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線小巴81K線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線、702線及專線小巴95K線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另一方面,屯馬綫全綫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雖然屯馬綫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綫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綫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綫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 陳帆說,全線通車除了讓乘客享受無須轉線的方便,節省車程時間,也可進一步紓緩現時東鐵線大圍至九龍塘段的擠迫情況。
- 但他坦言,由荃灣過去因交通網路便利,該區人口亦越來越人住,租金有一定的承接力,由荃景圍呎價最平的荃威花園,平均實用呎價由8000至9000元,及至愉景新城約13000元,目前約100個買賣放盤,對比半年前升逾20%,至於呎租方面,荃景圍呎租按月微升1%,約30元呎。
- 西鐵綫車站月台最長可容納9節車卡(柯士甸站及紅磡站新月台可容納8節車卡,尖東站可容納12節車卡);通車初期以7節車卡行走,由2016年1月2日起開始陸續改以8節車卡行走。
- 不過如果由新站往荃灣區,由於本身未有巴士直達,主要由紅van來往,屯馬線則在價錢上有優勢。
- 4月18日起,屯馬綫分6至8個晚上的非行車時間進行全綫列車測試,來回烏溪沙站與屯門站,自此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開始共用車隊營運。
- 隨着紅磡站擴建部分的補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馬綫的架空電纜亦已在7月全綫通電,屯馬綫在8月開始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4月18日起,屯馬綫分6至8個晚上的非行車時間進行全綫列車測試,來回烏溪沙站與屯門站,自此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開始共用車隊營運。 5月2日,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當日的列車服務延遲至早上7時30分開始,以配合屯馬綫全綫大型列車測試,期間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服務受影響的乘客。 測試最後比原定時間提早完成,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因此分別於早上約7時10分及早上6時40分回復正常。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綫被「東九龍綫」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屯馬線車程時間: 巴士與港鐵比拚︰港鐵票價貴5.9元 車程快12分鐘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佈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綫命名作公眾諮詢[16]。 另外,港鐵提供屯馬綫通車八達通車資優惠,由一期通車日(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1月1日止,在啟德站及/或顯徑站及/或宋皇臺站及/或土瓜灣站入閘/出閘,均享有成人HK$1及小童HK$0.5優惠[30]。
- 車長在關上車門及月台門時,會走出駕駛室,確保所有門關上,且沒有乘客或任何物品被夾住,再進行指差確認,方會返回駕駛室。
- “自悠通”曾经有免费乘搭专线小巴81K线的优惠,于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 雖然屯馬綫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綫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綫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綫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 此外,屯馬綫全綫通車後,港鐵公司更將各節車卡的人流資訊[註 1]實時顯示於屯馬綫沿途各站的月台顯示屏,為整個港鐵系統首次引入。
- 為協助屯馬線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於在大圍站3號月台通道入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屯馬線未來四班往屯門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此外,港鐵公司亦於美孚站轉車通道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屯馬線及荃灣線各方向未來兩班列車的抵站時間。
- 至於西鐵線往紅磡方向的列車,到達紅磡站新月台後,亦以不載客形式到啟德接載乘客,再往烏溪沙方向。
港鐵日前按例提交環評報告,根據報告所指,預料北環綫在施工階段,將直接影響2.97公頃濕地,營運階段也會影響0.26公頃濕地,即合共對3.23公頃濕地造成影響,包括河道、沼澤或蘆葦、池塘及濕農地等。 屯馬線車程時間2025 而在拥有权方面,拟建的屯门南延线预计以“地下铁路地段”形式批予港铁公司,而非由九铁公司持有[52]。 因此,当该延线完工以后,屯马线将成为自2008年东区海底隧道铁路专营权完结以来,第一条由多于一间公司持有业权的港铁路线。
