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 孫梓評2025 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 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 ……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你喜歡書頁齊整如新,不留任何凹折,你不拿沒洗過的手摸書,也不邊吃零食邊讀書,如果書不慎掉到地上,你會非常無聊虔誠地把書拿起來,在頭上繞三圈,希望書不要生氣。 非常容易遭遇破壞的詩集,有時你默默買上兩本。 書允許你,沒人知道允許中是否帶著非比尋常的同情。 少年巡邏書背,發現已蒐集好幾本書的作者,竟有漏網之魚。
孫梓評: 網路沙龍—
也從編輯的角度提出對於文學潮流變化的看法。 岱穎:我第一個文學偶像是楊牧,他是我們花蓮高中的大學長,開啟了我對詩的想像。 下一個階段是陳黎,他有神乎其技的意象語言構造法(話說我和陳黎當過一年同事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特 朗斯特羅默的詩作,則呈現一種即近而遠,將淺求深的神妙境界,錘鍊功深,老而彌堅。 有人說詩是少年無故尋愁覓恨,無此年少情懷,詩生命也就死了,其人真不懂詩也。
- 那一天,聊完將出版的《黑日》,夜已深。
- 蔡珠兒看似輕快寫一只行李箱,如何挑選箱子,如何打包細軟,然而關於旅行的一切,也同那些衣鞋手袋,被巧妙打包進一篇散文。
- 對此,郭強生用「掙扎」來形容。
- 暢銷書《六神磊磊讀金庸》系列作品 ◎「讓你特別舒適的人,可能另有所圖。」《雪山飛狐》的南蘭這樣踩了雷。
- 兩位香港作者:韓麗珠《半蝕》看似《黑日》續作,卻表情有別。
屬於離島的,還有長期駐居馬祖東莒島從事社區營造的陳泳翰,第一手觀察的在地誌。 我不確定作者回應現實的速度應該多快,網路上總有高人針對新聞事件,迅捷給出骨豐肉實數千語言。 大疫翌年,再怎麼遲疑觀望,也很難不對被禁足的世界有點意見了。
孫梓評: 作者簡介
當我還是少年,每年都翹首期盼年度散文選出版。 那時知曉的作者太少,資訊取得有時靠自己,有時靠朋友,有時靠緣分。 閱讀的系譜就是這樣(透過選集)拓展而開。
我們邀請了十二位最受歡迎的詩人親自為我們全新造詩摘詞,做為整個產品的核心,也正因為如此,當你操作【詩心引力】時,便如同與你所喜愛的詩人真實互動,詩藝交流與心靈侵攻。 動物不只是「動物」,而我們也不僅僅是「人」! 卸下生而為人的優越,理解、包容並交付愛予「牠」們。 探訪臺灣文學中最深情的動物與人文書寫。 一生漂泊的蘇東坡,「應似飛鴻踏雪泥」。
孫梓評: 【自由副刊.書與人】 寫作,就是我報仇的方式 - 韓麗珠談《黑日》
媽媽年幼時在馬來西亞面對排華,被遣送回中國,她成年後,從中國逃到香港,得到安身之所,好像抓住了一條穩固的根。 所以,我們大概像是一種,類近「空氣草」的植物。 畢飛宇在與張莉對談的《小說生活》裡提到,「年輕時的閱讀就是這一點好,許多時候,它不是精神在閱讀,也不是靈魂在閱讀,它是身體在閱讀。」這種「身體的閱讀」,得力於青春的一知半解和世… 伊森〈我就是想在藝妓裡加點糖〉放在【日子】尾巴,除了此篇扣回全書開場的【疫年】主題,還因為文章最末,口罩下那抹帶有希望的微笑。
孫梓評: 內容簡介
或許你也發現:如果多數用以抒情的散文,免除不了內在的掏挖與敘說,在散文裡以第一人稱「代言」便成為一件可疑的事。 原廠外盒及原廠包裝都屬於商品的一部分,或有遺失、毀損或缺件,可能影響您退貨的權益,也可能依照損毀程度扣除為回復原狀所必要的費用。 孫梓評 《臺灣詩選》三十餘年,每年一冊都是一年份時間中的切片,二魚文化蒙各方提攜不棄,2019年也是豐收年,由主編孫梓評不分流通媒介,為讀者選出各色各異、飽含生命景色流光的詩作。 也是他自己寫的:『將事物放進引號之中/使意義與異議擴張/心像魚刺般剔除乾淨/偶爾覆蓋無瑕陰影』。
孫梓評: TNL 網路沙龍守則
阿𡠄一系列經歷白色恐怖的台灣原住民口述歷史。 孫梓評 〈活著,就是為了等這一天〉讀起來很荒謬,很痛。 這份荒謬,也是如今香港正經歷的。 孫梓評 我仍然沒有那種安全感,而且慢慢地接受,那是失而無法再得的東西。 謝謝你問我這個問題呢,因為在許多忙碌的時候,當我想到:「現在可以寫小說了嗎?」的時候,都無暇去發一個訊息告訴你。
