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滙景花園入伙,大型日資百貨公司八佰伴又在滙景廣場開業,吸引不少區外居民前來參觀,而且適逢將軍澳新市鎮大力發展之時,該新市鎮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接駁地鐵,部分路線以藍田為接駁點,方便居民轉乘地鐵過海,因此此站人流有所增加。 藍田d出口2025 在藍田站建設之際,地鐵公司已要求上蓋物業匯景花園的發展商長江實業地產興建行人通道,以配合「藍田邨重建計劃」新增的居民,穿越滙景廣場中庭後以三條一組(三組共9條)扶手電梯系統連接啟田道,此扶手電梯系統於1989年隨藍田站啟用,1990年被命名為A出口。 在興建將軍澳綫之前,原本於觀塘綫的列車由藍田站開往鰂魚涌站方向時,會有一小段的晒草灣露天路段才進入東區海底隧道,但是後來該露天路段因為2002年將軍澳綫通車而改為備用路段,並命名為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可供工程車或車務調動使用。 另外,當將軍澳綫未能提供過海服務時,觀塘綫列車可利用此隧道提供有限度的過海服務(如2013年12月16日,將軍澳綫電力故障導致全綫暫停服務,港鐵安排觀塘綫部分班次通過該路段以北角為終點站)。
- 其中時裝店舖更超過80間,是東九龍其中一個大型的銀座式時裝購物中心。
- 現時藍田的界限為:西至滙景花園,東至藍田公園,南至廣田邨,北至將軍澳隧道轉車站[5]。
- 八佰伴一反過去租店開店的做法,買店開店,滙景商場為八佰伴集團的自有物業。
- 由於九龍灣鹽田鹽產豐富,於是海灣附近嘅居民慢慢有錢。
- 藍田站係屬於架空、地面同埋地底混合模式車站,只係處於密封環境先至令人誤會自己身處地底,不過可以喺鯉魚門道望到車站係起喺白泥山山坡上。
- 在1989年至2010年,由於當年地鐵接受日本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建造-營運-移交)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至觀塘路段,故通車後此站擁有權屬於東區海底隧道有限公司。
2010年,商場第L4層富匯酒家結業,而百佳超級廣場於同年9月搬遷至富匯酒家位置。 百佳超級廣場原址分拆為10多間商店,包括萬寧、貢茶(已結業)、優品360(已結業)、爭鮮迴轉壽司、八方雲集、盞記燕窩、惠康超級市場、大家樂、東海堂、邦民日本財務、北京同仁堂(已結業)、雅芳婷(已結業)等。 20世紀初,茜草灣一帶主要是垃圾堆填區之用,所以當時又名垃圾灣。 [5]到了香港日治時期,茜草灣曾被稱為塵芥灣,當中的「塵芥」在日文中有垃圾的意思。 茜草灣天后廟在清道光年間(早於1840年[4])建成,位於現今麗港城第13座附近,偏殿設有四山公所和義學。
藍田d出口: 使用情況
直到1984年有日本財團建議興建行車鐵路兩用的東區海底隧道,觀塘綫得以伸延至港島的鰂魚涌站,而走綫之間亦設藍田站以服務藍田一帶居民,最終藍田站於1989年10月1日啟用。 大型連鎖日資百貨公司八佰伴也曾在滙景廣場開業,人流隨即急增。 除此之外,在將軍澳綫通車前,藍田站亦曾經是將軍澳居民接駁地鐵的主要車站。 8月9日藍田站啟用當日,地鐵公司派發單程票,免收在藍田站入閘乘客之車資[13]。 不過,當日下午一時許車站大堂控制室一條消防喉爆裂,浸濕半邊大堂並流入下層月台,導致訊號系統故障,列車駛經時須減慢車速。 受事件影響,觀塘綫列車服務於當日餘下時間因而只能維持每12分鐘一班,[9]次日上午觀塘至鰂魚涌一段觀塘綫更須暫停服務,以便進行搶修。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布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台幕門。 藍田d出口2025 前市政局解散前,已提出於藍田興建新市政大廈,選址是建議作進一步規劃的21項前市政局工程計劃之一。 市政大廈選址藍田邨第1座原址[2],即藍田(北)巴士總站對面興建,雖然藍田邨第1座早於1999年中已拆卸,然而興建市政大廈的計劃一直未有落實,地盤一直丟空,至2006年方闢為德田街臨時公園。 1997年10月八佰伴結業後,商場第L4層至第L5層空置。 第L5層於1998年分4次分拆出售全層,其中一次將佔樓面達10,000萬方呎樓面分拆成68個舖位,舖位面積由60多方呎至逾千方呎不等,該範圍稱為「滙景新城」[7]。
