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邨設有幼兒園、休憩空間、公共運輸交匯處、停車場、購物商場、街市,以及一座七層高的社區會堂暨社區綜合設施大樓。 是次計劃 讓參加者體驗至少 20 款劇場遊戲,然後學習箇中帶領的技巧,最終 成為遊戲帶領者,以這個身份回饋其他社區人士。 透過社區考察、義工服務體驗及服務策劃培訓,加強學員對義務工作的認識。 年屆6-35歲以外香港居民以及非香港居民,亦可登記成為青協之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扎根社區,連結更多人服務有需要人士,Cecilia不太著眼於金錢,她在意的是需求。
- 而青協社區體育部則致力培養青年對團隊運動的興趣,從而推動團結、無懼、創新、奮鬥及堅持的信念。
- 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Inno Impact獻計有方」今天(28日)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得獎團隊將實踐其創意方案,為香港共同建構更美好的前景。
- 2021年4月,建制團體公屋聯會在Facebook專頁帖文,指海達邨單位大門、大門鐵閘及廚房木門的對落位置裝上了「晶片」,引起居民和網民擔憂會被監控,會有竊聽或追蹤的用途,而網上獲得的資料亦不多。
- 「鄰舍第一」是由青年帶動服務社區的義工計劃,也是社區工作的重要一環。
)(簡稱青協,HKFYG)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的非牟利青年服務機構。 組織宗旨是為青少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及活動,使青少年在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獲得均衡發展;其經費主要來自政府津貼、公益金撥款、賽馬會的捐助、信託基金、活動收費、企業及個人捐助等。 青協自2000年開始,已為本港超過15萬名學生領袖提供專業及具系統的培訓。 建基於多年的經驗,青協活化前粉嶺裁判法院,成為全港首間「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並提供營舍,為中學生、大學生以至在職優秀青年提供更全面領袖訓練。 學院下設五個院校,重點培訓領袖技巧、提升傳意溝通、加深認識國家發展、開拓全球視野,以及推動社會參與。 其中《香港200》領袖計劃,每年選拔具領導潛質的青年學生,培養他們願意為香港貢獻的心志。
坪石青年空間: 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
房委會下設有六個常務小組委員會,分別是建築小組委員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下設資金管理附屬小組委員會)、策劃小組委員會(下屬審計附屬小組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及投標小組委會員。 至於建築小組委員會在2000年5月之前核准的項目,則於2002年4月起納入規管。 房委會亦根據建築事務監督轉授的權力,規管居者有其屋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領展商場及其他房委會的現有樓宇,以期建立全面的規管制度,把轄下所有樓宇納入監管範圍。 坪石青年空間 獨立審查組一直與屋宇署緊密合作,並從該署借調三名高層人員,其中兩人擔任顧問,另一人則根據建築事務監督轉授的權力,把屋宇署的規管程序應用於房委會樓宇之上。 2000年天水圍天頌苑短樁醜聞,廉政公署先後控告7人,於2003年經審訊後,只有兩名品質控制工程師及助理工程監督被判串謀訛騙罪成判監7年。
- 青協生活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則致力鼓勵青年享受生活、學習生活,讓持續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
- 經過非常詳細的討論後,屋建會在1967年2月根據建築委員會的建議,應放棄在坪石工地使用塔式計劃。
- 此外,青協專業叢書統籌組鼓勵閱讀及寫作,出版各類與青年工作相關的書籍;每季出版的英文刊物《香港青年》 (Youth Hong Kong),就有關青年議題作出分析和探討,並比較香港與其他區域的青年狀況。
