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24日,酷派集團(02369)發布2021年末期業績公告,全年取得營業額6.654億港元。 在研發實力的支撐下,酷派以聚焦大國大運營商以及與國際上第三方電商平台合作兩個渠道,殺入了海外市場。 目前,酷派的海外業務已覆蓋全球超過30個國家,建立了美國、南亞、東南亞、歐洲等大區業務單元。
外海市場上,酷派在年報中坦言,建設銷售渠道非常重要,將逐步改善銷售渠道的建設。 不過年報上看,酷派併未透露如何構建以北美為主的海外市場銷售渠道。 即便十分重視海外市場,酷派可沒有放棄國内市場這塊蛋糕。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目標三年進入第一梯隊
[7][8]酷派手機一直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而從2010年起逐漸擴展海外市場,如美國、印度等。 [9]台灣業者威寶和中華電信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引進酷派手機。 [9]台灣業者威寶和中華電信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引進酷派手機。 2015年6月28日,酷派大股東Data Dreamland出售7.8億股份(佔公司18%股份)給「樂風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每股3.508港元(涉資27.4億港元)。 完成交易後,酷派大股東Data Dreamland持股減至8.81億股(佔公司20.3%股份),雖然仍是單一最大股東,但失去控股股東地位,而買方則成為第二大股東。 不可否認的是,去年以來酷派在海外遇到了困難,但酷派擁有海外多年的佈局經驗,加上其研發能力未落下,海外市場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的。
- 回歸後的酷派還吸引了大量業界知名專業人士和高管加盟,獲得了國際頂級戰略資本的加持,充分顯示資本市場對酷派長期價值對認可。
- 一家智能手機生產商提升競爭實力的關鍵所在便是專利,專利也是企業出海開拓市場的必由之路。
- 在研發實力的支撐下,酷派以聚焦大國大運營商以及與國際上第三方電商平台合作兩個渠道,殺入了海外市場。
- 目前,酷派坐擁萬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佔95%,授權專利超過2000件,多項技術打破國際巨頭壟斷,去年小米成為酷派專利訴訟的對象就凸顯出酷派的專利之強大。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酷派得以復牌,表明其得到了聯交所和市場的認可,至少在嚴厲的上市規則面前,酷派心里的石頭終於落下來了。 酷派集團2025 能復牌,說明酷派還未到被判死刑的下場,持續盈利能力還是有的。 曾風光到被納入「中華酷聯」陣營的酷派集團(02369-HK)近兩年來如同A股市場中的小散戶,盈利時興致勃勃,虧損時心碎一地,這兩種天壤之别的心緒不知輪回了多少遍。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 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渠道與研發創新初見成效 新團隊與國際資本加持
2021年,酷派發布了兩款智能手機COOL 20和COOL 酷派集團2025 20 Pro,首創“90天換機2年質保”的品質保障標准。 酷派集團 回歸後的酷派還吸引了大量業界知名專業人士和高管加盟,獲得了國際頂級戰略資本的加持,充分顯示資本市場對酷派長期價值對認可。
- [9]台灣業者威寶和中華電信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引進酷派手機。
- 不過年報上看,酷派併未透露如何構建以北美為主的海外市場銷售渠道。
- [9]台灣業者威寶和中華電信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引進酷派手機。
- 同年8月,董事长贾跃亭任命刘江峰担任酷派集团CEO[14],刘江峰此前任华为荣耀品牌总裁[15]。
- 陳家俊通過Kingkey Financial持有酷派17.83%股權,為酷派第一大股東。
酷派曾在國内選錯了電商渠道對象,最終被攪局者樂視所拖垮。 酷派進軍海外已有多年,雖然面臨依賴運營商補貼、實體店及電商渠道欠佳等困境,但這不能掩蓋海外市場對酷派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今年年初,入酷派的元老級重臣、CEO蔣超被罷免一切職務,還被終止所有相關合約及僱佣服務。
酷派集團: 酷派聯手SIG 大翻身可期
19日是酷派復牌後首個交易日,開盤便遭遇超61%的大跌,開盤價低至0.28港元,刷新了股價近9年來的新低。 最終,酷派收跌46.53%,股價報0.385港元,全日成交3.527億港元,換手率達17.81%。 這次市場潑出的冷水,直接導致酷派喪失了近17億港元的市值。 這17個億對酷派來說不是小數目,因為酷派2018年的總營收也不過13億港元,想想還是挺紮心的。 酷派強勢回歸中國手機市場,目標三年進入國內手機市場第一梯隊,在新團隊,新資本,新戰略之下,期待其轉變,再登頂峰。
酷派集團: 酷派大手配股給抖音的大股東
