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後,青馬大橋的落成、珀麗灣的興建,發展商看好馬灣的發展潛力,逐漸收購馬灣原居民的居屋。 拾級而上,便來到馬灣山上最高點 — 馬灣舊村點去2025 鳥望台,也是熱門打卡點。 這個觀景台由100支高杆形造飛鳥振翅高飛的概念,象徵愛與和平。 馬灣舊村點去2025 馬灣舊村點去2025 在這裏,大家能飽覽青馬大橋的景致,也是欣賞日落夜景的有利位置。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鸚鵡螺雕塑,這個廣場中的雕塑、草木皆運用了黃金比例來打造,寓於大自然和人類建築之間的和諧美。
- 挪亞方舟主題公園以生命教育、環保、動物為主題,寓學習於娛樂,無論大人小孩、家庭情侶都適合前往。
- 當馬灣未有珀麗灣時,馬灣大街是全馬灣最繁盛的地段,現在卻人去樓空,只剩下一道廢村,就像是一副空殼。
- 根據聖經挪亞方舟的故事,以一比一打造的挪亞方舟主題公園,是世界上首間以此為題的主題公園,於2009年落成。
- 在這裏,大家能飽覽青馬大橋的景致,也是欣賞日落夜景的有利位置。
- 1997年,由香港及國內專家組成的考古隊於東灣仔北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的二十座墓葬、人類骸骨、居住遺跡及文化遺物。
- 這邊廂堆砌出來的大型方舟遊人如鯽,難叫人提起興趣,倒不如光顧一下附近的公廁(有冷氣的! :P)。
明朝《粵大記》附有「广东沿海图」当中所谓「仰船洲」被認為是現今的馬灣,而不是今天的昂船洲. 海灘北面有一所兩進式設計的天后古廟,相傳由海盜張保仔所建,用作庇佑當地人。 東西兩面分別由兩道海峽隔開:東為馬灣海峽,西為汲水門;馬灣北面的對岸為新界的深井。 1990年代,當局計劃在馬灣村興建青馬大橋橋躉,遭村民反對。 新鴻基在馬灣持有許多農地,便提出在島北建造新村屋,協助政府遷徙村民,並興建和營運非牟利的馬灣公園,以換取在東北角的農地興建大型屋苑「珀麗灣」。 馬灣與大嶼山之間只一水之隔,最狹窄處不到500米,水流湍急,漁民稱之為急水門,後來改稱汲水門。
馬灣舊村點去: 香港挪亞方舟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英簽訂《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亦稱《香港鴉片貿易協定》),批准鴉片在繳交稅款後可運入香港,或經香港運往其他地區。 章程又授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成立九龍關,接管粵海關在香港島外圍的四個關廠。 九龍關於1887年成立,總部在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銀行大廈二樓,由英國人摩根(M. T. Morgan)出任稅務司。
大家可輕鬆接觸大自然,欣賞藍巴勒海峽及翠綠小島等壯麗景致,非常適合一家大小來郊遊。 當中的「花花隧道」意中園更是一大打卡位,讓人穿越在鮮豔的繁花之中,另外亦有鳥籠形狀的歐陸風涼亭,就如進入秘密小花園。 書名: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作者:陳天權1980年代投身新聞界,先後在報章、電視台和雜誌工作。 馬灣舊村點去2025 工餘期間經常出外旅行,足跡遍及五大洲約一百個國家,著有多本介紹中外文化的旅遊書籍。 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轉職專欄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推動歷史建築和風俗保育。 作者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也是多個文化團體包括文化葫蘆、海濱文化導賞會和國際漫遊協會的顧問。
馬灣舊村點去: 歷史
由於當年的稅關由英國人主理,故其長度也以英尺計算 [4][5]。 珀麗灣入伙前,馬灣居民的對外交通完全依靠來往深井馬灣碼頭的街渡服務(該街渡航線已於2003年2月永久停止營運)。 馬灣島的東灣仔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群,有先民遺骸及相關文物出土,被考古學界稱為「馬灣人文化」,更被列入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和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清同治年間,粵海關在汲水門(馬灣)、長洲、佛頭洲和九龍城設立稅關,向進出香港商船所運載的鴉片和其他貨品徵收關稅,同時建立緝私船隊打擊海上走私活動。 咸豐八年(1858年)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附約列明鴉片改稱洋藥,可以自由買賣。
