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方法亦由最初的增值机擴展至商店付款處、任何港鐵站客務中心、以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户自動轉賬。 如已申請「八達通銀包」(前稱「好易畀」,英語:Octopus Wallet / O! ePay)帳戶,亦可透過八達通流動應用程式增值。 若遺失了個人八達通或附有自動增值服務的普通版八達通,失主需付港幣50元報失費用(包括手續費及該卡之成本費)。 若遺失了附有自動增值服務的銷售版八達通,失主則需支付港幣20元報失手續費。 若遺失了附有自動增值服務的iPhone或Apple Watch內的八達通、Huawei Pay八達通或Smart Octopus in Samsung Pay,失主則需支付港幣20元報失八達通服務收費。 普通租用版八達通可以轉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且本公司的系統沒有失主任何資料,因此只有個人八達通及八達通自動增值服務用戶才能享用八達通報失服務。
而八達通的英文名稱Octopus(八爪魚之意),則呼應中文名稱的「八」字。 八爪魚的觸腕可以同時抓取很多東西和像八爪魚般觸手伸向四處的事物,代表八達通可以同時應用於不同種類的交易。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傷殘津貼的文章(按這裡),主要是談及情緒病人可以怎樣申請傷殘津貼,以及相關的手續和文件。 患上癌症除了要承擔身體上的不適,更面臨因癌症治療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 不少患者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卻因經濟問題遲疑不決,更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因而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其實本港相關的公營機構及非牟利組織有提供一些資助項目給癌症患者,資助範圍涵蓋:癌症藥物、癌症治療及生活津貼等。
傷殘八達通: 澳門
至於現正領取高額傷殘津貼的受惠人,如他/她入住院舍/公立醫院及機構接受住院照顧或特殊學校寄宿超過29天,其可獲發的津貼將會調整至普通傷殘津貼的金額。 傷殘八達通2025 註1:部份在私家醫院留醫的傷殘津貼申請人可能獲其主診註冊醫生證明不適宜被送往公立醫院/診所接受醫療評估。 在此極為特殊情況下,如符合其他指定條件,社會福利署可接納由該私家醫院的主診註冊醫生所作的醫療評估。 不像其他城市的交通付款卡各自為政,香港的八達通通用於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也成為不少大型店舖的電子貨幣收費方式。
但增值金額是以港幣為單位,並以當日人民幣對港幣匯率進行扣款。 在深圳地铁各站设置的深圳通銀行卡自助增值机除了可以增值深圳通外,也可以以銀聯卡、支付寶、微信、雲閃付等方式增值八达通。 除此以外,深圳灣口岸、皇崗口岸、福田口岸及羅湖口岸都設有深銀聯易辦事自助繳費終端機[30]。 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已經擴展他們的海外業務,贏得多張合約去擴大八達通在香港以外的業務,業務包括荷蘭和中國長沙。 2019年7月11日,八達通宣佈蘋果公司的Apple Pay將支援八達通功能,並已於2020年6月2日正式推出。
傷殘八達通: 香港摩天輪
「在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下,市民仍可繼續受惠於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以及公共交通營辦商所提供的各類公共交通費用優惠計劃。 2010年的《施政報告》決定放寬領取傷殘津貼者的離港寬限至305日[26]。 2011年10月12日,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中提出讓傷殘人士以2元的價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7],範圍涵蓋領取傷殘津貼人士[5]。
- 截至2005年3月,總共有38萬人持有個人八達通[47]。
- 截至2012年6月底,在香港採用八達通服務的商戶超過5,000家,八達通的流通量達2,074萬張,而每日平均使用量及交易金額分別為1,210萬次及1.239億港元。
- 八達通的運作系統踏入約十年(即2007年),傳媒陸續披露多宗被扣錯車資及錯誤增值的新聞,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5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
- 持卡人可為最多6張八達通申請自動增值服務(3張持卡人及3張家屬親人),可選擇每次$150、$250、$500或$1000增值。
- 我們會以郵遞方式寄出,請攜同新卡及啟動信到任何港鐵客務中心辦理啟動手續(港鐵將會收回已簽署的啟動信) 。
- 八達通公司不時會發行一些特別版本的紀念版八達通,屬「銷售版」一類。
如欲申請相關資助,請直接向該政府部門/機構查詢詳情及提出申請,本網站並不支援相關服務。 「負錢」或「負咗錢」二詞指卡內可用餘值少於零、須於再次交易前增值的狀態,如「我張八達通負錢!」、「我負咗錢入唔到閘!」等。 傷殘八達通 個人八達通方面,2004年11月1日起發出的個人八達通,於任何時間退還會收取HK$10,在此之前發出的個人八達通則不收退卡手續費[38][39]。
傷殘八達通: 傷殘津貼的申請資格是甚麼?可領取的津貼金額為多少?
