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痛是很多家務主婦都有的病症,這種出現在媽媽身上的肌腱炎,又稱為「媽媽手」。 這種手腕痛通常會痛在大拇指,由大拇指開始痛到手臂,大拇指可能會腫起,變得難以活動,手腕痛的感覺有機會發生得很突然,也有可能慢慢出現。 當媽媽手的熱感逐漸消退時,可以使用溫熱的毛巾熱敷患部,並且輕柔的按摩手腕周圍肌肉以達到舒緩的作用。 因為直接按壓發炎部位會容易使肌腱肌肉再次受到刺激,引起發炎,所以在按摩的時候要多多注意,別因為想趕快舒緩而隨意按錯位置。 當手腕的肌腱與滑膜發炎時,容易出現手部痠痛、腫脹的症狀,這時候利用痠痛貼布正好可以幫助你舒緩不適感。 不過小編要提醒一下,由於痠痛貼布中含有藥物及薄荷等成分,建議避免在哺乳或餵奶的時候會比較好喔。
- 有別於媽媽手帶來的疼痛感,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以刺麻感居多,且刺麻感集中在掌面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一半的範圍。
- 活動手腕及拇指會特別疼痛,有時會有麻痹感,扭毛巾、提東西也會有困難。
- 1.曲池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臨床常用於緩解或預防手臂腫痛、手肘疼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壓等病症。
- 因為有發炎、疼痛等病理性症狀,被診斷出患有媽媽手時,胡逸惟治療師不建議患者去坊間的國術館或以按摩方式來舒緩,因為沒有醫學知識背景的「改善方式」,很有可能會加重讓媽媽手的症狀。
- 媽媽手主要是我們手指這些地方的肌腱,它在手腕的地方,上面有一層薄膜,我們稱作支持帶。
- 發生隔間症候群的患者,在手腕近端靠近橈骨莖突會有疼痛與腫脹感,按壓也會引起疼痛。
- 紀小姐主要是右側手腕處大拇指側熱痛感,甚至稍微活動,大拇指就疼痛難耐,且伴隨無法使力的症狀,貼痠痛藥布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連睡覺時都會痛醒,左手亦出現類似症狀。
工作、運動、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很容易扭傷,以致引發手腕痛。 中老年人雖然活動時會較為小心,但是也有可能因骨質疏鬆,而出現手腕骨折的情況,骨折處修復時,會出現腫脹和手腕痛,不過只要好好護理,就會很快康復。 媽媽手舒緩 目前對於媽媽手的治療方式,會依照輕症程度給相對應的處置。 例如面對較嚴重的媽媽手,會先給予口服消炎藥物、局部注射消炎藥等,來舒緩手腕部位的紅腫與疼痛感;而處於中期的媽媽手,則會採取適當休息並配合復健的方式來改善;至於輕度的媽媽手,一般會建議患者讓手部適度休息,以減少進一步傷害。 媽媽手其實是一種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也稱為狄魁文氏症。 我們的手腕近拇指處有兩條肌腱,當我們活動拇指和手腕時,肌腱會在腱鞘底下來回滑下。
媽媽手舒緩: 健康網》顧眼護心控血糖 醫曝地瓜5大好處
媽媽手又稱作「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狹窄性肌腱鞘炎」,因常好發於新手媽媽身上,因此一般人常以「媽媽手」稱之。 媽媽手主要是手腕與拇指連接處的2條肌腱,與骨頭長期磨擦而導致發炎疼痛,手腕拇指側出現疼痛或腫脹、前臂疼痛、手指活動時不順暢(發出喀喀聲響)等都是常見症狀。 提菜籃、抱小狗,甚至是打手遊都感覺手腕大拇指卡卡痛痛的,拇指無法隨心所欲控制嗎?