- 建基於多年的經驗,青協活化前粉嶺裁判法院,成為全港首間「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並提供營舍,為中學生、大學生以至在職優秀青年提供更全面領袖訓練。
- 教授有關戲劇的基礎知識,增加年青人對戲劇的認識,並提供想像和創作的機會,藉此抒發情感,釋放生活上的壓力。
- 領袖學院鄰近港鐵粉嶺站,提供多個多用途的場地設施以供租用,適合進行會議、產品發佈、教育、創業及培訓活動,以及拍攝場地。
- 我們每位員工對青年工作充滿熱誠,全面為青年提供專業而多元化的服務和設施。
透過一系列社區文化項目,如「香港旋律」青年無伴奏合唱團、舉辦藝術教育計劃等,推廣全健生活概念,培育青年對文化藝術的涵養及表演藝術才華。 本着為青年創造空間的信念,青協轄下分佈全港各區的22所青年空間,致力聯繫青年,成為一個屬於青年、發展潛能和鍛鍊的活動場所。 坪石青年空間 在專業服務方面,青年空間積極發展三大支柱服務,包括學業支援、進修增值和社會體驗。 當中設有M21社區媒體製作站,鼓勵青年發揮創意與想像力,加強對社區的歸屬感與互動;近年更增設LEAD Lab和uKitchen,分別提供社區創意科藝平台,並實踐以煮食服務社區的概念。 「鄰舍第一」是由青年帶動服務社區的義工計劃,也是社區工作的重要一環;而「社區體育」計劃則致力培養青年對團隊運動的興趣,從而推動團結、無懼、創新、奮鬥及堅持的信念。 PH2是「青年宿舍計劃」下,全港首幢落成的嶄新居住空間,協助在職青年發展生活技能,建立人際網絡,實踐理財規劃,並促進共享。
坪石青年空間: 服務簡介
領袖學院鄰近港鐵粉嶺站,提供多個多用途的場地設施以供租用,適合進行會議、產品發佈、教育、創業及培訓活動,以及拍攝場地。 我們的會議室、講室、多用途活動室等場地更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創造「你」想的活動空間。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致力培育新一代優秀青年人才,自 2000年起,至今已培訓逾20萬名青年領袖。 坪石青年空間2025 大樓地面2層將闢設標準社區會堂,內有多用途禮堂可容納450人,建成後轉交民政事務總署。 1樓及以上共5層將用作社福用途,由社會福利署管理,其中位於1樓的長者鄰舍中心及幼兒中心,提供100個幼兒全日託管名額;而2至4樓將設置15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總樓面面積約1640平方米;5樓則用作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兩人上訴得直,案件原發還高院重審,惟兩人最後選擇認罪,於高院同被判囚4年8個月,短樁事件成為主權移交十年公屋工程最大醜聞,部份工程監督卻仍在房署工作,纏繞多年的短樁案亦告一段落。 2021年2月23日早上11時37分,警方接報指,皇后山一公屋地盤,一名39歲姓洪男子從高處墮下重傷,他昏迷不醒。 警方經初步調查,懷疑事主於上址一單位工作期間失足墮至平台,事件列工業意外。 坪石青年空間2025 有地盤工人表示,死者為鋁窗工人,事發時男事主正坐吊船在外牆塗玻璃膠,未有綁上安全帶,在3樓墮下,當時吊船操作正常。
坪石青年空間: 禪繞畫X曼托羅 體驗工作坊
為進一步推行優質房屋措施,2000年11月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了直屬常任秘書長(房屋)的獨立審查組(Independent Checking Unit),簡稱lCU,以便根據屋宇署模式,制定建築規管程序,以監管房委會項目。 獨立審查組由1名助理署長、5個小組、1名高級屋宇測量師(諮詢)及1名高級結構工程師(諮詢)所組成。 5個小組包括:拓展小組、現有樓宇小組、結構審核小組、小型工程小組及強制驗樓小組。
坪石青年空間: 商場
本年度模擬法庭暑期學校將會以「觸得到的公義」為主題,並會與律師事務所、法律從業員及大專院校合作,為參加者提供一系列互動又刺激的體驗式學習體驗。 坪石青年空間 參加者不但能認識香港司法制度,亦能為有關討論建立基礎,藉此加深他們對法律的興趣及行業運作的認識及興趣。 青年交流部於今年暑期,舉行「遊歷香港」之旅,透過生態保育、傳統歷史及文化體驗,讓你更認識香港的另一面。
坪石青年空間: 最新消息 / 活動
位於黃竹坑活化工廈「創協坊」 的「社創中心」,佔地近5,000平方呎,提供共用辦公空間、培訓及創業培育項目;同時提供設備完善的會議室及多功能活動場地租用服務。 在房委會成立前,徙置事務處除發展房屋外,也發展工廠大廈,其對象為受天災或政府收地影響的家庭式工業或小規模工場。 其後亦在柴灣、佐敦谷、大窩口、新蒲崗、觀塘、元朗及葵涌興建徙置工廠大廈。
