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交匯處,屯門公路,青朗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民吉街,統一碼頭道,民吉街,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軒尼詩道,怡和街及銅鑼灣道。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若首程為往堅尼地城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若首程為往銅鑼灣方向,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 直上山頂小平台,可以輕鬆拍攝青馬大橋全景,位置亦可以同時觀望左邊嘅汀九橋、右邊嘅汲水門大橋,甚至遠眺昂船洲大橋,能夠連環放眼香港四橋風景,可算係一道罕見路線。
- 筆者在想,雖說「民以食為天」,但不一定總是吃吃吃。
- 當天早上天陰未有下雨,與源哥在綠楊坊MX早餐,早上9時30分在荃灣站集合,天氣預報嚇怕了行友,有10人出席,8人到小巴站搭96M入青龍頭,安哥夫婦已在等候,10人齊集青龍頭小巴總站。
-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於過西區海底隧道後轉乘本路線往銅鑼灣方向,第二程免費。
- 圓墩村藏在深山老林,祖先源自廣東五華縣鐵爐壩,來到香港建村約有三百年歷史,1970年才遷徙到青龍頭現址,今屆的村長為鍾偉文。
老圍村的一大特色是廟宇林立,有數十間佛、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和龍母佛堂(龍母廟)等,還有全港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所以在村內到處都可見到僧人。 中環蘇豪區是指荷李活道以南,以些利街一段半山自動行人扶梯為中心的地區,包括些利街、士丹頓街及伊利近街一帶。 圓墩古村2025 該處一帶近年來出現不少來自各國的高級美食餐館,當中大部份是香港罕見的。
圓墩古村: 香港好去處:【中環嘉年華!多款萌爆毛公仔!設12個攤位遊戲+附遊戲玩法攻略!】
約建於100年以前,為3進式的建築,於1990年重修時,只剩下2進,前進是門廳,後進是正廳,後進較前進稍高,採用「四扇門」的建築形式。 張氏家祠曾設立私塾,名為「翠屏書室」,並聘請八鄉秀才鄧元杰任教。 老圍村於清朝初年復界以後最早於荃灣一帶建立的村落,當地人稱為「舊村」,於康熙八年(1669年)由曾、張、黃、許、鄧五姓人建成,其中以張姓一族人數最多。 老圍村初立時曾建有圍牆防禦海盜,村內的房屋以行列的形式建立,同一姓的村民建立在同一列的房屋,稱為「排屋」。 1948年,皇仁書院舊址清拆,1951年建成高、低兩座已婚警察宿舍,另有一座曾用作少年警訊會所的建築物,前身是「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小學」。 於1951年建成的警察宿舍,是全亞洲首座興建給員佐級(現稱「初級警務人員」)華裔警員及其家屬居住的宿舍。
戰後,由於元荃古道的末落,原圓墩村村民於1973年遷往青龍頭龍如路,另建圓墩村(現址為浪翠園五期帝華軒對面)。 古村舊址於1973年11月交予民安隊負責重修及管理,但因缺乏資金,曾一度暫停計劃。 直至1980年,民安隊得到荃灣地方人士及官員資助下,重新開展該項計劃,並於1981年8月完成維修工程,並設立博物館,仿照二百五十年前村民生活的模式,擺放屋內傢俬用品及農具。 在早上繁忙時間,962S線抵達青山灣前已坐滿所有座位,而962線駛經青山灣一帶後亦滿座,不少黃金海岸、掃管笏及大欖乘客為免「站出港島」,改為乘搭本路線,令置樂花園開出之班次抵達青龍頭前已接載不少乘客。 加上青龍頭及深井前往港島需求同樣龐大,部分班次未抵達深井村前已頂閘,不少深井居民難以登車前往港島,也令深井非法邨巴服務仍然存在,並未能有效打擊。