2013年3月,八達通宣佈正與網絡供應商合作商量及討論合作,將八達通與SIM卡結合,透過手提電話提供八達通服務,預計於同年推出Octosim,即附帶八達通功能的SIM卡[9][10],長遠發展至可以應用於網上購物[11]。 同年10月,八達通聯同電訊盈科流動通訊推出「八達通流動電話卡」,推出初期只適用於6款具備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提電話[12]。 傷殘八達通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會測試在其他型號手提電話機推行新服務[13],及與其他網絡供應商討論合作的機會[14]。
除了可以使用設於港鐵車站內的「八達通查閱機」查詢餘額及最近10次交易紀錄外,「八達通」手機程式可讓用戶在備有「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機上顯示餘額、查閱過去3個月的記錄、八達通日日賞等[31]。 此外,用戶亦可以購買「八達通PC閱卡機」,透過互聯網,於電腦上查詢。 除原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外,其餘都是新成立負責非付款業務的附屬公司,業務包括由八達通獎賞有限公司發展及經營的獎賞積分計劃「八達通日日賞」、顧問服務、客戶研究服務等。 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擁有5間附屬公司,包括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八達通獎賞有限公司、Octopus International Projects Limited、八達通投資有限公司及八達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016年8月25日,金管局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向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發出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八達通卡公司將會繼續以《銀行業條例》下的接受存款公司的形式營運,直至SVF牌照於2016年11月13日生效為止。
傷殘八達通: 增值
填妥後連同照片及申請款項(最新收訂時為$50.0[3](適用於新申請),交到各港鐵客務中心[4],或港鐵各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金鐘站、大圍站及兆康站)。 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為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和支援,強化社區內殘疾人士的家居及社區生活技能,協助他們融入社區;另外,中心並為殘疾人士的家人/照顧者提供訓練及支援,提昇其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及紓緩壓力。 現時香港政府為廣大市民提供「公共運輸費用補貼計劃」,也就在扣除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之後,政府會為市民每月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詳情請看《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獲運輸署批准納入參與優惠計劃的紅色小巴、街渡及居民巴士服務,詳情請瀏覽運輸署網站。 傷殘八達通 為方便識別,有關紅色小巴、街渡及居民巴士服務,會在其車輛或船隻當眼處及其八達通讀寫器上展示二元優惠計劃的標誌。
傷殘八達通: 八達通報失服務
殘疾人士登記證,是由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康復服務中央檔案室」發出,可作殘疾人士身份證明,而有關資料亦可作該局統計用途。 因此,情緒病其實是屬於「長期殘疾」的一種,自然也有資格申請傷殘人士相關的補貼,而其中也包括交通方面的補貼。 填妥後連同申請款項 (適用於新申請),交到各港鐵客務中心[3],或港鐵各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 (金鐘站、大圍站及兆康站)。 若你在報失後尋回該八達通,請將其剪成兩半或交回任何一間港鐵客務中心。 為了向顧客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八達通以離線模式運作,因此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把檔案逐一傳送至所有前端處理器,停止接受該八達通的交易。 在2006年12月10日起,位於澳門水坑尾街和金沙娛樂場的肯德基快餐店接受以八達通付款,收費以一港元兌一澳門幣計算,但及至現在,因水坑尾街的肯德基結業,現時,全澳門所有肯德基不再接受使用八達通。
傷殘八達通: 麥當勞 x 八達通 麥麥嘟食住賺!
