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區(英語: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27公頃。 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 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1960年代新界發展的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
- 沙田另一寺廟萬佛寺,由月溪法師在1957年建設,特色是寺廟設有小金佛像12,800尊及於廟外設有十八羅漢像。
- 沙田区议会现时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区议会之一[8],2020年起共有42个议席,当中包括41位民选议员、1位当然议员。
- 另外這三個屋雖然各有商場地舖,附近卻沒有其他購物消閒設施,無形中沒有會所的銀禧花園感覺上就差得遠。
- 飲品更有無咖啡因的玫瑰伯爵咖啡、紫薯latte、牛油果沙冰、椰子朱古力等。
- 而于马鞍山的马鞍山公园则于1998年启用,建筑以欧陆式古典风貌为题。
- 此外沙田亦是全港最多英文中學(有關概念已成為歷史名詞,詳見英文中學條目)的區域。
- 沙田區(英語: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27公頃。
沙田区本来只是沙田海及城门河两岸的填海地,包括大围、火炭、沙田市中心、石门、小沥源、圆洲角、九肚山及马料水等地方。 但沙田区今日已扩展至马鞍山一带,包括乌溪沙等地方。 火炭半山 而沙田新市镇以填海造地方式,将沙田海两岸的海域利用海堤填海而慢慢变成土地,馀下中央比较深水的地方,成为原来城门河的延伸。 另外於2000年,全亞洲首個以史諾比漫畫為主題的主題公園——史諾比開心世界於沙田新城市廣場建造完成,並吸引大量遊客。 沙田區內設有多間酒店,其中三間酒店同為4星級(非官方評定),分別為帝都酒店、麗豪酒店及香港凱悅酒店-沙田,在馬鞍山則設有海澄軒-海景酒店,在小瀝源則設有香港沙田萬怡酒店。
火炭半山: 區議會
位于火炭半山的穗禾苑为沙田最早落成的居屋屋苑,亦是为居者有其屋计划第一期的其中一个屋苑,于1983年正式落成。 而沙田区首个私人参建居屋的屋苑则为海福花园,于1985年入伙。 另外,位于马鞍山乌溪沙的富宝花园落成,是香港最大规模的私人参建居屋计划屋苑,总共有4,200个单位。 现时,沙田共有18个居屋屋苑及7个私人参建居屋屋苑。 为配合沙田区的发展,香港房屋委员会早于1970年已计划兴建公共屋邨。 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是位于港铁沙田站附近的沥源邨,于1976年落成,共设7座旧长型住宅大厦。
- 沙田区内设有多间酒店,其中三间酒店同为4星级(非官方评定),分别为帝都酒店、丽豪酒店及香港凯悦酒店-沙田,在马鞍山则设有海澄轩-海景酒店,在小沥源则设有香港沙田万怡酒店。
- 加下来,惠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提高巡查频次,建立巡查台账。
- 沙田九約,是沙田的鄉事組織,主要是推動鄉村之間的合作。
- 政府曾計劃興建天橋連接沙田市中心唯一未被連接的新城市中央廣場,除了可方便遊客外,亦讓市民更快捷到達沙田政府合署,無需繞經沙田站。
- 沙田地區,古時被稱作瀝源,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代表城門河清澈的河水。
- 及至從1984年起舉辦的沙田龍舟競渡,每年端午節均吸引不少健兒到沙田城門河上較量,很多公司亦派員參賽同歡,同時亦催化了香港龍舟運動的普及化。
沙田區議會於2002年曾為沙田區選出「沙田十景」[10],以作為該區的旅遊賣點。 沙田體育會成立於1982年,積極培訓優秀運動員,亦為居民提供各項體育項目訓練班及比賽。 同年沙燕棒球隊成立,得到時任沙田政務專員的曾蔭權支持,成為全港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11]。 及至從1984年起舉辦的沙田龍舟競渡,每年端午節均吸引不少健兒到沙田城門河上較量,很多公司亦派員參賽同歡,同時亦催化了香港龍舟運動的普及化。 火炭半山 火炭半山 與此同時,沙燕及沙田龍舟亦成為近年電影「點五步」及「逆流大叔」的靈感及取景之地。 在多個公共屋邨興建時,座落於沙田第一號地段的大型私人屋苑沙田第一城於1981年落成,亦成為現在香港大型私人屋苑之一。
火炭半山: 沙田山庄
政府于2002年4月正式建造8号干线,并一同兴建昂船洲大桥、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等基建,并在沙田市中心及大围进行大规模道路改善计划。 整条8号干线于2009年通车,从沙田至香港国际机场的路程缩短至35分钟[14],但8号干线长沙湾出口的连接支路设计并不方便及需绕经西九龙公路,因此现时前往西九龙的巴士大部分仍继续使用狮子山隧道。 火炭半山2025 火炭半山2025 及后因香港中文大学、沙田马场建成及沙田新市镇的迅速发展,加设大学站、马场站、火炭站及大围站,以纾缓沙田站的压力。 时至今日,沙田区有著最多港铁东铁线车站,总共有5个,马鞍山线落成后,沙田成为全港最多重型铁路车站的地方,共15个车站。
