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社緊貼高中學制改革,自2011年起出版《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備受學界歡迎,指南今年印行六萬六千冊,免費派發全港中三至中五學生。 早前已向全港中學徵訂,家長及學生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親身前往學友社社址或分發處免費索取,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中六畢業生 學友社連續四年獲教育局委託擔任免試收生計劃指南的顧問及編輯工作,指南內容豐富,包括計劃詳情、填選志願策略、內地畢業港生出路、在讀港生及畢業港生分享、獎助學金,以及參與高校簡介及各校招生課程列表。 指南今年內容涵蓋:大學聯招課程改選、SSSDP課程報讀形勢、副學位課程、經評審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毅進文憑、其他全日制證書或文憑課程、外地升學、職業訓練及就業資訊等,並載有升學專家的輔導及分析。 今年文憑試將於7月12日放榜,學友社即日起免費派發《出路指南2017》,提供全面詳實的升學資訊,助學生綜覽多元出路,及早規劃前程。
- 同學可參閱《出路指南2023》P.17的「多元出路綜合體」,檢視以上五大類成績配對的各種出路途徑。
- VTC高級文憑課程多為職業導向,教授實務技能,亦與業界合作為學生提供最少90小時的工作實習及行業體驗。
- 如參加者需要出席大學面試,亦可向秘書處提出請假申請,主辦機構將按規定及視當時的防疫安排,在合理的情況下,不視作參加者缺席活動論。
- 另外,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規定中,考生必需在應考高考的前1屆(即中六)或以前取得中英文科及格,故一般而言語文科不及格,尤其兩科語文科都不及格的的學生升讀預科會比較困難。
- 《中六升學指南2022》詳載大學聯招課程及聯招以外學士學位課程等升學資訊,助應屆文憑試考生填選聯招志願,籌劃升學計劃。
- 《大中華升學指南2017》印行五萬本,免費派發予全港高中學生。
- 近五年共有六所大專校院停辦,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截至今年一月底為止,經教育部專案安置的1516名學生中,有249人遭退學…
指南印行7.2萬套,即日起透過全港中學向同學免費派發,市民亦可於學友社及指定公開派發點免費索取。 學生及家長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免費索取,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學友社「一站式學生資訊網站」已上載指南的電子版,供免費下載。
中六畢業生: 香港教育
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截至目前,超过50个国家已确认参展。 企业商业展签约展览面积已超过36万平方米,达到预期目标。 中六畢業生2025 开放育新机、开放助发展、开放促改革,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为全球国家和企业分享中国机遇打造了一条“开放快车道”。
DSE放榜在即,學友社《出路指南2016》經已出版,提供最新放榜出路及生涯規劃資訊,助中五及中六學生、家長和老師作好放榜準備。 ‧ 大學聯招選科攻略 包括各聯招院校入學要求、聯招課程及SSSDP課程總覽、面試資訊、各課程去年新生入學成績、聯招院校介紹等。 ‧ 大學聯招課程總覽(包括SSSDP課程) 包括各聯招院校入學要求、聯招課程及SSSDP課程總覽、面試資訊、各課程去年新生入學成績、聯招院校介紹等。
中六畢業生: 最新消息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表示,退場學校學生安置後恐難接續學習,教育部應提供更多關懷資源,或責成相關單位追蹤學生受教權;也應關懷退場學校教職員工,因目前私校保險無法延續勞保,年資重來,權益不如一般勞工。 今年指南亦增設「學徒訓練計劃專題」,除介紹多個具規模的學徒訓練計劃詳情外,亦訪問多位現職學徒及過來人,分享成為學徒的故事與心得。 據調查顯示,2021年中六畢業生中,93.7% 繼續修讀全日制課程, 2.8%從事全職工作,2.3%部分時間工作或部分時間求學,餘下的1. 按照地區分佈,去年最多中六畢業生赴內地升學,有1985人(35.2%),其次是台灣及英國,分別有1252人(22.2%)及1233人(21.8%)。 無論是採用哪種評級制度,如學生考試表現比起該科不及格的考生更差,或因作弊而被取消成績,則給予「不予評級」成績(Unclassified,簡寫作”U”)。 而因病等理由缺考全卷(法文除外)者則給予Abs(Absent)評級。