圓墩古村: 📍8. 九龍灣零碳天地──野餐聖地
陳金盛第五子陳偉明,於1988年起當選荃灣區議員(荃灣郊區),連任8屆(其中7屆更自動當選),直至2015年區議會選舉被青龍頭土生土長的新人伍顯龍擊敗。 恩師曾經說過早於古代時期,人類的文明是建基於祭祀之上,皆因古代人深信天災以及生活上大大小小事務都是與天地、動物及神明息息相關,認為一切都是冥冥中由上天主宰。 本網址所提供的地圖資料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 “) 擁有的版權保障。 圓墩古村2025 政府沒有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該等地圖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民政事務總署備存整套現有鄉村 ╱ 墟鎮的分界地圖,各有關民政事務處亦在其辦事處備存所管轄地區的分界地圖,供公眾人士在通常辦公時間內查閱。 地圖所顯示的範圍,只為有關現有鄉村 ╱ 墟鎮在 2019 至 2022 年舉行的居民代表 ╱ 街坊代表選舉或補選而劃定,並不可作任何其他用途。
只要沿大欖自然教育徑及圓墩郊遊徑一直走便可抵達圓墩村古屋,路線十分簡單。 若不在青龍頭那邊出發,也可駕車到大欖生態園下車;先遊覽生態園,再往圓墩方向步行約30分鐘。 已被列作法定古蹟的圓墩古村,是荃灣著名的客家古村落,已有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 圓墩古村 兩條村西面係有幾個私人屋邨,豪景花園、帝華軒、龍騰閣、傲庭峰。 而青龍灣附近有浪翠園,條涌中游有大宅龍圃花園,曾經係好多名片嘅取景地。
圓墩古村: 深井
隨著城市發展,部分村民遷出市區居住,老圍村僅剩下約2,000名居民,而村內古舊建築面貌,亦逐漸被新建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取代,圍村色彩日漸淡化。 青圓兒童遊樂場位於荃灣青龍頭龍如路,在青龍村和圓墩村之間。 60年代,圓墩古村村內水源因大欖涌水塘工程而受影響,農作物失收,所以政府其後將整條村搬到山腳下的青龍頭村旁,又稱圓墩新村。 目前古村已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變為圓墩博物館,由民安隊管理。 大概下行約10至15分鐘,就可以到達清快塘村,分岔口左邊可通往由村屋改建而成嘅喜香農莊,內含荷花池,亦可窺探睡蓮,略帶清雅氣質。 穿過農莊可以接駁元荃古道郊遊徑、田夫仔,而折返分岔路口,沿清快塘新村方向走,全段皆為下行石屎路,輕鬆易走,步行到公廁大概只係15至20分鐘,沿路可以折返深井新村、天地父母廟。
圓墩古村: 九龍:
下車的地方附近便是遷村後的圓墩村,村牌坊的對聯絕對值得大家停留欣賞︰「逢迎遠近逍遙過,進退連還達道通」,有否留意有甚麼特別? 圓墩古村 沿路遍佈林蔭,叢林茂密,不時可見竹林隧道,走出山路接駁引水道,即可返回大欖郊野公園燒烤場,同時接駁青龍頭龍如路。 沿路回望可俯視大欖角,亦可遠眺赤鱲角機場、人工島,不過亦要留意路段始終係山路,留意個人安全。
圓墩古村: 三星堆的延續 —金沙遺址的祭禮 | 香港文物探知館
沿大坳門上釣魚翁郊遊徑,雖然郊遊徑上下坡幅較大,但沿途可欣賞佛堂門地勢及東龍島古蹟地貌,亦可看到「大廟灣刻石」和「天后古廟」。 博物館屬於民安隊圓墩營的一部份,亦由民安隊工作小組負責管理、保存、維修等工作,裏面彷照250年圓墩村民的生活展示,更擺放了當時的傢俱和農耕工具。 走下斜坡, 穿過另一個大草坪,就來到位於山谷中、海拔203 米高、昔日的圓墩村。 途中會經過圓墩觀景台,沿左邊的石階往上走一會便抵達。
圓墩古村: 路線詳情
