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總署會根據發展清拆計劃的時間表及實際情況,適時聯絡住戶進行資格審核。 政府鼓勵受影響住戶盡快接受地政總署的資格審核,以開展安置及特惠補償的處理。 倘若戶籍內並無戶主的在生配偶,有關的租約亦可批予在單位內居住的其他認可成員,但他們須接受「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包括入息及資產審查)及「住宅物業權審查」,以釐定他們批出新租約的資格及應繳的租金水平。 根據政府提交立法會文件,茶果嶺村發展項目佔地約8.9公頃,提供約4500個公營房屋單位。 項目將涉及收回約0.25公頃的私人土地,並清理約8.65公頃政府土地。 政府指,根據目前資料,相關的私人和政府土地上共有約850個住戶,涉及約1500人,另外有約26個業務經營者,涉及清拆約1500個大部分為寮屋的臨時構築物。
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項目總監黃永雄補充,南昌項目有25%人士上公屋,部分人「共享幾個人一齊租」,他稱過渡屋「除咗畀地方佢住,仲增加社會能力」,讓租戶「融入返個社會」。 他續稱有些人儲蓄增加,亦透過「配對」租屋,「出返私人市場,幾個一齊租」,說畢後他指「未必有一個好實際數字係咪上咗劏房」,但從「資料顯示」,他稱大部分人有合適居所。 不過過渡性房屋「八二比」在新界出現缺口,根據立法會文件,新界整體入住率只有七成,「甲類」佔61.8%,「乙類」佔38.2%。
公屋拆戶: 申請人可獲最多3次編配安排
若遷出一方有急切住屋需要,可向房署申請新界區中轉房屋,而非申請公屋分戶;急切性較低者可按「單身人士輪候登記冊」申請公屋,縮減最多3年的輪候時間。 申請公屋分戶須有充分理據及值得體恤的理由,因分戶政策是房屋資助的一種,當申請者獲分配另一單位,變相延長其他公屋申請人的輪候時間。 戴尚誠又指,若過渡性房屋要拆缷,或租戶要被安排退場,會由營運的機構負責支援,部分「甲類」人士可以獲安排入住「簡約公屋」,他指吸收早前南昌過渡屋的經驗,會盡早通知和安排住戶,他指樂善堂宋皇臺過渡屋會設新「退場機制」,預早一年通知租戶。 當局表示將會調整甲類和乙類租戶比例,現時按現行機制,營運的NGO在接獲所有甲類租戶申請個案後,仍收到大量乙類租戶個案申請,仍尚有空置單位可供編配,該NGO可以向「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申請調整比例。
- 過去五年,房委會平均每年處理約2 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 100宗。
- 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70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並同時將計劃優化,以及擴大涵蓋範圍至更多年屆70歲或以上的住戶。
- 如被扣盡分數,房屋署會按照房屋條例賦予權力,要求租戶遷出,但只要所有租住成員已經年滿60歲,該單位即豁免受屋邨管理扣分制約束,不會因為違反規定而被扣分或被要求遷出。
- 舊批屋地的特惠補償額會按收回土地鄰近屋地的價值來計算,作為完全並最終解決相關適用條例而提出的法定補償申索。
- 房署分別於2015年的4月及10月,安排投訴人一家調往同邨另一單位,惟對方因間隔與現居單位相同,會勾起家人不安情緒為由拒絕,直至去年9月仍未能搬遷,於是向公署投訴。
- 「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為經修訂後的「富戶政策」所用的水平。
- 另外,我亦希望藉此機會,分享公營房屋發展項目所應用的新技術。
再進一步就是,其他家庭成員再以綠表申請居屋,就可以將公屋「一拆二」。 龍田邨天寧樓多層中轉房屋Vertical Interim Housing寶田邨、天恩邨呈十字型,每翼9個單位。 由於此款大廈原設計作中轉房屋之用,後來才改作公屋出租,因此與其他公屋單位相比面積較細小,而且廁所異常狹窄,因此很多公屋申請人不會優先考慮入住。 2017年10月起,房委會進一步收緊富戶政策,租戶的每月入息上限定在入住公屋入息限額5倍,資產上限則定在入住公屋入息限額100倍,其中一項超標便要搬走;又或只要有一人持有本港的住宅物業,亦要搬走。 不過,所有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住戶,或全部成員均領取綜援,可獲豁免。
公屋拆戶: 公屋「寬敞戶」是什麼?