藍田d出口: 車站佈置
藍田站興建在白泥山山坡內,藍田站D出口穿過山坡直接到達白泥山滙景花園第17座旁匯景道及茜發道步行前往滙景花園及麗港城。 [7]1963年,政府宣佈平整咸田山並興建咸田徒置區,1966年起落成。 [8]至於同期的資助及私人物業發展,只有1979年的啟田大廈及1982年的康田苑。 1981年11月21日,藍田對開山邊木屋區發生五級火警,歷時7小時,玄武山村、愛華村、藍美村慘遭滅村,近千間木屋被焚燬。
A出口通道部份路段屬於滙景廣場商場範圍,兩旁開滿不同商舖,而廣場範圍內的扶手電梯屬港鐵管轄,亦有多個港鐵指示牌。 在1989-2008年間,由於地下鐵路公司(2000年改組為地鐵有限公司,即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接受日本財團提出以建造、營運及轉移模式(BOT,建造-營運-移交)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至觀塘路段,故通車後藍田站連上蓋項目滙景花園擁有權屬於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 由於車站上蓋物業是滙景花園第9-17座,故此車站月台及大堂的支柱比其它車站為粗,並以支撐車站上方的物業。 藍田站啟用初期,上蓋物業滙景花園尚未落成,而山上各屋邨距離車站較遠,居民早已習慣乘坐巴士外出,且邨內人口逐漸老化,車站與屋邨間之路途使年長居民卻步,居民甚至寧可在觀塘站轉乘巴士往返寓所,也不直接使用藍田站,因此當時車站較為冷清。
藍田d出口: 車站位置
觀塘區音樂中心於1987年創辦,為東九龍居民提供服務。 早年該中心設於牛頭角政府合署,但該中心設施逐漸變得殘舊過時,不足以應付與日俱增的需要及標準,因此當局安排音樂中心於藍田綜合大樓重置。 中心最終於2012年8月27日搬遷,並於9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
藍田d出口: 車站票務
然而由於計算錯誤,月台路軌旁的廣告燈箱比其他車站較高,與月台乘客的視角並非處於同一水平,而燈箱之間的距離也較大。 此外,路軌與廣告燈箱之間亦留有較闊的空間作為逃生或供維修時使用,亦為首個使用此設計的前地鐵車站,隨後前地鐵路綫新建的車站及行車隧道均採用此設計。 設於滙景廣場下的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是港鐵藍田站的附屬巴士總站,與港鐵站以B出口連接,該總站一般稱為「藍田站巴士總站」。 絕大部份以藍田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綫皆為前往新界各區的跨區綫,但不少途經鯉魚門道東行前往油塘及藍田區各屋邨的巴士路綫皆會繞入總站,方便乘客轉駁;該等路綫反向則多會停靠港鐵藍田站C出口外的鯉魚門道西行綫「藍田站」巴士站。 藍田站設有5個出口,分別連接滙景花園(鯉魚門道以南部份)、啓田道(經滙景廣場)、茜發道、鯉魚門道及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
藍田d出口: 車站結構
