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閱《條例》的相關條文,以了解法例完整和明確的陳述。 海關發現被告故意利用計價單位誤導受害人,其後被判處監禁10周。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2025 此花膠案利用眾所周知的不良營商手法欺騙顧客,被告先就商品向顧客開價,其後再以另一計價單位為基準,向顧客收取更高的價錢。
- 根據《商品說明(標記)(金及黃金合金)令》(香港法例第362A章)及《商品說明(標記)(白金)令》(第362C章),所有黃金、黃金合金或白金製品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附上標記,註明黃金或白金的純度。
- 他指出,裝修後打算聘請除甲醛的清潔公司進行深層清潔,在網上搜尋及報價後選定了星X潔淨環控有限公司。
- 根據該條例第13F條,任何商戶如就任何消費者作出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即屬犯罪。
- 亦有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業主接獲使用載有類似香港房屋委員會標誌信箋警告信,指他因非法借貸而觸犯《房屋條例》(第283章),可被檢控或收回單位,並表示可向他提供貸款,以協助他整合債務。
- 反之,如其已附有該等之中文安全警告或警誡字句,則同時須附有相應的英文警告或警誡字句。
此外,根據《放債人條例》(第163章)第30(1)條,任何人均不得藉虛假、誤導性或欺騙性陳述、申述或允諾,或藉不誠實地隱瞞重要事實,而欺詐地誘使或企圖誘使任何人向放債人借款。 公司註冊處負責處理放債人牌照申請及續期的行政事宜,香港警務處則負責該條例的執法工作。 此外,由二○一三年七月至二○一五年二月期間,警方共處理了六十宗涉及借貸罪行的個案。 (二)每一宗個案的情況皆有其獨特性,是否構成個別條例下的罪行,須根據個案的事實及相關證據才能予以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三)就執行《商品說明條例》而言,香港海關會繼續留意市場趨勢,積極處理投訴個案,並與其他監管機構保持密切聯繫,以便採取適當的執法或跟進行動。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 個案小冊子
《修訂條例》亦設立了一項民事遵從為本執法機制,以鼓勵商戶遵從法例及制止已知悉的不合乎法例的手法。 在此機制下,執法機關如相信某商戶作出被禁止的不良營商手法,可不提出刑事檢控,而接受該商戶停止有關手法的承諾書。 自從《2012年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第362章)(《條例》)於2013年7月19日生效以來,香港海關一直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打擊`不良商戶'。 經修訂的《條例》新增六項有關不良營商手法的罪行,包括就服務作出虛假商品說明、誤導性遺漏、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餌誘式廣告宣傳、先誘後轉銷售行為,以及不當地接受付款,是香港保障消費者之相關法例的大躍進。
為有效執行《條例》及確保每宗個案均由適當的執法機關處理,關長與通訊事務管理局已訂立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協調雙方職能的執行。 為有效執行《條例》及確保每宗個案均由適當的執法機關處理,海關關長與通訊局已訂立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協調雙方職能的執行。 關打擊不良營商手法已初見成績,以下成功檢控的個案涉及就服務作出虛假商品說明、誤導性遺漏、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以及不當地接受付款等手法。 香港海關負責執行《條例》,共有137人專責相關調查及執法工作。 截至2015年9月,海關總共處理和評估了1,333宗涉及懷疑不良營商手法的案件,至今共提出168項檢控,成功定罪的案件有145宗。 簡單而言,平均每周有一至兩宗涉及不良營商手法的定罪個案。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
《條例》內的新條文明確規範商戶在宣傳和推銷貨品或服務方面與消費者的關係。 以上個案在在說明,商戶售賣和推銷貨品或服務的營業行為必須嚴格遵守法例規定。 根據原《條例》的條文,就貨品作出虛假商品說明和偽造商標均屬刑事罪行;經修訂的《條例》仍然禁止同樣的行為,只是不再區分貨品和服務。 根據第30L條,執法機關可接受觸犯相關罪行的商戶作出書面承諾,不再繼續/重複/從事違規行為或類似的行為,以取代刑事檢控,解決事件。 執法機關可將商戶的承諾發布,不過,一旦有關承諾獲接受,執法機關便不可展開調查和法律程序,已展開的調查和法律程序亦須停止。
經修訂的《條例》亦設立了一項民事遵從為本的機制,藉此鼓勵商戶遵守法例;並讓海關取得禁制令,及時制止已知悉的不合乎規定的營商手法。 《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香港法例第132W章)第4A條列明,預先包裝食品,須依照附表3所訂明的方式,加上標記及標籤。 而在附表4列出的項目,就按照附表4的規定,可獲豁免而不受這項條例規限。 正如上述問答所說,《貨品售賣條例》訂明任何售賣貨品必須與樣本、賣方提供的及 / 或包裝上的說明相符。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執行《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條文的經驗
根據海關網頁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在2022年海關共處理616宗有關商品說明的案件,當中亦包括不少裝修服務公司因銷售裝修服務時,向顧客作出虛假聲稱而被捕。 如因第三方的行為或過失而觸犯罪行,在審訊時雖可以此作為免責辯護,但我們強烈建議商戶正直誠實地營商。 為推行《條例》,除執法工作外,海關同樣重視公眾宣傳和教育工作。