屯馬線車程時間: 红磡以西(前九广西铁)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路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線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不過如果由新站往荃灣區,由於本身未有巴士直達,主要由紅van來往,屯馬線則在價錢上有優勢。 假如由土瓜灣或九龍城往屯門,現時可乘坐九巴61X線,車費為14.7元,屯馬線優惠車費為20.9元,巴士價錢上仍有優惠。 不過,屯馬線通車後,鐵路同樣毋須轉車可達屯門,車程時間日後或是乘客的另一個考慮因素。 過往多條新鐵路線通車後,均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受影響,包括削班,甚至取消服務。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馬線通車後,沿途有6個轉線站,包括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接駁東鐵線、觀塘線、東涌線及荃灣線,四通八達。 為協助屯馬綫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於在大圍站3號月台通道入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屏,讓乘客得悉屯馬綫未來四班往屯門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此外,港鐵公司亦於美孚站轉車通道增設乘客資訊顯示屏,讓乘客得悉屯馬綫及荃灣綫各方向未來兩班列車的抵站時間。 測試最後比原定時間提早完成,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因此分别於早上約7時10分及早上6時40分回復正常。
屯馬線車程時間: 紅磡以西(前九廣西鐵)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綫。 由於馬鞍山綫沿綫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綫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綫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項目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現時為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線、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屯馬線車程時間 另一方面,屯馬線全線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雖然屯馬線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線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線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線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事实上新界西来往沙田及马鞍山,只须乘搭263(屯门)及269D(天水围及元朗),在城门隧道换乘站换乘40X、43X(大水坑至乌溪沙)、46X(大围及显径)、47X(沙田围及车公庙)及49X(第一城及石门),无论走线上及所需时间均比屯马线更直接,更有优势。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减城隧线班次,加上城隧线在繁忙时间经常供不应求,使不少新界西来往沙田及马鞍山乘客仍然转投屯马线。 吸引上述乘客乘搭西铁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该些乘客开始意识到本线能方便快捷连接市区和新界西(相比容易出现挤塞的陆路交通要道如屯门公路、荃湾路和汀九桥,本线不受塞车影响,而且列车速度快,乘客更易预算和节省交通时间),因此在繁忙时间,乘客经常挤进本线车厢,环境过于挤迫。 上午繁忙时间在天水围站以后的车站[35]上车甚为困难,下午繁忙时间则以在九龙各站较多乘客上车。 若繁忙时间内屯门公路发生事故,会有更多乘客使用本线,挤逼情况更见严重。
屯馬線車程時間: 列車班次
港鐵公司與政府及九廣鐵路公司簽訂了規管屯馬綫營運及服務經營權的四項主要協議。 由屯馬綫全綫通車日(2021年6月27日)起,港鐵公司獲得屯馬綫營運及服務經營權,為期兩年[17]。 現時屯馬綫共使用62列8卡列車,包括45列近畿川崎列車及17列中國製列車。
屯馬線車程時間: 屯门南延线
受限於柯士甸站、新建的紅磡站至顯徑站月台、以及原馬鞍山綫月台擴建工程的設計長度有限,最終亦只可以8節車廂組成的列車行走。 馬鞍山綫車站於設計時已預留空間擴建至最長可容納8節車廂停靠;通車初期以4節車廂行走,由2017年1月15日開始陸續改以8節車廂行走。 西鐵綫車站月台最長可容納9節車廂(柯士甸站及紅磡站新月台可容納8節車廂,尖東站可容納12節車廂);通車初期以7節車廂行走,由2016年1月2日起開始陸續改以8節車廂行走。 此外,屯馬綫全線通車後,港鐵公司更將各節車廂的人流資訊[註 1]實時顯示於屯馬綫沿途各站的月台顯示屏,為整個港鐵系統首次引入。 「全月通2(屯門-南昌)」及「全月通3(屯門-紅磡)」現時售價分別為HK$525及HK$615(優惠價[32]分別是HK$410及HK$515)。 2016年10月15日,港鐵開放快將啟用的何文田新車站予公眾參觀,有網民發現一機房當時被冠以「環境控制系統房(東西綫)」,但在該站正式啓用後已移除東西綫之名。
