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窺心事》(翻譯自What the Butler Saw)、《心太野》是焦媛當年幾個風格各異又大獲好評的舞臺演出作品。 同年,她亦曾獲澳門文化中心及戲劇農莊之邀請,演出《海角紅樓》,擔演雪裏紅一角。 可惜在2012年,傳出因為第三者介入,葉雅媛無法接受下,決意結束近30年的婚姻,重新開展新生活,回復單身的後,生活過得相當悠閒,經常約一眾好友見面,難得的是年過60的葉雅媛保養得宜,風采不減當年,散發充滿氣質知性美,完全沒有老態。 對香港小交響樂團桂冠音樂總監葉詠詩及行政總裁楊惠(Margaret)來說,音樂就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焦媛(英語:Perry Chiu Woon,1976年4月2日—),原名焦繼春,香港著名舞台劇演員,以前衛創新見稱;亦曾參演多齣電視劇和電影。
- 葉氏曾受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梵志登委任出任「港樂」助理指揮。
- 有指當年狂蜂浪蝶數之不盡的葉雅媛,曾經被痴心男觀眾手持花束接收工求愛,她唯有躲在採訪者內、在同事掩護下離開電視台。
- 葉詠詩於1996年曾帶領香港管弦樂團與張學友合作,演出四場《愛與交響曲》音樂會。
- 談及練習詠春拳的經歷,杜會長指,何金銘師傅當年非常嚴格,直言「現在回想起都十分害怕」,眾徒孫都非常敬畏他!
葉雅媛日前與好友們為趙雅芝慶生、近照曝光,知性美毫不退減。 杜師傅笑言,上一代因環境問題,當時華人易被土生欺負,學會一招半式後總心思思想實戰,而且以前可以「打下手,切磋下」,今時今日「切磋下」分分鐘變刑事。 追著時代變遷,現在視詠春拳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藝術修養,他又形容,自己教的詠春像是「文言文」會較悶,若要學「白話文」可能要找其他詠春師傅。 葉問系列影視作品近年不斷推陳出新,令由港澳到亞洲乃至全球都掀起一股詠春熱潮,對於真實生活中葉問與電影作品所塑造的熒幕形象是否相同,葉雅媛笑言,雖然是電影,但當中很多情節都是真的,例如現實中的葉問非常疼愛老婆,而且很平易近人,還十分風趣幽默。 葉詠媛2025 中國武術淵源流長,南北派別百花齊放,詠春拳是中國武術寶庫中的一塊美玉。
葉詠媛: 香港指揮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2009年,焦媛首次與許鞍華合作,改編張愛玲其中一篇最著名的中篇小說《金鎖記》。 此劇廣受大眾歡迎,首演場場爆滿,更旋即得到內地劇壇關注,力邀此劇前往內地作首次巡迴演出,地點包括珠海、上海、廣州和深圳。 是次演出得到廣泛關注,無論媒體或觀眾對焦媛的演出及其跨界別的合作均一致讚好。 此劇更為她帶來另一次香港舞臺劇奬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成為她事業上另一高峰。 1998年,焦媛修畢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藝術(榮譽)學士課程[2],以5年時間完成[註 3]。 在學期間本來覺得自己不受注目而計劃退學[註 葉詠媛 3],卻被相中憑音樂劇《少女夢》及《原野》兩奪校內傑出女演員獎,又以《少女夢》、《蝴蝶春情》兩獲香港舞臺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
2005年創立屬於自己的劇團焦媛實驗劇團,並出任藝術總監。 曾憑《誘心人》Alice 一角榮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女配角獎項。 舞臺劇代表作為《蝴蝶春情》(翻譯自Butterflies Are Free;中國大陸譯名《蝴蝶是自由的》)、《陰道獨白(原名「VV勿語」》(翻譯自The Vagina Monologues)及《金鎖記》。 詠春是揚威海外的中國傳統武術之一,從李小龍的斐聲國際,到一齣齣以李小龍師傅葉問為原型的武術電影接連上畫,不單葉問的一代宗師形象深入民心,同時從港澳乃至全球掀起一股詠春熱潮。 澳門與詠春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至今仍有多位詠春傳人在默默耕耘,薪火相傳。 本報早前獨家採訪到葉問千金葉雅媛,身兼澳門詠春總會主席的葉問徒孫麥國根,以及銘念詠春文化協會會長杜德,與廣大讀者分享詠春在澳門的發展歷史,以及葉問師徒間鮮為人知的練功軼事。