如房委會信納第二期間的收入指數高於第一期間的收入指數0.1%以上,須增加租金,增幅為收入指數的升幅或10%,以較少者為準;如房委會信納第二期間的收入指數低於第一期間的收入指數0.1%以上,則須減少租金,減幅為收入指數的跌幅,減幅不設下限。 此機制為房委會提供客觀基礎,以租戶的負擔能力決定公屋租金的調整幅度,當中並沒有包含差餉、管理費和維修保養成本的因素。 公屋設有分戶政策,為家庭成員之間不和或其他有體恤理由的住戶安排另一個公屋單位。 就申領資格方面,居住年期要求為緊接清拆前登記前連續居於受影響構築物至少2年,涵蓋已登記/持牌住用及非住用構築物的住戶,唯已登記/持牌非住用構築物的住戶必須參與地政總署為非住用構築物住戶所進行的一次過「寮屋住戶自願登記計劃」並獲登記。
未住滿10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A:以往是「雙軌制」,住戶切合兩項條件才需遷出公屋單位,包括住戶入息超出限額3倍、及資產超出上限84倍。 公屋拆戶2025 但在新制下,住戶只要觸及以下三項其中一項,便會被叮走:包括1.入息超出限額5倍,2.資產超上限100倍,3.住戶成員在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
公屋拆戶: 香港公屋裝修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如公屋裝修限制)
地政總署會根據漁護署的農作物評估報告計算及發放特惠津貼。 至於農用工具和農舍等農場雜項永久改善設施,政府也會在同一時間張貼拆除農場雜項永久改善設施通知書,邀請受影響人士提出申索。 在清拆前登記時已於持牌構築物/已登記寮屋從事屬 公屋拆戶 1982 年寮屋管制登記/牌照普遍涵蓋的業務經營,而且並無住戶就同一構築物同時提出補償及安置申索,可獲發放商鋪、工場、倉庫、船排、學校、教堂及觀魚養殖經營者的特惠津貼。 倘申請經確立符合「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資格,房屋署會因應可供編配單位的供應,向合資格的申請者發出配房通知信。
公屋拆戶: 房屋委員會為公共屋邨項目試行環保措施
核准特惠津貼的計算機制已在 2018 年 5 月及 2022 年 5 月優化,詳情請參閱地政總署編製的「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 部分。 「免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 房協在收到地政總署轉介的「免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申請後,會先初步審核有關住戶是否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及「不得正在享有任何形式的資助房屋計劃或相關福利,或曾因享有資助房屋或相關福利而不可享有有關福利」的規定。 如通過有關審核,房協會發信邀請申請者進行親身會面、提交證明文件、簽署相關聲明書/表格。 「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 房屋署在收到地政總署轉介的「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申請後,會先初步審核有關住戶是否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及「不得正在享有任何形式的資助房屋計劃或相關福利,或曾因享有資助房屋或相關福利而不可享有有關福利」的規定。 如通過有關審核,房屋署會發信邀請申請者進行親身會面,提交證明文件及簽署相關聲明書及表格。 關於受影響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的資格準則可參閱地政總署編製的「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部分。
公屋拆戶: 問題公屋醜聞
政府是根據香港相關條例收回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受影響的註冊土地業權人可按有關條例向政府提出法定補償申索。 相關法例訂明評定補償的基準和原則、所涉及的程序,以及賦予土地審裁處就補償金額作最終裁決的權力。 申索人因提出申索而合理招致的專業費用,政府有機制於審核後發還。 若果本身條件許可,公屋住戶可以選擇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房委會或房協轄下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單位,包括綠置居計劃、居屋第二市場(即白居二)和房委會的新居屋。 若住戶拒絕申報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填報家庭入息及/或申報其家庭資產水平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公屋拆戶: 茶果嶺寮屋待拆1500人須遷出 政府指未必能原區安置
