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公契默許飼養寵物,但如果寵物對鄰居構成嚴重滋擾,有住客就寵物噪音作出投訴,管理公司亦可向法庭申請禁制令。 對於其他公眾地方的環境噪音,你於任何時間均可作出噪音投訴,法例沒有明確分貝限制,是否造成滋擾,由警方判斷。 噪音滋擾是不少人的經歷,很多時住戶都怕噪音投訴無用,寧願啞忍,殊不知其實《噪音管制條例》對鄰居和地盤噪音有明確指引,違例者可遭檢控! 千居整理出香港最常見的噪音滋擾及噪音投訴方法,教你精明處理噪音滋擾,盤點最有效的噪音投訴方法,讓你的耳根重拾清靜。
蘇家宏律師表示,在社區裡有個房客是老菸槍,一直抽菸,抽到樓上鄰居受不了,從警衛到管委會來勸阻,老菸槍都不聽。 家居噪音泛指所有由住所內發出的噪音,例如鄰居裝修噪音、寵物叫聲、開 鄰居噪音投訴2025 party 時的喧嘩、太大聲的音樂,或家電運作(如分體式冷氣)時的噪音等。 假如噪音源自公眾活動和地盤,而情況一直未有改善,可尋求區議員協助,由區議員勤力跟進,加大影響力度,加快有關部門處理投訴的效率。 不過,如果有關人士屢勸不改,或者管理公司希望息事寧人,態度不夠強硬,導致問題無法改善,就需要採取最後手段。 家居噪音泛指所有由住所內發出的噪音,例如鄰居裝修噪音、寵物叫聲、開 party 時喧嘩、播音樂太大聲,或家電運作(如分體式冷氣)時的噪音等。
鄰居噪音投訴: 【第二類】地盤噪音罰則 + 投訴方法
然而,在任何時間,只要因進行任何娛樂活動而發出擾人的噪音,均有機會遭受檢控。 建議在事發當下,立刻直接錄影蒐證,並拍下可佐證事發時間的證明,例如電視播報的時間或者即時報時等,可供警方或環保局開罰依據,倘若不幸與鄰居對簿公堂,也有所依據,不會淪落雙方各說各話的窘境。 鄰居噪音投訴2025 吳翃毅說,依照實務經驗,各縣市政府訂的噪音管制標準不太一樣,以新北市來說,一般住宅區是屬第二類,如果是住商混合區是屬第三類,在管制區內如有工程需要施工,需在規定時間內。
而這類因居家生活或其他非營業行為所產生的噪音,通稱為「近鄰噪音」。 曾經就有業主收到物業管理公司的律師信,表示其出租單位有人飼養情緒不受控制的狗隻,對鄰居造成滋擾,要求住戶停止在單位中飼養寵物,否則會採取法律行動。 鄰居噪音投訴 可是,因為業主已於租約上寫明允許租戶飼養狗隻,租戶認為業主無權違反租約協議,突然強迫自己送走毛孩,令業主左右做人難,大感頭痛。 鄰居噪音投訴2025 管理公司會先評估有否違反公契,一經證實,管理公司就有權向有關住戶客採取法律行動,甚至追討賠償。
鄰居噪音投訴: 行動法庭
這個案子到法院後,法官發現其實已經有不少人反映過這個住戶(老菸槍)的問題,且不論是管委會或警察,來勸導也無法處理。 最後,法官就判這個抽菸的鄰居敗訴,禁止他菸味飄到樓上,並要他賠償空氣清淨機的錢,還有精神損害賠償。 被鄰居家的噪音滋擾是不少人的經歷,但很多人怕麻煩,寧願啞忍,卻不了解其實《噪音管制條例》對鄰居和地盤噪音有明確指引,違例者可遭檢控。 精英師傅今日為大家整理出常見的噪音滋擾及噪音投訴方法,教你如何正確處理噪音滋擾,盤點最有效的噪音投訴方法,令你耳根重拾清靜。 這名醫師曾報請嘉義市環保局處理,不過環保局認為:呂姓父子理貨的音源為不具持續性或不易測量的聲音,非屬《噪音管制法》管制範圍,無法以噪音計檢測分貝數。 處理未果,醫師憤而向法院提告,要求鄰居賠償精神慰撫金十萬元,並要求鄰居一家人每天晚上十點至翌日上午七點,不得在空地發出干擾睡眠的聲音。
- 一、查看建物類型看看一層樓有幾個住戶,如果有越多住戶,發生近鄰噪音的可能性就越大,且出入人士也會比較複雜。
- 可是如果這個「噪音侵入」是輕微,或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可以被接受的話,那麼土地所有人就不能禁止這個噪音了。
- 不過如果是車輛排氣管因增、減、變更原有規格致產生噪音,則須由監理或環保人員以相關儀器設備及專業技術檢測其音量數值,再依據相關法令予以取締。
- 在任何時間,只要因進行任何遊戲或消而發出擾人的噪音,均有機會遭受檢控。
- 雖然租客比起買房自住族擁有更大的「移動自由」,最後的王牌當然就是提前解約搬家,不過可能還是得賠上違約金……不如從標準的處理辦法做起,維護自己的生活權益。