葉詠媛: 音樂之路有苦有樂,女性指揮香港之光
當時還只是20歲出頭的葉雅媛,在1979年就以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一年級學生的身份,加入了無綫新聞成為一名實習記者。 畢業後她也成為了《六點半新聞報道》及《新聞透視》的主持,工作7年後於1987年離職,在 年又在有線新聞出任記者及主播一職。 當時的她由於樣兒標誌又易記得,出鏡報導新聞又專業,所以好快就成為定傳戶曉的人物,更成為了大家公認「新聞才女」。 葉詠媛2025 葉詠媛在合唱界也獲得高度讚賞,曾任維也納合唱團Chorus Delicti音樂總監七年,指揮不少海外及本地的合唱團。 2018年7月,葉詠媛帶領星兒交響樂團於維也納第六屆世界樂團藝術節獲金獎,個人獲卓越指揮獎。
詠春經歷過輝煌時期,亦走過消沉困境,現時又再得到社會的重視,逐漸恢復生機,從三位詠春傳人身上,可以體會到他們對傳統武術的熱情和堅持,祝願他們能順利地將澳門的詠春文化進一步傳承和發揚下去。 談及練習詠春拳的經歷,杜會長指,何金銘師傅當年非常嚴格,直言「現在回想起都十分害怕」,眾徒孫都非常敬畏他! 「師傅他要求高,而且較沉默寡言,訓練時會要求學員不斷加大強度,而且幾乎不會稱讚學員,能夠與他真正交心的徒弟不多」! 雖然嚴肅到令人心生敬畏,但因師承葉問,故舉手投足也有份儒雅,只會眼神嚴厲卻從不破口大罵。 身兼澳門詠春總會主席的葉問徒孫麥國根亦表示,「師公每次來到澳門都會觀摩指導徒孫練功,而且為人爽朗隨和沒有架子,跟所有徒弟徒孫都有說有笑」。
葉詠媛: 電影
有一次葉問重回澳門,麥主席與一眾同門師兄弟就略盡地主之誼,帶師公遊覽澳門,還拍攝了很多珍貴的照片。 移居外地多年的著名形象設計師、今年71歲的劉培基(Eddie)因疫情關係而未能返港,直到今年終於有這機會,所以返港後隨即相約好友們見面。 日前他在IG貼上與好友敍舊的照片,當中有黃淑儀、黃錦燊等,還見到第一代TVB新聞女主播葉雅媛。
葉詠媛: 演出作品
她在婚後與徐憲輝育有一子一女,不過就只是偶然出席公開活動,生活得非常低調。 直至2012年,就有報道指,因為第三者介入而婚姻破裂, 結束了超過二十年的婚姻,回復單身。 即將於本月中生日的趙雅芝,日前獲一眾好友包括徐小鳳、劉培基等人為其預祝生辰,照片中見到退出幕前20年的前新聞女主播葉雅媛。
葉詠媛: 生活訊息
出席飯局的並有首位TVB新聞女主播葉雅媛,久未露面的她依然甚有知性美,即使已年逾60歲,但保養得宜,極有風采。 近日適逢是趙雅芝的65歲生日(11月15日),葉雅媛、時裝及形象設計師劉培基、小鳳姐和粵劇名伶白雪仙等一班好友也到場慶祝。 劉培基在微博分享照片後,也有不少網民祝趙雅芝生日快樂之餘,也有人讚:「仙姐看起來氣色很好」,更讓人驚訝的是,葉雅媛這位將近60歲,新聞界傳奇人物也保養得非常之好,一點也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葉詠媛: 葉詠媛
失婚後,葉雅媛的反應繼續優雅大方,不搞一拍兩散,好來好去。 自嚴詠春到葉問,兩百年來詠春拳法在大陸迭經波折,發展受到限制,不過自葉問遷居香港,向政府注冊正式成立「詠春體育會」,自此發揚光大流播海外,葉問亦因此被尊為「一代宗師」。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大宗師葉問親傳弟子何金銘宗師在澳門公開設館傳授以來,半世紀來育人無數,曾經就學的弟子遍布社會各個階層,而近年更把詠春拳術帶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三位與詠春結下不解之緣的武術界前輩,澳門詠春總會主席麥國根(左)、葉問千金葉雅媛(中)及銘念詠春文化協會會長杜德,將詠春同澳門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 葉詠媛 澳門至今仍有多間武會教授詠春,銘念詠春文化協會是其中之一,會長杜德於1967年學習詠春拳,師承於葉問徒弟之一、詠春大師何金銘。
