是畢業於中大藝術系。
- 這兩年來,正常生活看似被瓦解,在未知的前路上,藝術彷似變成一種奢侈。
- 陶淑慧
- 各個展覽將展現藝術系同學的學習與實驗、討論與實踐的作品,回應自身的探求與時代的進程。
- 然而,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藝術正正在亂世提供途徑,助我們沉澱雜思,拾回如白紙的自身,重拾提問、思考與創造等能力,從而在世界站穩住腳。
學費並不包括課程所需之工具、物料及籌辦畢業展覽之費用 。 中大藝術課程2025 中大藝術課程2025 中大藝術課程2025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 於驟變的時代,今日唔知聽日事。 這兩年來,正常生活看似被瓦解,在未知的前路上,藝術彷似變成一種奢侈。 然而,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藝術正正在亂世提供途徑,助我們沉澱雜思,拾回如白紙的自身,重拾提問、思考與創造等能力,從而在世界站穩住腳。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申領合共最多25,000港元的資助。
中大藝術課程: 藝術設計文憑課程 Diploma Programme in Graphic Design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副會長,現為玫瑰崗中學藝術教育發展總監,並在2014至2019年期間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大會委員及藝術教育組主席。 中大藝術課程 陶淑慧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藝術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 2020年加入中大藝術系,主要教授中國書法、篆刻創作課程。 劉瑩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碩士)、香港教育大學(碩士)及中央美術學院(博士)。
自1957年成立至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致力栽培藝術人才,每年均有各俱專長的藝術人才畢業於此。 中國書畫的學習,既有傳統師徒傳授,也有於學院修讀課程。 中大藝術課程 這次邀請四位求藝經歷不同的藝術家分享各自中國書畫學習經驗、求藝創作心得,反思香港書畫藝術教育的得失, 探索本地文化生態中更多學習書畫的途徑和可能性。
中大藝術課程: 藝術碩士
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中西美術史比較研究和藝術創作。 中大藝術課程 著有《視藝教師在前線》、《越界-香港現代水墨畫家訪談錄》、《共享瑰寶-探索香港中學陶藝教與學》等。 手執教鞭二十多年,仍相信藝術和教育當以人為本。
- 本課程乃兼讀制課程,通常為期兩年(共四個學期)。
- (3) 藝術史與藝術創作-兩者兼備。
- 所有已獲取錄之學生均為暫取生,須於修畢第一年課程後接受評核,由學部決定能否繼續。
- 本系研究學部可為全日制研究式課程的研究生提供「研究生助學金」。
- 因為教師工資穩定,又能夠發揮所長,但會要求畢業生對各項技巧完整而熟悉。
香港藝術教育旨在培養美感觸覺和文化意識,然而中國書畫於中學階段的教育中並不常見,除了香港教育局的政策外,藝術教師的專業培訓、香港藝術教育的多元文化發展意向等亦不容忽視。 講座簡介: 香港藝術教育旨在培養美感觸覺和文化意識,然而中國書畫於中學階段的教育中並不常見。
中大藝術課程: 藝術,音樂及人文學科
藝術文學碩士課程將設兩項專修範疇:當代藝術創作、中國藝術創作。 課程旨在為有意發展個人藝術創作的人士提供深造平台。 中大藝術課程 藝術文學碩士課程將新設兩項專修範疇:當代藝術創作及中國藝術創作。 中大的語言學文學士課程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認可為主修英文科目的學位課程。 中大藝術課程2025 畢業生完成相關教師培訓課程後,可獲豁免英文科語文能力評核。
中大藝術課程: 中國書畫川流匯聚 香港傳承多元學習
第一階段「中大藝術2022」分別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展廳一(簡稱:文物館展廳一)及新亞書院誠明館二、三樓舉行。 展覽期間設有學術講座,詳情請電郵予鄧小姐查詢()。 本系課程包括多種中國藝術創作及藝術史科目,同時提供西方藝術史及藝術創作訓練,尤其強調中西藝術的相互學習,以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的特色。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將於2022年7月11至31日,假許氏文化館舉辦中大藝術2022: 中大藝術課程 「≥3.8Mbps 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展」。