這三個屋苑樓價直接反映樓價與樓齡及設備的關係:銀禧花園雖然比駿景園接近車站,不過由於樓齡舊及沒有會所,樓價就低得多。 不過御龍山雖然最接近港鐵站,又有樓齡新會所設備多的優點,卻不算比駿景園貴很多,因為駿景園有村巴服務,抵消了交通上的不便。 火炭半山2025 另外這三個屋雖然各有商場地舖,附近卻沒有其他購物消閒設施,無形中沒有會所的銀禧花園感覺上就差得遠。 一般人認識的火炭,是火炭位附近的三個屋苑:銀禧花園、駿景園、御龍山。
火炭半山: 火炭骏景园东南马场景3房 以37000元获外区家庭承租
沙田第一城设有两个购物商场,分别是银城商场及第一城中心(自被置富产业信托收购后已分别改名为“置富第一城.乐荟”及“置富第一城”),是沙田首个私人购物商场,主要吸引城门河以东一带居民购物。 到2016年底石门京瑞广场落成后,由于商场以特色的街坊小店为主,吸引了不少人特地来觅食,导致区内人流大幅增加,亦成为新兴商贸地带。 巴士服務方面,沙田區共有110條巴士線,主要由九巴營運,九巴於沙田小瀝源設有一個巴士車廠,另於火炭亦設有九巴、城巴及港鐵巴士車廠等。 此外,新巴亦有2條主要特快巴士路線過海隧道巴士682線及新巴798線,沙田市中心及馬鞍山可以連接港島東及將軍澳等地。 火炭半山2025 1988年沙田裁判法院及沙田中央圖書館(現稱沙田公共圖書館)啟用。 而位於沙田市中心的沙田大會堂於1987年啟用,為繼香港大會堂後的香港第2個大會堂。
1988年佔地約8公頃的沙田公園啟用,以中式園林設計,設有園藝花園、流水景色、露天廣場及演奏台等特色設施。 而以新港城中心及馬鞍山廣場組成的購物中心,亦成為馬鞍山新市鎮最大的購物中心。 另外於火炭一帶,沙田商業中心、駿景園及銀禧花園亦自設商場,方便火炭居民於附近購物。
火炭半山: 大型商場
藝術村每年1月份舉行開放日,藝術家會開放他們的工作室,讓公眾人士遊訪他們的創作天地及體驗他們創作歷程,而公眾可與藝術家直接對話,在輕鬆的氣氛下交流創作心得和經驗。 沙田區現時已經發展成熟,而未來發展地區包括馬鞍山的落禾沙、沙田圍以南的水泉澳、大圍西部及大圍站上蓋發展項目。 政府亦正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一河之隔的亞公角女婆山山體內 ,並將原址28公頃土地釋放,用作興建房屋。 由於沙田區的城市設計接近外國的市郊(Suburb),所以沙田區的商業大廈並不多。 首座大型的商業大廈是1989年落成的新城市商業大廈,用作寫字樓,但近年已轉營為健身室及學習中心等。 而同由新鴻基地產發展在1995年落成的新城市中央廣場,屬甲級寫字樓,另外連城廣場也同樣設有寫字樓。
火炭半山: 火炭半山嘉美花園 隱世豪宅鮮有放售
同年沙燕棒球队成立,得到时任沙田政务专员的曾荫权支持,成为全港首支华人少年棒球队[11]。 及至从1984年起举办的沙田龙舟竞渡,每年端午节均吸引不少健儿到沙田城门河上较量,很多公司亦派员参赛同欢,同时亦催化了香港龙舟运动的普及化。 与此同时,沙燕及沙田龙舟亦成为近年电影“点五步”及“逆流大叔”的灵感及取景之地。 政府曾计划兴建天桥连接沙田市中心唯一未被连接的新城市中央广场,除了可方便游客外,亦让市民更快捷到达沙田政府合署,无需绕经沙田站。 但至今因排头村居民以天桥会破坏该村居民生活环境及百多年的风水为理由,加上因为财政问题而并未获得接纳,所以仍未兴建该天桥,现时前往该处仍然要途径沙田站的上盖行人天桥前往。 火炭半山2025 除了以上较大型的购物商场外,沙田市中心附近还有沙田广场、希尔顿中心及伟华商场。
火炭半山: 火炭半山,劈價推介,見票即走,高層山景,靚裝。
1920年代澳籍华侨刘希成购入沙田站附近一带咸水田,但却未作发展[2]。 1937年的一场风灾,使大埔潮水上涨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进沙田海,并使两岸大片土地遭淹没,造成严重伤亡。 1950年沙田站附近的大块农地(即现时新城市广场一带)被刘希成儿子刘瑞发展为沙田墟[2],并于1956年正式落成,占地15万呎,而沙田墟所售卖的鸡粥及烧乳鸽亦远近驰名。 火炭半山 可是1962年台风温黛吹袭香港,沙田墟和附近军用的沙田机场再次受到打击,死伤严重。
火炭半山: 大型商场
西元1574年(明萬曆二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 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 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 沙田地區,古時被稱作瀝源,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代表城門河清澈的河水。 根據沙田區議會出版的地方志:《 馬鞍山風物志》記載,區内的馬鞍山曾發現過新石器時代及青銅器時代文物,也有南宋及明清時期的文物. 火炭站三個屋苑,均相隔十多年落成,最舊的銀禧花園樓齡達廿多年,除商場及街市外,沒有多少其他設施;駿景園樓齡十多年,除商場外還自設會所;樓齡只有數年的御龍山,卻是近年豪宅格式物業的表表者。
