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設於裕民坊一帶的8條巴士線和21條小巴線已順利進駐這個創新的公共運輸設施,繼續為市民提供公共運輸服務。 回看重建前,觀塘市中心的首個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於仁愛圍,在1971年啟用。 隨著遷入市中心的居民增多,這裏逐漸成為當時市區其中一個乘客量最多的公共車站。 然而,這交匯處面積只有約3,000平方米,僅可讓3條巴士線及5條小巴線上落客,無法應付新增公共運輸路線的需要。 往後,新增的路線只能分散在觀塘道、裕民坊路旁的車站上落客,不只佔用道路面積,亦加重交通負荷,造成擠塞;而舊車站採用露天設計,欠缺周全排隊設施,乘客只能在狹窄的月台候車,一旦遇着雨天便更為狼狽。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將作兩層式設計,新巴士總站位於一樓,而地面層為小巴總站。
- 巴士公司、專線小巴及公共小巴營辦商將會在車廂內及車站張貼通告,通知乘客有關的服務安排。
- 市建局已安排約40名服務大使,在交匯處啟用初期,駐守各個出入口、觀塘港鐵站及裕民坊一帶,協助指示乘客前往新交匯處。
- 新交匯處啟用標誌著觀塘舊區更新的新里程,我期望這個項目,可為每日數以十萬計的乘客、駕駛者和居民,提供更安全、舒適和優質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務。
- 市建局將繼續以不同方式,協助這些回遷的小商戶和市集的小販,能在「裕民里」和「裕民市集」持續運營,希望他們的生意會愈做愈好。
- 除了提升交匯處的規模和設施,它將連接商場內24小時行人通道多個出入口,以連繫周邊街道,便利往來市中心的居民。
- 巴士總站的人工智能閘門控制系統累計配合約2,000班抵站和開出的巴士,控制閘門讓數以萬計的乘客順利上落車,系統的運作大致順暢。
-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是全香港最大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也是香港首個配備空調室內候車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 運輸署回覆指有關小巴充電設施應交由環保署管理及機電工程署負責保養,相關方案有待有關政府部門回覆。
此外,我們亦回應小巴業界希望在小巴站內提供充電裝置的意見,在小巴總站內預留了3個已接駁電力供應的位置,以便日後安裝電動公共小巴快速充電設施。 若充電服務的審批和籌備工作順利,在交匯處運作及相關設施開始運作後,裕民坊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將有可能成為全港首個提供電動公共小巴服務的車站。 地區人士一直期盼觀塘市中心藉著重建,設置一個規模更大、設施現代化的新公共運輸交匯處,服務愈益增加的人口。 於是,市建局就重建項目內重置該運輸設施,作周全的規劃和設計,並從車站佈局、候車設施及智慧元素三方面,提升設施水平及服務規格。 除了提升交匯處的規模和設施,它將連接商場內24小時行人通道多個出入口,以連繫周邊街道,便利往來市中心的居民。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啟用前
市建局和物業管理公司也安排了服務大使,在交匯處各出入口、舊巴士站及小巴站、港鐵觀塘站及裕民坊一帶,派發單張及指示乘客前往新的交匯處乘車。 因應不少長者反映交匯處內指示不足或字體太細小,市建局亦已即時跟進,增加在交匯處內外的指示牌,除加大字體,亦使用顏色對比鮮明的設計,令乘客對新的乘車資訊一目了然。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Yue Man Squar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係香港首個雙層嘅大型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九龍東觀塘區觀塘協和街裕民坊商場地下同一樓,凱滙第1至5座基座,鄰近裕民坊休憩公園同裕民市集。 裕民坊公共运输交汇处[1](英语:Yue Man Squar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2])是位于香港九龙观塘裕民坊商场基座的公共运输交汇处。
項目的交通顧問,將評估各條涉及遷站的巴士和小巴線所途經的地區,研究如何將推廣工作由觀塘區內擴展至區外,包括與相關區議會及社區人士合作,將資訊發佈予有關地區的居民,讓往來觀塘上班、上學以至轉車至不同目的地的市民,亦能夠了解和熟習新交匯處的運作和各巴士、小巴線的服務安排。 在啟用日的早上,市建局周松崗主席特意來到新交匯處視察運作,聽取市民對這個新公共運輸設施的意見和使用體驗。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周主席說,大部分乘客都對新交匯處的反應正面,尤其欣賞室內冷氣候車室,不需像以往在露天車站受日曬雨淋之苦;而「人車分隔」的設計,亦可減少乘客吸入車輛廢氣,候車時就更為舒適。 有賴各方同心合力,巴士頭班車能夠準時在4月2日早上5時30分由新交匯處開出,標誌着遷站工程順利完成。 交匯處服務期間,市建局與區議員、地區組織和各公共交通營運商保持密切溝通,聽取持份者對這個新公共運輸設施的意見和使用體驗。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2025 市民及公共交通營運商反應正面,對新巴士及小巴總站大大提升了的候車環境感到滿意,而交匯處的運作亦大致暢順,秩序良好。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巴士及小巴路線:
運輸署回覆指有關小巴充電設施應交由環保署管理及機電工程署負責保養,相關方案有待有關政府部門回覆。 [14]為方便由觀塘道/牛頭角道東行及協和街南行駛往總站的小巴路線不用繞經經常擠塞的觀塘道迴旋處,協和街南行設有小巴專用右轉路口,然而小巴離開總站仍只能左轉協和街北行,故若駛往觀塘道,則需先繞經物華街西行及康寧道南行,當中往觀塘道東行方向的小巴可使用觀塘道下通道避開迴旋處。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1](英語:[2])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裕民坊商場基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 交匯處啟用日,亦為毗鄰地面層小巴站的「裕民市集」,帶來暢旺人流。
- 接下來,我們將盡力推展第四、五發展區的清場計劃,協助仍未肯接受市建局特別現金津貼及額外搬遷方案的違例構築物佔用人,盡快遷出,加快觀塘更新的進程。
- 商場位於觀塘裕民坊,毗鄰觀塘站、觀塘商貿區、觀塘道、物華街、康寧道、協和街和裕民坊,商場上方為大型住宅凱滙。
- 汲取交匯處啟用數天的經驗,市建局團隊將在提升車站指示、深化宣傳工作及加強設施配套三方面,再作優化,進一步提升新交匯處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 裕民坊公共运输交汇处分为两层,其中上层为巴士总站[4],车辆出入口设在物华街[5],而下层则为公共小巴与专线小巴站[4],车辆出入口设在协和街[6]。
-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佔地约1.67萬平方米[7],是全香港最大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3],其巴士總站部分呈矩形狀,中央部分設4條車坑[1][2],上落客區設於矩形四邊[3][4][8],而其小巴總站部分則呈五边形狀,共設19條車坑[1][2]。
團隊正研究在交匯處內,加設長者友善的指示標誌及資訊板,用字體較大和顏色對比鮮明的設計,展示各條巴士和小巴車站位置和路線詳情;我們亦將邀請區內服務長者的地區組織,協助我們審視交匯處的細部設計,再作優化。 巴士公司、專線小巴及公共小巴營辦商將會在車廂內及車站張貼通告,通知乘客有關的服務安排。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2025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2025 市民可致電1823電話中心、瀏覽運輸署網頁或利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以獲取公共運輸服務資訊。 現公布位於觀塘市中心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將於2021年4月2日(星期五)上午5時30分起啟用,以代替現時位於觀塘裕民坊、同仁街及附近一帶的巴士及小巴總站。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路線數目
至於項目內的休憩空間、商店和小販市集等民生設施,亦會在交匯處啟用後陸續投入服務,全面提升地區環境和居民生活質素,實現觀塘舊區更新帶來的社區裨益。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為市建局歷來最大項目,地盤面積超過50萬平方呎,涉及逾1,600個私人業權和3,000名居民,總發展成本數以百億計。 重建範圍涵蓋不少公共服務設施,原有政府合署和健康院等需作適當重置安排,另月華街已有數十載的細葉榕也需遷移,過程殊不簡單。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小巴總站相當現時臨時小巴站5倍
「地積比轉移先導計劃」將以城規會的規劃申請為框架,發展商收購區內的兩組舊樓地盤後,將透過向城規會申請,將地積比由地盤A轉移至地盤B。 其中負責接受額外樓面的地盤B,將被稱為「接收地盤」,最多可較原有地積比增加約30%,以興建住宅或商業大廈。 其後,林鄭月娥視察附近的新公務員學院選址,聽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和建築署署長何永賢介紹項目設計。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裕民坊新巴士總站