- 吳翃毅說,依照實務經驗,各縣市政府訂的噪音管制標準不太一樣,以新北市來說,一般住宅區是屬第二類,如果是住商混合區是屬第三類,在管制區內如有工程需要施工,需在規定時間內。
黃蓮瑛、梁九允(2021),《鄰居的卡拉OK、打麻將等日常生活噪音,該怎麼辦?——近鄰噪音的處理方式》。 黃郁真(2020),《晚上10點之後、之前的噪音如何處理?》。 打起官司曠日廢時,吳翃毅建議,盡量不要走到這一步,不過倘若真的忍無可忍,除了錄影蒐證外,倘若因受到噪音影響,導致無法睡眠,甚至精神緊張、躁鬱等,建議看醫生並開立證明,作為求償依據。 事主表示屋企人住公屋,之前聽話樓下成日有人投訴佢哋嘈,前排仲帶埋房署嚟,話嘈咗好幾年。
鄰居噪音投訴: 相關新聞
所以里長就約了北市政府衛生局辦會勘,透過公權力直接規定「溫州街46巷旁的水圳和綠地」,從七月一日開始禁煙。 蘇家宏律師指出,這個判決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法官在判決書提到:每個人都有抽菸的自由,但是相對居住自由,居住自由和正義大於抽菸的自由。 第800條之1則規定,前面793條的規定,地上權人、農育權人、不動產役權人、典權人、承租人,以及其他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利用人也可以主張[2]。 簡單來說,土地或建築物的所有權人及利用人,有義務不將噪音或氣體排入他人的土地或建築物[3]。 回到家就想好好睡一覺,但若遇到鄰居噪音不斷,就相當困擾。 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其實對抗噪音主要有三種方式,可供民眾參考。
鄰居噪音投訴: 噪音投訴途徑一文看清!鄰居/地盤噪音檢舉大法
尤其樓下投訴事主話半夜成日聽到嘭嘭聲,但問題係屋企人半夜都係瞓晒覺,最多睇Netflix,無可能發出啲奇怪聲。 鄰居噪音投訴2025 工商業噪音由「環境保護署」管制,當局會量度受調查的噪音,倘發出的噪音超逾法定標準,則當局會向有關人士或機構發出一份「消減噪音通知書」,要求他們於指定限期內,將噪音消減至法定標準之內。 如果你曾經受「大平賣、大平賣、十蚊三份、十蚊三份」的叫賣聲、廣場舞的音樂聲、街邊泊車的防盜誤鳴聲,亦即叫賣、集會、警報系統等噪音所滋擾,你可向警方作出噪音投訴。 二、觀察公共空間看停車場、樓梯間是否有雜物堆積的情況,如果連公共空間都拿來佔為己有,更別說會發出噪音時會在意別人的感受了。
鄰居噪音投訴: 噪音Stop!鄰居製造噪音,我該怎麼辦?民事求償篇
實務上曾有因為鄰居長期以「大聲喧嘩、拖動桌椅、掉落重物、跑步、跺步、敲擊地板、打麻將、大聲播放音樂」等方式製造噪音,造成原告痛苦不堪,甚至需要服用藥物來幫助睡眠的情況,而請求慰撫金的案例[10]。 依照《民法》第七九三條規定,土地所有人可以禁止別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上「喧囂」,換句話說,就是土地所有人可以禁止這類的噪音發生。 可是如果這個「噪音侵入」是輕微,或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可以被接受的話,那麼土地所有人就不能禁止這個噪音了。 因此,本文中的醫生可以向法院請求禁止鄰居的噪音侵入,但是須注意的是,如果法院認為當事人指控的噪音是一般社會大眾能夠接受的,就沒有辦法依照民法主張了。 當局會查明地盤有沒有取得「建築噪音許可證」、以及有沒有按許可書證規定的方式和時限進行工程。 如果查明投訴屬實,就會按規定作出來檢控,首次定罪,最高罰款 $10 萬。
鄰居噪音投訴: 【第四類】工商業噪音罰則 + 投訴方法
當時聽完事主就一頭霧水,因為佢哋啱啱搬入嚟唔夠兩年,點樣嘈幾年。 打樁工程的分貝上限會調高,視乎地區,一般會限制於 85 – 100 分貝,接近院、診所、教育院校的話,需要降低噪音,分貝上限會下調。 所以想請房東趕走製造噪音的租客其實沒那麼簡單,必須要先經過雙方同意約定好生活公約,否則只能等到租約期滿不續租囉。 「那塊綠地是特別爭取來的!」吳沛璇里長表示,台北市綠地很多,其他綠地或許可以抽煙,但溫州街那塊綠地是里長特別跟北市政府爭取「禁止吸菸」的區域。
鄰居噪音投訴: 黃子佼驚傳「無法言語表達」!
