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會將相關具體建議交由下屆政府考慮,以制定合適的執行方案。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教授、食衞局常任秘書長(衞生)陳松青、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主席范鴻齡。 議員林哲玄希望當局制訂全民免費的體檢計劃,讓市民及早預防「三高」及癌症等,而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則應集中處理不穩定及複雜個案。
現時關愛基金有針對罕見病的專項資助,政府於2017年8月撥出3.9億元予專項基金,預計可用至2020年3月,而截至今年8月,已就34宗個案批出1.06億元。 元朗康健中心2025 消息人士稱,政府未來加強支援罕見病的藥物治療,正考慮透過撒瑪利亞基金作恆常資助。 至於全港餘下的11區,就會成立「地區康健站」,同樣最快在2021年啟用。 消息人士表示,政府會撥款約6億元,資助非政府組織(NGO)在各區設立規模較小的「地區康健站」,每區每年約獲得2000萬元撥款,合約期為3年。 消息人士透露,下年中會推出計劃讓NGO申請,形式與地區康健中心的招標形式不同,或會改為讓NGO公開申請,再交由評審小組評審,小組成員亦或包括其他政府部門。
元朗康健中心: 服務範圍:
政府正逐步在全港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從而建立一個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系。 隨着政府於二○一九年九月在葵青區成立首間地區康健中心後,位於深水埗的第二間地區康健中心亦已於去年六月開始投入服務。 屯門及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預期於今年五月和六月相繼啓用,至於南區及元朗地區康健中心亦計劃在今年內投入服務。
- 單憑增加公共醫療衞生開支去資助公立醫院應付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並非持續之道。
- 此外﹐長者地區中心亦聯系地區上各服務單位﹐更有效地運用社區資源﹐共同建立一個關懷長者的社區。
-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現時香港兒童醫院處理的個案中包括罕見病,為輔助臨床診斷及治療,政府計劃研究就個別罕見病建立資料庫,但暫時未能確定資料庫會包括的疾病數量及種類等資料。
- 汲取了成立首間康健中心的經驗,辦事處現正朝目標進發,全力籌備餘下十七區的康健中心。
- 議員李世榮表示,藍圖雖然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但基層醫療名冊只有2,000多名醫生,擔心不足以應付需求。
- 投標者必須於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五)中午十二時前把投標書放入位於香港添馬添美道二號政府總部東翼地下公眾入口大堂的「政府總部投標箱」內。
- 地區康健中心是區內的基層醫療樞紐,地區康健中心營運者透過醫社合作和公私合營的模式,提供由政府補貼的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藉以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並在社區內為長期病患者提供支援。
汲取了成立首間康健中心的經驗,辦事處現正朝目標進發,全力籌備餘下十七區的康健中心。 於黃大仙、深水埗、屯門、元朗、荃灣和南區增設六個康健中心的準備工作現正進行,預期於現屆政府內完成,而其他地區則會設立規模較小的「地區康健站」。 康健中心得以順利運作,互通系統於幕後協助連繫不同的社區夥伴,協力為所有年齡層和不同健康狀況的地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乃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on.cc東網專訊】食物及衞生局今日(30日)分別為南區及元朗地區康健中心展開公開招標,邀請非公營機構營運兩間中心的服務。 中標者稍後在政府批出合約後有最多8個月的營運籌備期,以期於明年開始營運上述兩間地區康健中心及相關服務網絡;合約的營運期為3年。 除了地點便利外,我們亦明白延長應診時間對工作繁忙人士尤其重要,所以我們的醫務中心普遍於晚上、星期日和公眾假期亦提供服務,使大眾於下班後和休假期間仍然可以得到專業的醫療照顧。
元朗康健中心: 疫苗幫助免疫系統長記性