有賴各方同心合力,巴士和小巴的頭班車,能夠準時在4月2日早上5時30分在新公共運輸交匯處開出,標誌着遷站工程順利完成。 我為所有參與交接工程及新交匯處啟用的市建局同事、政府部門、交通營運商以及商場負責人員感到自豪,亦感謝他們的努力付出。 在製作短片外,我們亦顧及區內較年長乘客的需要,故此印製了超過一萬張印上二維碼及搬線詳情的宣傳單張,於本周起陸續郵寄至市中心附近屋苑和樓宇的住戶,通知遷站的消息。 我期望這些推廣工作,可協助市民盡早掌握遷站的消息和資訊,確保在遷站當日可前往正確的地點使用公共交通服務。 為此,團隊特意製作了三條短片,向居民介紹交匯處的位置、連接各條街道的出入口分佈、涉及遷站的巴士和小巴線等,並就如何從觀塘港鐵站、秀茂坪、牛頭角等地方前往交匯處乘車,建議最適合的步行路線。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總站路線資料(專線小巴)
車站設置咗人工智能感應嘅登車閘門控制系統,巴士到站閘門先會打開。 [2]巴士站安排大批保安負責維持秩序,並禁止市民由外面嘅街道行入巴士站範圍。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2025 [3]商場入面設有九巴服務站,安裝咗九巴1蚊乘車優惠嘅八達通特惠機同九巴月票機。 車站佈局方面,為了善用項目地盤的土地空間,將眾多分散區內的巴士及小巴站集中在一處,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將作兩層式設計,其中新巴士總站位於項目基座一樓,地面層則為小巴總站。 交匯處設有10個出入口,與協和街、物華街、康寧道和裕民坊四條地區主要街道連接;而這些出入口亦與商場內的24小時行人通道匯合,便利來自秀茂坪、牛頭角等周邊地區的居民,進出運輸交匯處。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使用狀況
2樓分為兩部分,向裕民坊一邊主要以餐廳為主,租戶包括百芳池上便當、CFK(Chopsticks Fork NKnife)、良茶隅、INN和JL菓一區;向協和街一邊為瀛木超市。 地庫B1層為裕民市集(Yue Man Hawker Bazaar) ,提供135個檔位,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為安置物華街臨時小販市場和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檔戶而設,該處主要售賣大眾化日常用品和廉價衣服為主。 市集外設有一個下沉式廣場,設置了一個馬賽克藝術品和提供座位讓遊人休憩。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運作暢順 持續優化設施 改善公共運輸服務
[1]租戶包括官塘傢俬、柏裕家居、富力電動五金行、麗記百貨、型目、興發熟食、永興豆漿王、香港恆香、雞仔餅大王、餃店牛雜小食等。 同層亦有多間食品商店和其他租戶,包括美心集團旗下的美心烘焙所、東海堂;中式禮餅店「皇玥」、余仁生、花膠海味專門店「尚品」、鯉魚門紹香園、新都醫務中心、譽豐中醫、善茶、滙豐銀行、快圖美、滙豐理財易中心、營火食品旗下DS Park等。 觀塘重建工作歷時超過十年,我深深體會到,雖然在市區更新的過程中,難免需要將居民、商販和公共設施遷出,對市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然而,若重建步伐停滯不前,或因仍有佔用人拒絕遷出而阻礙項目的推展,舊區老化、地區交通及環境衛生等積弊已久的問題,將無法根治,這並非整體社會所期盼的。 由於這套人工智能閘門控制系統屬全港首創,系統在使用初期,其人工智能需要時間加強熟習巴士到站和離站的實際操作環境和學習掌握突發情況,持續偵測不同型號巴士的大小和外型、停泊時間和位置、並利用閘門附近市民的移動狀況判斷是否有乘客排隊,再綜合大數據以智能深度學習,自動調整各感應器的靈敏度和執行細節,優化閘門系統的可靠度和穩定性。 市建局、閘門和智能系統的供應商,會繼續監察閘門系統的運作,適時應變,維持候車區暢順運作。 市建局已安排約40名服務大使,在交匯處啟用初期,駐守各個出入口、觀塘港鐵站及裕民坊一帶,協助指示乘客前往新交匯處。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啟用後
在此期間,共有9宗涉及閘門操作未如理想的報告,包括巴士未在指定位置停定,閘門便打開;閘門在乘客登車或落車後未能適時關上等情況。 在場的職員已立即作應變,轉用手動模式控制閘門開關,協助乘客上落,巴士服務不受影響。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營運商代表楊先生讚賞新小巴總站的設計和設施,為每條小巴線劃定排隊專區,有效協助乘客排隊候車,相比以往在馬路旁邊的臨時小巴站上落客,乘客和行人不時爭路的情況,大為改善;此外,車站的同樓層亦設有洗手間讓司機和乘客使用。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2025 楊先生亦進一步建議在站內增設垃圾桶,方便市民之餘亦能保持車站環境清潔。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服務