2015年4月服務中心了解申請人暫時沒有其他服務需要,結束個案。 2015年10月房屋署建議申請人遷往同邨另一面積較細的三人單位,但申請人以間隔相同,會勾起家人不安情緒為由拒絕。 2015年12月房屋署建議遷往同邨另一間隔、面積相同的單位,邀請申請人的家庭成員連同社工到單位視察,申請人會同因擔心引起家人不安為由拒絕。 2016年1月房屋署去信社署,重申公屋編配原則,建議社署安排社工陪同申請人一家視察單位,評估是否切合需要。 公屋拆戶 2016年3月房屋署取得申請人書面同意,再次將個案轉介至服務中心,但服務中心沒有作出跟進。 2016年9月調遷一直未獲解決,申請人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公屋拆戶: 公屋「住宅物業權審查」
新一任業主「高士威」在前年接手後,決定分階段展開大規模翻新工程。 公屋拆戶2025 鄉村式Rural龍田邨、銀灣邨各翼不同高度,只有3至11層高不等。 公屋拆戶2025 第一代為長形設計, 後來出現了V形、W形設計,並改用類似Y3型中房的單位設計,部份大廈更設有可間三房的大單位。 幸福邨福明樓單方向設計大廈Single Aspect 公屋拆戶2025 公屋拆戶2025 Building富泰邨君泰樓、黃大仙上邨昭善樓、秀茂坪邨秀暉樓、葵芳邨葵愛樓為避開噪音來源,面向噪音一方不設單位,只設走廊。
公屋拆戶: 項目編號
不計受清拆計劃影響的申請者,綠表「家有長者」的家庭申請者是最先揀樓的類別,之後是其他家庭申請者,最後是一人申請者。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並無違反現居公屋的租約/定期暫准居住證的任何條款, 並無在房屋署「屋邨管理扣分制」下累積有效分數達16分或以上或並無獲發遷 出通知書终止其租約/定期暫准居住證。 根據綠置居的選樓程序,當公屋和石籬中轉房屋的家庭清拆戶揀樓後,便到「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家庭申請者選樓,故「家有長者」的中籤者相對較容易揀到心儀單位。
公屋拆戶: 相關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28日)開會,討論茶果嶺村發展項目相關事宜。 多名議員批評政府與居民溝通不足,要求加強交流;亦有議員關注政府能否讓茶果嶺村居民原區安置。 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重建九龍東的茶果嶺村、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三條市區寮屋村。 地政總署和漁護署會派員到申請人目前耕作的農地進行實地視察。 受政府發展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業務經營者,倘若其業務運作無違反地契條款,即使運作不足 2 年或不接受政府發放的特惠津貼,仍可以在現行政策下就土地被收回而造成的損失,根據有關條例向當局提出法定補償申索,作為替代選項。
公屋拆戶: 住戶因健康清拆等因素調遷
他期望有關當局把握石籬中轉房屋重建的機遇,重建及改善區內環境,尤其增加康體設施比例,包括興建中央公園、改善天橋接駁以及增加車位供應。 議員謝偉銓和周文港表示,接獲居民投訴,指難以向局方反映訴求;又質疑政府早在2019年提出有關項目,何以經過4年才收集4成住戶的資料,要求加強與居民溝通減少誤解。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何珮玲回應指,政府在2021年年底已向茶果嶺村往戶作凍結登記,但有時候難以聯絡居民,承諾地政總處職員會繼續與居民溝通。 根據現行的農作物特惠津貼評估機制,地政總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一般會在收回土地或清理前進行初步視察,以初步估計所涉及農作物的範圍和種類。 地政總署一般會於張貼法定收地告示後,以告示形式邀請受影響農戶提出申索。 在收到申索後,地政總署及漁護署會再進行實地視察,漁護署會進行農作物點算及評估。
他希望政府協助陳小姐一家,而非單用一張通告,將他們趕離家園。 元朗朗邊將興建近1.2萬伙公營房屋,第一期涉及前中轉房屋土地已經拆卸平整;第二期牽涉的私人土地包括唐人新村,今日(29日)地政人員前往收地,仍有6至7戶村民表示未及收拾。 其中至少兩戶未找到地方落腳,獨力照顧一對子女的單親母親感到非常徬徨。 據房屋署資料,署方將公屋單位內提供的各種固定裝置分為甲、乙、丙三類,分別代表「不准許改動」、「須事前以書面方式向房屋署提出改動申請」及「無須事前向房屋署提出改動申請」,當中大門及廚房門、門框等都被列為甲類,即不准改動。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前日(12日)到深水埗海達邨二期參觀入伙安排時,期間詢問房署人員有關安裝晶片的安排,署方指新屋單位中,包括大門、大門鐵閘,以及廚房木門等都已放入晶片,目的是為了防止租戶拆走、或自行更換設施。 不少公屋戶為了治安問題會擅自改動住宅大門或鐵閘,不過新公屋單位的大門、鐵閘等都已經安裝上晶片了!