顧問游說受害人讓美容院經理檢查她的胸部,並在檢查後向受害人表示發現硬塊,將來可能會演變成癌症。 事實上,該公司於2008年5月成立,員工中並無前警務人員。 該公司的確偶然會在調查時非正式徵詢一名警務人員的意見,但從未僱用該名警務人員,他僅是涉案私家偵探的朋友。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商品說明
被告拒絕直接回答顧客有關商品價格的問題,故意混淆視聽。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零售商必須保留有關發票或收據的文本不少於三年(由發出日期起計),供海關人員查驗。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宣傳計劃
他指出,裝修後打算聘請除甲醛的清潔公司進行深層清潔,在網上搜尋及報價後選定了星X潔淨環控有限公司。 事主眼見清潔公司報價「唔係特別平」,社交平台上亦有不少正評,故認為不會出問題。 任何人在營商過程中,供應或要約供應、管有作售賣或任何商業用途或製造任何已應用原產地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即屬犯罪。 儘管他明知自己未能按要求在指定日期提供英文、普通話和西班牙文課堂,卻仍收取兩名學生的學費。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執法指引
由於《條例》涵蓋的商品及服務範圍廣泛,檢控工作殊不簡單。 海關提醒商戶須遵守《條例》的規定,而消費者於購買服務時亦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 香港海關是主要的執法機關,會根據《執法指引》決定有關營業行為是否涉及不公平營商手法。 至於涉及電訊及廣播的營業行為,則由通訊事務管理局擔任執法機關(第16BA及第16H條)。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商品說明條例
香港法例第362O章《商品說明(提供關於受規管電子產品的資料)令》中訂明零售商本身於售出受規管電子產品時,必須在所發出的發票或收據上列明該等資料,而不是由第三者提供。 經修訂的香港法例第362章《商品說明條例》在原先規管黃金、黃金合金及白金產品的基礎上,將鑽石、天然翡翠、以及五類電子產品,即手提電話、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數碼相機、數碼音響播放器和數碼攝錄機,也列為受規管產品。 被告被控“就服務作出虛假商品說明”,被判處罰款港幣30,000元。 裁判官強調,判處罰款不可作為日後判刑的先例,這樣判決是因為這是首宗涉及服務的虛假商品說明的案件,而且案情不算十分嚴重。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清潔姐姐敷衍塞責 櫥櫃黐笠笠有膠紙漬
這是首宗商戶因作出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而被判即時入獄的個案。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2025 《商品說明(原產地)(手錶)令》(第362D章)第2條訂明,任何地方,如在其內製造或生產手錶機芯(即手錶的主要部分但不包括錶帶),則該地方須視為在其內製造或生產該手錶的地方。 此要求卻不適用於根據「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下,由香港出口或擬出口內地而可享零關稅的手錶。 此外,執法機關可向法庭申請強制令,要求商戶不再繼續/重複/從事相關的違規行為(可參閱第30P及30Q條)。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執法機關之間的分工
有受滋擾人士向本人表示,即使他們最終沒有借取貸款,仍被中介公司透過收數公司以恐嚇會滋擾其家人手段,苛索中介費用。 該等人士向本人查詢,當局可否引用經修訂《條例》檢控有關人士及其僱主。 答覆:主席: 《商品說明條例》(第362章)經《2012年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修訂,於二○一三年七月十九日全面實施。 經修訂《條例》從源頭打擊常見的不良營商手法,包括禁止商戶(註)就貨品及服務作出虛假商品說明、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等。 根據該條例第7A條,任何商戶如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向消費者提供或要約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或向消費者提供或要約向消費者提供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服務,即屬犯罪。 根據該條例第13F條,任何商戶如就任何消費者作出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即屬犯罪。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顧客精明 虛假現形】
要將不誠實的商戶繩之於法,除健全的法例外,還須嚴厲執法。 海關採取以風險為本的執法策略,如案件涉及的不良營商手法嚴重損害消費者、業界或社會大眾的利益,該等案件會獲得優先處理。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2025 商戶在營商時使用「不良營商手法」,即屬違法;《商品說明條例》第IIB部列明以下五種情況屬「不良營商手法」。
香港法例第362A章《商品說明(標記)(黃金及黃金合金)令》將足金的純度標準由990提高至999(按重量計算黃金在1000份合金中所佔的份數)。 零售商在供應「足金」製品時,必須在發出的發票或收據上,列明該足金製品的重量。 如不可行,標籤亦應載於貨品、貨品的任何包裝、附於包裝內或穩固地加於包裝上的文件的顯眼位置,並且是清楚可讀的,以便消費者易於閱讀標籤上的資料。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海關有檢控權 曾有裝修公司因作虛假聲稱被捕