- 另外要注意使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的時間,也要避免使用單一手指操作的習慣而引起勞損。
- 痛症成因多如天上繁星,本網站主旨為增加大眾對不同痛症資訊的認識及理解,從而改變大眾遇上痛症時的心態和行動,以免拖延診斷及合適治療。
- 患者以女性居多,但不限於女性,經常重複使用拇指、用力過度,尤其做家務時常常扭毛巾、用手洗衣服、抱嬰兒、用力擠母乳等動作,因大拇指和手腕的姿勢及用力不當所致,所以又稱「媽媽手」。
- 丁睿宇說明,隔間症候群為一個臨床診斷,臨床上會檢查手腕的疼痛部位、手腕的活動度、手腕的腫脹區域等,以得到正確診斷。
- 這種手腕痛之所以被稱為「媽媽手」,是因為它常發生在新手媽媽身上。
女性荷爾蒙當中有一種叫「孕酮」的物質,它能夠幫助即將臨盆的孕婦促進子宮收縮,使寶寶能夠出生。 而這個收縮作用與腱鞘通道變窄有關,同時也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 此外,孕酮也對骨盤以外的全身關節有影響,使關節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媽媽手舒緩: 運動法復健?
復健科林怡君主任建議,當媽媽手患者處於急性發作時,必須要讓手部適當休息,如果接受復健仍未改善,則可考慮局部注射發炎藥物,極少數的患者也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運用手指及手腕,應嘗試間中轉換手部姿勢和給予適當休息,也可以使用有大拇指承托的護腕增強保護。 另外要注意使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的時間,也要避免使用單一手指操作的習慣而引起勞損。 其實媽媽手只是俗稱,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媽媽手舒緩 disease),又稱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臨牀上常見患者是需要重複手部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長時間用滑鼠的文員、廚師和樂手等;而由於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或打電玩而患上狄奎凡氏症的病例,近年也有增加。
物理治療:一動手部便刺痛不已時必須先冰敷,若僅有輕微症狀則可熱敷;另外,透過蠟療、電療、雷射、超音波等儀器治療能夠降低發炎外,也能使用肌貼來支撐大拇指,讓發炎狀況有時間恢復。 媽媽手舒緩 滑動手機時,我們都會用虎口把手機提著,然後用拇指去觸碰螢光幕,長期使用手機會不斷重複地運用到拇指和手腕,同樣令手部肌肉變得緊張。 先雙手向下合十,然後左右兩邊手掌和手指互相用力,有節奏地向內推,每十秒停一停,做大約十次。
媽媽手舒緩: 手腕痛原因2. 媽媽手
利用大姆指與食指之間作支持點,托起嬰兒「胳勒底」作舉起動作時,大拇指肌腱不斷受壓,令肌腱旁腔室腫脹。 當拇指基部腫脹甚至腫起,便會影響附近神經,令直豎拇指困難及痛楚。 狄奎凡氏症是一種重複勞損,並不止媽媽才會患上;但因為患者當中有很多產後女士,所以又俗稱媽媽手。 她們會經常抱起嬰孩,如果托住嬰孩時過度使用拇指及手腕,可導致勞損,便會較易患上媽媽手。 從解剖學上,拇指活動是靠「外展拇長肌」與「伸拇短肌」控制,前者控制拇指向外或向內移離食指,後者則控制豎起拇指動作。 它們在一條具支撐功能的帶狀結締組織形成的管道下滑動,當肌腱發炎腫脹或結締組織增厚,令肌腱滑動不順暢,便會導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媽媽手舒緩: 手腕痛原因1. 反覆性的活動
於一般瀏覽時,伺服器會自行記錄相關行徑,包括您使用連線設備的IP位址、使用時間、使用的瀏覽器、瀏覽及點選資料記錄等,做為我們增進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此記錄為內部應用。 REME網站在您使用服務信箱、問卷調查等互動性功能時,會保留您所提供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聯絡方式及使用時間等。 先雙手合十,然後左右兩邊手掌和手指互相用力,有節奏地向內推,每十秒停一停,做大約十次。
媽媽手舒緩: 媽媽手
余穎章表示,媽媽手多見於中年婦女,經常做家務或要照顧小孩等均是高危人士。 媽媽手舒緩2025 余穎章指出,龍年效應下生育率有增多趨勢;另一方面,普遍中產家庭認為餵哺母乳對嬰兒較佳,惟長時間抱餵母乳動作,容易引致媽媽手。 使用本服務時若出現中斷或故障等現象,除故意或重大過失外REME網站不對於您因使用(或無法使用)本服務而造成的任何損害負賠償責任,因此建議您於使用本服務時應自行採取防護措施。
媽媽手舒緩: 腱鞘炎成因與治療,按按手腕1分鐘舒緩媽媽手!
