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全港各區都設有古蘭經學校(Madrassa),分布在大廈單位內,由穆斯林集資購買或租賃。 該處主要教導區內穆斯林兒童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同時也可作為禮拜之用。 香港現今約有30萬穆斯林人口(印尼傭工約佔20萬),共有5座清真寺。 最為人熟悉的是九龍清真寺,已成為尖沙咀的地標。 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近年致力向外介紹伊斯蘭文化,曾多次在九龍清真寺舉辦開放日,為市民講解教義、穆斯林習俗和清真寺特色等。 香港伊斯蘭聯會教長奧斯曼‧楊興本最近寫了一本《了解伊斯蘭》的書,內容涵蓋全面,為一般非教徒打開認識伊斯蘭之門。
- 行動部高級警司汪威遜認為不應將所有責任放在警員身上。
- 伊斯蘭宗教十分講究身體及心靈上的潔淨,更相信水是真主的恩賜饋贈。
- 1978年地鐵公司興建尖沙咀站,爆破工程引致清真寺受損,被政府宣布為危樓。
- 尖沙咀外頭喧鬧不已,清真寺內安靜得多,阻免煩囂。
- 還蠻好玩的,因為不是每位穆斯林都通中文或英文,大部分都聽得懂啦,但我還是遇到一兩位,需要動用肢體語言。
如為穆斯林教徒進入清真寺,男性的衣物須完全覆蓋肚臍至膝蓋的範圍,穆斯林女性則應包頭巾及穿長至覆蓋腳部的長袖衣物,只可以露出臉部及手部。 清真寺與教徒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除了禮拜以外,穆斯林更會在清真寺內舉行男性穆斯林割禮、婚禮、喪禮、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以及讓年幼的穆斯林孩子在寺內學習《可蘭經》。 自2016年12月1日起,其餘的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今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製造的“AMY”列車將正式投入服務。 與此同時,已服務將近20年的老舊Adtranz列車將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退役。 這也意味著馬來西亞史上第一代輕軌列車型將畫下完美的句點。 2008年9月24日,大城堡线发生意外,两辆六车厢列車在武吉加里爾站发生碰撞。
清真寺香港: 香港清真寺
但隨着該區的穆斯林人口減少,到來禮拜的人不多,環境寧靜,至今仍保留着20世紀初的氛圍。 穆斯林每日須於清真寺作5次禮拜,包括日出前的「晨禮」(Fajr)、正午之後的「晌禮」(Zuhr)、下午時的「晡禮」(Asr)、日落的「昏禮」(Maghrib)及晚上的「宵禮」(Isha)。 清真寺的建築多為圓頂設計,寺內的禮拜殿分為男殿及女殿,寺內有「敏拜爾」(Minbar)的講台供教長向穆斯林宣講教義。
脫鞋後方可進入清真寺 按照伊斯蘭宗教習俗,穆斯林在禮拜時手部、膝部及腳部都會觸碰地面,清真寺的內部範圍一般都會鋪上地毯。 清真寺香港 因此,不論進入者是否穆斯林,都須脫下鞋子後方可進入清真寺內部。 如為非穆斯林參觀人士,進入清真寺時不應穿着背心、短褲、短裙等暴露身體較多部位的衣物,須穿着長袖衫褲或長裙。 部分清真寺更會準備頭巾及長袍等衣物,讓參觀人士遮蓋身體。
清真寺香港: 回教清真禮拜總堂
因此請依寺方規定脫鞋子,注意別大呼小叫,別以為人家是南亞裔聽不懂中文就亂說話,他們許多是道地的香港人,廣東話普通話英文都流利。 由於居住九龍和新界的穆斯林日漸增多,九龍清真寺每逢星期五主麻日和節日面對很大壓力,有時候連屋頂也用作禮拜場所。 政府應伊斯蘭團體要求,2013年撥出西九填海區一幅土地興建臨時清真寺,名為Masjid Ibrahim(亞伯拉罕清真寺)。 其後再撥地,讓該寺遷至旺角渡船街一處天橋底。
不料,这位阿訇却主动向我打个招呼,叫我过来。 于是,我便和他攀谈起来,问他清真寺的前缘后事。 他向我指了指殿外廊柱上的铭牌,把这座寺的历史向我娓娓道来。 一眼看去,便是那再也熟悉不过的阿拉伯书法: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如為非穆斯林參觀人士,進入清真寺時不應穿着背心、短褲、短裙等暴露身體較多部位的衣物。
清真寺香港: 警方當天回應