「租用版」八達通在港鐵車站及機場均有出售,購買時需要繳付HK$50的按金和HK$20至$100不等的預付票值,按金於退還八達通卡時退回。 傷殘八達通2025 使用者遺失了這張八達通,只會遺失了卡內的儲值金額和消費記錄,並不會遺失任何個人資料。 除了三種為不同身分的人士而設的一般八達通,八達通公司亦有發行個人八達通。
傷殘八達通: 港鐵特別用途八達通
個人八達通可以另行加註「學生身分」或「殘疾人士身分」,但需要在港鐵客務中心遞交表格申請。 現時個人八達通卡已經取代已停止發行的學生八達通及前地鐵學生乘車證。 截至2005年3月,總共有38萬人持有個人八達通[47]。 八達通為世界上最早發展以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普及程度亦為世界最高,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典範及參考對象。
傷殘八達通: 殘疾人士登記證
而實際的期限則按醫護人員在簽發登記證或傷殘津貼徐和時,對該傷殘會持續的時間而定,大部分情況下是1-3年。 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人士即場購買一日門票可享七折優惠,即標準門票票價為港幣$433,小童票價為港幣$320。 不過,由於八達通屬接受存款機構,在香港需要受金管局按照《銀行業條例》監管,金管局於是就事件要求八達通提供受法律約束的報告。 2007年2月16日,金管局公布,發現錯扣錢事件較八達通公布的更多,而八達通系統於更新前已有扣錯數情況,並委任一顧問向八達通提供意見,金融管理專員亦經諮詢財政司司長後,委任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陳志輝為顧問,向八達通公司提供意見。
傷殘八達通: 殘疾人士定義
與一般八達通持有者不同,使用殘疾人士八達通可以以 $2 元票價,使用上述提及的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 合資格人士可以每程 2 元的優惠票價(原價少於 2 元的票價以原價收取)使用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包括:大部分的港鐵、專營巴士及渡輪服務,以及所有的綠色專線小巴路線)。 港鐵車站内的增值機和客務中心,輕鐵部份車站站內的增值機和客務中心,以及九巴、城巴、新巴和新渡輪(離島航線)的客戶服務中心等亦有提供增值服務,每次加值必須是HK$50的倍數,但增值機只能接受HK$50或HK$100元紙幣。 而使用長者、「學生身分」或「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於港鐵客務中心增值,可選用HK$10或其倍數的增值額。 本優惠計劃使用者使用單程票或車票二維碼乘搭港鐵或輕鐵,必須使用成人單程票或成人車票二維碼,否則視作違反港鐵附例論(11歲以下或65歲以上除外)。 另外,為方便只攜帶小量現金外出的殘疾人士,「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卡於港鐵客務中心可最少增值$10,亦可選擇增值$10之倍數之金額(如$20、$30等)。
傷殘八達通: 啟動或延續「殘疾人士身份」
由社會福利署(社署)負責的傷殘津貼項目,是為患有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殘疾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傷殘八達通2025 不少人誤以為傷殘津貼只適合於身體徹底喪失活動能力的人士,其實癌症患者如因病需要長期臥床,或其他身體原因而失去工作能力,都可以申請。 只須提供身分證明文件號碼及出生日期,便可輕鬆報失你的八達通,請按以下「按鈕」進入我們的網上報失表格。 八達通報失服務只適用於個人八達通及八達通自動增值服務用戶。 此外,年齡在12至64歲並符合資格領取普通傷殘津貼或高額傷殘津貼的申請人,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每月$325),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是次事件受影響的客戶包括參與八達通日日賞的客戶、個人八達通卡客戶及自動增值服務的使用者。 2000年,九巴透露絕大部份的巴士車費是以八達通收取,只有極少部份是靠輔幣收取。 例如於2009年的標準,過半數的紅隧過海線是收費是HK$9.3,就需要至少五個輔幣(一個$5、兩個$2、一個$0.2及一個$0.1)。 由於上車前不用花時間準備輔幣,使用八達通比使用現金方便得多,成為八達通迅速普及的主因之一。
傷殘八達通: 八達通
