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禧花園」一共由九座組成,合共提供2,261個單位的項目,標準面積由 呎不等,一層八個單位開則,望馬場景的單位都幾簡單,記住幾個室號便可以,就是「CD及EF室」,其餘「AB、GH室」則望向火炭站方向。 因應綠表申請者傾向選擇面積較大及地區較佳的單位,房委會已在情況可行下,盡量減少油塘高宏苑及馬鞍山錦柏苑面積較小單位的數量,但錦柏苑仍有160個面積約185呎「納米單位」,預計明年第三至第四季接受申請[22]。 火炭綠置居面積 首次出售綠置居計劃單位的售樓處,設於與居屋計劃相同的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 火炭綠置居面積 在2018年12月起,申請和銷售事宜改於觀塘開源道建生廣場1樓新開設的售樓處處理[11]。
「彩禾苑」遠離火炭站,但有車也不見得好,皆因屋苑只得43個泊車位,等於超過18個單位才有一個車位。 但毗鄰「駿洋邨」,即「華聯工業中心」對面就設有「駿洋商場」。 當中除了「5室」及「11室」為三房間隔,實用面積617呎外,項目以兩房單位佔多,面積介乎 呎大。 翻查土地註冊紀錄,「穗禾苑」今年共促成45宗二手買賣,一個兩房平均價售約 萬元、而三房則690萬元。
火炭綠置居面積: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原業主2017年底114.3萬元購入上述單位,轉手獲利103.7萬元。 火炭綠置居面積 買家須攜同銀行本票及個人支票繳付所需定金,抬頭人為「香港房屋委員會」。 若上述本票金額不足選購單位樓價的百分之五,定金餘額須即時以個人支票方式繳付(不接受公司支票和現金)。 實際上,政府減居屋、推綠置居的做法,變相令置業主導這意識形態更深入民心,為荒謬的社會風氣助燃。
另外三座的單位原先預計延至2021年第二季才可入伙[17],但在各方施壓之下[18],加上疫情回穩,駿洋邨隔離中心最終於同年9月24日,隨着最後一名密切接觸者完成檢疫而停用,並在同年10月中交還[19]。 所有後續裝修工作於同年12月10日完成,隨後準備交付準租戶[20];原本政府預計1至3座準住戶需於明年1月底才入伙。 但有消息指,第3座的準住戶可提早於12月10日起陸續入伙,預計每天安排80戶,即使12月有多日假期,有關工作亦不會暫停[1][21]。 綠置居選址以位處市區或擴展市區(但目前已不限屋邨地區),兼具獨立業權的公屋項目為主要考慮[13]。 選址亦包含某些公共設施不涉及昂貴管理費及維修費,轉為綠置居後不會對原有規劃帶來重大影響、項目應是獨立地盤,以及並非短期內落成的公屋項目[14]。
火炭綠置居面積: 火炭東工業用地改劃背景
2015年,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施政報告》中建議香港房屋委員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的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是「綠置居」概念第四次獲得實踐,揉合了 年代若干類似計劃的特色。 由於首個屋苑景泰苑反應熱烈,繼任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7年決定將此計劃恆常化。 自2021年起,綠置居連同居屋亦將成為租者置其屋計劃剩餘單位出售的第二個途徑。
《香港01》特地到該綠置居地盤視察,據地盤料顯示,火炭綠置居項目預計2019年年底落成,並稱設有街市及商場。 惟記者由火炭港鐵站出發,步行到火炭綠置居地盤需時近30分鐘,沿路有大量車房及工廈,更有大型貨車來來往往,居民日後過馬需要額外小心。 一直沿著火炭站行落去,還有另一個知名屋苑「駿景園」,是由新地及港鐵合作發展,項目共分兩期發展,合共提供2,504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596呎-1,401呎。 十座物業分前後兩排而建,第一期「1-7座」的E及F室最能貼近沙田馬場景,景觀角度比起「御龍山」還要優勝;而餘下「1-7座」A-D室則望向內園方向為主。 至於第二期則在1996年落成,由「8-11座」組成,當中「E-H室」以望內園景為主,而「A-D室」則望火炭山景為主。
火炭綠置居面積: 問題5: 問題是,以「一人申請」、跟「家庭組合」申請有什麼分別?