社區噪音一般受滋擾的人數不少,至少左鄰右里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鄰居噪音投訴2025 假如以個人身份作出噪音投訴,未能得到管理處或警方的關注,不妨聯同其他住戶和居民,以業主立案法團的身份,向涉事住戶發律師信。 法例對地盤噪音設有明確的時限和分貝管制,環保署會採取防範行動,預測地盤噪音是否標準,因而決定是否簽發「建築噪音許可證」。
鄰居噪音投訴: 寵物叫聲噪音限制
因此倘若鄰居半夜不睡覺,製造噪音,在法律上是否能夠禁止或限制他發出噪音? 本篇文章將介紹民法相關的禁止及求償問題,另一篇將討論製造噪音可能的刑責。 事實上,是否為噪音,與接收聲音的人主觀感受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究竟什麼是噪音,法律或政府給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理論上,管理公司有權對違反大廈公契的住戶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但大家都明白訴訟過程昂貴而耗時,家居裝修又並非恆常噪音,絕大部分的大廈和鄰居,都會選擇忍讓。 鄰居噪音投訴 此外,如果噪音來源是車輛,且是因車輛拆除排氣管消音器,警察人員對汽車駕駛人另外得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五款規定,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二萬四千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不過如果是車輛排氣管因增、減、變更原有規格致產生噪音,則須由監理或環保人員以相關儀器設備及專業技術檢測其音量數值,再依據相關法令予以取締。
鄰居噪音投訴: 樓上噪音|樓下無理投訴拍門 嚴重滋擾生活
二、民俗噪音由於民俗噪音可以被量測及具有持續性,目前各縣市環保局都有制定特定區域及時間內不得製造民俗噪音的規定,所以如果違反者是可以向環保機關通報,並依《噪音管制法》來開罰。 一、近鄰噪音「人或動物發出的噪音」,且具有「不易量測及不具持續之特性」,因為發生時間不固定且難以記錄,所以只有這類型的噪音案件是由警察機關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來處理。 第二,要求住戶改善,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22條給予住戶「三個月」的改善期,可透過寄出「存證信函」的方式處理。 第三,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開「區分所有權人大會」,決議要求住戶強制搬遷,並變賣他的房子,讓惡鄰直接從社區消失。 而噪音是侵害他人居住安寧的人格利益,這件事已是司法實務上所肯認的[8],因此噪音的受害人能夠向噪音的製造者請求精神慰撫金[9]。
鄰居噪音投訴: ‧ 預防「工作性聽力損失」 噪音環境下工作記得戴耳罩
噪音滋擾屬刑事罪行,檢控權由警方和環保署所擁有,除非事發嚴重,一般而言,警方和環保署多數用協調、勸喻的方法,以達致減噪的目的。 一般而言,所有的家居噪音投訴由警務處負責,市民可以直接致電各區警署,或透過警方的電子報案室進行投訴。 當居所附近出現噪音滋擾問題,市民應先以錄音、錄影等方式記錄證據,並抄下時間、懷疑噪音發出處等資料,以供後續跟進參考。 聖誕、新年、周末等假日期間,不少人都喜歡邀請大班朋友到家中相聚,開 party 鄰居噪音投訴 談笑風生、睇戲、播歌、打牌、卡拉OK等消遣活動,都會發出喧鬧聲。
家居是休息的地方,辛辛苦苦地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都想回到家中能安靜地享受一下。 因此對四周的噪音滋擾亦更為敏感,所以大部分噪音投訴都針對這類住所內發出的噪音。 鄰居噪音投訴 現代因人口密度高,鄰人間的生活空間較過去更為緊密,也因此增加了更多互相干擾的情況,其中最讓人煩躁且最難以捉摸的就屬噪音了。
最後,鄰居實在受不了決定上法院提告,要求禁止老菸槍在屋內、陽台、廁所抽菸,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蘇家宏律師提醒,在召開住戶大會時,要特別注意法律對於區分所有權比例和出席人數的要求。 以100戶的社區為例,若注意大會決議要符合法律要求,必須至少有2/3的住戶(即67戶)出席。 而同意權的行使,必須是出席人數的3/4同意(即67戶的3/4)。
條例第4條主要用以管制在晚上十一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或在公眾假期發出而屬這類性質的擾人噪音。 條例第5條賦權則包括動物、雀鳥、樂器、揚聲器、遊戲、經營生意或業務和冷氣機等噪音。 鄰居噪音投訴2025 住在公屋的住戶,可以聯絡房屋署,對方會派屋邨職員調查,到場了解情況。 投訴成立以後,屋邨職員會對相關住戶作出口頭或是發信警告。
蘇家宏律師強調,「要讓你的房屋有價值,請自己要保護你的家。」只有好的管理,才會有高的房價。 第一,公寓大廈必須先有明確的「社區規約」,而規約可由「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制定,讓住戶知道有哪些事情不能做,例如不能堆積、亂丟垃圾。 吳翃毅提醒,實務經驗上,其實無論打給警察、環保局,通常到場以後,施工單位或者噪音製造來源也就停止了,在毫無證據下,也難以開罰,所以最好還是「靠自己」。 不可施工時間平日22:00~08:00,例假日或國定假日除了22:00~08:00以外,12:00~14:00也不可施工,避免影響鄰居居住品質。 所以倘若遇到鄰居或公共工程在非規定時間內施工擾鄰,即可提出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