公屋拆戶: 清拆前登記
我們明白長遠而言,個別公共屋邨是有重建的需要;但公屋輪候者對住屋的需求迫切,亦不容忽視。 我們知道現時有大概11萬戶家庭住在劏房,因此,我們需要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有序地規劃重建個別屋邨,以免令公屋供應緊張的情況惡化。 不符合特惠補償或安置資格的住戶的情況包括:住戶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所居住的構築物屬於違法搭建(即沒有寮屋登記或土地文書紀錄)、或住戶是現有公屋租戶等。
公屋拆戶: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上限2022
上調租金設有10%的「封頂」安排,下調租金時則不設下限。 另外,《房屋條例》亦訂明,房委會可按其認為適合的期間,減免租戶的租金。 上述機制一方面為房委會提供客觀的基礎,以租戶的負擔能力決定何時應調整公屋租金及調整的幅度,另一方面亦給房委會足夠彈性,適時對居民多加協助。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整體社會經濟造成衝擊,以至對公屋租戶所帶來的影響,在平衡公屋租戶的負擔能力以及房委會的財務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後,房委會在去年七月調整公屋租金時,亦通過為公屋租戶在去年九月及今年九月提供租金寛免。
公屋拆戶: 申請簽證注意!4·2起4項輸入人才計劃只可網上申請
至於白田邨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座受影響約1 460個住戶,白田邨第七和八期的2 030個公屋單位預期於二○一九年底入伙,足以讓他們全部遷置入住。 白田邨第十一期有1 088個公屋單位,預計於二○二○年中入伙,可作為白田邨第十三座約820個受影響住戶的遷置資源。 白田邨受影響住戶如選擇提早遷出,亦可選擇入住預計於二○一八年中入伙的蘇屋邨第二期。 房委會今日宣布重建的美東邨兩座較舊樓宇,即美東樓及美寶樓,是新的重建項目;而重建白田邨第九、第十、第十一及第十三座,則屬二○一二年宣布分期重建該邨較舊部分的樓宇整項計劃中的最後兩期。
天倫樂調遷允許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方便照顧。 年長父母可提名一名兒女或其配偶,年青一代則可提名其父母或外父母。 公屋拆戶 不過,政府其後經過幾次換屆,不少項目已「失蹤」,最大爭議莫過於「環保連接系統」,當時政府傾向以高架單軌模式連接觀塘至啟德,多次稱其優勢大於環保車輛行走區內,並多次改動走線及車站位置。
現時新建屋邨均採用通用設計,設有無障礙設施,方便長者及輪椅使用者。 舊屋邨方面,房委會一直免費為長者租戶進行所需的調適或改裝工程。 在有需要時,我們會徵詢物理治療師甚或醫生的意見為長者提供適切的支援。
公屋拆戶: 申請資格
根據今次申請數字,所有類別的申請者,即一般家庭申請者、「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申請者及單身申請者均需要是頭2個號碼,即持有(54、23)才有機會做業主。 公屋拆戶 按今日通過的優化措施,申請人將會獲得更闊範圍的調遷區域選擇。 申請人可獲最多三次位於現居屋邨或同一個公屋申請地區內新建或經翻新單位房屋的編配安排,取代試驗計劃期間只容許在同一個區議會分區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