中大藝術課程: 藝術、設計及文化 中國美術
鄭宇程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頒發「本地藝術行政獎學金2021」。 中大藝術課程2025 林煒欣在都會國際青年藝術節2020全港視藝大賽(第四季)(公開組)奪得金獎、香港教育大學2019年度成績優異奬 (視覺藝術)。 中大藝術課程2025 陳浩然於2020年亞洲地理雜誌IOA攝影比賽黑白組二月獎奪得冠軍,以及2019年國家地理會德豐香港攝影大賽黑白組冠軍。 是次參加展覽的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生,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專業,各自帶著不同經歷和創意,融合作品之中,拼湊出獨一無二的視覺經驗與感受。
中大藝術課程: 入學資格
是次展覽將展出15位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生之作品。 中大藝術課程 課程通常為期兩年,學生必須修畢至少24學分方可畢業。 中大藝術課程2025 所有已獲取錄之學生均為暫取生,須於修畢第一年課程後接受評核,由學部決定能否繼續。 選修科目(6學分)
中大藝術課程: 中國書畫研究文憑
近三年新冠疫情反覆肆虐,增加了舉辦展覽的難度,但各方的支持與鼓勵下,同學披荊斬棘、艱苦奮進,「中大藝術2022」得以如期舉行,延續「中大藝術」展覽的多年傳統。 鑑於疫情考量下,「中大藝術2022」的規模將會精簡,部份展覽及活動遺憾被迫取消;惟繼續進行系展(策展)、本科生畢業展、藝術碩士畢業展及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等。 (甲) 中大藝術課程2025 申請入讀本校最低要求 申請人如持有其他資歷(如GCE-AL, IB,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副學士/ 高級文憑等),必須經非聯招申請入讀。 有關申請之詳情及要求,申請人可參閱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 為配合社會轉變與藝術新潮,本系不時修訂課程;又增設專業培訓科目及實習計劃,讓學生實踐所學,日後不論在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藝術行政等領域,皆能作出貢獻。
中大藝術課程: 語言學
雖然中學有修讀視藝的學生有優勢,但事實上以上各科未有要求學生必須有修讀視藝。 即使學生未有在中學修讀視藝,只要能夠有足夠作品表現你的能力,仍然有可能入讀上述學科。 設計科系與藝術最大分別在於,涉及更多人為和商業元素,選科的學生需要思考自己性格,是否真的喜歡。 其中梁程萬於2021年榮獲法藍瓷國際光點計劃新秀獎、Louis Vuitton獎學金等多個獎項,並於同年舉辦首個個展。
中大藝術課程: 課程搜尋
部分藝術系學生在畢業後都會考取教育文憑(PGDE),然後在小學或中學任教視覺藝術科。 中大藝術課程2025 因為教師工資穩定,又能夠發揮所長,但會要求畢業生對各項技巧完整而熟悉。 即使不想在日校任教,現在坊間亦有不少藝術學校,畢業生亦可以成為自由身或全職興趣班導師,工作更加彈性。 想入讀Poly Design的話要留意,理大與中大、浸大相同的是,學科更加看重的是同學的作品集和面試表現,而且更加傾向錄取一些表現自信外向的學生。 在入學方面,理大是以學院形式大類收生,入學後才申請主修。
中大藝術課程: 中國藝術
上傳以下附加申請材料至藝術學部檔案收集系統。 藝術學部將於申請截止日期前以電郵方式通知申請人上傳方法。 全期學費 HK$ 中大藝術課程 36,100,第一期學費 HK$ 24,000 (開課前通知入賬);第二期學費 HK$ 12,100 (於開課後第6個月繳交) 。
主修要求 本課程分設三項專修範圍: (1) 藝術史-以教授中國藝術發展為重點; (2) 現代藝術創作-以教授藝術技巧為主; (3) 藝術史與藝術創作-兩者兼備。 藝術系主修生須始於第三修業年從上述三項專修範圍中選擇其一。
中大藝術課程: 中國書法文憑
”Que será será” 是他們的訣別語,但願能勇敢面對無可預測的未來。 雖然嚴峻疫情使「中大藝術」展覽充滿著變數,但同學們仍疫境自強,希望透過作品舒緩大眾在抗疫中的壓抑心情,帶來更多正能量,同時肩負本地藝術文化趨向更多元的使命。 於擬定學生取錄名單時,會綜合考慮申請者的學業表現、個人作品集及面試表現。 副修要求 有意副修藝術的學生須修滿25學分及達到個別類別的要求。 本課程乃兼讀制課程,通常為期兩年(共四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