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将于9月21至24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携手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共享新未来”。 陳玟秀說,姐姐精於動畫繪製,而他對資訊很有興趣,因此,以長中工業群資訊科為第一志願,並立下目標,未來想與姊姊開設動畫工作室,由姊姊專責動畫繪製,她負責軟體程式設計,此願景也獲得家人大力支持。 私校退場一波波,教育部聲稱轉學安置能夠保障學生最佳利益,事實上卻是將學生推進高休退學率的萬丈深淵。 陽明交通大學邀請新竹女中改隸為附屬高中,新竹女中校友發起連署表達反對,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今天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 他表示,就任豐中校長,很大的因素是因大里高中同仁及家長會的支持,因為在大里高中的付出,讓他有自信,覺得自己應該做得到。 原則三 對照得失 權衡輕重 穩定心神後,同學便要細心分析各種可行出路的利弊得失與發展空間,從而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抉擇。
中六畢業生: 【Engine 出路】香港基建項目多 Engine中Civil出路最佳?
2018年免試收生計劃將有102所內地高校參與,最新一屆計劃的指南經已出版,內容包括內地升學概況、免試收生計劃詳情及策略、畢業港生出路、學生分享、生活小百科,以及各參與高校的介紹及招生課程等。 2019年免試收生計劃將有110所內地高校參與,而最新一屆計劃的指南已經出版,內容包括內地升學概況、免試收生計劃詳情及策略、各參與高校的介紹及招生課程一覽、畢業港生出路、學生分享、生活小百科,以及內地高校港生訪問等。 《大中華升學指南2019》集合內地、臺灣及澳門的最新升學情報,內容包括當地升學現況、院校及學科簡介、入學途徑、報名策略、校園生活須知、畢業生出路等資訊,讓同學透徹了解三地升學各自的要點,從而選擇最合適的途徑以報讀心儀學府。 《指南》亦邀得多位升學專家撰寫輔導文章,提供選科及選校的實用貼士、填選志願策略等,有助同學更準確、更有效地作出升學抉擇,增加獲心儀院校取錄的機會。 配合免試收生計劃的開展,學友社本年度首次獲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委託,編輯及製作《內地高校免試收生計劃一本通》便覽單張,讓學生及家長一手掌握內地升學概況。
學生可以因應各自的會考成績,選擇修讀AL(高級程度)或AS(高級補充程度)科目。 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之後,學生需要以校內考試成績作評級,決定能否升讀高中(中四、中五)。 香港的中四及中五課程,大致上會文理分科,分開文、理、商科3個主流。
中六畢業生: 學校推薦
第六届进博会国家综合展的中国馆里,将设立“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全面展示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实践和建设成就。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增长35.7%。 透过进博会的窗口,更多企业与中国续写更长久的约定,深度嵌入中国的产业链乃至创新链。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总经理薛迎杰介绍,今年以来企业携2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客商,成功推动近200款进博会同款商品进入浙江、山东、河北等地,实现“进博溢出效应”再放大。 无印良品中国总经理清水智说,希望借助“进博首秀”,向外界展示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
中六畢業生: 會考生放榜他問「可以重考嗎?」 網搖頭:重頭戲在後頭
