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的路段非常接近市區,而且走的是引水道旁的小徑,整體上較遜色。 今次去近年大熱的玉桂山,皆因南港島線通車後,交通變得非常方便,再加上電視介紹,每逢週末,都吸引一大批山友前來到朝聖。 在渣甸山與小馬山間的山坳近標距柱H056,可左走沿渣甸北引水道行走一段,再在右方爆炸品處理課基地旁的石級下降至畢拉山道。 由此可沿路下走至近畢拉山道111號乘小巴離去。
「港島徑第四段」由灣仔峽出發,經林蔭的金夫人馳馬徑,轉入中峽道上山,再沿金馬倫山山腰的布力徑行,最後去到黃泥涌峽完結。 第五景:踏龍觀海途經路徑:港島徑(第八段)土地灣至大浪灣前往方法: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到石澳道「土地灣」巴士站附近,即港島徑第八段入口。 第四景:水塘絕色途經路徑:港島徑(第六段)柏架山道至大潭道前往方法: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大潭郊野公園」巴士站。 下車後,過對面馬路便是大潭郊野公園入口。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徑第一段
每年綠色力量都舉行綠色力量環島行,為香港環境教育工作籌款。 港島徑第二段 續走馬路下降至支徑,需左走(右方山徑可通往置富花園)踏上較小的水泥徑。 沿路直走至涼亭,可觀看田灣及香港仔的風光。 隨後左轉,走過山腰徑,與市區高樓更是在咫尺之間。 到達引水道後,在奇力山東南坡的山腰行走。
- 值得留意是路況開始狹窄,人多時宜多加小心。
- 港島徑第六段的起點在大風坳,即柏架山道。
- 未幾,便見一個解說牌,介紹渣甸山的歷史。
- 在司徒拔道及山頂道的交匯處,沿公園旁的香港仔水塘道下走至第四段的起點。
- 港島徑的部分路段為引水道及車路,較為沉悶;但也有不少路段是林蔭下的泥徑,令人彷如置身原始森林中。
- 港島徑第二段沒有補給位,遊人需要帶備充足的水與乾糧,這條圍繞奇力山而走的路景色略遜第一段,勝在距離更短,是全家周末出身汗之選。
- 路線往後會接上一條支路,在此便需右轉下走。
其中一棵巨大的印度橡樹(印度榕),粗壯的氣根如長鬚般下垂,值得駐足細賞。 港島徑是本港第三條長途遠足徑,位於香港島,於1985年啟用。 港島徑共分為八段,全長約50km,是本港路程最短的長途遠足徑。 路線主要由香港島西部的山頂至東部近石澳的大浪灣。 在山莊對面,有一個標示著港島徑的樓牌,易於辨認。 未幾,便見一個解說牌,介紹渣甸山的歷史。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徑第3段
此段多是林蔭下的泥徑,先後越過兩道英式古橋 。 走過一個休憩點後,便會接上水泥徑下降至一分支。 港島徑第二段2025 「港島徑第二段」是全港島徑第二短的路線,由薄扶林水塘道中間出發,繞過奇力山的山腰,經過一段引水道,最後接上貝璐道完結。 第二景:盧吉棧道途經路徑:港島徑(第一段)山頂至薄扶林水塘前往方法:到達山頂後,沿山頂道向凌霄閣方向步行至盧吉道起點。
路線往後會接上一條支路,在此便需右轉下走。 這段路的兩旁多植台灣相思,其樹幹橫向伸展,如傘子般為路徑作遮蔭。 花落時節,小絨球般的黃花蓋滿一地,為平凡的路徑增添不少色彩。
港島徑第二段: 第一段
路徑初時較緩,慢慢上升,隨後斜度漸增,但走的都是清晰的梯級。 登山不久,回望便可見剛才走過的陽明山莊。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徑第二段2025 由此再微升一段,便可到達渣甸山,在此可下瞰跑馬地一帶市區。
沿左方路徑再走一段至下個一分岔口,離開金夫人馳馬徑左轉(右方可往南風道)上走石級接上中峽道。 循斜路上走,走至分支(左方可上走返回灣仔峽)右轉,途中可觀賞看回望山頂的風光。 看著聶高信山南坡的山林,很快便會走至中峽,即布力徑。 在此右轉,經過聶高信山的山腰走至港島徑第四段終點黃泥涌峽道。 港島徑第二段2025 這道環繞著太平山山腰的步行徑依山而建,位置優越,可環視維多利亞港兩岸景色,而路上古舊的街燈與石椅都甚具特色。 這步行徑的植物生長得非常茂盛,沿途都見各種各樣的苔蘚類植物,而且設有相關的解說牌。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南六山
第一段由港島山頂爐峰峽出發,沿盧吉道及夏力道,經過西高山山腳後,沿薄扶林家樂徑,直至薄扶林水塘道為止。 此後從渣甸山下降,不久便見左方的荒禿礦場,與右方的茂密綠林成強烈對比。 下降至山坳,大潭翠谷更是一覽無餘,下瀉的山谷引導著您的目光直奔遠處的大潭上水塘。 港島徑第二段2025 隨後上攀一段石級,走過了小馬山的路口,很快便可上走至畢拿山,飽嚐更為寬遠的景致。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徑
2019年4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了龍脊為全球最佳23條遠足徑之一。 港島徑第二段 04年11月時代周刊亞洲版也稱香港的龍脊為亞洲區最佳的市區遠足徑。 港島徑(英文:Hong Kong Trail)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的遠足徑,於1985年4月1日啟用,全長50公里,共分為8段。 起點位於山頂爐峰峽,而終點則為石澳大浪灣。
港島徑第二段: 香港之心(TimHiking版v
港島徑第六段的起點在大風坳,即柏架山道。 大風坳是畢拿山與柏架山之間的山坳,是個十字路口,路徑可分別上攀柏架山、下降鰂魚涌或大潭篤水塘。 由於大風坳沒有車輛可達,如要行走港島徑第六段,須由鰂魚涌上走或經第五段續走。 港島徑第二段的起點是由薄扶林道往薄扶林水塘道方向約1.5公里的道路分支處。 路線一開始便離開薄扶林水塘道右轉馬路上行,不久便需隨指示牌左轉梯級上走再接另一道水泥馬路,而路旁建有好些健身設施供遊人使用。 沿徑一直行走至夏力道與克頓道交匯的休憩處,可稍作休息。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徑第2段
最後急降約600級天梯至大風坳,完成港島徑第五段。 港島徑第六段以下降及平坦的路段為主,非常容易行走。 港島徑第二段 港島徑第二段2025 由凌宵閣開始,往西高山的一段盧吉道,是意想不到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