香港法例第362M章《商品說明(提供關於天然翡翠的資料)令》及香港法例第362N章《商品說明(提供關於鑽石的資料)令》中訂明零售商本身於售出天然翡翠或鑽石時,必須在所發出的發票或收據上列明該等資料,而不是由第三者提供。 如其屬於消費品之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或處置的警告或警誡,則有關的警告或警誡須同時 以相應的中文表達,而有關表達須清楚可讀和放置於消費品或包裝部份的顯眼處。 反之,如其已附有該等之中文安全警告或警誡字句,則同時須附有相應的英文警告或警誡字句。 如其屬於消費品之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或處置的警告或警誡,則有關的警告或警誡須同時 以相應的中文和英文表達,而有關表達須清楚可讀和放置於消費品或包裝部份的顯眼處。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虛假或誤導性商品說明
以下為今日(四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謝偉俊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的書面答覆:問題: 本會二○一二年通過修訂《商品說明條例》(第362章)(《條例》)。 有關修訂就商戶使用不良營商手法訂定新罪行,例如「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 早前有三人被法庭裁定在銷售身體護理療程服務過程中,作出「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罪名成立並被判處入獄,是此罪行首宗個案。 據報,有市民接獲自稱銀行職員人士來電,要求他立即償還整筆銀行按揭貸款,又表示可協助他另行申請低息貸款,藉此收取十多萬元手續費。 亦有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業主接獲使用載有類似香港房屋委員會標誌信箋警告信,指他因非法借貸而觸犯《房屋條例》(第283章),可被檢控或收回單位,並表示可向他提供貸款,以協助他整合債務。
另外,為了教育消費者,亦會把成功檢控個案/承諾及强制令上載至海關網頁讓消費者查閱。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2025 希望消費者透過有關資訊,了解市面上的不良營商手法,做個精明消費者。 海關關長及通訊事務管理局作為執法機關,根據《商品說明條例》新增第16BA及16H條,聯合草擬一套《執法指引》,說明他們以何種方式行使《條例》中的權力,並就新法例條文的實施提供指引。 執法機關巳於2012年12月7日至2013年3月17日舉辦公眾諮詢,邀請公眾就《執法指引》擬稿發表公眾意見。
香港法例第362B章《商品說明(白金的定義)規例》規定「鉑金」及「白金」為「platinum」一字的中文用語。 使用這些名稱的「白金」或「鉑金」或「白金合金」或「鉑金合金」製品,當中的白金純度以合金的重量計,不可低於1000等份之850。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如果製品在交易中標示為「足白金」或「足鉑金」,則當中的白金純度以合金的重量計,不可低於1000等份之990。
按照香港法例第424C章《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附加安全標準或規定)規例》,識別標記及安全警告或警誡並無字體大小的限制。 此外,根據香港法例第424章《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所指定的標準檢定機構所採納的玩具安全標準及兒童產品安全規格,某些玩具及兒童產品(如水泡類玩具及家用兒童安全欄柵)的安全警告或警誡字體大小,通常不應小於5毫米。 根據香港法例第424C章《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附加安全標準或規定)規例》的規定,倘若玩具或兒童產品或其包裝上標示着有關於其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或處置的任何警示或警告,必須兼用中文及英文標示。 由於受公平營商條文管轄的貨品及服務商户範圍廣泛,海關會以風險為本及有效地運用執法資源的原則,訂立調查的優先次序。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一般會優先處理涉及重大公眾利益或受到廣大公眾關注的營商行為;缺乏悔意或故意屢犯的個別行業 / 商戶;營商行為引致消費者蒙受重大金錢或財務上的損失;及該行為顯示出在市場上有顯著的或新興的趨勢。 透過處理調查的優先次序,使執法行動發揮最大效力,從而保障消費者及殷實商戶的權益。
違反「公平營商條文」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000及監禁五年。 《條例》亦設立了一項民事遵從為本執法機制,以鼓勵商戶遵從法例及制止已知悉的不合乎法例的手法。 在此機制下,執法機關如相信某商戶作出《條例》所禁止的不良營商手法,可不提出刑事檢控,而接受該商戶停止有關手法的承諾書。 《2012年商品說明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2025 (不良營商手法) (修訂) 條例》(《修訂條例》) 已於二零一二年七月十七日獲得立法會通過,並於二零一三年七月十九日全面執行。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執法機關之間的分工
如果製品由不同純度的黃金或白金組成,或製品由黃金或白金及其他金屬組成,亦須清楚註上標記。 這份《執法指引》只可用作指南,指示甚麼營業行為可構成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下的公平營商條文,並不旨在指示商戶以某一特定方式經營業務。 商品說明條例不良營商手法 根據香港法例第424章《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所載的定義,「供應」包括「為商業目的將貨物作為獎品或禮品送出」。 因此,倘若有關玩具是作商業用途,便須符合玩具的法定安全標準。 海關關長及通訊局根據《條例》公佈了《執法指引》,說明雙方如何行使其執法權力,並就「公平營商條文」的實施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