在上一期的醫健通訊,我們介紹了互通系統如何協助政府推行康健中心新計劃,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互通系統與地區康健中心」)。 今期通訊我們邀請了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辦事處)處長蔡宇思醫生,分享她對康健中心計劃的願景、意見、從啟用首間康健中心所得的經驗,以及互通系統在康健中心未來發展上的角色和潛力。 地區網絡服務提供者包括醫生、專職醫療人員(如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足病診療師、言語治療師、視光師)及中醫師。 為讓市民獲得更便捷的地區康健站服務,在毗鄰地區的醫療人員也可以加入地區康健站網絡。 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政府會在任期內於7個地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並於另外11個地區設立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康健站,務求在全港十八區均可提供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 除直接提供服務外,地區康健中心亦協調區內其他提供社福及醫療服務的社區夥伴,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轉介服務。
- 為了更全面地呵護您和家人的健康,我們全線的醫務中心除了駐有醫生診症和處方藥物外,更提供完整的全科醫療服務,包括接種疫苗、預防性健康檢查、化驗服務及免費健康教育資訊。
- 根據食衞局招標公告,南區地區康健中心的中標者須營運主中心和4個附屬中心。
- 消息指,政府預計在未來6年為兩萬宗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個案會包括未能確診的遺傳病、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的癌症。
- 博愛醫院紮根元朗百載,本著「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宗旨,透過多年在地區服務悠久的基礎、深層之經驗和廣泛的網絡,成功獲得政府委任營運「元朗地區康健中心」。
- 隨着政府於二○一九年九月在葵青區成立首間地區康健中心後,位於深水埗的第二間地區康健中心亦已於去年六月開始投入服務。
「搞咗兩年幾先起到一間,點樣突然喺兩年內起多17間?」他擔心計劃將會拖至政府換屆,而下屆政府未必有心推動基層醫療,導致地區康健服務被擱置或變質。 他又憂慮政府在11區建設地區康健站,變相會拖慢落實興建康健中心,因為兩者的設施或場地鋪排有所不同。 他形容地區康健站「唔鹹唔淡,好似做咗嘢,但分分鐘連醫生都無,全面性不足。」他建議特首誠實交代落實計劃的困難,譬如資源不足或選址問題。
元朗康健中心: 會員登記程序
地區康健中心營運者透過醫社合作和公私合營的模式,提供由政府補貼的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藉以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並在社區內為長期病患者提供支援。 盈健集團旗下共有接近 50 多間醫務中心,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轄下的醫療團隊龐大,有超過 100 多名醫生及牙醫,以及超過 300 多名醫護團隊。 凡加入成為會員的中西區區居民或工作人士,均可享受以下精彩待遇:免費每年接受由中心醫護人員進行的健康風險評估服務、免費參加各項班組活動、優先報名參加各項免費講座、優先報名參加不同推廣活動,並有機會領取精美紀念品。 有需要的會員,經地區康健中心網絡醫生轉介,則可參加政府資助的慢性疾病管理計劃及社區復康服務。 元朗康健中心 此外,為充分發揮其地區基層醫療樞紐的角色,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會從區內或鄰近地區招募並構建一個由醫護人員組成的跨專業網絡,包括家庭醫生、中醫師和相關的醫護人員,協調區內其他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社區夥伴,為有需要的市民統籌轉介服務。 位於石硤尾邨美禧樓的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由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營運。
元朗康健中心: 照抄地區康健中心服務 基層醫療「社區為本」成效惹疑
鼓勵你成為「DHC Express 地區康健站」會員,了解更多預防及改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活動及資訊。 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仁發新聞稿稱,歡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16日)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內有關醫療服務的措施,支持政府推動基層醫療及支援不常見疾病病人,又稱醫管局會全面配合,以推行不同的新服務及持續措施。 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計劃於今年底,向食衞局提交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基因組中心則會於2020年成立。 消息指,政府預計在未來6年為兩萬宗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個案會包括未能確診的遺傳病、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的癌症。