村內近海的房屋全是棚屋,除了民居之外,另有兩間海鮮酒家以及幾間士多,自成一格,與附近的新式大廈相映成趣。 相信很多香港人都很掛念去日本旅行的感覺,而馬灣就新開了一間以日式和風小屋為概念的咖啡室米九十。 全店以純白和木系設計,門口放置了供客人休息的木製桌子和長凳,擺放了日式元素擺設,播放著輕柔的音樂,充滿日本家庭小屋的親切感。 店內使用來自日本的健康食材,注重養生及環保,讓客人慢慢細嚼料理。 小店特別提供全天然無添加的素食,例如新鮮熬製的日本南瓜濃湯,香甜濃郁,配有鬆軟牛角包及本地有機沙律菜。
馬灣舊村點去: 餐廳
書室是一座樓高兩層的長方型建築,揉合中西建築風格。 現時書室只開放地下果層,展示馬灣的歷史,包括漁船模型及天后誕花炮等等,並且設有互動遊戲,但現在暫停開放此部份。 馬灣是全港連接香港道路網的島嶼中面積第二小[6]。
馬灣舊村點去: 青衣和大嶼山的中間
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地,第一期的休閒設施有大自然公園、「挪亞方舟」和太陽館,分別於2007年、2009年和2012年啟用。 可是現今遺址長埋私人屋苑之下,只能在博物館觀賞出土文物。 馬灣位於新界大嶼山及青衣之間,面積為0.96平方公里,東西兩面分別由兩道海峽隔開,東為馬灣海峽,西為急水門(現稱「汲水門」),北面的對岸為深井。 馬灣舊村點去2025 馬灣舊村點去 事實上,馬灣公園分為兩部分,上述的挪亞方舟大自然公園和2007年落成的馬灣大自然公園,這個公園則不用收費,可自由進出。 珍愛地球館、方舟生命教育,透過不同特色主題展館和遊戲作教育活動,具啟發意義。
馬灣舊村點去: 大自然
另外,亦有其他的户外活動區,包括單車徑、躍動天地和跨越奇園,可以玩超高滑梯、攀爬空中繩網,還可以同時欣賞到青馬大橋的景色。 初次到訪,事前沒有做好功課,錯過了上述的大部分古蹟,只到訪馬灣公園古蹟館。 這邊廂堆砌出來的大型方舟遊人如鯽,難叫人提起興趣,倒不如光顧一下附近的公廁(有冷氣的! :P)。 馬灣的歷史源遠流長,足讓來訪者細細探索與追尋一整天。
馬灣舊村點去: 青馬大橋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九龍關在馬灣興建新關廠,由於要在私人土地建路,英籍關員便向村民借地,並立「九龍關」石碑和「九龍關借地七英尺」石碑為證(圖1)。 但一年後,英國租借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土地,上述四個清廷關廠因位於英治範圍,因此停用,其後荒廢。 村民保留了新關廠兩塊分開豎立的石碑,1990年馬灣鄉事委員會將兩碑合併置於鄉委會大樓外(圖2),加上文字說明供遊人參觀。 挪亞方舟豐盛閣位於挪亞方舟度假酒店內,設計時尚,坐擁180度海景,大家可在此欣賞到青馬大橋和汀九橋這馬灣的標誌性景致。 馬灣東灣泳灘毗鄰挪亞方舟主題公園,為青馬大橋及汀九橋標誌性打卡點。 在水清沙幼的泳灘曬曬太陽、與家人朋友野餐、沙灘漫步,感受陣陣海風,好不愜意。
馬灣舊村點去: 香港旅遊路線系列
據《新安縣志》記載,宋帝曾乘船至梅蔚建行宮[8]。 故有說馬灣是宋朝宋端宗(即九龍城宋王臺所紀念的宋帝趙昰)流亡至香港時的其中一個住處[5] (筆者按:大嶼山梅窩古稱梅蔚;宋端宗亦於梅窩駕崩)。 跟住去了位於附近的馬灣公園古蹟館 ,展出了清朝古窰,即製作陶瓷之用,同埋唐代窰爐遺跡。 馬灣舊村點去 馬灣舊村點去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小朋友四出走走看看,除了可以放電外,又可親身學到新知識。 馬灣舊村點去 沿路行去芳園書室 ,是馬灣唯一被保留的戰前小學,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馬灣舊村點去: 資料來源
1963年,政府在書室附近興建馬灣公立芳園學校,以應付當地的需求。 1997年,由香港及國內專家組成的考古隊於東灣仔北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的二十座墓葬、人類骸骨、居住遺跡及文化遺物。 這項發現被國內專家評為當年「中國十大重要考古發現」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