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患者能及早發現,只要配合適當的治療,患者會有較高的治療率和生存率。 受HPV感染影響的子宮頸,通常是子宮頸細胞受病毒破壞,發生持續、嚴重的細胞病變,才會導致子宮頸癌,這個過程可能需時9至15年。 因此,建議至少每3年(每年一次更好)進行一次子宮頸癌篩查,以排除出現子宮頸病變或監測早期子宮頸病變,以在病情演變成癌症前處理。 倘若在子宮頸窺鏡檢查時顯示有高度病損,表示患者癌變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接受治療。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蘇炳輝指出,子宮頸癌在2018年香港常見癌症中排名第七,死亡率排第八,每年有580宗新症。
- 從事保險業的羅小姐前來替內地朋友查詢HPV疫苗的價錢,她問職員「係咪揸其他passport都唔得」,職員回答她,必須是本港居民才可接種。
- 如對子宮頸癌疫苗疫苗的任何成分曾經產生過敏反應,建議有關人士不應接種此疫苗。
- 這種檢查有效檢測子宮頸細胞異常,以診斷女性是否出現癌前病變或患上子宮頸癌。
- 另外,25-64 歲女性應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及早發現子宮頸病變,預防子宮頸癌。
- 本文將介紹子宮頸癌的成因、高危人士、病徵,以及接種HPV疫苗及子宮頸檢查等4個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讓大家防患於未然。
由2019/20學年起,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預防子宮頸癌。 推行這項措施是因應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愛滋病及性病科學委員會共同提出將子宮頸癌疫苗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 由於不同婦科疾病都有一個相似的狀況—在疾病輕微的時候往往難以自行察覺,要等到病情嚴重才發現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黃金醫治期。
子宮頸癌香港: 子宮頸抹片檢查
根據香港防癌會所述,幾乎所有子宮頸癌都是由某幾種高危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簡稱HPV) 導致。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將深入了解客戶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服務。 子宮頸的癌症主要來自上皮細胞,但同時也有少數來自腺細胞。 外來的性病毒令子宮頸細胞受感染,是引發子宮頸癌變的主要來源。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在 2020 年,香港錄得 子宮頸癌香港 1,186 子宮頸癌香港 宗子宮頸癌新症,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6.8%,為往年的雙倍有多,成為香港女性第八大常見癌症。
- 該調查報告還指出,儘管有約三分之二的受訪女性認識何謂HPV,可是接近四分之一人誤以為卵巢癌 (23%) 及/或乳癌 (22%) 是因感染HPV所致。
- 藥物亦有可能令陰道和部分結腸或腸道間形成瘻管,或令腸道破損,但情況較為罕見。
- 柏氏抹片檢查的敏怠度約有55至80%,特異性則高於90%。
- 常見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13種,其中的16型和18型HPV病毒與子宮頸癌關聯最大,7成患者被這2種病毒感染,若持續感染宮頸,會令細胞變異形成子宮頸上皮內瘤,最後有機會發展成子宮頸癌。
- 而男女均有機會患上乳癌,不過患者仍是以女性為主。
- 任何癌症治療也會有副作用,某些副作用更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有些要等到治療結束後數年才會顯現出來,所以定期覆診可以確保病人得到及時的處理。
於2018年8月,政府把計劃恆常化,分階段資助沒有症狀、年齡介乎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進行篩查測試,以協助他們預防大腸癌這種本港最常見的癌症。 HPV疫苗屬處方藥物,必須經註冊醫生的臨床評估後才可使用。 自1988年起,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已成為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一部分。 免疫注射的程序包括三次疫苗注射,注射程序分別為0,1及6個月。 子宮頸癌香港 依時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為有效對抗乙型肝炎及肝癌的重要方法。 放射源會放置在陰道或子宮頸內,由於放射源接近身體,病人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陰道因受刺激而變紅和疼痛、膀胱刺激等。
子宮頸癌香港: 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查(柏氏抹片檢查,Pap smear)
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 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為減低罹患肺癌的機會,最重要的預防策略莫過於避免吸煙和避免吸入二手煙。 要減低紫外線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最重要是減少陽光直接照射皮膚。 所有健康並沒有體能活動禁忌的成年人及長者,應每週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相等於混合兩種活動模式的時間。 此外,一些研究顯示,單是缺乏體能活動這一環,已令患上逾十種癌症(例如肝癌、前列腺癌、大腸癌、乳癌和子宮體癌)的風險增加。
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 有逾150種,並會引發不同病症。 低風險HPV病毒(多為6型及11型)不會演變為癌症,但會導致生殖器疣和呼吸道乳頭狀瘤病。 高風險HPV病毒則可致癌,研究顯示有逾40種HPV病毒可經性接觸傳播,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等癌前病變及癌症。 接種 HPV 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可以令身體產生 HPV 抗體,幫助男性及女性有效預防以上疾病。 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但並不限於插入式性行為,但凡在性愛過程中有任何肌膚接觸,包括口交時嘴巴碰觸陰莖、陰唇、陰道、子宮頸、肛門,都有可能感染HPV病毒。 由於HPV病毒是透過皮膚接觸而非體液傳播,因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生殖器曾接觸帶有HPV病毒附著的公共設施,譬如毛巾、溫泉、游泳池等,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子宮頸癌香港: 為何要在學童階段接種HPV疫苗? 接種疫苗會鼓勵學童提早開始性行為嗎?