屯馬線車程時間: 車站列表
事實上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只須乘搭263(屯門)及269D(天水圍及元朗),在城門隧道轉乘站轉乘40X、43X(大水坑至烏溪沙)、46X(大圍及顯徑)、47X(沙田圍及車公廟)及49X(第一城及石門),無論走線上及所需時間均比屯馬線更直接,更有優勢。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線。 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號誌故障,屯馬線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線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線全線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高架電車線故障,屯馬線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屯馬線車程時間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線服務斷開為三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屯門站和啟德站至烏溪沙站,及每2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啟德站。
屯馬線車程時間: 「香港街馬」周日舉行 半馬全馬經東隧按時段封閉
因為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路綫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將原屬兩鐵的網絡整合,並以綜合車站規劃轉綫車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路綫的換乘,建成後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2020年1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宣布屯馬綫一期於同年2月14日通車,取代原有馬鞍山綫,並由大圍延長至啟德[5]。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台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屯馬線車程時間: 屯門南延線
唯最後,在政府決定興建「車鐵兩用」的東區海底隧道以紓緩當時的過海交通問題的同時,決定暫緩東九龍線計劃。 屯馬線車程時間2025 屯馬線列車在繁忙時間每三分鐘一班,乘客可由烏溪沙直達屯門,沿途設六個轉線站,接駁東鐵線、觀塘線、東涌線和荃灣線。 屯馬線車程時間 屯馬線車程時間2025 陳帆說,全線通車除了讓乘客享受無須轉線的方便,節省車程時間,也可進一步紓緩現時東鐵線大圍至九龍塘段的擠迫情況。 隨西鐵綫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綫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屯門-南昌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全日通大致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所有輕鐵路綫及所有港鐵西北接駁巴士綫。
屯馬線車程時間: 通車日期
根據九龍城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在2023年3月的文件,於早上繁忙時段,屯馬綫土瓜灣站與啟德站之間的載客率約為四成(往屯門方向)和兩成(往烏溪沙方向)[21]。 經過多年規劃過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12年3月27日根據《鐵路條例》授權進行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計劃。 屯馬線車程時間 大圍至紅磡段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將馬鞍山綫從大圍伸延至紅磡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提供更直接和方便的鐵路服務。 他指,安全可靠是鐵路運作的基石,相關政府部門一直密切監督港鐵進行屯馬線各項測試,包括5月2日的全線列車運作測試。 經過多月嚴謹驗收和檢測,機電工程署今早已向港鐵公司確認屯馬線建設已達到安全和良好狀態,可投入服務。
屯馬線車程時間: 車站數目
至於西鐵線往紅磡方向的列車,到達紅磡站新月台後,亦以不載客形式到啟德接載乘客,再往烏溪沙方向。 屯馬線車程時間2025 屯馬線車程時間 紅磡站已加建兩層新月台,將於6月20日率先啟用,並於同日實施新轉綫安排。 東鐵站的乘客須由現時東鐵線月台,步行至屯馬線新月台轉車,步行時間約3分鐘。 縱使屯馬綫通車令西鐵綫及馬鞍山綫名稱消失,但因有關路綫名稱使用多時,不少人仍然會習慣稱呼其為西鐵或馬鐵,而部分人以地鐵稱呼沙田至中環綫新建路段。
为了吸引乘客交回已使用的磁带车票,凡交回任何已逾期的10张“自悠通”或“节日通”车票,可免费换取即日有效的“自悠通”连登车证各一张。 “自悠通”曾经有免费乘搭专线小巴81K线的优惠,于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另外曾经有新巴701线、702线及专线小巴95K线之换乘优惠亦于同日取消。 屯馬線全線票價為23.6元~雖然港鐵目前暫時沒有公布完整的屯馬線來往各區的車程時間,但根據已公布的車費表,票價略高於搭巴士。 以兩個新站為例,乘搭屯馬線至中環需12.5元,優惠期間為12元,但如乘搭過海巴士111號線,只需10.6元,便宜1.4元。 不過,屯馬線通車後最大的優勢是無須轉線及縮減時間,所以要視乎乘客個人考慮。