[12]由1978年9月起,政府提供足夠學位予所有小學畢業生,使他們在官立及資助類別學校升讀三年免費初中課程。 2012年,英國教育媒體公司培生集團參考了識字率、國際考試成績、大學入學率及2006至2010年的畢業率等數據,公布了全球教育系統排名,芬蘭、韓國及香港分別排首三位[2][3][4]。 同年,教育局根據數據顯示,公布香港學生的英語水平在近年均十分穩定,過去幾年,香港大學畢業生於國際英語水平測試中大多數都取得第六級(良好的運用者)或以上的成績[5]。 同年,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發表學生能力報告,香港小學四年級學生在閱讀能力範疇上領先全球國家或者地區,其次為俄羅斯及芬蘭,第三位為新加坡[6][7]。
中六畢業生: 香港教育政策問題
透過指南,同學可掌握三地的不同升學途徑及各途徑的特點,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途徑報讀心儀學府。 指南並邀得升學專家撰寫輔導文章,提供選科及選校的實用貼士、填選志願策略等,幫助同學更準確、更有效地作出升學抉擇。 為助學生拓展多元升學方向,今年指南更專訪了修讀應用學習課程的學生、畢業生和課程導師,分享「過來人」選科的心路歷程,以及課程的未來發展。 今年指南更載有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前總幹事的專訪,助同學更精明地報讀外地院校,並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由淺入深帶領同學規劃生涯發展,裝備自己投身職場。 指南亦載有多位專家升學輔導、分析及訪問文章等,今年更新增聯招課程動向、聯招院校彈性收生安排、SSSDP副學位等內容。
中六畢業生: 香港教育制度歷史
但全港400多間中學裡,其中114間卻可以繼續使用英語授課,這些中學通常是學生學業成績較佳的,當中甚至有一定數量是香港政府主辦的官立中學。 退場學校安置學生休退學率高,教育部分析是受工作或經濟因素所致。 教團認為,教育部應提供學生原校畢業的選擇,讓學生在既有生活… 重讀中六的同學只有不足半年時間便要再次應考文憑試。
中六畢業生: 工作
評審及認受性課程須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的評審,學歷才會獲政府承認同學可於「自資專上教育資訊平台」查閱課程的承認資格等詳盡資料。 另外,若報讀與特定執業資格相關的課程(如護理、社工等),更要留意課程是否已獲相關專業團體的認可,作為註冊或考取執業資格。 教學質素 報讀課程前,應先了解院校的教學質素,包括師生比例、師資、配套支援、校園設施、辦學聲譽等。
中六畢業生: 去年近一成半畢業生離港升學 內地選擇最熱門|升學出路
選擇重讀的同學,應於文憑試取得一定的水平,或因今次文憑試某科偶有失手,才有較大機會於來年取得較理想及進步的成績,尤其是核心科目的成績,涉多年求學的浸淫,短短半年時間未必帶來成績上的突破。 考評局網頁有刊載每年重考生的表現分析,師生家長亦可據此參考。 若你對表演藝術、舞台及製作藝術、電影電視感興趣,可考慮由香港演藝學院提供的課程,涵蓋範圍包括舞蹈、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台及製作藝術,以及中國戲曲。 計劃為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已離開校園並準備投身社會工作的15至24歲青少年,提供多元化訓練及求職的平台,配合全面的職前和在職培訓機會,協助青少年認識自我和職業志向,豐富他們的工作技能及經驗,以提升就業競爭力。 計劃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職前培訓、工作實習、在職培訓、個案管理服務、度身訂造培訓及就業項目等。
中六畢業生: 香港資歷架構
縱然如此,但是由於香港共有九所高等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參與「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統一收生。 因此,不同於會考放榜,高考放榜後學生無須四處尋找學位,而只需要完成網絡申請程序,即可報讀由上述院校所提供、並通過JUPAS招生的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此等課程除了由香港公開大學提供、並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招生的學士學位課程外,均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助。 預科生在完成高考後,JUPAS會在7月下旬通知首輪取錄結果。