因此,「綠置居2019」是繼2002年的居屋第24期甲後,18年來再次有資助出售房屋計劃單位未能售罄(不包括售罄後撻訂或回購單位)。 房委會在每期銷售計劃中,會預留一定數量的配額提供給「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家庭申請者,並為一人申請者預留部份單位,受屋邨重建計劃影響的租戶可獲得優先擇樓權利[12]。 此外,自「綠置居2018」起,所有曾申請對上一期居屋的綠表申請人,只要簽署資料轉移同意書,其申請將同時轉移至綠置居計劃;若有關人士不獲安排或放棄居屋揀樓機會,即可參與綠置居揀樓。 為滿足公屋居民置業需求,加上居屋供應不足,政府在1983年8月通過將Y2型大廈改裝為居屋[2],並於翌年6月正式將部份本身為美林邨公屋的同款(美桐及美樟樓)大廈撥入居屋第六期甲出售(即美城苑逸城及暉城閣)。
- 更重要的是,今年入息與資產限制方面,據了解,白表一人及家庭申請者入息上限分別收緊至$3.1萬及$6.2萬(上期為$3.3萬及$6.6萬),資產限額則分別收緊至$73.5萬及$147萬(上期為$92.5萬及$185萬)。
- 如果對於一手樓或二手樓的置業流程、或按揭安排等事宜有任何疑問,我們團隊早前已製作了一系列的懶人包,可按橙色字快速跳往。
- 當中只有一期提供兩房,但全數「2、3、5座」的內園方向,所以也沒有馬場景可言,這是跟「銀禧花園」之間的差距。
- 河畔設有草坡、樹木及休憩涼亭等,及在池內種一些水生植物,用來重演昔日啟德河的面貌,所以感覺會頗宜人。
- 居屋2022的居屋王肯定是北角「驥華苑」,平均呎價達9,950元,折算售價由248至531萬元,冠絕同期新居屋,限量提供248個單位,面積介乎280至457呎。
火炭綠置居配套包括商場及街市 根據綠置居外的地盤圍板所見,綠置居內配套包括商場、康樂設施及交通設施,而商場內會有酒樓、街市、超級市場等各種配套;康樂設施亦會包括兒童遊樂場、羽毛球場等。 圍板資料亦可見,綠置居位置會有不少附屬設施,包括安老院、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特殊幼兒中心,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及幼稚園。 不過,你就可以買多一個機會,萬一申請「居屋2023」落空了,你都會自動繼續參與「白居二2023」的攪珠。 值得注意,由於白居二由業主自由定價,購買形式與一般二手放盤相若,故大多數要經地產代理搵盤,即買家需支付經紀佣金。 至於火炭區內私樓就主要集中在港鐘「火炭站」旁,當中最著名就是「御龍山」,由信和及港鐵合作發展。 位處鐵路站上蓋成最大優勢,這個由十座組成、合共提供1,375個單位的項目,面積由499-3,070呎不等,以兩房、三房及四房為主。
火炭綠置居面積: 選址及推行屋苑
因為如果長實真的改劃改劃,「星凱.堤岸」對面的這座「沙田冷倉」會連同「百適貨倉」興建2座29層高住宅;隔離「安盛工業大廈」、「海輝工業中業中心」則為項目第三期,興建4座32-34層高的住宅。 對「星凱.堤岸」「2座C-F室」及「1座E-H室」都構成景觀上的阻擋。 「駿景園」分了兩期發展,是新地跟港鐵合作發展的項目,第二期位置上捱得較後方,而第一期則置於近「大埔公路」方向,望向沙田馬場景,合共2,504個住宅單位。 當中只有一期提供兩房,但全數「2、3、5座」的內園方向,所以也沒有馬場景可言,這是跟「銀禧花園」之間的差距。
火炭綠置居面積: 工業用地改住宅發展的考慮因素
就如這個單位,銀行估價1,042萬元,首期連雜費就起碼要572萬。 雖然單位只是放租,但以售價來計,樓價也維持在1,000萬以下,就如這個單位,銀行估價975萬元,也就是說20%首期也可以購入。 雖然首期連雜費要242萬元,但按供款來計,實情跟剛才的「銀禧花園」相差無幾,月供31,000多元,而入息有75,000元可以過到壓力測試。
火炭綠置居面積: 沙田馬場
屋邨向桂地街有一幢獨立的5層高商場,名為駿洋商場(英語:Chun Yeung Shopping Centre),可出租面積達4200百平方米,主要商店位於地下和1樓[24]。 經綠置居購入的單位,如 2 年內出售,只可以原來買價,轉讓予房委會提名的綠表買家。 更何況,先前景泰苑之所以錄得超購,主要原因是其位於市區;故此,林鄭月娥常強調的「景泰苑經驗」,不太可能套用在火炭項目。
火炭綠置居面積: 物業3: 駿景園