元朗康健中心: 元朗/屯門/荃灣/南區地區康健中心簡介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當地星期六在加拿大西北部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加拿大及美國出動戰機升空,美軍F-22戰機將不明飛行物擊落。 加拿大軍方將展開搜索,再分析殘骸,杜魯多又表示,與美國總統拜登討論事件。 較早前,美國在星期五出動戰機,在阿拉斯加高空擊落一個不明飛行物,被擊落物件的體積有如小型汽車般大。 美國北方司令部表示,礙於惡劣的北極天氣條件及有限的日照等,限制搜索,將於安全情況下恢復,現階段未能提供更多細節,包括不明飛行物的能力、目的或來源。
元朗康健中心: 新界:元朗區(39)
除直接提供服務外,地區康健中心亦協調區內其他提供社福及醫療服務的社區夥伴,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轉介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設有由護士、專職醫療人員、藥劑師、社工和支援人員組成的跨專業團隊。 元朗地區康健中心總護理統籌主任熊裕勤表示,跨專業團隊提供的健康資訊,能有效提升會員管控疾病的能力,令他們更關顧自己的健康。 概要: 元朗、屯門、荃灣及南區地區康健中心計劃於2021年進行招標,並於2022年投入服務。 政府已向上述四區進行諮詢及簡介,如欲了解計劃內容,歡迎參閱以下單張。 蔡醫生知悉在互通系統第二階段下開發的醫健通流動裝置應用程式(應用程式)即將推出,讓使用者可自行取覽個人健康紀錄和其他公共衞生資訊(詳細請參閱「醫健通流動裝置應用程式即將推出」)。
元朗康健中心: 醫療中心
中心的護士為他統籌一連串由不同專業舉辦的健康體質鍛鍊及飲食輔導,還教導阿明自己量度血壓和血糖值,以監察和預防病情惡化。 經評估後,發覺他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很高,於是轉介他到網絡醫生接受進一步檢查,結果斷定他患上初期糖尿病和血壓高。 另外,過去政府多次拒就罕見病的定義立法,罕見病病人在申請藥費資助亦舉步為艱。 政府今次提出,將研究就「個別不常見疾病」建立資料庫,以輔助臨床診斷和治療;投放資源促進相關科研發展;以及加強公眾對不常見疾病的認知。
元朗康健中心: 健康飲食教育活動
此外﹐長者地區中心亦聯系地區上各服務單位﹐更有效地運用社區資源﹐共同建立一個關懷長者的社區。 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今日(六月三十日)分別為南區及元朗地區康健中心進行公開招標,誠邀非公營機構營運兩間中心的服務。 元朗康健中心 Bowtie 元朗康健中心2025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元朗康健中心: 香港北角英皇道663號泓富產業千禧廣場12樓1209室
連同早前已投入服務的西貢、九龍城、油尖旺和灣仔康健站,全港至今共有6間康健站及2間分別位於深水埗和葵青的地區康健中心,為巿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的護士會為會員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如果有需要,便會轉介到地區網絡醫生接受診斷,再經醫生按情況轉介其他專業醫療服務,例如物理治療、足病診療,言語治療、職業治療等,一站式統籌合適的護理流程。 政府上月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一系列措施,改革醫療系統,將焦點從治療轉向至預防疾病,其中一個重點,是進一步以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模式為基礎,發展社區醫療健康系統。 博愛醫院紮根元朗百載,本著「博施濟眾.慈善仁愛」的宗旨,透過多年在地區服務悠久的基礎、深層之經驗和廣泛的網絡,成功獲得政府委任營運「元朗地區康健中心」。 元朗康健中心2025 博愛醫院必致力推動地區基礎醫療服務的發展,在元朗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活模式。
元朗康健中心: 營運機構須遵從「疫苗通行證」安排
去年公布的基因組計劃獲撥款12億元,消息指,政府料於未來6年為2萬宗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包括未能確診的遺傳病、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的癌症。 在典禮上,個人花式跳繩世界冠軍和三屆男子團體跳繩世界冠軍運動員周永樂與18區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的代表示範拉筋運動,鼓勵市民每日多做運動。 投標者必須於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五)中午十二時前把投標書放入位於香港添馬添美道二號政府總部東翼地下公眾入口大堂的「政府總部投標箱」內。 該局將於本月14日就上述招標分別舉行設有問答環節的網上簡介會。
