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位於九龍東面,為香港首座衛星城市,50 年代進行大量填海工程發展工業用途,成為觀塘工業區。 直至 2005 年,市建局提出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重新打造觀塘成為核心商業區,並建設房屋、商場、交通交匯處等,使觀塘成為一個集住宅、酒店、商業、娛樂特色的現代市中心。 踏入1990年代,香港製造業式微,大量工廠空置,觀塘道附近部分工廠大廈重建或改任商業大廈、貨倉用途,但是沿海一段基於交通不便則大多空置。 而觀塘不少住宅大廈亦日趨老化,其中牛頭角邨、藍田邨(因貪污問題造成的鹹水樓而緊急清拆)及秀茂坪邨等公共屋邨全部重建。
市區重建局近年保留了灣仔莊士敦道、茂蘿街及巴路士街多幢唐樓,並計劃在修葺後作為文化用途。 位於灣仔石水渠街72至74號,建於1922年的幾幢唐樓,因被塗上藍色而有藍屋之稱,亦被政府列為歷史建築。 自201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重新塑造觀塘成為新的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成立及提出了短期落實措施,包括逐步更換交通標誌,將九龍東一帶26個原有觀塘工業區路牌更改成為觀塘商貿區。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觀塘唐樓: 荃灣綠楊新村 A座 中層 全新裝修 2房2廳 出租
而隨着政府重建及活化舊區,部分地區的唐樓更有可能被市區重建局或發展商收購,例如近年皇后大道西的賢居里、九龍城榮光街及崇安街一帶項目,所以有不少具投資眼光的買家反而會選擇買唐樓。 觀塘唐樓2025 香港發展需求高,市區的土地難能可貴,而香港唐樓大部份建於19世紀至20世紀華人聚居的港島和九龍地區。 因此,地產商會以只有三、四層的唐樓為目標,希望可收地以重建更高層的住宅和商業大廈。 香港政府於1957年完成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向廠家提供土地。 填海部分(即觀塘南部)作為工業用途,變成觀塘工業區。 初時觀塘工業區只有架空電線,於1960年才更改成為地底電線。
- 因為只有法定古蹟被法例保護,其他的歷史評級只具參考價值,2013年同德押已獲屋宇署批准改建為23層高商廈。
- 根據香港大學建築系、Docomomo(英語:Docomomo International) 香港分會會長朱慰先博士指出,「唐樓」一詞相信大約在1880年代隨意出現[1]。
- 區附近的大型屋村,為工業區提供了大量的勞動
- 觀龍樓(英語:Kwun Lung Lau)是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甲類資助屋苑,是最後一個受政府資助興建的資助房屋計劃。
- 荃灣港鐵站上蓋名牌屋苑「綠楊新村」,2房2廳,全新裝修,即租即住。
- 上蓋結構工程已經於2007年4月完成,而整體建築工程預計將於同年年底竣工,耗資65,000萬港元。
當廣州式騎樓公認於1920年代才出現,有研究發現香港的騎樓群在上一個世紀,即19世紀末的照片中已有蹤影[3]。 觀塘區的觀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62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2,534人。 主要街道包括牛頭角道(觀塘段)、偉業街(觀塘段)。
觀塘唐樓: 觀塘廣場
於2010年1月29日下午1時43分左右,發生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故,在馬頭圍道45號J一座5層唐樓全座塌下,造成4人死亡。 這是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少有的同類事件,使政府及社會都關注全港同類約50年樓齡的唐樓的安全問題。 根據香港大學建築系、Docomomo(英語:Docomomo International) 香港分會會長朱慰先博士指出,「唐樓」一詞相信大約在1880年代隨意出現[1]。 元朝時期「官富場」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改為「官富巡檢司」。
- 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官富場」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後來因鹽產量回升才恢復設置。
- 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 單位企理裝修,浴室乾濕分隔,特大開放式廚房,間格四正實用。