坪石青年空間: 活動預告
打破環保產品就是「貴」及「麻煩」的印象,令大眾更容易地融入綠色生活。 2022年6月24日,邨內藍石樓及金石樓的大天井圍欄掛滿國旗及區旗,變成一片旗海,吸引不少市民打卡,不過記者發現部分區旗倒掛。 亦有部分居民感到不滿,自發將床單及衣物掛出,亦擔心旗海稍有火種會容易發生火警。
坪石青年空間: 單位課程及活動
另亦舉辦多元化的家長學習課程、講座、小組工作坊及家庭教育活動,推動家庭和諧,鼓勵家長和青少年子女增進知識、同步成長。 當中亦設有「家長互助小組」,旨在強化家長之間的支援網絡,協助有需要的家庭。 青協一直倡導「生涯規劃」概念,透過青年就業網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稱YEN),恆常舉辦多元活動和升學就業支援服務,協助青少年順利由學校過渡至工作環境。
坪石青年空間: 教育設施
談及最難忘的一次,Cecilia說是在梅窩,為一個獨居婆婆的石屋粉飾外牆。 「我們搬了數十個喼出來,內裡都是蟑螂和蟲!我們做了三四日,運了近十車垃圾,好大挑戰。」對Cecilia和義工們來說,這更是一場震撼教育。 Cecilia相信,每個人都潛藏著一顆藝術細胞,都有能力令生活變得更美好。 在頒獎禮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擔任主禮嘉賓,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為最終輪評審之一,連同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義務司庫廖於勤及總幹事何永昌,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創意創新業務方案。 另外,「Inno Impact 2020青年創意實踐計劃」的得獎團隊亦分享過去兩年的經營心得。 青協轄下的社會企業項目提供不同的特色活動場地以及餐飲服務,歡迎公眾包場舉辦生日或聚會派對、私人或公司慶祝活動、 文化藝術交流、小型音樂會、商務活動、手藝工作坊等多元活動。
坪石青年空間: 幼稚園
而廟方解答這是廟裡的其他委員買地蓋房子,還去申請門牌,是為了要爭產,一開始建的是流動廁所,市府了解調查後發現這是違建,將找時間去稽查。 28坪新古典豪宅的女屋主,一直憧憬著莎劇《仲夏夜之夢》的浪漫氛圍,於是希望能邀請摩登雅舍室內設計團隊,讓夢想場景成為她的美好日常。 此案以明亮的純白色調打底,透過歐式雕花、花草圖騰、壁爐造型等經典元素,令人恍若置身法式巴黎小公寓,享受優雅純潔的異國氛圍。 《領匯車場偷步加價 加幅逾一成 吸血惹民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蘋果日報》,2012年7月10日。 2021年4月,建制團體公屋聯會在Facebook專頁帖文,指海達邨單位大門、大門鐵閘及廚房木門的對落位置裝上了「晶片」,引起居民和網民擔憂會被監控,會有竊聽或追蹤的用途,而網上獲得的資料亦不多。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房署做法合理,稱晶片只能讓房署找出所屬單位是否有違規行為和拆除安全的設施,相關的配套是由防火及安全角度出發,認為大門、鐵閘和廚房門在防火功效有重要作用。
坪石青年空間: 領袖培訓
當1號或3號颱風信號、黃色或紅色暴雨警告懸掛時,青年空間內活動照常進行,會員可自行決定是否繼續參加。 書房藉著淺灰壁紙、藝術掛畫的點綴,蘊含低調內斂的感受,體現與自我對話的私密角落;餐廚空間,利用圓型的挑高天花,加入富有設計性的鍍金花卉吊燈,讓用餐氛圍更具生活儀式感,不管用餐、待客都相當適合。 2018/19年度公營房屋建屋量 於2018/19年度,房委會完成11個公屋/綠置居發展項目和七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發展項目,合共建成約26,800個新單位,當中包括公屋/綠置居單位約20,2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約6,600個。 年內新落成的零售設施總樓面面積約26,500平方米,並增設私家車和貨車泊車位約990個。
坪石青年空間: 彩虹區 社區組織