2016年10月15日,港铁开放快将启用的何文田新车站予公众参观,有网民发现一机房当时被冠以“环境控制系统房(东西线)”,但在该站正式启用后已移除东西线之名。 然而对于大围至红磡一带新建路段,从展开工程到完工于沿途所设的“里数牌”,一直都以EWL(东西线)称之。 因为2007年12月2日两铁合并,线路最终由香港政府兴建,将原属两铁的网络整合,并以综合车站规划转线车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线路的换乘,建成后以服务经营权方式授予港铁公司运营。 1967年,英国的费尔文霍士顾问工程公司发表了《香港集体运输研究》,提议香港兴建地底集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一条被建议线路为“沙田线”,为当时建议兴建的四条线路之一。
屯馬線車程時間: 屯門來往馬鞍山較巴士貴$5.9 惟毋須轉車
根据港铁向立法会提交的2022年统计数字[41],2021年疫情较为缓和的月份全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计算的最高可载客量为70万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为荃湾西站至美孚站,载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计算为86%。 屯馬線車程時間2025 此外,屯马线全线通车后,港铁公司更将各节车厢的人流信息[注 1]实时显示于屯马线沿途各站的站台显示屏,为整个港铁系统首次引入。 根据港铁向立法会提交的2021年统计数字[39],2019年上半年大围至鸟溪沙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计算的最高可载客量为45.9万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为大围站至车公庙站,载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计算为52%。
屯馬線車程時間: 月台職務
[23]2020年底開始,屯馬綫全綫分數個凌晨非行車時間進行列車動態測試[24]。 然而,即使全綫貫通後,民間仍有不少人用通車前的網絡(分成西鐵、馬鐵及沙中綫三段)稱呼本路綫的不同部分。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綫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语: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屯馬線車程時間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2年統計數字[41],2021年疫情較為緩和的月份全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70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荃灣西站至美孚站,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86%。 隨著紅磡站擴建部分的補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馬綫的架空電纜亦已在7月全綫通電,屯馬綫在8月開始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屯馬線車程時間: 港鐵路綫圖
乘客可以透过iOS或Android应用程序“MTR Mobile”或使用经“data.gov.hk”授权的应用程序查阅轻铁、荃湾线、东涌线、机场快线、将军澳线、屯马线、东铁线及南港岛线未来四班抵站列车的到达时间,亦可以在港铁网站查阅详细时间表。 “自悠通”原定优惠期至2007年12月31日,但两铁合并时被西铁线全日通取代。 西铁线全日通的使用方式、发售地点、售价和使用范围与西铁自悠通一样,于购买车票当天可无限次乘搭港铁西铁线、所有轻铁线路、所有港铁巴士线及港铁接驳巴士K16线。
屯馬線車程時間: 車廂設備
另外,乘客亦能透過港鐵App「MTR Mobile」的「Next Train」功能,查看屯馬線的候車時間資訊。 屯馬綫(Tuen Ma Line),是港鐵行車綫之一,來往屯門及烏溪沙,橫跨屯門、元朗、荃灣、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黃大仙及沙田共8個行政區的車站[註 屯馬線車程時間2025 2],全長約56公里,沿途共有27個車站。 以站數與長度計,為全港所有鐵路綫之冠;而此綫設有兩個派車廠及一個專用列車停放處,為眾重鐵路綫中僅有設此派車安排的路綫。 因為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路綫最終由香港政府興建,將原屬兩鐵的網絡整合,並以綜合車站規劃轉綫車站以更妥善安排不同路綫的轉乘,建成後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馬線車程時間: 港鐵已識別約1.9公頃區域作潛在濕地補償
屯马线所使用的列车共有两种,分别是近畿川崎列车(IKK-Train)以及屯马线中国制列车(TML C-Train)。 港铁除了沿用原本分别在东铁线、西铁线和马鞍山线上行驶过的近畿川崎列车之外,亦有购入新的近畿川崎列车车厢以扩充车队。 其中原本在东铁线上行驶的列车在经过改装后,已全数退出东铁线的服务并全部改行屯马线。 除此之外,港铁亦有购入来自中车长春轨道客车的列车以应付需求,这也是港铁首次在前九铁路线中使用中国大陆制造的列车。 受限于柯士甸站、新建的红磡站至显径站站台、以及原马鞍山线站台扩建工程的设计长度有限,最终亦只可以8节车厢组成的列车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