媽媽們都說,照顧寶寶很忙、很累,沒時間去做複雜的手部運動,在此提供2種很簡單的手部運動,每天做3次可以舒緩疼痛及放鬆肌肉。 紀小姐主要是右側手腕處大拇指側熱痛感,甚至稍微活動,大拇指就疼痛難耐,且伴隨無法使力的症狀,貼痠痛藥布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連睡覺時都會痛醒,左手亦出現類似症狀。 媽媽手的治療應該由非手術治療開始,包含生活/工作方式調整、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副木固定拇指手腕、皮質類固醇注射、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等。 會得媽媽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拇指和手腕的活動量太高,所以醫師建議可以用護腕包住以做保護。 而現在許多護腕也都可以包上拇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避免拇指活動過度。
媽媽手舒緩: 媽媽手的皮質類固醇注射
家庭主婦必須頻繁的進行炒菜、打掃洗衣等家務勞動,或者需要上市場買菜提重物,施力不當或過度使用後又沒有好好休息,也可能加重媽媽手的問題。 媽媽手舒緩2025 一直以錯誤的施力方式照顧孩子,例如抱小孩的時候手腕彎曲角度過大、大拇指向上翹太高,或是使用虎口和掌心承受寶寶重量等。 另一種復健運動是,將橡皮筋套在手指上,用力將手向外張開,感到緊繃後,維持10~15秒再休息,可重複5~10次,一天建議進行3組訓練。 步驟二:再將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手腕疼痛處,即肌腱發炎位置,給予垂直且單一方向按摩,10秒後休息,一次5回,一天3次。 紀小姐仍處於哺乳期間,想盡量避免服用藥物,於是求助中醫門診,診斷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經針灸及傷科手法處理後,才降低疼痛及無力感。 有些人會沿著外展拇長肌和伸拇短肌腱處,自行做輕度按摩。
媽媽手舒緩: 「媽媽手護腕推薦,疼痛舒緩方法這裡看!」
余穎章指出,長時間抱著嬰兒,手腕因承托嬰兒頭部或身體而長期屈曲,引致手腕關節勞損。 當患者要做握拳、用力握物,或扭動腕部時,會疼痛更加劇烈。 余穎章指,以往有患者連打開睡房喇叭鎖都有因難,需要丈夫協助,情況不容忽視。
媽媽手舒緩: 郁郁手指 伸展肌腱
這裡我們將解說媽媽手症狀與成因,以及了解媽媽手舒緩與媽媽手治療的方法,改善關節疼痛。 胡逸惟治療師解釋,首先將大拇指包在四指內,手肘伸長拉動手腕,將大姆指往下拉的同時,可以看到兩條肌腱因為受到伸展,而出現痠痠緊緊的感覺,如果腱鞘滑膜有發炎或是沾黏,也就是大拇指根部出現劇烈疼痛時,罹患媽媽手的機率就很高了。 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常以為自己是媽媽手,在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前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原來是隔間症候群。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患者會在手腕有疼痛感,與媽媽手的位置相近,容易被誤判;隔間症候群患者在手臂用力旋後時,會引起平常時的疼痛與爆裂音發生,這是與媽媽手不同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