酷派海外出貨量發展迅猛,其中僅2015年到2016年,酷派海外業務出貨量就達到了150%的增長,達到500多萬台。 隨著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運營商管道的式微,酷派集團賣身給了賈躍亭的樂視。 不久後,酷派受到樂視的債務危機牽連,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節節敗退。 隨後數年酷派轉戰海外,依賴美國市場進行營收增長,緊接著2018年樂視出售了其全部股份,2019年陳家俊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公司行政總裁。
酷派集團: 酷派的復興之路
陳家俊通過Kingkey Financial持有酷派17.83%股權,為酷派第一大股東。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 陳家俊的另一重身份是京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陳華的二兒子。 2014年之後,酷派在行業巨變的潮流下失去了自我,公司營收持續下降,併在2016年首次由盈轉虧。 至此,酷派已是連續巨虧了3年,累計虧損超過65億元(人民幣,下同),形勢可謂搖搖欲墜。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
若借殼上市成功,對酷派的智能手機業務和其他業務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酷派從管道、系統、供應鏈,三方面著手,建立一個全新酷派。 酷派將用數位化管道管理模式,可以銷售服務站進行大數據管理,和管道分享互聯網收益,幫助直供管道服務合作夥伴獲取更穩定、更長期的回報,而不是短期一次性的硬體收入。 研發方面,酷派聚焦手機操作系統研發,推出了自研系統COOLOS,通過新版EROFS文件系統等新技術,進一步改善了系統流暢度與安全性。 在銷售方面,2021年銷售及分銷費用2.06億港元,自2021年6月底開始,酷派開始推行全新的數字化渠道模式,截至2021年底,酷派在全國累計共建立超過3200家服務站。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
引入行業人才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2025 酷派公告顯示,秦濤獲委任為酷派集團高級副總裁,胡行、李宇靖和司馬雲瑞同獲委任為酷派集團副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四人簡歷,四位高級管理人員均有小米重要職務背景。 免責聲明:財華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將盡力確保彼等所提供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酷派集團: 酷派大手配股給抖音的大股東
最近易方達基金發佈公告,稱自6月11日起,對旗下基金對持有「酷派集團」按照0.00港元/股進行估值。 酷派集團2025 這估值還真不一般,可以用「一文不值」來形容酷派了。 2016年6月17日,樂視移動大筆進入酷派集團,持有酷派集團的股票約佔28.90%,成為單一控股股東[13]。 同年8月,董事長賈躍亭任命劉江峰擔任酷派集團CEO[14],劉江峰此前任華為榮耀品牌總裁[15]。 2016年6月17日,樂視移動大筆進入酷派集團,持有酷派集團的股票約占28.90%,成為單一控股股東[13]。 今年6月,酷派的鄉鎮服務站管道建設,目前已有超過1400家的服務站建成,據說希望把服務站鋪遍全中國的每一個鄉鎮。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 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渠道與研發創新初見成效 新團隊與國際資本加持
主持人小炒王梁心欣生動有趣,把複雜的投資理論簡單演繹。 嘉賓及其他主持人實戰經驗豐富,集各家之所長,為所有對投資有興趣股民提供資訊、研究、社交等全方位服務。 據2012年第三季度統計,酷派以10.4%的份額位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三位,[6]2012年第四季度以3.0%的佔有率位列世界智能手機市場第10位。
酷派集團: 酷派的復興之路
2021年,整個手機行業的預測銷售量激增,加上供應端的晶片短缺,囤貨、投機行為盛行。 酷派集團 然而,需求端的增長不及預期,今年中國手機還將持續萎縮。 現時手機市場硬體迭代放緩,單純靠硬體,很難做出差異化。 在這個背景下,新品牌有機會在硬體方面追趕頭部品牌,特別是在系統和服務方面趕超頭部品牌。
酷派集團: 酷派集團目標三年進入第一梯隊
據2012年第三季度統計,酷派以10.4%的份額位列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第三位,[6]2012年第四季度以3.0%的佔有率位列世界智慧型手機市場第10位。 上圖可見,2014年以來,酷派集團國内業務萎靡不振,營收出現驟降。 除了受殘酷的競爭影響,蔣超時代的酷派逐步關閉國内業務也是一大主因。 雖然海外業務營收表現不夠穩定,但是在2017年起已擔當其酷派營收支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國内大幅放緩的營收。 一家智能手機生產商提升競爭實力的關鍵所在便是專利,專利也是企業出海開拓市場的必由之路。 如果沒有專利這個實力,酷派去年也不敢以專利訴訟扼制小米海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