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辣」和「三辣」即是按四番的價錢雙倍計算或三倍計算。 因「番」這詞是「翻倍」的意思,因此食糊每多一番,價錢就翻多一倍。 而雙辣和三辣則控制最高注碼在四番的兩倍(正常計算的五番)和四番的三倍(五番和六番的中間)。 麻雀是一種源自中國的策略遊戲,在廣東及香港非常普及,本表列出的是香港麻雀(即「清章」或「舊章」)的食糊準則及牌型。 在計算麻雀分數時,如果玩家組成了特定的牌型,則可以獲得相應的番數。 最終的分數則是根據獲得的番數和底分數計算而得。
若有其他玩家打出一萬而自己選擇不食糊,則再有其他玩家打出一萬或四萬,皆不可以食糊,直至自己摸牌或上、碰、槓牌為止。 不過,若另一玩家打出的牌會令自己獲得較多的番數,則不在此限。 如果拿到超過第18棟(無花牌時則超過第17棟),則銜接到上家的牌牆,保持順時針方向繼續配牌。
麻雀食糊組合: 麻雀的基本玩法
若要食糊,一般其中須有兩隻相同,稱為一對眼。 至於其他麻雀,可以連同剛拿到的麻雀,按情況以三隻順序或圖案相同的為一組(若有四隻麻雀圖案相同,該組可以多至四隻一組),合共四組的方式來組合。 如果你只差一隻麻雀便可以達到要求,而這時玩伴又剛好打出你需要的那一隻,便是出銃,這樣你也可以食糊。 麻雀食糊組合 不過,這些牌型也有例外,如果玩家收集了東、南、西、北、紅中、發財、白板、一索、九索、一筒、九筒、一萬、九萬,並加上一對眼,便不必再有四組三隻的麻雀,也可以食糊。 麻雀食糊組合2025 這種牌型稱作十三幺,因為要集齊此牌型所指定的麻雀難度較高,所以是可遇不可求的食糊牌型。 香港麻雀三番起糊計法本身是可以無番食糊,叫做「雞糊」,以前多數打「雞四」,亦即是雞糊「零番」來起糊,四番便是封頂,亦即是四番為滿糊;然後清一色「雙辣」,例牌「三辣」來計算。
- 如果你只是玩「$1/番」當然易計,但傳統計法就複雜得多,常見計法為「二五雞」、「五一」及「一二蚊」。
- 而過去新界村落的玩家沿用傳統「二二制」往往只計花糊做兩番。
- 玩家只能上上家所打出的牌(下文有上牌教學)。
- 在組成食糊牌型或計算番數時,除了特別規定須爲槓子才有效(例如「十八羅漢」這牌型)外,一般情況下槓子可視爲刻子的一種。
- 以下牌型並非標準「清章」麻雀所有,但根據不同自訂規例,有部分玩家也會接受作有效牌型。
- 打麻雀時一定要眼明手快,局初拿到牌後理牌要比別人快,對手打出自家要的牌時別忘喊槓碰,這樣利於提前規劃去滿三番起糊計法,因為有時候一張牌沒碰出去會毀了一手好牌。
到了後來,人們開始在清章麻雀上加添不同的食糊方式,先是六獨,再是十八番和無奇不有。 眼上述三者加起來,連同清章的原來打法,就形成了新章麻雀。 而這個由廣東人發明的新章打法就順理成章成為「廣東麻雀」。
麻雀食糊組合: 廣東麻雀食糊列表
由3組都同一款數字牌(萬子/筒子/索子 )+ 1組番子+眼,若果番子是用「中、發、白」,即「三元牌 」會額外加一番 ,即4番。 食糊有分為自模或者別人打出(即出銃),「出銃」是指其他三家打出你想要的麻雀牌,任何一方打出,你都可以食糊。 若打牌計錢,「出銃」食糊時,就可收取打出牌給你食糊的人錢。
在過去廣東麻雀本身指的是十三張麻雀中的清章打法,即最純粹的現代麻雀打法,牌型也只有十分純粹的食糊方式,如對對糊、混一色等。 到了後來,人們陸續在清章麻雀上加添「六獨」、「十八番」、「無奇不有」等食糊方式,形成了新章麻雀。 香港麻雀(另稱「清章」或「舊章」)是十三張麻雀中最傳統的變體,遊戲方式與廣東麻雀(另稱「新章」)大致相同[1],但是番種少很多。
麻雀食糊組合: 十三不搭
未夠3番之下的雞糊,雞糊是零番,即是食詐糊,一般唔可以食。 而「自摸」是自己摸到自己所需要的麻雀,其餘三家都要付錢,而且還會計多一番。 若「單吊」只有差一張牌子食糊, 哪個打第四對順子/刻子給你的玩家,要包你自摸,即如果你成功自模,這位玩家需要一人負責俾晒三家錢給你。
基本上食糊需要有14隻牌,只要有四組順子/刻子及一對眼就可以食糊。 除了計番外,大家打牌最苦惱的莫過於麻雀番數計錢一環。 如果你只是玩「$1/番」當然易計,但傳統計法就複雜得多,常見計法為「二五雞」、「五一」及「一二蚊」。