我們參觀的放盤「5座」已經算內園較開揚的一批,因為「2及3座」都被二期阻擋。 綠表置居計劃(英語: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綠置居(英語:GSH),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於2015年中起推出的一個資助房屋計劃。 此計劃下每年會抽出指定的在建公屋項目,並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居屋低廉,回應了長遠房屋策略中有關豐富資助自置居所形式的大方向,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現時一般稱此為「綠置居」計劃)。 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藉此透過「一換一」騰出原有公屋單位給正在等候公屋編配的家庭[1]。 該「綠置居」項目包括4幢住宅大廈,其中第二及第三座樓高36層,第一及第四座則樓高39層;單位面積由約153平方呎至386平方呎。
火炭綠置居面積: 選址「鑽石山綜合發展區」
第二個參觀的放盤,就是在「銀禧花園」行落一點的老牌豪宅「駿景園」,我們會參觀一個5座中層B室,實用594呎的單位,業主正在放租,叫租19,500元。 由於2020年7月中2019冠狀病毒病第三度爆發,政府暫停揀樓程序至8月31日,同年12月9日安排最後一批單身申請人揀樓。 工業息微使工廈單位租金便宜,自2000年起吸引中文大學藝術系老師及畢業生租賃作工作室[2],逐漸吸引各地藝術家進駐。
火炭綠置居面積: 申請資格
另外,我們曾收到谷友查詢,問一家四口,可否只以一名子女搭配媽媽申請,而爸爸不申請,以免爸爸被剔出公屋名冊,這個是不可行,因為房委會規定,配偶必須一同申請,倘若該名子女搭配媽媽申請,申請表內必須也填上爸爸的名字。 「居屋2023」將以市價六二折發售,價格介乎$149萬至$494萬,平均呎價$6,280至$9,390,預計鄰近宋皇臺站的啟德啟悅苑將成為今期居屋王,而六大屋苑都將屬於長樓花期項目,關鍵日期為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 對比「居屋2019」的「旭禾苑」,由於折扣額縮水的關係,故「居屋2020」的「彩禾苑」呎價較高,平均呎價7,550元,較上期高約11%。 雖然折算市值呎價11,984元,跟區內私樓僅低約15%,但問題是「彩禾苑」的居住環境卻值得關注,尤其交通及景觀因素。 沙田第16區「禾上墩街」劃為居屋發展,也就是今天的「彩禾苑」了;而北面「桂地街」及「新竹街」則作公屋,即今天的「駿洋邨」。 當然這個放盤也是放租為主,因為想找買賣匙盤,近排缺盤相當嚴重,參考近幾個月的御龍山兩房成交,全數1,000萬元過外,也就是說做按揭,你最少預備一半首期500萬才可以。
火炭綠置居面積: 住宅
而在1992年尾,政府在居屋框架下,再推出「選擇租住或購買居所」計劃(原擬撥作出售公屋計劃出售[6]),供合乎資格的公屋申請人(以及受整體重建計劃影響的居民)優先購買從公屋抽出的和諧式大廈,概念亦與「綠置居」部份相似。 首批單位位於裕明苑B座及天愛苑A座,於1992年尾的居屋第十四期丁推出。 雖然火炭東工業區轉型住宅,會令區內住宅數量驟增,但實際上,火炭港鐵站左右兩邊的環境,也是南轅北轍,所以對這一區業主的影響理應相對中性。 今天我們就看看區內二手市場,第一個是這區的入場單位「銀禧花園」,單位為7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506的單位,業主叫價789萬元。 計劃看似有助區內轉型,但對於區內的業主來說卻是噩耗,尤其是中洲置業發展的「星凱.堤岸」才剛開售不久,突然傳出類近消息,若日後改劃重建起樓,不單在供應上增加形成競爭,最直接還是景觀受阻,可能影響身價。
若申請人為非固定月薪,入息則以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共6個月的月均入息計算,可扣減法定強積金供款,但同樣要加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的年終花紅及雙薪,再除以12個月的平均數。 若申請人為固定月薪,計算方法則為2023年7月31日扣稅前的底薪,加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7月31的佣金或津貼,扣減強積金供款,再加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的年終花紅、雙糧總和再除12個月。 換言之,如果過去半年曾經轉工,則以新一份工作的固定月薪為準,舊職的花紅、雙糧則不用計算。 更重要的是,今年入息與資產限制方面,據了解,白表一人及家庭申請者入息上限分別收緊至$3.1萬及$6.2萬(上期為$3.3萬及$6.6萬),資產限額則分別收緊至$73.5萬及$147萬(上期為$92.5萬及$185萬)。 另外,因應近年居二市場炒風旺盛,今期新居屋的轉售限制亦將收緊,未補價情況下在第二市場發售,業主需要住滿五年或以上,較以往的兩年多,補地價後出售的居住年期限制,亦由現時的十年,延長至十五年。 彩禾苑餘下三柱則為可間三房的單位,而且屬於三房一套類別,面積分為607呎及614呎。
火炭綠置居面積: 問題3: 我是年輕人,跟父母同住在公屋單位,父母成功申請「綠置居」後,是否代表我永久失去了申請「資助房屋」的資格?