由於車站上蓋是滙景花園9至16座住宅大樓,故此車站月台和大堂的支柱比其它車站為粗,以支撐上蓋物業。 此外,路軌旁的廣告燈箱比其他車站較高,燈箱間的距離也較遠,路軌與廣告燈箱之間留有較闊的空間用作維修或緊急逃生,是第一個使用這項設計的前地鐵車站,成為日後新建鐵路車站和行車隧道的標準設計。 藍田站建於山坡與鯉魚門道之間,西北面為架空部份,可從鯉魚門道觀察,或在月台西端透過月台幕門外望而得知;月台東南面則為地底部分,建於山丘之下;而車站大堂的乘客可用範圍則位於地表以上。 藍田站(Lam Tin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車站,座落九龍觀塘區藍田鯉魚門道以南山邊,亦即滙景花園第9-16座下方,服務藍田及茶果嶺西部(麗港城)一帶的乘客。 而藍田站D1出口穿過晒草灣山坡直達茜發道滙景花園第17座旁全程設有蓋通道、有蓋天橋及升降機設施可到達位於茶果嶺道麗港城及麗港城商場一帶。 晒草灣(英語:Sai Tso Wan[註 1]),又名茜草灣,是香港九龍觀塘區茶果嶺及藍田之間的海灣,其毗鄰白泥山亦被稱為晒草灣。
藍田d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其後百佳超級廣場部份範圍分拆為3個舖位,包括吉野家、眼鏡88、歇腳亭。 藍田d出口2025 而家藍田嘅界限為:西至滙景花園,東南至廣田邨,北至將軍澳隧道入口,西南至維多利亞港。 由於藍田站與觀塘綫過海段同期興建,故車站月台的焗漆板亦設有站名書法字,成為首個擁有站名書法字的非港島綫車站及觀塘綫車站。 此外,藍田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2],以及「會員服務站」機供乘客登記為港鐵友禮會會員、查閱獎分及換領獎賞[3]。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分別定觀塘村站為觀塘綫及觀塘支綫的中途站,該站擬設於現時滙景花園下的鯉魚門道,與現時的藍田站位置相若。 此站沿襲早數年通車的港島綫車站之做法,在月台牆身焗漆板印有由地鐵公司建築師區傑棠的站名書法大字,於將軍澳綫通車前的十數年間是唯一有此設計的非港島綫車站。
藍田d出口: 藍田 (香港)
該層可前往鯉魚門道及公共運輸交匯處,並設升降機往第L2層社區設施及扶手電梯往第L3層商場。 隨着港鐵獲得車站擁有權後,於2010年7月進行加建兩間商店工程。 工程把近A出口一邊的廣告燈箱及車站啟用紀念牌扁搬至近D出口出閘機一邊,並且把近A出口一邊的車費表,向東移前至另一條柱,而單程車票售票機、八達通查閱機及八達通增值機,向東稍為移前至近入閘機斜對面。 另外,工程期間消防喉轆則臨時搬至售票機舊有的位置,完工後整合至加建商鋪範圍所預留的位置。 藍田站於1989年8月9日啟用,當日時任英國皇儲查理斯王子(即英國國王查理斯三世)及戴安娜王妃在藍田站舉行開幕儀式,揭開車站啟用紀念牌匾。 然而在同日下午,車站月台路軌附近有水管爆裂,導致兩邊路軌浸水,列車在駛經藍田站時需要慢駛,對很多乘客做成不便。
藍田d出口: 扶手電梯數目
大樓於2013年9月16日正式開幕,由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及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等主持[3]。 滙景廣場(英語:Sceneway Plaza)位於香港九龍藍田匯景道8號,是區內目前最大型的購物商場。 滙景廣場屬於港鐵藍田站上蓋大型屋苑滙景花園的商場部份。 滙景廣場基座為藍田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第L2層則設有入境事務處東九龍辦事處及社會福利署藍田家庭服務中心。 滿年集團於1990年代多次分拆滙景商場樓面,涉及樓面十餘萬平方呎,分布於第L3、L4、L5層 [1]。 直到1984年有日本財團建議興建行車鐵路兩用嘅東區海底隧道,觀塘綫得以伸延至港島嘅鰂魚涌站,而走綫之間亦設藍田站以服務藍田一帶居民,最終藍田站於1989年10月1日啟用。
藍田d出口: 主要交通幹道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香港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有不少片段取景自藍田舊區,其中「徙置區所屬的足球場」就是藍田配水庫遊樂場。
藍田d出口: 藍田範圍內嘅觀塘區議會選區