葉詠媛: 詠春精神紮根澳門點滴傳承
經過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才知道那些我們曾經以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原來是一種最珍貴的擁有。 「其實第一次回到大會堂排演,除了體會到大會堂的音響效果之外,突然覺得原來失而復得的感覺是那麼震撼、那麼值得珍惜的。團員之間也因為疫情的關係,彼此之間珍惜可以排練、可以演出的感覺也愈發強烈。」Margaret說。 趙雅芝即將65歲生日,一眾好友包括徐小鳳、時裝及形象設計師劉培基和粵劇名伶白雪仙等為其預祝,其中還包括退出幕前20年的TVB第一代新聞女主播葉雅媛。 劉培基事後將合照上載到微博並留言︰「親愛的黃麗玲,趙雅芝,生日快樂。祝福你們無論過了多少歲,永遠都可以變得更好更美。開心的晚上,都是性情中人。關鍵是真。」網民除了祝「不老女神」趙雅芝生日快樂,更發現葉雅媛快將60卻凍齡有法,大讚她靚樣及貴氣依然。 因為葉雅媛受到市民歡迎,所以追求者亦不在少數,相傳當時曾經有男粉絲為了送玫瑰花接收工,而葉雅媛則為了避開這位痴心粉絲,而將自己藏到採訪車後座。 最終她就選擇了與著名建築師徐憲輝結婚,據知,徐憲輝的家族還經營着著名食店「太平館」,兩人實在是郎才女貌。
葉詠媛: 指揮交棒不言休,培育新一代音樂人才
現任Chorus Delicti Wien音樂總監,亦於奧地利及斯洛文尼亞擔任不同樂團及合唱項目之客席指揮。 作為亞諾荀白克合唱團及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團員,葉氏曾與世界知名指揮合作,如里卡多•夏伊和里卡多•穆蒂。 生於香港,五歲已參加香港兒童合唱團,十四歲開始負責中學合唱團指揮,二十歲時以助理指揮身份帶領香港兒童合唱團出國組前往海外演出。 香港近年炙手可熱的青年指揮家葉詠媛,曾經獲得指揮大師及格萊美最佳指揮獎獲得者John Nelson稱讚「指揮對你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音樂天賦不可多得!」葉氏曾任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非凡美樂等客席指揮,現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士及碩士課程任教指揮。 葉氏曾受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梵志登委任出任「港樂」助理指揮。 除了協助梵總監及首席客席指揮余龍大師,亦曾與Christoph Eschenbach、Charles Dutoit、Vassily Sinaisky、Lawrence Foster等大師合作;另外指揮多場樂季音樂會及家庭專場。
葉詠媛: 音樂之路有苦有樂,女性指揮香港之光
焦媛分別於1997年及2000年以《少女夢》、《蝴蝶春情》兩獲香港舞臺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3][4]。 在2006年中主演大型音樂劇《天之驕子》,同年獲香港話劇團特邀演出普通話組《德齡與慈禧》,主演德齡郡主,獲激節讚賞。 同年憑《誘心人》「Alice」一角榮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女配角獎項。 亞洲樂壇備受尊崇的指揮家葉詠詩,於2002年起出任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20年4月底卸任,轉任桂冠音樂總監。 屬中文大學新聞系畢業生的葉雅媛,當年曾在無綫電視任實習記者,畢業後順利成章入主無綫擔任主播,更是香港新聞報導中首位女性主播。
葉詠媛: 指揮交棒不言休,培育新一代音樂人才
