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而封閉落馬洲管制站及「皇巴士」停駛,N73線於2020年2月7日深夜頭班車起,暫時改為只往來上水(寶石湖路)與沙田市中心,不前往落馬洲(新田轉車站)[8],直至2023年2月6日因應落馬洲管制站重開才恢復前往落馬洲[9]。 上水通宵巴士2025 直至2013年11月,運輸署再次修訂方案,包括建議本線延長至沙田市中心、提早沙田尾班車開出時間,但將班次由原訂的20分鐘一班減至30分鐘[4]。 修訂後的計劃於當日在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會議上,以15票贊成、2票反對獲得通過[3]。 此外,國家特快亦有營運希斯羅機場至盧頓機場、蓋特威機場和史坦斯特機場的大巴服務。
- 本線提供往返沙田區、大埔區及北區的深宵巴士服務,利便北區乘客接駁N271線往返九龍市區之餘,同時方便兩區過境乘客於深宵時段到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轉乘皇巴士,經落馬洲管制站(港方)及皇崗口岸(中方)往返中國大陸。
- 此外,本線在平日晚間往上水方向經常出現頂閘,甚至出現於寧波街站後頂閘,導致部份於路線較後段的車站候車的乘客持續無法登車,引起部份市民提出加密班次的要求,惟至今九巴並無加班的趨勢。
- 此站鄰近港鐵上水站,過境巴士文錦渡快線及沙頭角快線的香港總站亦設於此,其營辦商將此站名為「上水廣場」(Landmark North)。
- 當本線改為全日服務後,則改以富豪奧林比安11米及12米為主力。
- 第一代的270P線於1996年6月24日投入服務,由榮輝中心開往翠麗花園(經天平邨及上水火車站),1999年9月5日起配合278K投入服務而停辦。
上述改動最終於2012年6月10日實施,但原本方案所建議去程取道廣東道的計劃,在最後落實的方案中,已改為取道九龍公園徑,其餘路線則與原本方案無異[5],令此路線成為北區首條往來尖沙咀的全日路線。 本路線延長至尖沙咀後,由於能夠直達尖沙咀而毋須轉車,相比乘搭東鐵綫更有優勢,故此線延長後成功吸納部份港鐵客源,更吸引到北區乘客乘搭本線前往尖沙咀碼頭轉乘天星小輪往返港島中區及灣仔區。 運輸署於2018年4月向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發表《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開辦3條新巴士服務,以配合香園圍邊境管制站(蓮塘口岸)即將啟用。 其中一條往返屯門站及香園圍口岸,中途只在元朗站一帶設站,初期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走,並以招標的形式遴選營辦商[2]。 上水通宵巴士2025 為確保專營巴士營辦商所提供的服務除可滿足預期需求外亦可滿足驟增的需求,署方在甄選有關營辦商時會留意營辦商在應付驟增需求方面的能力[3]。 不過九巴於2013年9月4日發出的新聞稿中,宣佈暫緩實施,以便於2013年9月10日的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討論有關建議,而沙田區議會在該次會議中,亦表示反對合併後的N73不再服務沙田區。
上水通宵巴士: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經過一年漫長的諮詢,運輸署最終2018年6月決定按照原方案開辦N373線,擱置繞經大埔市中心,並以本路線與271S及N271線提供轉乘優惠代替[8][9]。 此舉自然引起大埔區議會強烈不滿,指責運輸署厚此薄彼,更表示設若N307線不能改為常規服務[10],該會將絕不支持N373線開辦[11][12]。 早在1913年倫敦已有通宵巴士路線,是倫敦巴士系統一部分。 而這些線路,都是由日間線路延伸出來,例如倫敦巴士9號線的通宵班次為倫敦巴士N9線。 上水通宵巴士 而字母N則是英語「Night」(意即深夜)的首個字母,代表深夜的意思。 2018年9月23日起,九龍巴士W3線配合廣深港高鐵通車而投入服務後,因其行車走線比本線更直接前往佐敦及尖沙咀,車資也較本線便宜,吸引了不少通勤人士改坐該線,本線的客流略有減少。