天后廟曾於1891年進行重修,廟內有光緒十七年至十九年題字的大門和牌匾。 藍田d出口2025 藍田d出口 其後,天后像寄奉村舍中達30年,直至1941年居民始集資修復舊廟。 新增五條新專營巴士路線將於開通後的星期一,即2022年12月12日起開辦,並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及下午繁忙時段提供服務往來將軍澳及九龍/新界。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將軍澳道、觀塘繞道、觀塘明渠以南至茶果嶺村、由五桂山以東及碧雲道至澳景路交界為範圍。
直至2016年9月9日推出「易達車」免費無障礙接駁服務,協助輪椅乘客往返其餘3個出入口。 藍田游泳池設於藍田綜合大樓1樓及2樓,是觀塘區首個室內全天候公眾游泳池,於2012年11月1日啟用[6]。 場內設有25米×25米室內訓練池(水深1.2至1.4米)及25米×10米室內習泳池(水深0.7至0.9米)各一,另附設日光浴場、更衣室、洗手間及家庭更衣室等設施。 該大樓內設有多個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綜合設施,包括公共圖書館、游泳池及音樂中心,並且設有健體及遊樂設施。 到1993年,地鐵站右方的範圍開了多間商店,包括銀行、麵包廊、找換店、醫務所及該層最大租戶歡樂天地。 1994年至1995年期間,滿年集團將商場第L3層,合共10,000餘平方呎3A及3B舖歡樂天地原址拆細出售[2]。
1841年香港島變做英國殖民地之前,藍田係九龍灣鹽田嘅一部分,唔同時期隸屬東莞縣或者新安縣之下。 由於九龍灣鹽田鹽產豐富,於是海灣附近嘅居民慢慢有錢。 大部份藍田居民都係華人,不過自從地鐵同東隧通車之後,由藍田過海返太古城同鰂魚涌返工變得好方便,而且藍田相對於太古城嘅樓價較低,因此喺1990年代初有大量日本僑民湧入本區,並且入住幾條新落成嘅私人屋村。 藍田站是觀塘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調景嶺方向或黃埔方向的列車,往返將軍澳新市鎮、九龍東部及九龍中部等地。 受地理環境所限,藍田站4個出入口當中只有C出口設有輪椅斜道讓輪椅人士出入,過去多年來港鐵無意作任何改善[6]。
藍田d出口: 月台類型
藍田公共圖書館附設有學生自修室設於大樓5樓圖書館正門入口旁,已率先在2012年11月30日啟用[7],共設201個座位,供區內學生及居民進行自修溫習之用。 自修室出入口設有閘機,並長期有職員駐守,使用者須按職員派發的號碼卡對號入座,在康文署轄下自修室中實屬罕見。 觀塘區音樂中心(Kwun Tong Music Centre)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音樂排練設施,位於大樓的3樓及4樓,當中3樓設有排練廳,供音樂團體排練表演;4樓則設有練習室(包括一間大型練習室及數個較小的練習室)及音樂中心辦事處。 藍田所處的觀塘區南部向來對康樂和社區設施需求甚殷,區內沒有公共室內暖水游泳池;原有藍田公共圖書館(位於區內公共房屋樓宇地舖)屬於小型圖書館,規模及館藏皆不足以應付需求,區內居民多年來一直爭取擴充圖書館,更曾主動為當局尋覓館址,但一直未嘗成功。
藍田d出口: 車站大堂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2001年7月,業主將商場第L5層服裝連鎖店AppleShop舊址,以及美國冒險樂園騰空的部分樓面,分間成32個鋪位拆售,總樓面面積4,034方呎。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藍田d出口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藍田d出口: 商店數目
1993年,商場最大租戶,大型日式百貨公司八佰伴開業,佔據商場第L4層至第L5層合共10,500平方米。 八佰伴一反過去租店開店的做法,買店開店,滙景商場為八佰伴集團的自有物業。 第L5層作為時裝廣場及家居廣場(包括電器部及玩具部等)。 但部份範圍在1995年起分拆出售,曾由九龍建業購入,第L5層則售予一些投資者。 1997年7月,滿年集團斥資約6億港元,向八佰伴國際購入滙景商場第L5層全層,並將近西面方向的範圍拆細為十多間小商店。