裕民坊商場啟用後,將獲5G流動網絡全面覆蓋,屆時,商場使用者將可透過這高速Wi-Fi無綫上網服務,接收巴士訊息及瀏覽不同資訊。 新交匯處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將是全港最大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 除了規模最大,這裏的乘車設施還結合多項創新和智慧元素,包括在巴士總站設置首個應用「人車分隔」概念的冷氣候車區,以及在小巴總站裝設智能通風裝置以加強鮮風等,為每日數以萬計乘搭巴士和小巴的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適和優質的乘車及出行體驗。 觀塘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於4月2日已正式啟用,這個全港最大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匯聚了區內八條巴士線與21條小巴線,讓一眾乘搭巴士、小巴的市民可以無懼風雨,安心候車,亦大大紓緩了困擾裕民坊多年的交通擠塞情況。 商場設有多間商店,其中近協和街一邊空間命名為「裕民里 Yue Man Lane」,邀請15個因重建計劃而搬遷的小店重新復業,該處商戶的店面兩側及鐵閘以昔日裕民坊的舊照片作為裝飾,同時為小店設計及製作招牌燈箱。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香港巴士大典
新交匯處是市區重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內一項重要建設,林鄭月娥欣悉交匯處結合多項創新和智慧元素。 巴士總站設有首個應用人車分隔概念的冷氣候車區、以人工智能操作的閘門控制系統,小巴總站則裝設由本地企業研發的智能通風裝置等,為乘客提供便利和更佳候車環境。 第2及第3發展區後來發展為住宅項目凱滙與裕民坊商場[7][3],而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則設於後者的基座[3],並於2021年4月2日上午5時半啓用,當日8條公車路線、12條專線小巴路線與9條紅色小巴路線均遷入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12]。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分為兩層,其中上層為公車起訖站[4],車輛出入口設在物華街[5],而下層則為公共小巴與專線小巴站[4],車輛出入口設在協和街[6]。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佔地約1.67萬平方公尺[7],是全香港最大的有蓋轉運站[3],其公車起訖站部分呈矩形狀,中央部分設4條車坑[1][2],上下客區設於矩形四邊[3][4][8],而其小巴總站部分則呈五邊形狀,共設19條車坑[1][2]。 在剛過去的星期五,位於觀塘重建項目第二、三發展區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巴士路线
人工智能系統不只全自動操作,減省依靠車長和車站人員手動操作閘門的程序,提升工作效率;其四重偵測模式更可確保閘門不會在非上落客的時候打開,避免長者或小童因錯誤踏出閘門而走進行車道,減低被行駛中巴士撞倒的風險,提升巴士總站的安全水平。 由於項目規模龐大,市建局採取規劃主導、小區為本方針,藉重建契機重新規劃區內交通路線、行人設施、綠化休憩空間等,締造更以人為本的社區,為居民帶來更大裨益。 在交匯處啟用初期,市建局增派人手在現場候命應變,倘若收到持份者的意見,便立即跟進,例如有小巴司機反映標誌不夠清晰,市建局便安排承辦商即時貼出排隊指示標誌,又在小巴線漆上黃白線加強標記等;此外,就小巴營運商建議把排隊區中間的部分欄杆移除,好讓在繁忙時間,容許多架小巴同一時間上客,市建局同樣即時安排承辦商動工,一日內已為有關路線移除欄杆。
座落物華街、協和街及現裕民坊之間的第二、三發展區「凱滙」,基座設有兩層公共運輸交匯處,面積1.5萬平方米。 一樓為巴士總站,車輛出入口均位於物華街,站內提供8個鋸齒形巴士上落客區,並與商場室內空間整合,成為全港首個設有空調候車區的巴士總站[7]。 市建局擬引入創新「智能巴士站」概念,各候車區裝有屏幕顯示巴士資訊,更設有巴士靠站感應器,並連結候車區閘門開關系統(類似新加坡「巴士轉換站」(Bus Interchange)的運作模式)。 當巴士靠站時,感應器可根據該巴士準備上客或落客,開啟相應閘門,讓乘客在舒適環境下候車。 一樓係8個圍邊鋸齒形巴士站同埋中央巴士輪候處,採用「人車分隔」概念,設有全港首個配備空調嘅室內候車區(位於裕民坊商場一樓)。 1-2號巴士站係落客站;而3-8號係上車站,其中6號站現時空置。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今啟用!全路線一覽:近30條巴士、小巴線搬入 即睇詳情|時事熱話