1994年8月25日城巴開辦兩條路線N72(香港仔↔銅鑼灣)和N90(鴨脷洲↔中環)。 到1996年4月22日,城巴開辦另一條通宵線N8X(小西灣↔中環),成為城巴第三條通宵巴士線。 配合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N270線原訂於2013年9月7日的第三階段與N76線合併為N73線,並改為來往落馬洲及大埔中心,但計劃暫時擱置,以便諮詢沙田區議會。 上水通宵巴士2025 部分於大倫敦週邊地區服務的巴士路線會進入大倫敦,服務位於大倫敦邊界兩邊的市鎮。 由於這些巴士路線並非由倫敦巴士管理,由不同的私人營辦商營運,亦大多數不按倫敦巴士方式收費。
上水通宵巴士: 營運資訊
大倫敦絕大多數的市內巴士均由倫敦巴士(倫敦交通局轄下部門)管理,但巴士服務實際由私營公司負責,通過與倫敦巴士簽訂經營合同獲得營辦權。 由於大倫敦政府於2003年起向進入倫敦市中心的汽車徵收倫敦交通擁擠稅,加上倫敦地鐵客量已逐漸飽和,使倫敦市中心的巴士客量出現復甦[18]。 私人營辦商使用的車型都必須滿足倫敦巴士為每一條巴士路線設立的條件,例如倫敦市中心大部分巴士路線所使用的巴士必須設有獨立出口(倫敦以外的英國巴士均逐漸使用單一出入口)。 上水通宵巴士 此外,多數巴士路線亦有規定須使用單 / 雙層巴士,部分路線的雙層巴士則必須採用直梯設計[31]。 倫敦巴士亦曾於服務經營權合約中規定私人營辦商採用的巴士車型必須使用印有目的地字樣的捲式換頁裝置,而倫敦以外的英國巴士已多數改為配備電子點陣式 / LED顯示屏以顯示目的地[31]。
可是,運輸署公佈路線修訂計劃後,隨即引起北區區議會反對,議會更一致通過譴責運輸署[6][7]。 大巴服務均提供城市之間的點對點服務,或只於大倫敦停靠少量車站。 倫敦的長途巴士路線大多數由國家特快(National Express)及其附屬歐洲附屬公司 上水通宵巴士2025 Eurolines負責營運。 上水通宵巴士2025 國家特快具代表性的白色大巴在倫敦市中心隨處可見,它們大多數以 維多利亞客運總站作總站。 上水通宵巴士2025 1980年代時,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決定將大不列巔的巴士營運產業私有化。 運輸法(1985年)實施後,私人營辦商得以營運英國各地(北愛爾蘭及倫敦除外)本地巴士服務,而原本由市議會擁有的大型巴士公司亦需要完全脫離市議會控制,以獨立的商業公司形式運作。
上水通宵巴士: 倫敦客運委員會到大倫敦議會(1933-84)
惟北區區議會就本線的班次及落馬洲總站位置安排上仍有強烈意見,最終有關方面於1月14日晚上確定本線如期投入服務,九巴亦已於沿線分站貼上宣傳單張及於翌日(2014年1月15日)發出相關新聞稿[2]。 上水通宵巴士 根據報章報導,本線原計劃於2013年11月23日起投入服務,但北區區議會在11月11日以班次疏落為理由,反對有關方案,並交予交運會屬下巴士路線工作小組跟進,以致本線未能如期投入服務[5][6]。 上水通宵巴士 上水通宵巴士2025 倫敦城市機場曾經提供快捷穿梭巴士服務連接該機場到倫敦三個鐵路站:景寧鎮、金絲雀碼頭和利物浦街車站。 但是由於這項服務價格高、速度比其他巴士服務慢,所以在2005年12月2日碼頭區輕便鐵路倫敦城市機場站啟用後便停止營運。
現時倫敦巴士不論乘車距離﹐收費均統一為£1.75,並只能使用蠔卡、旅行卡或其他非接觸式支付系統繳付,不接受現金。 但是大部分的倫敦巴士,不管雙層或單層,皆只有兩扇門,乘客只能從前門上車,後門下車;而較不繁忙的路線,則只有一扇門上下車。 惟無論如何,這些巴士皆符合了殘障歧視法的規定,並且能方便輪椅及其他行動不便的乘客。
上水通宵巴士: 九巴
雖然如此,直至1914年,仍有獨立於倫敦通用巴士公司的巴士服務使用馬拉巴士[11]。 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於2013年8月開始實施,此站是「上水轉車站」一部分,以「A」標示轉車站代號。 此站鄰近港鐵上水站,過境巴士文錦渡快線及沙頭角快線的香港總站亦設於此,其營辦商將此站名為「上水廣場」(Landmark North)。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資料[1],501S線上水總站位於上水站,實際上總站設於新豐路南行近龍琛路交界、石湖墟郵政局斜對面的巴士站旁。 相較以往同樣由上水來往東九龍的70X線,此路線不需繞經粉嶺、大窩西支路、新蒲崗及黃大仙,明顯更直接和快捷,客量龐大,開辦僅僅一年左右便已獲提升為全日雙向服務。 話雖如此,各間巴士公司仍然繼續開辦通宵隧巴線,如在1997年12月22日開辦的N691(來往將軍澳至中環)及1997年6月28日開辦的N680(來往馬鞍山至中環)。
上水通宵巴士: 九龍巴士N73線