至於數學能力,新加坡、韓國及香港分別排名首三位,而科學能力方面,韓國、新加坡及芬蘭排首三位,香港排第九[8][9][10]。 長榮中學國中部應屆畢業生會考成績亮眼,可錄取南一中及南女中比例20.58%,衝出歷年最好的成績,但多數學生選擇直升高中部,其中積分34.6分遠超南女錄取標準的陳玟秀,選擇就讀長中工業群資訊科,夢想是未來想與姊姊共同開設動畫工作室。 中六畢業生2025 透過指南,同學不但可以透徹認識各地升學途徑的詳情,同時也能掌握各途徑的特點及要求,從而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途徑報讀心儀學府,提高錄取機會。 指南並邀得升學專家撰寫輔導文章,提供選科及選校的實用貼士、填報志願策略等,幫助同學更準確、更有效率地作出升學抉擇。
中六畢業後的出路選擇眾多,四通八達,主要包括大學聯招的資助和非資助學位及副學位、自資院校的學位及副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應用教育文憑、中六重讀、文憑/證書課程、外地升學、職訓課程、學徒及見習訓練計劃等。 同學可參看「高中畢業生出路圖」,認識最新、最全面的出路途徑。 《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2016》整合了最新的高中課程及文憑試資訊,邀得多位專家及資深老師撰文,分析選科策略及高中科目修讀小貼士。 中六畢業生2025 另外,指南亦涵蓋本地大學及各大專院校的最新收生資訊,臚列高中選修科目與大學課程關係的資料,方便學生為升學作好準備。
個別院校將自行制訂一個或兩個選修科目的成績要求,以及其他收生條件。 ▲ 除了八大提供的資助學士學位課程之外,中六畢業生亦可選擇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副學位課程、職訓局課程及毅進文憑課程等。 「DSE畢業生大灣區實習計劃2023」為「縱橫大灣區—香港高中生內地實習計劃」的組成部分,由中銀(香港)資助。 對於中六畢業生較多到內地升學,吳寶城表示,近年較多內地背景學生來港讀書,他們讀完中學後或返回內地繼續升學,藉兩地經驗增加日後就業優勢。 他又說,學生或受成本所限,同時亦因相近文化、熟悉的語言,選擇到鄰近的內地及台灣升學。 通識科在2009至2010學年正式落實,香港教育城也設立通識教育網。
學友社緊貼高中學制改革,自2011年起出版《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備受學界歡迎,指南今年印行六萬八千冊,免費派發全港中三至中五學生。 早前已向全港中學徵訂,家長及學生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社址或分發處免費索取,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學友社連續五年獲教育局委託擔任免試收生計劃指南的顧問及編輯工作,指南內容豐富,包括內地升學概況、計劃詳情、填選志願策略、內地畢業港生出路、在讀港生及畢業港生分享、獎助學金,以及參與高校簡介及各校招生課程列表。
中六畢業生: 生涯規劃資訊網站 – 教育局
而大學聯招學位課程向來競爭激烈,故此,填報志願的優次足以影響能否成功入讀心儀的課程。 按過往入學數字統計分析,各大學聯招課程約有九成學位均派予組別A(Band A)志願的申請人,因此組別A 內的首三個志願尤為重要。 同學部署首三個志願時,應記緊「一 理想、二 現實、三 保險」的選科策略。 外地升學,不但讓同學享有更多學科選擇,更能擴闊視野。 近年來,大中華地區(內地、臺灣及澳門地區)已成為不少香港高中畢業生的熱門之選。
她舉亞太為例,當時校方宣稱不只一所學校可供學生選擇,但多數學生經評估只能轉去育達科大,若想選離家近的校系只能自己想辦法。 同學可按日常校內的學業成績、老師的評語,以及應考今年文憑試的表現等因素,來預計自己的成績,包括表現合乎水準、表現較理想,或稍為失手的三種成績範圍,以免放榜一刻失去了預算。 ‧ 專家分析升學策略 指南邀得多位升學輔導專家撰文,就生涯規劃、聯招選科策略、面試技巧及選報自資專上課程等範疇提供建議。 ‧ 聯招以外學士學位課程巡禮 包括各聯招以外院校、其收生安排,以及自資全日制經評審本地學士學位課程總覽等。
學友社自2012年起,獲教育局委託擔任文憑試收生計劃指南的顧問及編輯工作。 學生及家長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總社及學生輔導中心免費索取實體書,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中六升學指南2021》詳載大學聯招課程及聯招以外學士學位課程等升學資訊,助應屆文憑試考生填選聯招志願,籌劃升學計劃。 《指南》印行7萬冊,即日起於學友社及指定公開派發處免費派發。 《中六升學指南2022》詳載大學聯招課程及聯招以外學士學位課程等升學資訊,助應屆文憑試考生填選聯招志願,籌劃升學計劃。