和諧粉彩是一種治癒的藝術,透過簡單的工具,並運用手指畫出漂亮的作品。 健身風氣越來越普遍文化,但在正確姿勢、如何安排訓練餐單、保持正確態度方面會比較困難,因此希望透過活動讓參加者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及運動傷害。 教授有關戲劇的基礎知識,增加年青人對戲劇的認識,並提供想像和創作的機會,藉此抒發情感,釋放生活上的壓力。 初創公司Fleming MedLab專注於中風康復和步態訓練的醫學機器人,幫助中風倖存者恢復活動能力並重建神經通路。 公司直接與醫療機構合作,通過及早治療達至較佳效果,幫助患者恢復活動能力,以致尊嚴和自尊。 坪石青年空間2025 回收舊校服後,重新製作成不同產品,包括:中小學紀念品,產品包括 UNI Bear(穿舊校服的熊)、筆袋、手提袋、單肩小袋、漁夫帽和坐墊等。
本着為青年創造空間的信念,致力聯繫青年,使青年空間成為一個屬於青年、讓青年發展潛能和鍛鍊的活動場所。 在專業服務方面,單位主力發展社會體驗﹑支援成長及聯繫青年為重心的服務。 大力推動「鄰舍第一」社區計劃以「青年主導.社區為本」,推動由青年起動的鄰舍關懷與服務行動,由青年帶領所屬的社區發揚鄰舍守望的精神,推動關懷互助的新文化。 此外,青協青年交流部致力提供具特色的交流機會,藉舉辦不同主題的內地和海外體驗式考察和交流活動,協助青年加深認識國家發展,並建立身份認同和國際視野。 青協設有「家長全動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簡稱PSN),於網上提供豐富和最新資訊,並在各區提供專業調解服務,協助家長及其青少年子女化解衝突。
坪石青年空間: 青少年無伴奏合唱班入門
至2008年,軍營獲納入香港政府勾地表中,是歷來勾地表中面積最大的土地。 透過工作坊學習與幼兒相處技巧,及基本課室管理等,加強與人溝通及合作能力。 小助教將有機會協助暑期課程進行,學習照顧幼兒,陪伴他們學習,發揮才能。 禪繞畫(Zentangle®)是一套源自美國的獨特繪畫創作藝術,有趣而且具有心靈療癒的作用。 禪繞畫由不同簡單的線條構成,參加者透過一筆一劃,並使用重覆的線條,便能創造出漂亮又獨特的禪繞畫作品。 過程中參加者能藉此專注當下、提高集中力,達到放鬆心情、減壓的效果,是一個合適所有人的繪畫及靜觀活動。
坪石青年空間: 香港房屋委員會
UNI Green聘請低收入和退休人士改造校服,幫助他們改善生計,並推出不少教育項目,與學校合作舉辦工作坊,進行可持續時尚的推廣。 主要租戶包括百佳超級市場、759阿信屋、大昌食品、屈臣氏、萬寧、7-11便利店、上海商業銀行、麵包店、眼鏡店、髮廊、糧油雜貨店、辦館、美容護膚中心、文具店、診所、琴行、和牙醫醫務所。 房委會建築小組在2010年通過斥資1.3億元進行活化工程,包括增加適合長者使用的設施、在露天廣場加建有蓋表演場地,並為住戶在室內加設扶手及改裝晾衣架等,滿足長者及殘疾住戶的需要。 2013年,坪石邨各大廈外牆進行翻新工程,所有工程於2013年11月完成。
預備升中及正準備呈分試的學童可善用暑假去體驗群體生活及學習獨主自理,並透過營地活動讓參加者提升與人合作及解決問題能力,以助他們裝備生活技能應對成長挑戰。 坪石青年空間 進階領袖培訓,領袖之才可透過學習培養,藉以一星期有系統及密集的訓練,旨在讓青少年學習自我管理、溝通協作、時間管理,提升解難能力及領導才能。 內容包括工作坊、歷奇日營、水上歷奇、直立板、遊繩下降、露營及分享晚會。
這些大廈的設計分為「H型」及「I型」,全為七層設計,當中「H型」設計與第一型徙置大廈相似,其公共廁所及浴室設在兩翼中間;而「I型」則為單幢式設計,廁所設在大廈兩側。 坪石青年空間2025 大部分情況下,屬於乙類屋邨的徙置事務處屋邨位處下方,而屬甲類屋邨的政府廉租屋邨位於上方,因此在屋邨名字使用「下邨」、「上邨」可反映市民對兩者的期望(葵涌邨一度以大窩口道分隔上下兩邨,惟與重名情況無關)。 皇后山邨全邨共有7座出租公屋,可提供8865個住宅單位(當中第1及7座將撥出129個單位,優先編配予合資格基層公務員入住),連同毗鄰的山麗苑,整個皇后山公營房屋項目合共可容納超過3萬人居住。 坪石青年空間2025 易胖的科學 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60($90)| 12-24歲 坪石青年空間 2021年8月3日至8月19日(逢星期二及四) 感覺自己很容易「長肉」或是已覺得自己十分肥胖,是不少時下青少年的想法。 再者如何減得正面又健康,了解自己的「易胖體質」,讓自己擁有健康、良好的體態。 學員透過製作生態球,飼養小生物﹔從而增加生物知識,提高環保意識,增強尊重生命、熱愛科學的精神。
坪石青年空間: STEM生活化體驗 – 暑期砌LEGO 茵怡青年空間 $400($430)