而子宮下垂常見的原因分別跟懷孕及生產時傷及骨盆腔的肌肉及神經,或是由於自然老化骨盆肌肉出現鬆馳,甚至日常長期搬運重物令腹部受壓亦會增加患上子宮下垂的機會。 子宮頸癌香港 而輕度的子宮下垂其實並無明顯病徵,較嚴重時會出現尿頻甚至失禁的症狀。 子宮下垂最嚴重的程度可以使子宮體都掉露到陰道外,通常需要醫生運用陰道內診,即利用陰道壓嘴將陰道張開作內部視診。
子宮頸癌香港: 子宮頸癌檢查及診斷
有些人類乳頭瘤病毒會引發疣及瘤,有些會提高子宮頸癌風險。 子宮頸癌香港 由於通常沒有徵狀,患者可能不自知,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消除感染,所以患者可能從未察覺過它的存在。 只有極少數染有人類乳頭瘤病毒的女性會演變為子宮頸癌。 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女性才需要接種HPV疫苗,但其實我們也建議男性在未發生性行為前接種HPV疫苗,用作保護將來的伴侶。
子宮頸癌香港: 子宮頸異常細胞及子宮頸癌
如上文所說,女性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經性接觸感染HPV,如果伴侶能做足保護措施,就能減低女性將來出現子宮病變或癌症的風險。 常見的副作用與其他疫苗相似,包括注射部位出現紅腫和疼痛、 子宮頸癌香港2025 發燒、頭痛和作嘔。 如對子宮頸癌疫苗疫苗的任何成分曾經產生過敏反應,建議有關人士不應接種此疫苗。 此外,衞生署亦設有藥物警戒系統,以對疫苗安全保持警覺。
子宮頸癌香港: 我應接受 子宮頸篩查嗎?
如腫瘤少於4cm,及未影響到子宮旁組織,患者又想保留生育能力,便可進行子宮頸切除手術、淋巴切除手術、放射治療,如患者年齡較大,或未有生育計劃,可選擇全子宮切除手術。 子宮頸癌香港 如腫瘤大於4cm,已影響到子宮旁組織,便需做放射治療及化療。 對於未有性經驗的女性而言,注射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即HPV疫苗,是較為合適的預防方法。
子宮頸癌香港: 【迷思三】HPV 感染途徑不止性交?
Bowtie 將於下文為你提供有關子宮頸癌的基本資料。 文末更會為大家提供投保建議,讓大家可以盡早做好準備,避免因癌症治療而需要承受極重的財政壓力。 3月4日是世界HPV關注日,研究顯示,大約75%有性生活的人在一生中會受到HPV病毒感染。 HPV是最常見透過性接觸傳播的病毒,超過 150種不同基因型,可引發不同的病症,大致可分為高危險度及低危險度兩類,前者是導致逾90%子宮頸癌的元兇;後者主要引發性病疣如椰菜花或輕度細胞病變。 先導計劃預計可惠及約66 000名合資格婦女,參加者可於三間服務提供機構轄下合共十間服務中心獲資助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子宮頸癌香港: 預約及疫苗注射的流程
視乎患者情況,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體外或體內放射治療手術,以高能量放射線殺死癌細胞。 只有一位固定性伴侶,每次性行為均使用安全套,是否就不會受 HPV 感染? 醫生表示,只要有性經驗,便有機會感染HPV,即使只有一位固定性伴侶,也有超過50%機會受HPV侵襲。 子宮頸癌香港2025 SENTISTM HPV核酸檢測可以檢測出高危HPV病毒類型,檢測驗出高危型HPV病毒代表患子宮頸癌的風險較高,越早發現,便能及早診療。
子宮頸癌香港: 預約服務及資訊熱線:3166 6631
根據癌症基金會的資料顯示,卵巢癌可細分為4個類別,分別為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細胞卵巢癌、性索間質癌、交界性腫瘤。 子宮頸癌香港2025 因為卵巢位置深在盤腔,所以卵巢癌的症狀在初期並不明顯,甚至與腸胃不適有些相似,直至腫瘤增大時才會引起腹部嚴重不適。 所以如果沒有進行定期健康檢是較難從表徵中識別出來。 而一旦在癌變的第三、四期才發現的話,架存活率只剩下不足四成甚至跌至一成。 子宮頸抹片檢查(又名帕氏抹片檢查),可以詳細了解自己有否患上子宮頸癌前病變,在癌症形成之前作出適當的治療,是現時最有效檢查子宮頸癌的方法,可一年接受一次。
子宮頸癌香港: 治療後的護理
這9種型號病毒所引起的癌症及其病變,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亦能預防性器官疣 (椰菜花)。 近年不少內地人攻港接種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惟港人接種率一直偏低。 在澳洲,男、女童都要接種HPV疫苗,數據反映性病疣和癌前病變數目日漸下降。 而本港私人市場在2006年已推出HPV疫苗,由2020年開始「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女童接種HPV疫苗,首劑在小五免費接種;第二劑在小六,有望能幫助降低本港子宮頸癌發病率。 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推廣至所有適齡男女學童,提升市民對HPV的認知及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把握黃金時期預防由HPV病毒引起的各種疾病。 本港婦女受HPV感染乃十分普遍,26至30歲年青健康婦女在子宮檢驗出HPV的約有20%;31至35歲婦女也處於高水平,約有13%;而51至55歲女性亦有10%受感染。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或高風險類型)的HPV所致。 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 HPV)是一組包括 150 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 HPV 可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惡性」的意思是指腫瘤的癌細胞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較深入的組織,並擴散至毗連的器官(例如陰道、神經、骨盆和腎)。
子宮抹片檢查結果一般可在驗身後由醫護人員講解,因應需要如是正常可一年接受一次。 答:雖然子宮頸癌疫苗可預防高危的致癌HPV病毒型號,但並未做到全面防護的效果,切勿以為注射HPV疫苗後,就毋須再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 答:除非醫生懷疑有高度的子宮頸病變,否則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孕婦不應進行子宮抹片檢查。 因為懷孕期間檢查可能會有血絲流出,導致類似小產或作小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