交匯處設有10個出入口,與協和街、物華街、康寧道和裕民坊四條地區主要街道連接;而這些出入口亦與商場內的24小時行人通道匯合,以方便來自秀茂坪、牛頭角等周邊地區的居民,進出運輸交匯處。 位於裕民坊新商場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4月2日正式運作,商場內一樓的24小時全天候行人通道,已提前在3月30日啟用,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原本設於裕民坊和觀塘道的8條巴士線和21條小巴線,正式遷入這個新的公共運輸設施接載乘客。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運輸署表示,位於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於周五早上5時30分啟用,八條巴士路線、12條專線小巴、九條紅色小巴路線將遷移至該處。 以雙層式設計的新交匯處的巴士總站採用「人車分隔」概念,八個巴士候車閘口與裕民坊商場範圍融合,設有冷氣候車區。 新巴士總站同時設置全港首個 「人工智能感應登車閘門控制系統」,感應器會確定巴士已停定於指定位置、引擎正在運作、車長在駕駛座位上、及巴士車門已開啟,候車區的閘門才會打開讓乘客上車,確保安全。 這套系統在使用初期,其人工智能不斷從巴士到站和離站的實際操作環境,以及突發情況,搜集數據,用作深度學習及分析,以調整各感應器的靈敏度和執行細節,優化閘門系統的可靠度和穩定性,在這段期間,現場職員會適時應變,有需要時以手動模式控制閘門,確保乘客能安全地上、下車。
重建所釋出的空間,會用作擴闊將保留的裕民坊休憩公園,為公眾提供更多和更優質的綠化空間;至於同仁街車站所在的第四區地盤,亦會興建一個架空平台,將重建項目內的行人通道延伸至港鐵站,完善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提升地區行人網絡的裨益。 我在上一篇網誌提到,位於觀塘重建項目第二、三發展區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將於4月2 日啟用。 屆時,原本設於裕民坊和觀塘道的8條巴士線和21條小巴線,將遷至這個新的公共運輸設施接載乘客。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Yue Man Square Public Transport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相片 Interchange,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YMS)[1],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市中心協和街33號凱滙(Grand Central)基座,近裕民坊休憩公園、「裕民坊YM²」商場及裕民市集,為一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上層為巴士總站,下層為小巴總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視察全新落成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該項目下周五啟用,基座一樓和地面分別設有巴士和小巴總站,備有多個出入口連接商場和周邊街道,將是全港最大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 事實上,第二、三發展區項目基座商場有超過七成的樓面面積(即超過12萬平方呎),是用作提供便民、利民的設施,包括交匯處巴士總站的冷氣候車區、行人通道和社區活動空間;至於「裕民市集」以及商場內的「裕民里」店舖,亦代表著市建局致力保留地區特色的努力。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是全香港最大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也是香港首個配備空調室內候車區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分為兩層,其中上層為巴士總站,而下層則為公共小巴與專線小巴站,共有8條巴士路線、13條專線小巴路線與9條紅色小巴路線進駐。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為市區重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產物,取代原有的觀塘仁愛圍公共運輸交匯處、輔仁街小巴總站與仁信里小巴總站3個巴士/小巴總站的功能,於2021年4月2日上午5時半啓用。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1](英語:Yue Man Squar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2])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裕民坊商場基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1](英語:Yue Man Square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2])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裕民坊商場基座的轉運站。 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是全香港最大的有蓋轉運站,也是香港首個配備空調室內候車區的轉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