使用八達通付款時,用者只需將八達通卡放在閱讀器上面,款項便會自動扣除,閱讀器能自動判斷適當的優惠收費,如積分計劃、轉乘優惠及「港鐵特惠站」等。 由於八達通是非接觸式智慧卡,所以就算隔着幾毫米的普通物料(如塑膠和皮革等),閱讀器也能感應得到,所以只需拿起錢包、手袋甚至是把衣服的袋子放近閱讀器,也能經八達通交易。 通常在你申請傷殘津貼之後,社署就會把【「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申請表】郵寄給你,所以到時你直接填寫即可。 傷殘津貼,俗稱傷津、殘津或傷殘金,是香港社會福利署為香港居民的殘疾人士提供的福利金,在1973年4月1日起以「傷殘老弱津貼」的名義跟日後的高齡津貼一起推行[1][2]。 若你為個人八達通報失,你可在報失時,同時要求辦理補領新的個人八達通。
傷殘八達通: 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填寫申請表時須附上個人證件相片,然後交到各港鐵客務中心[3],遞交申請表時,將即時獲發收據,並於指定日期到指定港鐵站[4]或指定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領取八達通卡。 傷殘八達通2025 當中包括HK$50按金、HK$20八達通公司的手續費、以及HK$20港鐵公司的行政費。 此優惠計劃使用者須持有個人八達通卡,而且卡背須印有持卡人的相片及中英文姓名。
傷殘八達通: 資格
同時,八達通公司亦推出為小童而設藍色的小童八達通手帶[48]。 八達通公司不時會發行一些特別版本的紀念版八達通,屬「銷售版」一類。 下表所示的乃常設的八達通卡產品,除注明「銷售版」外,其餘皆為「租用版」八達通卡,而「銷售版」八達通卡包括成人迷你八達通卡、長者迷你八達通卡和小童八達通手帶。 另外,在深圳地鐵各站設置的深圳通銀行卡自助增值機除了可以增值深圳通外,也可以增值八達通。
根據金管局,八達通系統於2000年的儲值達4.16億港元。 2015年8月5日,八達通公司展開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更換計劃,以自願形式為客戶更換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 [25] 2017年10月,八達通公司開始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更換計劃的最後階段,第一代八達通將分批在2018年1月起分批失效。 [26] 在2017年9月起,透過八達通服務站更換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可獲得新設計版面的新租用版八達通。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成功報失後,系統會提供一個報失編號作日後跟進紀錄之用,報失指示將不能取消。
傷殘八達通: 申請方法
如未有個人八達通,須申請購買已記載「殘疾人士身份」的個人八達通(此條件在持有已記載「學生身份」個人八達通的情況下亦同樣適用)。 凡年齡介乎12-64歲的「傷殘津貼」受助人或「殘疾程度達100%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受助人,均有資格申請上述的個人八達通卡,及享有上述的車費優惠。 港鐵的殘疾人士優惠有別於香港其他機構同類優惠,後者只需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即可享用。 為避免港鐵只提供優惠予特定殘疾人士之舉觸犯《殘疾歧視條例》,香港政府特意修訂有關法例作配合[2]。 2009年5月,港鐵決定為領取傷殘津貼的12至64歲者提供半價乘車優惠[22],其後立法會通過修改《殘疾歧視條例》豁免附表,讓港鐵能在12月提供有關優惠[23]。
2003年6月29日,八達通另外一個新功能誕生——香港政府決定將全香港18,000個收費咪錶改用八達通系統,於2004年11月21日完成;與此同時,很多政府的公共設施(包括公共游泳池、體育館)亦開始使用八達通系統。 同年11月,八達通公司得到一張價值1.2億歐元的合約,提供非接觸付款技術予荷蘭的公共交通系統並合併該國公共交通的收費系統,成為今天的OV晶片卡(這些公司包括NS、RET、GVB及HTM)。 經過3年的試用期,八達通系統終於在1997年9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短短3個月就發行了300萬張八達通卡。 1999年,八達通擴展至非公共交通的零售服務,同年推出自動增值服務及八達通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