孫梓評: 個人意見:感情沒有「年報酬率」、從不保本,有的只是大獲全勝和血本無歸。
詩人孫梓評想藉著詩集《法蘭克學派》抵抗一種快速進行的,抵抗一種企圖理解的,抵抗一次性。 讓最好的時光停駐,允許變形,接受詮釋。 孫梓評 哪怕隱藏其中,仍無法抵抗消費型態,無法抵抗漸漸馴化的敘述系統,無法抵抗愛欲的舔舐,像一行螞蟻從腳心往上爬攀。
孫梓評: 關於孫梓評
台灣上半年用水緊張但幸運度過旱災;太魯閣號列車出軌與高雄城中城大樓失火,釀成重大死傷;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引發全台限電;台灣疫情五月中一夕升至三級;東京奧運,台灣創下史上最佳成績獲二金、四銀、六銅。 孫梓評2025 而香港,從年初民主派面臨大抓捕;「民間人權陣線」解散;維園晚會持續被禁;香港《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被迫停運。
孫梓評: 內容—
那十年,人生的幅員很小,從國小後水溝算起,五分鐘後即抵達與… 靜香到國外念書,有一天突然想起大雄為她做過的一切,往事氣味般撲來,她想起有個人永遠在心裡擺一張空椅子,只要她願意,… 在本詩的第一節,詩人以「雲」起筆,令人聯想到按鈕或是觸發事件的開關,在雲霧繚繞的狀態下,山路迴轉壽司啟動了。 「迴轉壽司」隨著「山路」蜿蜒前行,從「迴轉壽司」、「山路」說明了一個轉彎又接著一個轉彎的路程,人生的旅途不也是如此嗎?
孫梓評: 台灣沒有神學只有造神:如果信仰的是宗教明星而非教義,與追星族何異?
也有些人可以用想像力或詩意來彌補不足,那也許你就是走這樣的一條路。 今晚,上弦月顯得特別明亮,剛剛才過完新年,怎麼,現在又己經是初春的四月天,屬於盆地的這座城市,近郊山上滿是嫣紅的山櫻。 只是,總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奇特感覺,彷彿有什麼事, …
孫梓評: 詩集
如果是日劇,可能還會加上拍掌祈福的動作。 孫梓評 美好物件的開始就僅僅為了,即便只有一個也要為你量身訂製這樣的想法。 如同為商品找到一件美好的外衣一樣,就是想要剛剛好的合身,一分也不差的為他而訂製。 我們挑選來自世界各地以及各種環境友善的紙張,作為材料,帶著想要為所有物件好好包裝的期待,為任何人、任何物品提供最美好的包裝。 創刊於1984年11月的《聯合文學》雜誌,是當代華文刊物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文雜誌,走過35年,依然秉持「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的理念而努力未懈。
孫梓評: 閱讀讀者(詩人篇)》宋尚緯:「詩並不一定要寫得艱澀、難懂。」
梓評:深夜下班後,若感覺電視打擾,我便熄掉電視,蛇到床上,展開閱讀。 睡前確實忌讀小說,怕貪,往往要看到天亮。 因 此我特別珍惜高空飛行或高鐵移動的機會,像挑選要吃什麼口味的巧克力那樣,為那一趟,挑選合適讀物。
不同於課堂上制式的閱讀,而是試圖以更輕鬆多元的方式,帶領讀者找回對於文學的喜愛。 你提及前年(2019年)我們在香港相聚的事,我覺得,那種生活和那段時光,好像已被丟進一個名為「失去」的巨大玻璃球裡。 每個人都看著那些失去的人、事物以至時間,總是以為一切還在,終有一天會復得,但我懷疑很可能不是如此。 2021年1月4日,三毛逝世30週年。
單靠誠意不 足以成事,不能只是在想要寫什麼,還要提升讓自己寫得更好。 這趟旅程真是開了眼界,一個人各方面去看去聽,也有受騙的經驗,對我的人生各方面都有影響。 我那時想,20 年後我要再來一次,可是除非是退休否則不太可能了,因為45歲後,需要更大的勇氣與任性才能對抗現實。 有機會把自己移動到一個完全不同語言、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地方,是很特殊的經驗,在那之後我除了出差,就沒有再參加過旅行團。 孫:是 20 歲的第一次自助旅行,我跟三個朋友去紐約、舊金山五個星期。 孫梓評 因為還沒當兵,所以一定要參加半天語言學校,但半天有自己時間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