元朗康健中心: 將每年資助2,000萬元 由NGO營運過渡性質「地區康健站」
在兩間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期間,營運機構(包括職員)及其分判承辦商(如有)須遵從「疫苗通行證」安排。 食衛局指,營運機構需要設立一隊主要營運團隊,以及從區內或鄰近地區招募並構建一個由醫護人員組成的跨專業網絡,包括醫生、護士、專職醫療人員及中醫。 該醫護網絡旨在提供多個服務渠道及服務點,以便向獲轉介的地區康健中心會員提供醫務及健康諮詢及評估,從而與地區康健中心的運作互相配合。 兩間地區康健中心須協調區內其他提供社福及醫療健康服務的社區夥伴,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轉介服務。 在兩間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期間,營運機構及其分判承辦商須遵從「疫苗通行證」安排。
元朗康健中心: 香港島
自二○一九年九月,三間分別位於葵青、深水埗和屯門的地區康健中心,以及分布於11區的地區康健站已相繼投入服務。 餘下四區(黃大仙、元朗、南區和荃灣)的地區康健中心今年內亦會陸續投入服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六月十五日)主持「地區康健中心──基層醫療健康新里程」典禮,標誌地區康健中心發展邁向新里程。 食物及衞生局今日(三月三十一日)公布,經公開招標後,分別向香港仔坊會和博愛醫院批出南區和元朗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服務合約。 南區和元朗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服務合約價值分別為二億五千七百七十八萬元和三億二千一百五十六萬元。
元朗康健中心: 九龍:九龍城區(49)
盈健醫療成立於1997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號:1419),是香港最大型的醫療集團之一,營運至今,集團旗下共有接近60多間醫務中心,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轄下的醫療團隊龐大,有超過200多名醫生及牙醫以及超過800多名醫護團隊。 我們更營運多間社區檢測中心、疫苗中心及提供醫療外展服務等,提供多元化及完善的專業醫療服務。 多年來,透過我們的醫療網絡,已與接近三百萬名市民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 除了在荃灣區內成立主中心,仁濟亦須在其營運期首年內在荃灣區內設立4個附屬中心。 除設立一隊主要營運團隊外,營運機構亦須在荃灣區內或鄰近地區招募並構建一個由醫護人員組成的跨專業網絡,成員包括醫生、護士、專職醫療人員和中醫。
元朗康健中心: 地區康健站本月內陸續投入服務
護士、專職醫療人員、藥劑師、社工及支援人員所組成的跨專業團隊會為居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和篩查、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等。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主中心將設於黃竹坑嘉尚匯,而元朗地區康健中心主中心將設於天水圍天一商城,兩所主中心的總面積均約為一千平方米。 兩間地區康健中心將提供多項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 南區和元朗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機構預計於二○二二年內開始營運該兩間地區康健中心,為期三年。 為加強地區基層醫療服務,以鼓勵市民預防疾病,加強自我和家居照顧,政府於2017年宣佈計劃於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
今日出席開幕典禮的尚包括聖雅各福群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國寶博士、衞生署署長林文健醫生、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和醫護行者創會主席范寧醫生。 中醫提供現代化及專業的中醫診症服務,高品質、方便、衛生、安全及容易使用的濃縮中藥顆粒,及先進的電腦化管理。 元朗康健中心2025 政府估計十多年後,香港慢性疾病病人的數目會由目前大約220萬增加至300萬,佔總人口37%。 單憑增加公共醫療衞生開支去資助公立醫院應付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並非持續之道。 由地區聯網的醫生轉介基本化驗,根據化驗的項目合資格服務使用者需要支付$70/$150,餘額由地區康健站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