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1 至 3 人的小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員均為 55 歲以上,每月入息限額不變,但其家庭資產淨值限額,可獲調高至相等於 4 人家庭限額,即 310 萬元。 須繳交額外租金者,如日後家庭入息因失業等問題,連續 3 個月回降,住戶可申請減租。 如入息為永久下降,例如有家庭成員過身,住戶可即時申請減租至 1.5 倍或原有租金。
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後,在香港總共居住滿一年(即由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至申請日前)。 申請日前多達56天的離港日數(不論連續或間斷),亦視為在港居住。
限額: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常見問題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基準,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的入息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5 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100 倍,否則須遷出單位。 申報表內,所有單位住戶均填上月入金額,對於資產則作出簡單剔選申報(選擇「超逾」 / 「不超逾」),暫時無須提交證明文件。 限額 有關資助的最新詳情及金額,請參閱以下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職學處)網頁。
全數保障¹一系列醫療費用高達每保單年度100萬 (標準計劃)或400萬港元(特等計劃), 並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家庭全年總收入:申請人及其配偶的全年收入、與申請人家庭同住的未婚子女全年收入的30%(如適用),以及親友給予的津助(如適用)。 申請人可填寫紙本表格,連同相關證明文件副本一併寄到尖沙咀郵箱96824號。 新申請人亦需要將有關的申請表格及文件上載到學資處電子通/學資處網頁。
限額: 學生資助入息審查及計算方法
富戶申報表中有一部分供住戶填寫個人總資產淨值,此部分只供選擇分開以個人身份申報的家庭成員填寫,一般公屋住房多以家庭申報,則僅須於上一部分剔選資產水平,無須填寫此部分。 當局又指,發展商在在審查準買家資格和執行資助出售單位的轉讓限制方面缺乏經驗,故將委託房協擔任代理,處理準買家購買私人興建資助出售單位的申請,以及與轉讓限制相關的申請,而該等轉讓限制會依照當時適用的居屋轉讓限制制定。 按即將推售的居屋計劃為例,白表單身人士的入息限額是月入3.1萬元,資產限額則是73.5萬元。 二人或以上的家庭申請者,入息限額為6.2萬元,資產限額147萬元。 至於綠表申請者,則繼續沿用最新的公屋申請者入息及資產限額。 至於綠表申請者,房委會在今年2月公布單身人士入息維持在12,940元。
- 至於綠表申請者,則繼續沿用最新的公屋申請者入息及資產限額。
- 有關權益及產品主要風險詳情,請參閱產品小冊子;有關保單詳細條款及細則及所有不保事項,請參閱本計劃保單條款。
-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於成功修畢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後,可不限次數申領合共不超過20,000港元的資助。
-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 公屋富戶入息如超出要求5倍或資產限額超出100倍,仍可酌情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但有關期限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將由最長 12 個月,縮短至最長 4 個月。
- 全數保障¹一系列醫療費用高達每保單年度100萬 (標準計劃)或400萬港元(特等計劃), 並不設終身保障限額。
-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計算,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不能超出5倍入息限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亦不能超出100倍入息限額,否則住戶及家庭成員須遷出公屋單位。
另一個方式則是鼓勵發展商利用私人土地,透過申請改劃興建資助出售房屋。 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重啟私人參建資助房屋計劃,邀請發展商投標政府土地興建居屋,以及在私人土地上發展居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13日)公布將計劃命名為「樂建居」,即將就柴灣祥民道和東涌122區兩幅政府土地招標,預料可提供2,300伙。 當局表明,申請資格將與居屋看齊,不過當局為私人土地項目留下伏線,指若發展商擬協助「特定目標群組」例如青年等,協助他們置業,可基於居屋申請資格條件再「微調」,但必須得到房屋局局長「拍板」。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此安排同樣適用於
限額: 相關文章
年齡介乎12至64歲並經醫生證明殘疾程度達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嚴重殘疾人士,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如戶籍內有家庭成員離世、患上危疾,或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因而收取一筆過非法定賠償(如危疾保險賠償)或其他財政援助,或因退休而收取一筆過退休金,兩項款額均可在家庭總資產淨值中扣除。 若你想粗略估計你可獲得的資助額,可試用職學處網頁的「資助額計算機」。 以往公屋租戶在入住10年後才需要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現改為公屋租戶入住滿2年後,每2年申報一次。
限額: 24 申請手續及重要日期
值得留意,由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入戶公屋的租戶,須每兩年向房屋署申報,戶主和家庭成員是否持有本地住宅物業;亦要在申報表上表明,同意在購入本港住宅後,包括簽訂任何購買協議,向房委會申報。 已居住逾 10 年的公屋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 2 年進行一次申報,房委會會適時郵寄表格至住戶,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房協表示,支持政府推出「樂建居」計劃,並已初步與政府磋商、樂意協助處理市民申請事宜,強調以往亦有先例,協助其他機構處理資助出售房屋的申請及資格審核工作。
限額: 家庭申報不用填個人總資產淨值
在香港修讀指定的兼讀制及全日制專上和持續進修及專業教育課程的學生,可申請「擴展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以應付學費支出。 申請人須為借取的貸款繳付利息,利率定於政府的無所損益利率,再加一個風險調整系數,以抵銷特區政府為學生提供無抵押貸款的風險。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由2012/13學年起調低風險調整系數至零,現正就有關安排進行檢討。 你必須注意,只要申請獲批准,並提取了貸款,你便有責任償還貸款及利息支出。
限額: 最新專欄文章
廣東計劃 及 限額 福建計劃 。 只要申請人於截止期限前連同證明文件經網上遞交申請,合資格人士將會優先獲發該學年的首階段學校書簿津貼。 學生資助會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合資格申請人所填報的銀行戶口內,並以代號”TA”表示為學校書簿津貼的轉帳紀錄。 受惠人查看銀行紀錄時,可以從該代號得知已獲發書簿資助與否。
限額: 富戶政策下,年長者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限額會否不同?