藍田d出口: 列車班次
第L4層在1993年租戶包括22,204平方呎的百福大酒樓及佔地28,900平方呎八佰伴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 到1995年,九龍建業以約1億9,000多萬港元購入八佰伴範圍[3]。 藍田d出口 到1997年10月,八佰伴結業後,原址於1998年5月改為百佳超級廣場。
藍田d出口: 車站興建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英國統治下,九龍灣無人理鹽田,改建為啟德機場,而鹹田村唔再產鹽。 皆因「鹹」字嘅廣東話發音好似個「藍」字,逐漸咁俾人叫咗做藍田村,攞咗「藍田生玉」嘅意思。 1960年代末港府喺藍田山上起咗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邨就成為藍田嘅代名詞。 藍田邨喺1990年代同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佢嘅發展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好似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就係一例。
藍田d出口: 藍田北
港鐵發言人解釋,去年十二月已在藍田站D出口安裝四部風扇,已可加強空氣流通,現時並無計劃在上址安裝冷氣。 觀塘區議會是全香港首個區議會,於1981年4月成立。 目前觀塘區議會共有37名議員,全為直選議員,現時設有35個選區。
藍田大部份地方都係住宅區,另外都有幾個出名嘅購物商場。 於2002年將軍澳綫通車後觀塘綫改往調景嶺,日常營運不會過海,因此乘客現時需要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列車。 藍田d出口 藍田公共圖書館設於綜合大樓5樓及6樓的藍田公共圖書館新館屬分區圖書館規格,是觀塘區三所分區圖書館之一(其餘兩所為瑞和街和牛頭角),面積達2,900平方米,於2013年3月30日啟用。
[14]地鐵公司為向乘客致歉,於8月10日列車服務恢復後再度免收乘客車資,安排與前一天相同。 藍田d出口 東隧鐵路延綫在1989年8月6日落成通車,觀塘綫列車於當日起通達鰂魚涌;而地鐵公司緊接於8月8日下午4時至8時舉行藍田站開放日[11],使區內居民熟習車站運作,吸引3,500名市民參觀[12]。 藍田站於8月9日正式啟用,在8月6日至8日間,觀塘綫列車駛經藍田站月台而不停車上落客。 車站東南方的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原為連接此站與東區海底隧道的觀塘綫營運軌道,後隨將綫通車而更改用途,現時主要供列車調度及於將軍澳綫發生嚴重事故令未能提供過海服務時安排觀塘綫列車提供有限度的過海服務之用。
結果在翌日(1989年8月10日)前地鐵方面再一次派單程票給乘客,前後總共派了三天,以作補償乘客的損失及再安排新的通車日。 在藍田站啟用初期,由於上蓋物業滙景花園仍未入伙,加上車站距離位於藍田區內的住宅區較遠,故車站人流偏低。 隨著港鐵獲得車站擁有權後,於2010年7月進行加建兩間商店工程。 由於車站擁有權問題,藍田站由1989-2011年啟用超過20年以來,除了恆生銀行外而未設有其他類別商店的港鐵(和前地鐵)車站,曾成為港鐵系統中最少商店的車站。 港府在八十年代中葉落實興建第二條過海隧道(即東區海底隧道),並於1986年8月1日以「建造 Build、營運 Operate、移交 Transfer」(BOT)方式批出東隧30年專營權予由中信泰富等多個財團組成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 東隧規劃為一條道路、鐵路兩用隧道,容許地下鐵路觀塘綫穿越其專用管道接駁港島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