火炭半山: 沙田区
知名球会杰志体育会亦在此设立训练基地赛马会杰志中心。 香港伍伦贡学院原先于九龙城御豪门及豪门、德福花园及城大校园设校的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2019年易名香港伍伦贡学院),亦将于2023年迁入柏傲庄预留楼层,成为沙田区第五所大专院校。 火炭半山 恒生管理学院于2010年注册成为一所专上学院,由恒生商学书院成立及转化而成。 2018年10月30日,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恒生管理学院正名为香港恒生大学,成为香港第二间私立大学, 这是该区的第二所大学。 沙田乡事委员会设于沙田排头,是新界乡议局属下会员。 沙田区议会是香港十八个区议会之一,负责协助处理沙田区的事务,共有42名议员,现届沙田区议会由民主派主导,现任9名议员当中7名为民主派议员,建制派只有2名议员。
火炭半山: 火炭駿景園東南馬場景3房 以37000元獲外區家庭承租
地皮面積約9.87萬方呎,可建樓面達93.85萬方呎,為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工業官地,吸引9間發展商或財團競投。 地皮最終由中移動以56億元投得,為歷來最貴的工業地[6]。 火炭半山 火炭半山2025 穗禾苑位處火炭西南,1980年落成,是第一期居屋屋苑之一。 2020年入伙,全港最高的居屋大廈旭禾苑位於火炭站附近[1];駿洋邨附近的彩禾苑於2021年入伙。 火炭區雖為傳統的工業區之一,但其工業氣色已逐漸減退,取而代之是文創藝術發展的集中地,而半山之上又另一遍景象,滙聚不少密低度的隱世式豪宅,嘉美花園為其中之一。
火炭半山: 區議會議席分佈
新市鎮的發展設計呈一條由西南向東北伸延的地帶,以城門河為中軸向兩面的山脈發展。 沙田市中心設於東鐵綫沙田站一帶,附近建有政府設施、休憩用地、公共交通交匯處及一組大型購物商場。 火炭(英語:Fo Tan)位於香港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主要工業區。 火炭半山 然而區內港鐵東鐵綫上的何東樓車廠上蓋也有大型私人住宅,而香港體育學院、沙田馬場以及彭福公園則位於火炭東面的新填海區。 位於火炭城門河對岸的石門,是繼火炭後沙田區的第二個工商貿區。 惟直到1973年,沙田新市镇发展计划才正式开始,收回多个原居民乡村及沙田机场的用地,并进行在沙田海及城门河两岸大规划填海工程。
火炭半山: 火炭
政府曾計劃興建天橋連接沙田市中心唯一未被連接的新城市中央廣場,除了可方便遊客外,亦讓市民更快捷到達沙田政府合署,無需繞經沙田站。 火炭半山2025 但至今因排頭村居民以天橋會破壞該村居民生活環境及百多年的風水為理由,加上因為財政問題而並未獲得接納,所以仍未興建該天橋,現時前往該處仍然要途徑沙田站的上蓋行人天橋前往。 火炭半山2025 火炭半山2025 除了以上較大型的購物商場外,沙田市中心附近還有沙田廣場、希爾頓中心及偉華商場。
沙田区(英语:Sha 火炭半山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区的其中一区,位于新界的东部,面积约6,927公顷。 此外沙田区有四个轻工业区,包括大围、火炭、小沥源及石门。 而沙田区的沙田新市镇也是1960年代新界发展的首三个新市镇(旧称卫星城市)的其中之一。 火炭半山 惟直到1973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才正式開始,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的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大規劃填海工程。 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
火炭半山: 沙田馬場
另一方面,1982年沙田至九龍一段的九廣鐵路(英段)被電氣化,現時東鐵綫車廠設於火炭站旁。 香港科學園坐落於新界大埔區白石角,東南面則屬於沙田區,鄰近香港中文大學,佔地約22公頃。 火炭半山 是一個以高科技及應用科技(包括電子、生物科技、精密工程及訊息科技和電訊)為主題的研究基地,現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管理。 香港科學園除了向企業提供科技支援、研究發展外,並提供服務式住宅及健身中心等消閒設施。
火炭半山: 公共屋邨
沙田区的火炭@中原楼市片区,区内共9,429个私人住宅单位,涉及人口共39,705人。 主要街道包括乐景街(火炭段)、火炭落路下、火炭桂地。 另外,区内主要屋苑包括 骏景园,穗禾苑,银禧花园,御龙山,星凯. 区内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为HK$ 48,400,年龄中位数为 42.7岁。 沙田区有4个轻工业区,包括大围、火炭、小沥源及石门,曾为当地居民提供不少就业机会。 随著工业的式微,目前不少工业大厦已经转型成商贸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