學院建基於多年的培訓基礎並具備清晰的培訓階梯,為高小、中學、大專,以至行政人員的領袖提供訓練課程。 課程圍繞四大主題,包括:可持續發展領袖、服務型領袖、抗逆領袖及尊重型領袖。 通過精心策劃的多元培訓,進一步裝備青年在未來承擔領導的角色,在香港、國家和國際層面領創新天。 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為青少年綜合服務隊,服務對象面包括6至35歲之兒童﹑青年及家長會員,服務範圍則包括坪石邨﹑淘大花園、牛頭角下邨及佐敦谷一帶。 為了支持青年義工的積極參與,本空間提供了全面性的培訓,包括不同的領袖訓練﹑社區研習、創意思維及社會參與等培訓,使義工面對不同對象時,都有足夠信心提供服務。
坪石青年空間: 青年空間
青協轄下四個營地及戶外活動中心,提供多元的康體設施及全方位訓練活動,增強青少年的創意能力和個人自信,建立全健生活和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可持續生活模式。 坪石青年空間 而青協社區體育部則致力培養青年對團隊運動的興趣,從而推動團結、無懼、創新、奮鬥及堅持的信念。 設於國內中山三鄉的青年培訓中心,透過考察和體驗活動,促進青少年對中國歷史文化和鄉鎮發展的認識。
大樓地面高層的公共空間及2樓花園平台會連接公共交通總站及其他項目綠化康樂設施。 PH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是「青年宿舍計劃」下,全港首幢落成的嶄新居住空間,協助在職青年發展生活技能,建立人際網絡,實踐理財規劃,並促進共享。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覺不限於Cecilia與青協的關係,更延伸至青少年與社會當中。
M21最大特色是「完全青年」,凝聚青少年組成製作隊伍,以新媒體進行創新和創作;其作品更可透過M21青協網台、校園電視和社區網絡進行廣播,讓他們的創意及潛能得到社會更廣泛認同和肯定,為未來作準備。 青協為青少年設立青年會員制度及多項專業服務,為他們提供支援及有益身心的活動。 轄下超過60個服務單位,每年提供超過20,000項活動,參與人次達500多萬。 青協服務以青年為本,致力拓展下列12項「核心服務」,以回應青少年不斷變化的需要;同時亦透過全新的「青協 會員易」(easymember.h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平台及手機應用程式,全面聯繫超過45萬名登記會員。 因著這次展覽,加上之前在南島做義工的經歷,驅使Cecilia成立社企開展名為「飾壁者」的計劃,帶領青年為長者粉飾家居,當中不乏待業或更生人士。 社企透過商業營運賺到的資金,投放於訓練當中,為青年提供免費藝術訓練,再帶領他們以藝術關愛社區,包括為長者翻新家居、繪畫壁畫美化社區,以至為有特殊教育需要之學童舉辦Art Jam工作坊等。
目前,香港房屋委員會旗下的商場及停車場由商業樓宇小組負責督導,管理及租務由房屋署屬下屋邨管理分處下的商業樓宇小組負責,其中大部份商場和停車場的管理工作由房屋署外判予管理公司。 除此公屋及居屋外,房委會亦負責管理中轉房屋(前稱臨時房屋)、政府多層工廠大廈。 惟近年香港政府致力推行服務外判制,包括建築設計、工程設計、工料計算、資訊科技系統、物業管理等項目。 現時有不少公共屋邨的物業管理服務已交予私人物業管理公司及/或香港房屋協會承辦。
9-18歲 待定 活動招募有興趣嘗試夾Band人士,教授參加者基礎的夾Band技巧,讓參加者體驗夾Band的樂趣,同時提升團隊協作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青年空間數碼轉型亦為青年提供更多機會提升技能及競爭力,回應社會不斷轉變的需求。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多年來持續進行有系統和科學化的青年研究。 其中《香港青年趨勢分析》,一直讓社會各界掌握青年脈搏,為籌劃青年服務提供重要參考。 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本地年輕專業才俊與大專學生組成,就經濟、民生及青年發展三項專題,定期發表研究報告,為香港社會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此外,青協專業叢書統籌組鼓勵閱讀及寫作,出版各類與青年工作相關的書籍;每季出版的英文刊物《香港青年》 (Youth Hong Kong),就有關青年議題作出分析和探討,並比較香港與其他區域的青年狀況。 雙月刊《青年空間》中文雜誌則為本地年輕人建立平台,分享他們的故事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