如計劃下周二獲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支持,政府最快年底推出新項目。 一如以往,今年居屋的揀樓次序亦根據家庭結構排定,家有長者最先、家庭申請者次之、一人申請者最低,故申請人可考慮連同家中長者一併申請(必須是核心家庭),提升優勢,而今次「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將有2,700個配額。 如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者未能取得配額,他們仍有機會以其他家庭申請類別身份購買單位。
此外,自房署於2018年頒布新版本構件式單位設計後,在此以後才開展的公屋項目,若具有潛力撥入綠置居,將採用綠置居版本構件式單位組合。 買入第 3 至 5 年間,業主可把單位售予房委會,或在未補地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 綠置居屬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按揭成數、供款年期別於私樓,因為有政府做按揭擔保人,按揭批核會比私樓寬鬆。 火炭綠置居面積2025 因有房委會擔保,銀行在審批按揭時,並不需通過金管局加三厘的壓力測試,買家亦無須通過額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
火炭綠置居面積: 物業1: 「星凱.堤岸」
因為無論是「新居屋」或「綠置居」仍在處於地基階段,外望景觀仍屬一望無際,可遠眺去彩虹方向景色,但實情日後會隨著「啟翔苑」落成,而全數阻擋。 並非上述排名的申請人亦不要灰心,排得後並不等於一定無樓揀,因為按照過往「綠置居」的揀樓經驗,由於大部分「綠置居」申請人本身已住在公屋,早有後備居住方案,故細單位一向不受歡迎,甚至開售後良久仍有貨尾。 觀乎今年綠置居仍由中小型單位主導,推算排得後的申請人仍有機會揀樓,但是否值得拿現有公屋換取納米綠置居,則相信未必人人都能接受。 扣除1,400個家有長者,及500個一人申請者配額後,剩餘所有單位則留待一般家庭揀選,按照推算,首14粒珠的家庭隊可以穩揀樓,而首5粒珠一人隊可穩揀樓,只是一人隊相信只能揀選最細的單位。
火炭綠置居面積: 按揭計算機
事關由工廈用地轉作住宅用地,背後涉及的契約修訂,發展商跟地政總署之間對補地價的拉鋸,受制於大家怎樣評估後市,以及現時的樓價走勢,隨時可以拖足十年八載。 正因為改劃過程需時,實際能否提供到相關單位,背後有很多變數。 火炭綠置居面積2025 好像這個望馬場的兩房單位,現時叫價789萬元,低於800萬算頗相宜。 因為類近間隔在十月份都賣 萬元,銀行也接近估足,估價786萬元,變相還可以用90%按揭上車,所以第一筆資金會相對輕鬆,首期連雜費117萬元都足夠,而月供大約30,000元就可以,管理費開支也比較相宜,每呎2.5元而已。 如果你說,我只得這府多首期,又希望在火炭區上車,也就唯有將價就貨了;否則,如果你說,我本身能支付更多首期,我覺得你可以參觀多區內一個屋苑,因為它本身是這一區的老牌豪宅。
火炭綠置居面積: 鑽石山綜合發展區
戶主本身喜愛大自然,餐枱與餐枱椅選用了實木家俬,與客廳的淡色Tiffany Blue梳化和原木色簡約電視櫃,風格頗為匹配。 記者曾詢問附近商鋪店主,他們指出除綠置屋項目自設的街市外,其他街市距離頗遠,要坐車到商鋪較少的銀禧薈街市,又或到穗禾苑或禾輋「買餸」。 火炭綠置居面積2025 店主希望綠置居落成後,會改變區內環境,而綠置居內的配套亦會方便其他市民。
火炭綠置居面積: 火炭
