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處同意政府舉辦更多專題式招聘會,協助失業人士認識不同工種及需要並讓不同行業進行人力資源配對。 政府注意到安老院舍前線護理員人手緊張,惟護士、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的供求問題也值得關注,期望當局增撥資源,提升院舍照顧長者的服務水平,並更貼合長者的需要。 在院舍條例修訂後,預料院舍對護士及保健員等護理專業人員的需求將大大提高,政府必須增設配套課程及宣傳,以吸引更多合適人士加入安老服務行業。 此外,殘疾人士精神科到診(外展)服務,對居住院舍的殘疾人士以言,實是相當重要的,但是次財政預算卻完全未有提及增設相關服務,令業界失望。 本處期望政府應認真考慮增撥資源,為殘疾人士提供相關服務。
此外,本處亦建議政府以試驗計劃形式,增潤學前康復服務的幼小銜接工作,提供相關資源,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3至6個月的升小跟進,確保其在學校及社區均能獲得適切服務。 一校一社工2025 政府快速落實推行為期三年的「於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本處深表欣喜及予以支持。 我們相信此政策長遠有助發揮保護幼兒的功能,然而,是次先導計劃的人手編制為1:400,本處認為仍不足夠。 對於幼兒人數較多、多元和複雜性較大或取錄來自有福利需要家庭比例較高的學前單位,此人手編制更難滿足幼兒和家長的需要。 本處認為學校社工於學前單位應常設為基本崗位,故本處期望政府盡快於學前單位落實「一校一社工」,並由社署承擔編配機構提供駐校服務的責任,以確保及穩定業界推行幼稚園社工服務的質素。 2018年10月,工作小組向行政長官提交了報告,並獲得接納。
一校一社工: 社工课堂
另外,部分少數族裔人士的特殊教育需要,被當成文化或語言差異,結果令他們錯失訓練的黃金時間。 一校一社工 本處建議就著不同的特殊需要,制定一套合適非華語學生的評估工具和介入手法。 本處亦認為,應提升學前復康前線同工的文化敏感度,增強對非華語學生學習差異的認識。 此外,多元文化外展隊的成立實有助及早辨識有需要的少數族裔人士,並加強他們與地區主流服務的連繫,以獲取適切的支援服務。
- /tc/other_info/TFPYS_Report_(Chinese).pdf。
- 本研究對 162 名接受繼續教育督導的咨詢 師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①咨詢師的受訓經歷、從業經驗、理論取向和工作場所均有較大差 異。
- 儘管如此,無論是委員會成員還是政府官員,仍表示願意檢視教育制度有關部分,並加強支援和保護青少年免受自殺風險影響。
- 社福政策應如何改革,才能托住下墜的孩童與背負生命的社工?
我们相信学校如选用新资助模式,仍可在「全方位学生辅导服务」下,透过学校教师与社工协作及更充足的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辅导服务的质素。 综合以上各点,所有学校在新措施下获发的辅导资源均会增加。 因此,现时运用其他资源,包括额外学生辅导服务津贴,聘请多于一名辅导人员的学校,将来仍可以继续按需要聘请额外的辅导人员/社工。
一校一社工: 「一校一社工」政策正面睇
老师需要树立威严,不擅长用朋辈身份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或困难。 而心理辅导员帮助学生时,学生容易被认为是“精神有问题”。 据悉,校团委积极组织青理公益课堂志愿者招募活动,指导志愿者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选定授课题目,并组织统一备课。 青年志愿者团指导教师刘世颖对志愿者备课情况进行全方位指导与把关,确保了志愿者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根據教育局政策,一旦有學生連續七天缺課,學校應上報教育局相關情況。 同時,根據「優化學校投訴管理計劃」,除非發生涉及《教育條例》的投訴與嚴重的失誤事件,教育局一般不介入學校日常運作,交予學校和家長協調。 現時支撐中學駐校工作的關鍵性政策,是自2000年推行的「一校一社工」政策。 回溯學校社會工作政策的演變過程,1971年,開始有社會機構實驗性在中小學推行學校社會工作。 1970年代,全港中學達到一名社工服務四間學校的比例,而1980年代已經開始研究將社工人手比例調整至1:1000。 一校一社工2025 令人失望的是,時至今日,社工仍要面對1:1000的人手壓力。
一校一社工: 回應附篇
在了解到山区计划的工作内容后,正就读社工专业研究生的朱慧伶马上报名。 今年3月份,深圳通过向民间专业化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了540多名准社工,这些准社工将报名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社工。 到2010年,深圳计划社工规模达到5000名,其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要达到3500多名。 韓國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區書峴站附近3日晚上發生的無差別行兇事件,至今有1死14傷。 韓聯社報道,事發後網上出現至少4篇殺人預告,警方已經就有關言論展開調查,透過IP尋找留言人士,並在漢堤、書峴、梧里及蠶室站「預告犯罪現場」加強巡邏。
”于是,朱慧伶在兼顾原有工作的同时,申请到一所村小驻点。 一校一社工2025 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朱慧伶参与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专项,前往位于粤西山区的茂名信宜北界镇,用专业的知识陪伴山区学校的孩子快乐成长。 我們隨着時間、年紀、生活經驗及社會等的轉變,個人的定位和角色都會改變。 因此,無論選擇哪一種工作,都要懂得調整心態,多思考工作的意義。 要明白工作其實是一種自我實踐,我們工作不單是為了錢,更理想的是要結合興趣和體驗個人身分與價值觀。