- 而隨着政府重建及活化舊區,部分地區的唐樓更有可能被市區重建局或發展商收購,例如近年皇后大道西的賢居里、九龍城榮光街及崇安街一帶項目,所以有不少具投資眼光的買家反而會選擇買唐樓。
王能指,新買家為首置客,因預算有限,一直於區內物色唐樓放盤,議價後決定入市,供一家三口自住。 據了解,上址原業主早於1966年以約1.27萬元購入單位,持貨至今長達五十六年,帳面大幅獲利178.73萬元。 有首置客因為預算有限,遂於舊區物色唐樓物業,近日斥180萬元買入觀塘一伙兩房單位,呎價7,000元有找,單位窗戶更正望新晉豪宅凱滙。 2016年7月16日凌晨,觀龍樓D座13樓兩個單位起火,約2.5小時後被救熄,造成4人死亡,[14]包括一家三口,其中一人是3歲女童。 兇手是住在對面單位、有多年精神病紀錄的神秘獨居男子,同樣命喪現場。
觀塘唐樓: 九龍 9111 屋苑
及後該公司投資一百萬英鎊將鄰近山地削平以填塞部份官塘灣,而由於連年廢物之傾倒,該區海岸一帶早已成為一片淺灘[3]。 觀塘原來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後,大量潮汕人和海陸豐人士在觀塘定居,目前觀塘區很多居民的祖籍是廣東潮汕和海陸豐。 觀龍樓(英語:Kwun Lung Lau)是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甲類資助屋苑,是最後一個受政府資助興建的資助房屋計劃。 觀龍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龍華街20號,在1968年落成。 E至G座則於2000年拆卸,並於2008年重建完成為觀龍樓第1及2座。
觀塘唐樓: 荃灣洋樓 2房大廳 工人房連工人廁 出租
隨著工業北移,工業用地逐步轉型為商貿區, 不少舊工廠大廈重建為寫字樓、商場、酒店等。 近年活化工廈成為了觀塘區的發展焦點,有不少工 業用地已改作其他用途。 大型商場及辦公室相繼落 成,而區內的創意產業亦日益蓬勃。
觀塘唐樓: 觀塘男稱被人拉跌𠝹背囊 警員掩至追查列刑毀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網頁及荃灣享和街「富裕地產代理公司」概不負責。 根據香港大學建築系、Docomomo(英语:Docomomo International) 觀塘唐樓 香港分會會長朱慰先博士指出,「唐樓」一詞相信大約在1880年代隨意出現[1]。 House730搵樓大本營提供各區最新的香港唐樓出售資訊,詳列唐樓的面積、呎價、地址及圖片等。 若有興趣購買唐樓或想了解香港唐樓買賣及樓價,請直接透過業主或代理提供的聯絡方法。
觀塘唐樓: 歷史
同時,憑著觀 塘區的地理和租金優勢,不少開倉批發、創意產 業、非牟利團體和文化團體亦進佔現有工廈單位, 落地生根,並令區內的工廈用途更多元化。 觀塘唐樓 香港唐樓普遍樓齡高,又不設升降機,但不要因此就忽略唐樓的潛力,唐樓隨時有機會為業主帶來可觀的額外收入。
觀塘唐樓: 觀塘 @中原樓市片區
完成後兩幢44層高大廈提供共872個出租單位,配套設施包括社區會堂、商舖和停車場,令整個屋邨的單位數目增至2,328個。 觀龍樓復修(二期)工程亦已於2006年動工,投資額為26,000萬元,包括翻新外牆及屋邨設施、增設升降機、改善消防、保安及供電系統等。 香港政府未大量興建公共房屋以前,除寮屋居民外,幾乎所有港人都是舊式「唐樓」的住戶。 當時的唐樓樓高2至3層,闊15呎(約4.5米),以青磚砌成,而屋頂是以木結構及瓦片組成的斜頂,唐樓旁則設有木樓梯連接各層。 全新裝修,寧靜多窗,鄰近大型商場,起居生活方便。 澳門市區內仍然保存有不少唐樓,在議事亭前地及新馬路一帶的唐樓,仍然保留了20世紀初期的風格,部份唐樓的上層則經改裝後作為商業用途。
觀塘唐樓: 售盤 – 住宅 最新放售住宅搜尋結果
鄰居表示肇事兩戶人經常因聲浪問題爭執,[15]消防在現場找到助燃劑,相信火警有可疑,警方將案件列為縱火及兇殺案處理。 觀塘唐樓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勵業街、觀塘道、牛頭角道、聯安街、功樂道、康寧道至康寧道公園、協和街至曉光街體育館、翠屏道至雞寮山坡、將軍澳道、觀塘繞道、觀塘明渠為範圍。
觀塘唐樓: 部分知名事件
19世紀末期起,香港的唐樓普遍有3至4層,每層高4米,闊5米。 設計方面,騎樓以磚砌支柱支撐,並跨出唐樓前的行人路。 20世紀20年代起傳入廣州,之後俗稱為「廣州式騎樓」。 觀塘唐樓2025 唐樓是中國華南地區、港澳地區,甚至東南亞一帶於19世紀中後期至1960年代的建築風格,不少混合了中式及西式建築風格。 2015年,位於灣仔軒尼詩道的同德押被清拆,令全港只剩11幢轉角唐樓。 同德大押落成逾80年、在現址經營逾60年,屬三級歷史建築。
觀塘唐樓: 唐樓類型
房協於2000年策劃重建觀龍樓,重建作甲類資助房屋及住宅發售計劃的綜合性屋苑,後來為配合政府停售居屋措施,所以改為採取重建第一期和復修第二期的混合方案。 第一期工程首先拆卸E座外翼和G座共617個單位,剩餘第二期的A-F座亦約在2008年復修完成。 唐樓開揚街景,觀塘港鐵站,只是一橋之隔,大廈設有保安管理,單位全新裝修,即租即住。