高齡津貼是社會福利署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由2023年2月1日起,高齡津貼的每月金額為$1,570。 限額2025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於成功修畢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後,可不限次數申領合共不超過20,000港元的資助。 首10,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即學員本身需負擔的課程費用的百分比)為課程費用的20%,而次10,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則為課程費用的40%。 「持續進修基金」的網頁載有申請資格、申請辦法及可獲發還學費的課程名單。 特首李家超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出全新的「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將會分兩大類推行,包括推售三幅土地,讓發展商投標興建資助出售單位,以指定市價折扣率售予合資格人士,預料可興建3,000至4,000個單位。
限額: 銀行證明
在特定情況下,我們可能要求網上申請人親身蒞臨富衛保險綜合服務中心認證身份。 提供每保單年度高達50萬(標準計劃)或200萬港元(特等計劃)的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³、腎臟透析及器官或骨髓移植的額外權益(「額外權益保障」)。 非居於院舍而年老、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受助人或年齡介乎60至64歲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社區生活補助金,為他們留在社區生活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限額: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合資格申請「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的申請人可同時申請「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限額 「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是以收回全部成本的基礎運作。 貸款人須為所借取的貸款繳付利息;利率以無所損益為原則,再加一個風險調整系數,以抵銷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學生提供無抵押貸款的風險。
限額: 每年自付費是什麼?
孫玉菡解釋,2021及2022兩個年度的個案覆檢進度,因疫情關係受阻,社署會於本年繼續為餘下的122,767宗個案進行覆檢。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為向您提供既安全又方便的服務,我們訂立每日轉賬和繳付賬單限額,讓您透過自動化銀行服務(即Citibank 網上理財、Citibank 流動理財、電話理財及自動櫃員機服務)轉賬至已登記賬戶或繳付賬單時,享有更大的保障。 提早清還貸款時將以「息隨本減19」或「七十八規則20」計算利息及本金結欠。 「息隨本減」:一般分期及結餘轉戶借款人亦須繳納已批核貸款本金金額之2%作為提早清還收費,銀行保留不時調整提早清還收費的權利。
限額: 申請學生資助須知
考慮到接近退休的人士或需依賴積蓄和資產以維持日後的生活,若所有家庭成員均為55歲以上的一至三人戶,其資產限額會以四人住戶的相關限額計算。 考慮到部分家庭或依賴於退休時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以維持日後的生活,住戶可在計算家庭總資產淨值時扣除於強積金計劃、職業退休保障計劃、公務員長俸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限額 若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在提取退休金時被「對沖」,該長期服務金/遣散費亦將被視作退休金一部分,不計算在家庭總資產淨值之內。 一般而言,上述安排同時適用於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限額: 適用於修讀經本地評審自資專上課程學生的資助計劃
小組委員會於2016年12月9日的會議上通過修訂「富戶政策」,並在2017年2月14日的會議上進一步通過了相關執行細節。 經修訂的「富戶政策」已經於2017年10月的申報週期開始實施。 6月13日丨融創中國港交所公告,持有現有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約87%的同意債權人已加入重組支持協議。 待重組生效日期落實後,公司將向計劃債權人發行本金總額1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 公司將發行強制可轉換債券,現時規模限額為17.5億美元,但如果計劃債權人選擇的強制可轉換債券的總金額超過現時限額,則本公司須提高該限額。 為靈活提高強制可轉換債券規模,本公司擬於股東特別大會上尋求股東批准總額22億美元強制可轉換債券對應的轉換股份的特別授權。
限額: 申請手續
成功遞交及確認資格後,持續申請人下次申請時便可直接於學資處電子通使用「智方便+」輸入登入碼,上載身份證明文件並將預填電子表格遞交申請。 由2012/13學年起發放的貸款將被計算於該合併終身貸款限額,該限額不屬循環性質,亦不會因任何已償還的貸款獲重新計算。 限額2025 至於轉限制,根據最新規定,買家在首五年內,只能以不高於原價轉售予居二市場,其後才可在綠表市場售予綠表人士或「白居二」人士。 另外,若買家希望在補價後於自由市場出售,就必須要滿15年,比之前限制的10年多。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限額: 貸款服務
各大銀行的個人戶口提款卡每日提款上限普遍設定為2萬元,部分銀行則因應戶口的等級而有不同的上限,最低為中銀香港的一般客戶,提款上限為1萬元。 各銀行的提款卡提款上限以滙豐銀行的最高,每日最多可提款8萬元。 如認為限額不足以滿足需求,可向銀行提出調整相關限額的申請。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共租住房屋(下稱「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全自主百萬醫療計劃由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富衛人壽/富衛/我們」)承保。 此網上銷售平台由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金融」)經營,富衛金融為富衛人壽委任的持牌保險代理商。 客戶於指定日期內透過FWD網上保險平台成功網上投保任何人壽產品(個人意外保險除外),即可免費獲發FWD X MIRROR 尊屬應援卡一張。