一校一社工: 社工可以提供什麼支援?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第9章“服务保障”,对学校社会工作者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列举,要求掌握社会工作、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且要求学校社工掌握服务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强调学校社工知识结构与教育性质相结合。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深圳有25家机构开展教育辅导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学校社工队伍由最初的73人发展到了300余人。 本處認為租金津貼與租務管制必須雙軌並行,方能避免業主覬覦有關津貼而提高租金,最終累及基層市民。 因此,「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應盡快提交租務管制的具體執行方案,而非只停留於研究租務管制的可行性。 本研究對 162 一校一社工2025 名接受繼續教育督導的咨詢 師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①咨詢師的受訓經歷、從業經驗、理論取向和工作場所均有較大差 異。 ②咨詢師的被督導經驗差異較大,有少數咨詢師甚至以往從未接受過督導。
一校一社工: 「我們處理的只是表象問題」 孩子們需要的是聆聽與陪伴
儘管如此,無論是委員會成員還是政府官員,仍表示願意檢視教育制度有關部分,並加強支援和保護青少年免受自殺風險影響。 一校一社工2025 社會瀰漫競爭氣氛,教育似乎僅剩一條路可走——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為未來奠定基礎。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呈抑鬱徵狀的學生人數達到過往六年新高53%,其中有25.2%學生呈現高焦慮徵狀。 而最多的焦慮來自學業和考試壓力,有22.3%的學生壓力來自文憑試,其次有17.8%有學業壓力,14.6%認為有前途問題。 对此,她建议东莞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创造有利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环境。
一校一社工: 社工的薪酬及晉升階梯【2021更新】
本處贊成政府成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引入更多新科技並將之普及,從而提升服務質素。 本處期望政府在成立基金的同時,收集業界及服務使者對新科技的需要和意見,全面及具策略性地運用有關資源。 另外,為鼓勵長者使用新科技,本處建議政府為長者提供相關資助,如上網費資助,讓更多長者能受惠於科技發展。 就政府計劃推展「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本處認同其目標和方向。
一校一社工: 广东省佛山市试点”一校一社工”推广与否仍待定
對於政府計劃利用薄扶林南的土地興建公營房屋,本處建議政府必須同步考慮該區的其他配套設施的荷載能力,包括交通、社福及康樂設施等道路荷載的能力,再作適當的規劃,以保障當區巿民的未來生活質素。 第三,並非所有社福機構設有輔導員一職及為學校提供輔導員服務,因此大部分學校都是自行聘請輔導員,故沒有如同社工般的督導機制。 第四,政府沒有為學校輔導員制定入職要求和薪酬制度,學校只能根據有限的津貼決定輔導員的薪酬。 由於學校輔導員沒有薪酬制度的保障,認受性低於其他同工,以致流失率高,影響輔導工作的穩定性。 雖然有多間大學提供輔導專業的碩士課程,但實習時數不一,學校聘用輔導員時難以判斷對方能否應用所學、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輔導服務。 第二,輔導員沒有政府認可的註冊制度,修畢輔導課程的人士不需要考取認證或註冊亦可以從事輔導工作,學校難以評估輔導員是否符合專業資格。
一校一社工: 政策18年未有徹底檢討 駐校社工人手不足
然而,資源只投放於加強「衞生署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及「醫管局普通科及精神科醫院」提供的醫務社工支援服務,實令人感到困惑。 現時懷疑有發展障礙的兒童輪候衞生署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評估之人數甚多,若如預算案內只加強醫務社工的專業支援,未能真正回應社會及服務需要。 故本處建議應同時增聘兒科醫生人手心理學家等,讓有需要的兒童能及早獲得評估。 一校一社工 是次施政綱領,政府提出多項計劃資助私營院舍提升服務質素,此舉無疑是以公帑補貼私營院舍營運,政府應審慎考慮。
一校一社工: 第六章 增加房屋與土地
生涯規劃並不是學生專有的課題,成年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也有機會發現自己迷失於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的意義。 生涯規劃輔導就是協助當事人探索及反思自己的性格、能力、可轉移的技能、興趣和價值觀。 讓當事人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職業志趣,並明白個人的事業甚至人生發展志向。 是次施政報告,推出了近250項新措施,觸及多個民生福利範疇。 一校一社工2025 本處希望政府能繼續積極聽取及收集巿民的聲音與意見,進一步完善所提出的政策與措施,並為它們制定可以具體實踐的時間表與路線圖,以實現政府在是份施政報告所描述的願景 – 「建設香港成為一個充滿希望、快樂富足的宜居城巿」。
一校一社工: 學校有需要改行一校一社工一輔導政策嗎?
在學校面臨危機處理時,輔導員亦能配合老師和學校社工,提供即時的協助及專業的意見。 學校靈活運用校本資源聘用輔導員,善用他們輔導專業為學生提供中、長期的支援,有助學校的輔導工作發揮最大果效。 輔導員和社工互相配合,讓學生得到全面且深入的支援,健康成長。 另一方面,輔導員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而建立關係則需要時間,因此確保學校輔導員的就業穩定性十分重要。 部分學校不了解輔導專業和輔導員的作用,或存有上述的憂慮,而不聘用輔導員。 學校輔導員以心理層面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價值及疏導情緒,改善精神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