觀塘唐樓: 觀塘泰康樓 全新裝修 1房1廳 出租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凱滙,翠屏(北)邨,祥和苑,順緻苑,寶珮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000,年齡中位數為 43.3歲。 觀塘發生刑事毀壞案,今日(18日)上午10時43分,崇仁街35-39號唐樓一名男子報案,指在梯間被一名男子從後拉跌,並懷疑被人用刀𠝹開背囊,幸無財物損失。 由於擔心有刀劫逞兇,大批警員接報後身穿防刺背心到場,在唐樓前後門戒備,搜查可疑人士並登記身份證,經一輪追查後將案件列作刑事毀壞案處理。
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設有「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5]。 觀塘唐樓2025 不過現今部份小巴路線牌及路面的道路標記中文仍沿用「官塘」舊名作指示。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
觀塘唐樓: 地產代理公司資料
至七十年代,工業發展一日千里,觀塘 區附近的大型屋村,為工業區提供了大量的勞動 力。
此外,事發時附近有聽障人士居住,該失聰人士指發生火警時,她如常外出上班,但由於不知道發生火警,遂在電梯大堂等候升降機,惟遲遲不見升降機運作,有其他住客見狀,遂用手語通知她發生大火。 觀塘唐樓 [21]聾人機構「龍耳」曾要求政府向失聰居民家內加裝連接大廈火警鐘的警示燈,令他們在火警發生時即使聽不到警鐘,亦能從警示燈的閃動得知發生火警[22]。 單位企理裝修,浴室乾濕分隔,特大開放式廚房,間格四正實用。 荃灣芙蓉街旺舖出租,連自建不入則閣,門闊方正,門口可泊車,鄰近大型商場,合各行各業。
觀塘唐樓: 唐樓
明朝刊行的《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標示有大小官富,香港史專家例如蕭國鍵教授認為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觀塘。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台灣的鄭成功政權而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 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最終亦被廢置。 中原地產高級分行經理王能表示,新近成交的觀塘南洋大樓,單位為高層E室,實用面積265平方呎,採兩房間隔,座向西南,望市景。 業主原先叫價210萬元,及後降價30萬至180萬元易手,呎價約6,792元。
觀塘唐樓: 香港唐樓出售
2018年12月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住宅項目凱匯發售,呎價由17000至20000。 然而四周全為唐樓及舊樓包圍,而該等唐樓大多有劏房及中小型商舖,彼此格格不入。 觀塘(英語:Kwun Tong),舊稱官塘,古稱官富,於九龍半島東面,是香港十八區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秀茂坪以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唐樓: 荃灣芙蓉街 旺舖 連閣 出租
2010 年起,觀塘海濱長廊啟用,長逾 1,000 米,為《啟德發展計劃》其中的項目,設不同運動康樂配套,提供充足休憩空間,大大美化觀塘環境。 觀塘是九龍東最熱鬧地區之一,港鐵觀塘站連接大型商場apm,各類商店食肆林立,加上一系列甲級寫字樓、工廈及樓上舖,滿足居民的日常購物及就業需求。 1954年起香港政府進行大規模填海,開發該區為香港主要工業區,並開始使用「觀塘」一名,1955年垃圾池遷移至醉酒灣以配合發展計劃[4]。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荃灣港鐵站上蓋名牌屋苑「綠楊新村」,2房2廳,全新裝修,即租即住。 各地方所建的唐樓都有當地本土特色,故此有「新加坡店屋」、「檳城店屋」、「澳門唐樓」、「廣州騎樓」等稱號以作分辨。 觀塘最早歷史記載可以追溯至北宋,當時觀塘一帶為一個官方鹽場,稱為「官富場」,由朝廷派出鹽官主理,是當時東莞縣內四大鹽場之一。 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官富場」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後來因鹽產量回升才恢復設置。 代理又指,由於物業沒有升降機,故出入需要步行多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