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股票及基金,個別銀行會接納計算藍籌股票,並將股票價值五至八成計算入資產值。 因此在填表時,在「單位樓價」一欄,雖然你仍填上「6,000,000」,但在「按貸款額」一欄則需要手動輸入「5,697,000」。 「按揭成數」一欄中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90」, 而「按揭年期」則橙色活動欄移至「30」。 因為在所謂的「拆息按揭」H按,是以「H+某個百分比」計算,其中「H」是指銀行同業間的拆借水平,是會每天的資金而有所變動。 由於你每月都會償還貸款,所以按揭貸款的利息會「息隨本減」,衍生出來的是當中每月的息本比例也有所不同。 因此,計算按揭借貸額、利息成本、每月供款等都是十分複雜的公式。
近期樓市出現一些調整,截至2022年7月,住宅樓價比2021年9月高位下跌5.5%,今年頭8個月的成交量較2021年同期下跌38%。 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發展,因應樓市周期的轉變,在有需要時調整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確保銀行體系穩定。 金管局發言人解釋,放寬壓測是考慮到目前的利率環境和按息走勢,以及按息過往的長期平均水平,因應銀行風險管理需要的變化而作出的決定,與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無關。 【施政報告2022】地產樓市政策一覽 政府出手救市? 如在2022年10月19日或以後在港置業,可於居港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已購入並仍然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
壓力測試金管局: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例如,文件會列出一些假設性的處境,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時可以考慮使用。 然而,我必須強調,這些處境絕非金管局對未來經濟金融狀況的預測──它們完全是假設的,只用作壓力測試。 對於壓力測試前 / 壓力測試後的兩種不同情況,銀行均設有指定的 DTI 上限。 如申請超出了上限要求,銀行便會減低放貸成數,甚至拒絕申請。 按保為銀行 6 成按揭以外的貸款額,提供了保障;理論上,對銀行而言,批 6 成按揭和批 8 成按揭的風險理應是一樣。 本公司並不會為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針對某特定用途的適用性作出任何保證或及陳述。
- 踏入加息周期,香港樓市恐受壓,金管局隨即於今日(9月23日)向銀行發出指引,將壓力測試利率要求下調1厘。
- 假設在現水平按息再加2厘利率後,供款佔申請人月入不多於60%。
- 不過,也有些大型銀行還是要求這類客戶通過稍為寬鬆的壓力測試。
- 該局又指,此水平已經足夠確保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
- 以500萬貸款,年期30年為例,現時新盤最優惠按揭息率為2.625%,在降低壓力測試要求至2厘之下,入息要求為42,845元,減少約5,126元(-10.69%),較加息前原壓力測試要求為47,316元更低。
如果樓價是1,000萬元以上,無論是自住或出租,按揭貸款上限都是五成。 如果業主申報物業用途為「擬出租」,就可以利用預期租金收入(擬租金收入)來幫助通過壓力測試難關。 壓力測試金管局2025 舉個例子:陳生首置購入一個$800萬單位自住,借6成,即$480萬,還款期30年。
壓力測試金管局: 「壓力測試」五大常見問題
上述新措施將會令到置業人士的最低月入要求降低大約一成,若以貸款額500萬元計算,在壓力測試降至2厘的情況下,每月最低月入要求將降低一成至42,845元。 根據金管局指引,置業人士在申請按揭貸款時,需要接受壓力測試。 按揭申請人/家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壓力測試金管局 Servicing Ratio, DSR)亦具有限制,基本DSR上限為50%;於壓力測試下,假設實際按揭利率上升3個百分點,DSR最高只能為60%。
借按揭買樓涉及大筆款項,所以銀行須要做過重重按揭批核,確認申請人通過壓力測試、有能力供款,才會批准放貸。 置業客在申請按揭前,首先可以先了解自己的每月供款與入息比率能否成功通過壓力測試。 供款與入息比率 是「每月供款」佔「每月收入」的百分點。 2022年公佈新政策放寬按揭成數後有列出指明首置人士申請高成數按揭,可免除壓力測試,但DTI要求方面是不可以超過50%。 壓力測試金管局2025 壓力測試金管局 至於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表示,昨日(22日)多間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P)0.125厘,導致「加三厘」壓力測試門檻相應提高。