麻雀食糊組合: 上限番數牌:8番牌/10番牌
理牌及補牌後,東家於開局時需打出1隻牌(即跳過取牌),然後按逆時針的次序,各位玩家於牌頭取一隻牌(摸牌),然後於自己的牌面中打出一隻牌,如此類推。 麻雀食糊組合2025 麻雀總有144隻並分為五款牌型,分別是索子、萬子、筒子、番子及花牌。 索子、萬子、筒子都是一至九號的數字牌,番子有「東、南、西、北、中、發、白」,而花牌則有「春、夏、秋、冬;梅、蘭、菊、竹」這8隻。 十三么挺靠自己的手氣,要集齊「一萬、九萬、一索、九索、一筒、九筒、東、南、西、北、中、發、白」,再加其中一隻牌。 十三么是唯一可以搶其他玩家暗槓的牌,不過通常在儲牌過程中,就會比其他玩家碰走其中一隻,然後便絕章不能食糊了。
麻雀食糊組合: 香港麻雀食糊列表
上限番數的食糊牌型則爲「例牌」,一般會採用八番例牌、十番例牌或十三番例牌,稱為「爆棚」(相當於日本麻雀的役滿)。 在麻雀中,除了食糊組合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番數」。 番數是用來計算每局麻雀的分數的單位,不同的牌型有不同的番數。 例如:槓子牌型的番數為2,混一色牌型的番數為2,七對子牌型的番數為2,三元牌牌型的番數為2,大四喜牌型的番數則為88。
麻雀食糊組合: 十三番
然後,各人取出36隻牌,分上下2層,每層一排18隻一字排開,排好後便推近中心。 此外,個別玩家會眼「雞糊」(無番糊)視為一種番種,因此廣東麻雀中可以沒有零番的存在。 關於清章食糊方式,則可參考香港麻雀食糊列表。
麻雀食糊組合: 十三番食法:大四喜、十三幺、十八羅漢
開始前要決定坐位,4位玩家需各自於「東、南、西、北」任意抽一張,抽到「東」的玩家(即莊家)可任意選擇坐位,「南」家坐其右邊;「北」家坐其左邊;最後坐對面的便是西家。 由於打牌次序是以逆時針方向進行,所以坐在你左邊稱為上家,右邊的稱為下家,對面則為對家。 洗完牌後莊家擲骰,再以逆時針方向數起(莊家自己起計1),睇吓由邊一家前面的麻雀開始拎起,也是所謂的「開門」,數完之後以順時針方向摸牌。 由莊家先取牌,每一次拎4隻,之後順時計拎牌,直到每人取12隻牌後,莊家「跳牌」(如圖),而其他玩家(即閒家)則順序各取一隻牌即可。 遊戲開始,所有麻雀牌牌面向下,把所有的麻雀牌進行混合以打亂原有排列,稱為「洗牌」。
麻雀食糊組合: 廣東麻雀
麻將是一款受到各年齡層玩家喜愛的遊戲,可以提升集中力、策略思考和分析能力。 這款遊戲適合全家人參與,不需要太多體力,而且遊戲時間非常靈活。 我們提供簡單易學的麻將教學課程,讓你更好地掌握遊戲規則。 如是者,東圈西局、東圈北局都依次完成了,就會進入南圈之戰,再次由東位玩家擔任莊家,展開南圈東局。 麻雀食糊組合 圈風器再次走到起莊牌的位置,顯示的文字會由「東」變成「南」。 順序完成了南圈南局、南圈西局、南圈北局後,則進入西圈,餘此推類。
麻雀食糊組合: 第一課:麻雀的基本認識
但如果要符合對對糊的牌型,便只能以圖案相同的麻雀為一組,一組可有三至四隻麻雀,恰如其名一樣以一對對的形式來組合。 混一色及對對糊剛好三番,是能滿足三番起糊條件的牌型。 大家玩得熟練以後,可以嘗試挑戰以其他番數更高的牌型來食糊。 麻雀食糊組合2025 麻雀食糊的方法很多,玩家會輪流拿牌出牌,只要收集指定的麻雀組合,就能食糊。
麻雀食糊組合: 十八羅漢
其中春、梅代表東位;夏、蘭代表南位;秋、菊代表西位;冬、竹代表北位。 有見及此,先加入清一色為「雙辣」打法,繼而封頂番數去到六番至八番,但同時又為了避免雞糊牌泛濫,而加入「起糊制度」,初時為一番起糊,即是說食糊時手牌起碼要有一番,不能雞糊。 後來又發覺一番起糊「未夠喉」,那些一番的牌型(如:平糊、番牌、花牌、自摸等)就算「造」到,亦沒太大滿足感,所以逐漸演變成兩番、甚至三番起糊的玩法。
麻雀食糊組合: 【打麻雀入門班】學識如何開局、常見食糊組合 清一色/對對糊/十三么