中六畢業生: 文憑試放榜|DSE出路任縱橫!放榜前知己知彼 放榜前謀定後動
《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2017》整合了最新的高中課程及文憑試資訊,邀得多位專家、九所聯招參與院校的收生負責人及資深老師分別撰寫生涯規劃、選科策略輔導文章、選科意見及高中科目修讀小貼士。 內容並涵蓋本地大學及大專院校最新收生資訊,臚列高中選修科目與大學課程關係的資料等,方便學生及早為升學作好準備。 為滿足學生的多元出路需要,指南亦搜羅多個高中以外出路選擇,包括全日制職業訓練課程及學徒/見習訓練計劃等。 大中華地區(內地、臺灣及澳門)逐漸成為不少香港高中畢業生的升學出路熱點。 學友社為此出版《大中華升學指南2020》,搜羅三地最新升學情報,包括當地升學現況、院校及學科簡介、入學途徑、報名策略、校園生活須知、畢業生出路等資訊,為有意負笈三地的同學提供實用的升學資訊。
中六畢業生: 計劃詳情
筆者就在這裡向大家提供幾條出路,希望可以繼續你的學習生活。 調查反映,去年約4萬名中六畢業生繼續就讀學士學位、專上等全日制課程,當中14.3%離港升學,較前年14.5%稍跌,而在10年前(2012年),離港升學比率只有8%。 調查反映,去年93.7%中六畢業生繼續修讀全日制課程,1.2%離開校園後「既非工作亦非求學」,2.3%選擇部分時間工作、部分時間求學,餘下2.8%投身全職工作,較新高中全面推行首兩年,即2012年7.7%、2013年8.3%大跌。 中六畢業生 根據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在2002年發表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現時香港基礎教育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反思優勢,使他們能夠發揮所長。 中六畢業生 香港基礎教育一直被批評為過份着重背誦(即所謂「填鴨式教育」),使學生在現今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中,未能好好把握社會的需求和變化,從而使香港的就業人材變得缺乏競爭力。 2005年,教育統籌局(現教育局)於中學教育制度改革中再次重提學校授課語言的議題。
中六畢業生: 學校退場/教團籲教部 予原校畢業、追蹤輔導
去年遭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的台灣首府大學明起全面退場,趕在今關門最後一天,不少校友今返校駐足回憶當年在校點滴,創校23… 近五年共有六所大專校院停辦,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截至今年一月底為止,經教育部專案安置的1516名學生中,有249人遭退學… 中六畢業生 高美醫專、台灣觀光學院等六所學校近五年陸續停辦,經教育部專案安置的一五一六名學生卻有二四九人遭退學,退學率高達百分之十六… 廖敏樂說,其在大里高中校長任內,大里高中從社區高中慢慢被看到,學生入學成績不斷提升,大家對大里高中評價不錯,因此覺得有機會接任豐中校長,勇於接受這種歷練,希望這幾年內,能帶領豐原高中,再創新猷。 原則一 以平常心面對大改變 正所謂「變幻原是永恆」,生命中不確定的因素常存,同學要以適當的應變能力去面對變化,是成長中少不了的體驗。
中六畢業生: 教育制度改革
VTC轄下13個機構包括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國際廚藝學院及中華廚藝學院等,提供基礎課程文憑、高級文憑及學士學位等課程。 除了八大開辦的資助學士學位課程以外,坊間還有不少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可供選擇。 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恆生大學、香港樹仁大學、明愛專上學院及香港珠海學院等,都有提供本地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涵蓋人文科學、商業、工程、教育及法律等學科。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放榜是不少學生的人生分水嶺,他們可選擇繼續升學或投身職場。 教育局最新一份中六學生出路統計調查顯示,去年2.8%中六畢業生揀投身全職工作,較10年前同一調查7.7%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