隨著「宋皇臺站」、「土瓜灣站」相繼通車後,以至後期的過海線通車後,「屯馬線」也成為另一條過海鐵路,有助疏導現時繁忙的港鐵線外,這條鐵路也跟西鐵線連成一體,形成一個龐大的鐵路網。 「綠置居」向南位置,前方就是「彩虹道」,一路隔就是新蒲崗工業區。 工業區十幾層高,但實情前方都有地盤正在重建,我們嘗試把航拍機飛到上100米高,大約30多層高,也只剛好可避過前方工業大廈,但再遠一點的工廈則避不過。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若綠置居按公屋標準興建,單位售價雖然肯定較居屋平,但面積難免較居屋細小,對欲置業的3人以上家庭來說,吸引力不大。
2020年7月3日,政府就火炭松頭下路與桂地街交界,前九巴火炭車廠工業地進行招標。 火炭綠置居面積2025 地皮面積約9.87萬方呎,可建樓面達93.85萬方呎,為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工業官地,吸引9間發展商或財團競投。 穗禾苑商場、銀禧薈、沙田商業中心、駿景廣場是火炭區內的商場,其中穗禾苑商場和銀禧薈設有街市。 包括中型私人屋苑華翠園、低密度別墅沙田渣甸山花園、麗峰花園和田禾苑。 此外近穗禾苑第二期附近也有兩個高密度私人屋苑,包括豐景花園和碧霞花園。 ‧在短期內落成的公屋發展項目並不適合,因為編配工作可能已經開始;以及把快將落成的租住單位轉為出售單位所涉及的規劃及土地程序需時,可能在過渡期間造成單位空置,做法並不理想。
《香港01》記者由火炭站B出口出發,今日(12日)同時是自2000年酷熱天氣警告設立後,最遲發出的「酷熱天氣警告」,火炭區內溫度達31度,沿路鮮有陰暗處,烈日當空下只行了5分鐘已大汗淋漓。 由火炭港鐵站出發,越過城門河後,山尾街沿路開滿車房,有不少私家車泊在行人路上,出現人車爭路情況,行人需繞過私家車,在馬路上行走,十分危險。 啟德「啟欣苑」,除了跟樓盤具備「屯馬線」及名校網雙優勢外,其量數也高達1,840個單位,佔了新一期居屋總供應量21%,預計首批中籤買家在北角「驥華苑」後,這個樓盤理應是最受歡迎的熱搶之選。 換言之,若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該名長者必須為其中一名聯名業主,並需簽署聲明書,承諾願意一同居於所購買的居所。 另外,如果一人女性申請者,於申請截止當日,即2023年8月14日,已懷孕16周(須於攪珠後提供註冊中/西醫簽發列明預產期的證明文件副本),則會被視為二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
火炭綠置居面積: 火炭新公屋轉「綠置居」售4000伙
是次介紹位於火炭榕翠園的三房連主人套房及工人套房大單位,實用面積935平方呎。 單位位處低層2樓,可盡情飽覽露台外的翠綠樹林,室內布置相應地大量運用原木色,家俬方面亦偏向簡約風格,令整體感覺更為統一。 若不想在大排檔用午餐,最近的快餐店要走到5分鐘路程的沙田商業中心,中心內有多間連鎖快餐店,銀行,中醫診所等,中心旁亦有郵政局,方便附近住客。 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於 2018年恆常化,提供另一途徑讓綠表申請者置業。 在綠置居的「一換一」安排下,每個綠置居單位可同時滿足綠表買家自置居所的訴求,並回應公屋申請者入住公屋的需要。 而且,因為有政府擔保,申請人不用通過加息三厘的壓力測試,部分銀行甚至在計算供款佔入息一半上,也不太嚴格,但要留意,信貸紀錄不良同樣會影響銀行批出按揭的態度。
不過蝶翠苑所有單位面積不足400平方呎,以「納米單位」為主。 有房委會成員批評今次項目只為增加單位數目,未能讓公屋居民改善住屋環境。 但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為顧及公屋和綠置居兼容性,無意擴大細單位面積[18]。 及後,房委會於同年11月通過銷售安排,定於12月接受申請,翌年4月6日及6月29日起分別進行攪珠及揀樓程序。 委員憂心火炭項目滯銷不無道理,一來火炭綠置居項目規模龐大,市場的消化能力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