未住滿十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如提款限額與銀行所列明的不同,客戶則可嘗試在經自動櫃員機或網上銀行更改設定,將預設的限額提升至最高的上限。 不少人或會以為自動櫃員機所顯示的每次提款上限等同每日提款上限,但其實不然。 例如部分自動櫃員機顯示每次提款限額為6,000元,但銀行的提款上限是1萬元,而餘下的限額則可在同一部或另一部自動櫃員機提取。 因為不同的自動櫃員機設有不同的提款限額,如有需要提取每日提款上限的金額,就要進行多次提款。
自2012/13學年開始,合資格學生於「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及「專上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下會設有一個合併計算的個人終身貸款限額,該限額每年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作出調整。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限額: 最新消息
公屋富戶入息如超出要求5倍或資產限額超出100倍,仍可酌情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但有關期限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將由最長 12 個月,縮短至最長 4 個月。 • 本人及被保人(如適用)是擁有香港住址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人。 • 本人不會或不打算在未來12 個月於香港或原居地以外地區居住或工作多於183 日。 本網站所載產品資料只供參考,並且不包括保單全部條款及細則、產品主要風險及所有不保事項。 有關權益及產品主要風險詳情,請參閱產品小冊子;有關保單詳細條款及細則及所有不保事項,請參閱本計劃保單條款。
而富戶政策於 2023 年 5 月進一步通過收緊,並於同年 10 月實施。 住戶如不按照公屋富戶政策要求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或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居的公屋單位。 自2012/13學年開始,合資格學生於「擴展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下會設有個人終身貸款限額,之後每年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作出調整。 由2012/13學年起發放的貸款將被計算於該終身貸款限額,該限額不屬循環性質,亦不會因任何已償還的貸款獲重新計算。 自2012/13學年開始,合資格學生於「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及「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下會設有一個合併計算的個人終身貸款限額,該限額每年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作出調整。 由2012/13學年起發放的貸款將被計算於該合併終身貸款限額,該限額不屬循環性質,亦不會因任何已償還貸款而獲重新計算。
限額: 保障表
公屋住戶如不遵從「富戶政策」要求填寫正確的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繳交,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或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正居住的公屋單位。 在實際情況中,不時有公屋富戶因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定罪,亦有公屋住戶因申報資料不正確而追回租金差額。 但參考過往年度時間安排,如申請成功後,學資處將會在申請年度的8月起開始發出申請結果通知書。 首次申請人亦有機會於該年度的10月底/11月初獲發書簿津貼。
合資格的學生如只申請「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最高貸款額將為申請人該學年應繳學費的總額。 合資格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的申請人可同時申請「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是以收回全部成本的基礎運作。 利率訂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的無所損益利率,再加一個風險調整系數,以抵銷特區政府為學生提供無抵押貸款的風險。 利息由貸款發放日開始計算,在學期間亦計算利息,直至全數償還貸款為止。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由2012/13學年起調低風險調整系數至零。
限額: 相關內容
若僱員於計劃下有額外供款(即在僱主及僱員協議供款以外,僱員自行額外供款),該供款部份的累計權益不可於計算家庭總資產淨值時獲得扣除。 限額 若未屆退休年齡的家庭成員提早離職,並在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下收取一筆過退休金,上述安排同樣適用。 現時政府仍未就2023/24學年書簿津貼計劃的安排作出公布。 但參考過往年度的時間安排,相關計劃的詳情將會在近月作出公布,有計劃申請的人士記得要緊貼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的公布,當然Bowtie亦會為大家更新最新消息。 公屋「富戶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衡量住戶是否符合資格續住公屋。 2017 年 10 月,富戶政策收緊交還公屋條件,由單軌制改成雙軌制,即使住戶在港未持有物業,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逾限額,便須補繳租金,甚至遷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