利哲宏提醒,即使是男性,進寺時衣著亦要樸素。 按照伊斯蘭宗教習俗,穆斯林在禮拜時手部、膝部及腳部都會觸碰地面,清真寺的內部範圍一般都會鋪上地毯。 大約一百年前,尖沙咀尚未成為繁榮的商業中心。 在殖民地統治之下,現今九龍公園一帶,是軍隊駐紮地,名為威菲路軍營。
1870 年,他們在些利街興建全港第一座正式的清真寺。 現在的清真寺仍保留其特性:圓頂禮拜殿、向着麥加聖城禮拜的壁龕等。 晚上9時許,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余鎧均帶同十多名身穿便衣、手持毛巾及水桶的便衣警員抵達清真寺,他們進入寺內十數分鐘。 警方在晚上10時17分離開,全程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事後,清真寺職員表示警方在寺內有道歉[11][12][13]。 在場亦有圍觀市民批評警方「扮嘢」(演戲),因為市民已於下午自發清潔了清真寺的藍色水漬[14]。
清真寺香港: 宗教
接著到一樓的主禮拜堂, 最廣闊的空間,分組聽講者解說清真寺和伊斯蘭教的相關事宜。 清真寺香港 講者預備充足,剛好我遇到的講者是某家中學的校長,解說相當清楚。 清真寺香港2025 不似得有些宗教,隨便找個人,傳達許多一聽就知道是錯誤的訊息。 戰後該寺更名為Jamia Mosque(回教清真禮拜總堂),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
清真寺香港: 位于重庆大厦的特色酒店
东面的门廊上方建有宣礼塔,是昔日用于呼唤信徒进行每日礼拜 。 過去擴音設施落後,清真寺的建築師遂發明一道牆壁,造成類似山洞的回音效果,讓主持禮拜的穆斯林的聲音可以讓全寺聽見。 講者說伊斯蘭教不設全職神職人員,到底怎麼選擇主持祈禱的信徒? 相較於其他宗教架床疊屋的教會組織、辦學團體,沒有全職神職人員的伊斯蘭教,比較低調。
清真寺香港: 九龍清真寺
被問及會否擔心進出清真寺的人流增加,影響其他穆斯林生活? 利哲宏坦言這是「happy problem」,他認為只要能鼓勵港人多了解伊斯蘭教,仍是值得高興。 第一座清真寺 (masjid), 由少数信徒捐款兴建 ,于1849年落成,是一座可容纳约150人的小石屋。 清真寺香港2025 信托人及政府于1850年9月23日就租用该地段签订双联契约。 这些信托人是当时从事海上贸易的著名印度穆斯林,又或与英军有密切关系的人 。 講者稱以前九龍清真寺男女分開層數,男一層女一層;有時是分左右,男左女右;或分行,男一行女一行。
清真寺香港: 香港重庆大厦的酒店
這座香港法定古蹟呈長方形,保留了原有的尖塔,正門為拱形,四周則是富有阿拉伯色彩的拱窗。 跑馬地在1870年開闢Mohommedan Cemetery(即今天的回教墳場),墳場內設有小禮堂以舉行殯葬儀式。 1978年,政府因興建連接香港仔隧道的行車天橋,收回跑馬地香港墳場、天主教墳場和回教墳場部分土地。 回教墳場近門口的223個墳墓遷往柴灣歌連臣角回教墳場,小禮堂亦要拆卸。 穆斯林在香港已生活了一段長時間,現存的清真寺大都歷史悠久,建築風格充滿異國情調,成為獨特的城市景觀。 清真寺香港2025 清真寺香港2025 清真寺香港2025 若將現有5座清真寺的歷史背景連繫起來,可以看到伊斯蘭教在香港的發展脈絡。
清真寺香港: 使用车辆
些利街清真寺(Jamia Mosque),又称回教清真礼拜总堂,位于香港岛中环半山区些利街30号,些利街和摩罗庙街的交界。 该寺为香港最古老的清真寺,反映香港过去穆斯林的历史,也象征了香港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历史价值甚高。 现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其教徒住所则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些利街清真寺占地4,000平方呎,可容纳约360人祈祷聚会。 清真寺为典型伊斯兰建筑,外形呈长方形,正门为拱形,四周设有具阿拉伯特色的洋葱形拱窗,墙上有大量装饰线条,内有一个拱顶及一座呼拜塔。
清真寺香港: 香港岛
清真寺的阿拉伯文是Masjid,直譯為「叩頭的地方」,是穆斯林向真主叩拜的場所。 穆斯林每日禮拜五次,尤以星期五的聚禮(主麻)和節日的會禮最為重要。 當一個地方擁有一定數目的穆斯林時,就會有清真寺出現,讓教徒集體俯伏跪拜。 Lucky 清真寺香港2025 guest house位于香港的油尖旺区,提供带平板电视的空调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