壓力測試金管局: 物業類型與按揭成數
根據現時金管局的樓按措施,樓價少於1,000萬元的物業,銀行最高可以承造60%按揭;但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只可做50%按揭。 如果你本身並不是首次置業買家、購入的為連租約物業、或已成為其他人的擔保人,「按揭成數」還會進一收緊。 即「供款與入息比率」),以及按揭利率的變化將如何影響供款。 銀行在計算按揭申請人「供款與入息比率」時,會考慮按揭供款及其他債務供款。
壓力測試金管局: 樓市走勢2022|按利息環境釐定壓測水平
兩者一二按供款相加,供款不得多於入息六成才可通過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金管局 坊間部份「按揭計算機」可以協助計算二按部份,但壓力測試一環,還需手動對「息率」作出調節。 壓力測試金管局 一般「按揭計算機」,均假設買家只借取銀行按揭,部份會計算按揭保費,但實情很多購買一手樓的買家,也會採用發展商按揭。 發展商按揭,部份為全期均由發展商承按的一按按揭;但也有一部份為買家先向銀行申請五至六成一按,餘額兩至三成則向發展商申請二按。 同樣地,如果買家本身購入的為第二套房,其按揭成數也較原計劃收緊一成,例如原本一層600萬元物業,銀行最高可借貸60%,原貸款額為360萬元,但購入二套房的買家,其按揭成數會收緊至50%,即貸款額為300萬元。 所以在填寫「單位樓價」上會填寫「6,000,000」;「按揭成數」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50」而非「60」;在「按揭年期」一欄則把橙色活動欄移至「30」。
壓力測試金管局: 壓力測試計算實例
壓力測試是銀行實施的一項審批按揭條件,主要是確保按揭借款人有足夠財務能力,以應對按息上升的壓力,以減少銀行面對的風險。 美國聯儲局今年狂加息推動美元漲勢,窒礙買家信心之餘,與美元掛勾的港元購買力亦隨之而增加,或加速資金外流。 事實上,加息陰霾對置業人士難免造成心理壓力,但非影響樓市最主要因素,究其原因,目前H按計劃的封頂息率或P按計劃的實際按息普遍為2.5厘,即使加息12.5點子至2.625厘,仍屬於歷史上偏低水平。 金管局表示,壓力測試的目的是確保按揭借款人有足夠財務能力,應付按息上升引致的還款壓力,從而令銀行按揭貸款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 壓力測試金管局2025 根據金管局按揭成數指引,1,000萬元以下住宅物業,自住最多可以借六成按揭貸款(上限500萬元);出租則最多只可借五成。
壓力測試金管局: 按揭供款實例
壓力測試為金管局對銀行的風險監管措施,要求按揭申請人模擬在現行按揭息率增加3厘的情景下,供款與入息比率不得高於月入60%,確保借款人即使在利息上升周期時,能有足夠負擔能力應付上升的供款額。 假設在現水平按息再加某百分比利率後,供款佔申請人月入不多於60%。 壓力測試金管局2025 在這種計算方法中,銀行假定按揭利率上調,在「加2厘」的加壓情況下,再測試借款人是否有充裕的供款能力。 舉個例子,若果申請人是首次置業,其每月薪金是20000元,即是每月按揭供款/還款額不能超過10000元,即收入的一半。 舉例,現時《胡.說樓市》的「按揭計算機」,就採用了「P-2.5厘」相當於2.5厘作為計算,也是市場的上限。 雖然在選擇按揭計劃後,後半部份的百分比是不會變動,但P卻會隨市況變化,一旦美國進入加息或減息周期,而香港銀行跟加或跟減,在「按揭計算機」上也需要作出調節。
壓力測試金管局: 【按揭成數 & 壓力測試】按揭成數最詳盡資料庫! 首置按揭成數及壓力測試點計? 轉按按揭成數又點計?
綠表人士/白表人士:如果屬於購買居屋的綠表人士或者成功抽中新居屋或「白居二」的人士,申請銀行按揭時,一般情況下可以獲得豁免壓力測試,不過銀行仍會檢查其信貸評分及供款能力而決定批出按揭的結果。 另外,如果選擇一些較舊的二手居屋,基於房委會擔保期已過或接近完結,仍有機會需要進行壓力測試。 在香港置業至少要七位數字,絕大部份買樓人士均需申請按揭才能上車,但壓力測試成為不少借貸人士最大的難關。 銀行以供款與入息比率作為計算門檻,計算壓力測試前和壓力測試後比率,只要兩者分別不可超過50%和60%,便符合要求,若果超過百分比上限的要求,銀行不會批出高成數按揭,甚至拒絕申請。 按該行計算,按揭供款人每月供款與收入的比例為55%,惟一旦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升至3.5厘,該比例即急增至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