葉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獲一級榮譽,曾隨楊習禮先生主修鋼琴,陳少君女士副修聲樂。 後獲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全費獎學金,遠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修讀合唱指揮。 完成音樂碩士後,再往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深造,取得管弦樂指揮藝術碩士,師隨烏羅斯•拉約維奇與維德納。 此外,又參加指揮大師班,跟隨法比奧•路易西、西蒙娜•楊及里霖等大師學習,指揮專業樂團及合唱團。 年九月,葉氏於第六屆國際青年合唱指揮比賽得第四名及特別演繹獎。 也曾連續三年獲邀作香港聖樂團客席指揮,並與香港弦樂團合作。
當時,她因為不想太早投身社會[註 2],所以決定升讀預科。 同時自覺要辛苦地讀書才能考上香港中文大學或香港大學這一類高等學府[註 2],因此最後在同班同學鼓勵下嘗試在1993年中六畢業後報考香港演藝學院[註 2]。 其對演戲方面的興趣與父母薰陶和參加中學時的戲劇活動有關[註 2]。 在校時參加過多次歌唱比賽[註 2],也於就讀中三期間參加《華僑日報》舉辦的歌唱比賽[註 2]。
葉詠媛: 演出作品
此外,她亦曾率領廣州交響樂團於國際知名的維也納音樂協會會堂(黃金大廳)演出及參與北京國際音樂節。 葉詠詩曾與多位國際知名的獨奏家合作,包括杜美、傅聰、明茨、普爾曼、穆特及蘇嘉文等;近年曾指揮的歌劇包括香港小交響樂團伴奏的《詩人李白》、香港藝術節兒童歌劇《愛麗絲夢遊仙境》及台灣愛樂的《畫魂》。 後獲尤德爵士紀念基金全費獎學金,遠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修讀合唱指揮音樂碩士,修業期間為系內副導師之一。 後再於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深造管弦樂指揮,師隨拉祖域與韋德拿,畢業時獲得當屆唯一的最高榮譽獎。
葉詠媛: 生活訊息
香港近年炙手可熱的青年指揮家葉詠媛,曾經獲得指揮大師及格林美最佳指揮獎得主尼爾遜稱讚:「指揮對你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音樂天賦不可多得!」葉詠媛曾任香港藝術節、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非凡美樂等客席指揮,現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士及碩士課程任教指揮。 2007年三度公演、由焦媛實驗劇團製作及演出名劇《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前名:《VV勿語》)是她演藝事業的又一高峰。 同年,她亦曾獲澳門文化中心及戲劇農莊之邀請,演出《海角紅樓》,擔演雪裡紅一角。
葉詠詩在1985年贏得法國貝桑松第35屆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冠軍及「金豎琴」獎,並在1988年獲第八屆東京國際指揮比賽獎項。 她曾先後出任香港大學的學院藝術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王鼎昌傑出客座教授、廣州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及香港管弦樂團的駐團指揮。 焦媛加入了香港話劇團3至4年[註 4],便轉投春天實驗劇團[註 4]。 2004年9月獲河北保定戲劇家協會特授「藝術成就獎」,以表揚她在演藝事業的卓著成績,同年獲頒「香港舞臺劇界專業精神獎」。
憑著出眾的美貌以及淡定的表現,於1980年代成為最當紅的新聞播報員。 葉雅媛是中文大學新聞系的首屆畢業生,當年曾在無綫電視任實習記者,畢業後順利成章入主無綫擔任主播,她更是香港新聞報導中首位女性主播。 憑著她的出眾的美貌以及淡定的表現,於1980年代成為最當紅的新聞播報員。 焦媛原名焦繼春,名字寓意踏著春天而來,生於北京[註 葉詠媛2025 1],家有一名胞姊[註 1],早年在河北省保定市生活[註 1],交由外婆照顧[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