圓墩觀景台視野很好,可眺望深井、青龍頭、馬灣、汲水門大橋及大嶼山,景色壯麗。 如覺得我們的資訊又用,想給我們一點鼓勵,請以PAYME或FPS打賞(SCAN QR CODE)。 本港過去幾年曾經出現多宗駭人聽聞的凶宅,其中一宗為轟動一時的布九龍灣德福花園「五屍命案」,該宗謀殺案發生於1998年,5名女性因飲用混合礦泉水及山埃的符水,集體毒發身亡。 警方其後破案,兇手是一名風水師,兇手行兇後更把單位佈置成自殺假象,並掠去130萬元。
圓墩古村: 沙田區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及後轉入車道走到大棠燒烤場,最後沿大棠山道下走至僑興路乘小巴或巴士回程。 整理行裝後,沿車路上行至大欖郊野公園範圍拍大合照,拍照後沿引水道前行一段,右邊有路上山至圓墩村,現為民安隊營地。 從大欖角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站另一邊小路離開,可以行返去石屎路,沿路直出,步行約10分鐘,會到達分岔路口,前面有水務設施,右邊有山徑,但山徑入口佈滿墓地,至於繼續前行就係返回大欖涌消防局方向。 荷花池小橋流水,但為人工湖,穿過去即可離開。 鍾村長的哥哥大約八十多歲,小時候就讀過俗稱卜卜齋的私塾,教學語言是客家話。
圓墩古村: 香港好去處:【橙紅色!濕地公園池塘賞紅葉!落羽杉秋冬轉紅!打卡記得影埋倒影!】
香港人放工等放假,為的是Plan去不同國家城市旅遊! 圓墩古村 內容主打日本、韓國、泰國、台灣等地旅遊景點、路線、手信及美食攻略,搜羅必去必打卡景點、網紅酒店及人氣餐廳,提供不同主題旅遊路線提案。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圓墩古村: 荃灣好去處:【大型室內兒童遊樂場人均$37起! 佔地4千呎 共18個遊戲區!有齊攀爬架+繩索+獨木橋+賽車競技場】-The Big Things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分鐘,下車點旁就是大型屋苑豪景花園和帝華軒。 這裡附近有一個圓墩村的牌坊(圓墩村的新址),大家出發前可以在此先輕鬆打卡,亦不妨轉個彎到附近的平民版星級飯堂「天祥餐廳小廚」吃頓茶餐,山友「發哥」周潤發和多位藝人都曾光顧。 原來在六十年代大欖涌水塘建成後,工程影響了圓墩村的水源,村內的農作物從此失收,村民抱怨,所以政府在七十年代將整條村搬到山腳下的青龍頭村旁,另建成今日的圓墩新村,他們又再次和兄弟青龍頭村團聚。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便到達大欖郊野公園的範圍了。 這裏有燒烤場,又近洗手間,環境不錯,所以都充滿燒烤的遊人。
圓墩古村: 港鐵沿綫好去處:【精選3座獨特歐陸建築讓人彷如置身於夢幻國度!過百年歷史古蹟!最古老哥德式教堂+前英軍軍營+270度全海景前官邸】
在涼亭休息十餘分鐘,隨即沿古道經田夫仔至清快塘附近。 古道石龍拱段及上塘至田夫仔的斜路前年起已變成石砌路,路面泛白,與周遭的深啡色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美感盡失。 下梯期間,左邊樹林傳出陣陣赤麂叫聲,其他遊人也在附近,但沒有人被嚇到。 康文署網站設有《行山樂》網頁,以推廣遠足運動,促進市民投入健康生活。 網頁介紹了香港44條各具特色的遠足路線,除了文字介紹,亦製作了縮時短片,可以令大家對有關路線有個基本認識。
不過行山時記得要保持社交距離,愛護環境,垃圾要自己帶走。 圓墩古村2025 這遍草原位於青龍頭內的客家古村落內,這條村落建於1780年,己有300多年歷史,被列入三級歷史建築。 這裡有一大遍綠油油的草地,不少牛都前來吃草,環境清幽舒適,雖然位置偏遠,但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圓墩古村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