三番起糊計法清一色意即是整副牌只得一隻花色,完全沒有「東、南、西、北、中、發、白」,這樣便有7番了。 打麻雀時一定要眼明手快,局初拿到牌後理牌要比別人快,對手打出自家要的牌時別忘喊槓碰,這樣利於提前規劃去滿三番起糊計法,因為有時候一張牌沒碰出去會毀了一手好牌。 而打牌時不應過度暴露自己的打法和牌型,例如一些動作和神態,抓到好牌就按捺不住興奮的表情,抓到爛牌就皺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暴露了自己的牌型很容易能讓對手制定出限制你的打法,此時你就很難成為對手的威脅。 打麻雀計番基本上可以分為花牌計番|番子計番|糊牌計番|牌型,一般三番起糊,即睇3番、5番、6番、7番、8番、10番食糊方法。 如果該局由擲骰嘅人食糊,即可保留做莊家,即「冧莊」。
不少香港人都喜歡三番起糊的玩法,即要有三番才能食糊。 混一色的意思是全牌只由兩種麻雀組成,第一種是任何番子,即東、南、西、北、紅中、發財及白板,而第二種則是筒子、索子或萬子其中一種。 如果你的牌型既有番子,又有筒子和索子,便不符合混一色的牌型要求。 麻雀食糊組合 至於對對糊則對沒有限制玩家必須以番子及固定一種花式的麻雀來食糊。 麻雀食糊組合2025 上文提到食糊除了要有一對眼外,還要以三隻順序或圖案相同的麻雀為一組,合共四組的方式來組合。
有些玩家更會使用無截糊的準則(多在打全銃制中使用),打出一張牌多家可同時食糊,稱為「一炮多響」或「炮炮響」的玩法,即每家食糊通通有效。
麻雀食糊組合: 廣東麻雀胡牌列表
麻雀是一種常見的桌上遊戲,通常由四名玩家進行。 遊戲開始時,每位玩家會從共136張牌中抓取13張牌。 隨後,玩家輪流進行抽牌、打牌的動作,直到其中一位玩家擁有四組完整的牌組(即:順子、刻子、槓子或雀頭)或者所有的牌都被打光為止。
若玩家乙是「自摸」詐糊,則要向甲、丙和丁各支付128元。 詐糊是指一個玩家打開手上的所有牌後,不能組成合為任何可以食糊的組合。 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大相公或小相公、牌序或組合出錯(例如眼一三三萬看成了一二三萬)。
數方位時,莊家應以自己作「1」,按逆時針順序數起。 然後,每人把其中36張牌上下排成18棟(若不打花牌,則每人把其中34張牌上下排成17棟),每棟[3]兩張,打橫排好,並推開一段距離。 當中除了既有的「清章」和「新章」的六獨、十八、無奇不有牌型外,也添加個別玩家採用的日本麻雀和台灣麻雀牌型[1][2][3]。 麻雀食糊組合 若要查詢純粹「清章」(或稱「舊章」)的食糊牌型,請看香港麻雀食糊列表。 若自己的牌中有2隻相同的牌,而其他玩家又打出這牌,可叫「碰牌」取走他的牌,然後把這副刻子公開,然後打出一隻牌(棄牌)。
麻雀食糊組合: 香港麻雀常用術語
直至北圈北局完結,即完成了四圈對戰後,這才算結束一雀。 配好牌後,各玩家可以分類整理手中的牌,整齊排列,審視牌勢。 麻雀食糊組合 如此時手中已有花牌,則須補花,即是從牌牆的尾端取牌,取牌數與花牌數一致。
由莊家行牌起,至北位玩家完成行牌,稱爲「一巡」。 以包含8張花牌的全副144張麻雀來計,若過程中沒有人上、碰、槓牌,一局裏應當有24巡。 決定開門方位後,由開門人再擲三顆骰,以決定跳過的數目,然後跳過相應的棟數取牌。
於是,莊家(東位)得從北位(上家)的牌牆開門。 他必須在北位牌牆中,由開始處順時針數起,跳過8棟牌開門,由第9棟開始拿起,進行配牌。 選擇座位的做法有多種,較簡單的做法就是在麻雀牌中拿出風牌「東、南、西、北」各一張向下放置,讓四名玩家每人抽一張,並按結果坐在其「風位」(又稱「門風」)上。 比如某玩家坐在東位,那麼他的右邊是南位,左邊爲北位,對面則是西位。
麻雀食糊組合: 遊戲
下文為你介紹香港麻雀牌型及計番方法,文末更有麻雀番數計錢及出銃、自摸計錢方法,懶得計數的你必看。 換言之,如果玩家甲在乙宣佈九張落地後仍然上、碰或槓牌,玩家甲要為出衝給乙及丙而包輸。 同樣,如果甲手上有乙和丙不要的牌,而甲仍然打牌出衝給丙食出指定牌型,甲仍然要包輸。 麻雀食糊組合2025 包牌可以防止有玩家在明知輸大牌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仍然打出高風險的牌,確保玩家在打牌之前會考慮該牌是否適合或得值得打出。 傳統廣東麻雀是陪銃制,即如果甲出衝給乙,使玩家乙食糊,甲要支付本身出衝的金額,而丙和丁則須支付甲的金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