本線提供往返沙田區、大埔區及北區的深宵巴士服務,利便北區乘客接駁N271線往返九龍市區之餘,同時方便兩區過境乘客於深宵時段到落馬洲公共交通轉車站轉乘皇巴士,經落馬洲管制站(港方)及皇崗口岸(中方)往返中國大陸。 B9線全程收費為$20.2[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21],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2]。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1]。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23]。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巴隧巴線都是有通宵服務的,因為當巴士公司把一條日間路線改為24小時服務時,需要考慮這些路線在深夜的需求。 可惜城巴在把隧巴線改為24小時行走時,很多路線在深夜的需求根本不足,很多時都很少乘客,即使日間路線深受歡迎。
上水通宵巴士: 香港通宵巴士路線
部分以上水為總站的巴士路線途經新豐路,來回程皆會繞經龍運街及新運路。 位於新運路與上水廣場之間的上水站小巴總站早於1988年1月29日啟用[2],歷史較旁邊的巴士總站稍久,為一露天專綫小巴總站,設有37個停車位,用以安置原於新成路及新發街泊街的專綫小巴路線。 上水巴士總站(Sheung Shui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北區上水龍琛路39號上水廣場地下,乃一室內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配置及逆時針行車設計,入口位於新運路,而兩個出口分別位於龍琛路及龍運街,並設有茶水站供職員使用。 現時富明旗下新界501/807系路線合共使用37輛豐田Coaster石油氣小巴行走,包括16輛16座位小巴及21輛19座位小巴。 上水通宵巴士 上水通宵巴士 270A線初時以九龍站為總站時,由於車費與港鐵車費的差距比其他地區相對為大,而且繞經粉嶺多個屋苑,路線較為迂迴,因此客量只屬一般,但晚間北行部分班次亦有出現頂閘情況。 聯和墟開經:和泰街、和睦路、粉嶺樓路(粵語:粉嶺樓)、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新運路、馬會道、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公路、沙瀝公路、沙田路、獅子山隧道公路、獅子山隧道、窩打老道、彌敦道及梳士巴利道。
上水通宵巴士: 路線客量模式
於2013年,此線曾換入一部披上了2013年癸巳蛇年的生肖全車身廣告的歐盟五型富豪B9TL 12米(AVBWU16/PJ5187),當時為上水分廠首次有車輛成為生肖巴士。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延宕多時的N373線,最終定於2018年8月26日投入服務。 路線正式開辦時,除原先承諾的271S、N271線轉乘優惠外,更另設與72X、271、N73及N368線之轉乘優惠[11][12]。 此外,往聯和墟方向原定停靠德輔道中「永和街」站,有關停站安排亦已印載於宣傳單張及路線圖上,卻於正式開辦前罕有地倉卒改停「林士街」站。
上水通宵巴士: 倫敦巴士服務
倫敦客運委員會負責管理倫敦客運區(距離中倫敦30英里範圍內的區域)的巴士服務,包括倫敦通用市郊巴士、綠線客運、條令公司和一些獨立巴士經營公司的服務。 1919年,倫敦通用巴士公司與國家蒸汽車公司達成協議,協議中國家蒸汽車公司會撤出倫敦的巴士業務。 1912年,當時擁有大部分倫敦地鐵路線的倫敦地下電氣鐵路公司(UERL,即「The 上水通宵巴士2025 Underground」)收購了倫敦通用巴士公司。 1855年倫敦通用巴士公司(LGOC,London General Omnibus Company)成立,以合併和管理當時倫敦眾多獨立運作的馬拉巴士服務[9]。 初期倫敦通用巴士公司是一間英法合資企業,此公司很快就成為了倫敦最大的巴士公司,並於一年內擁有600部馬拉巴士(當時倫敦馬拉巴士總數為810部)[9]。 倫敦巴士是倫敦的主要標誌之一,典型、車門位於車輛後部的紅色Routemaster雙層巴士舉世聞名。
上水通宵巴士: 途經
儘管如此,倫敦城市機場設有倫敦巴士(473、474號)服務,連接機場與鄰近鐵路站。 國家特快公司也是倫敦機場重要的巴士服務營運商,並提供倫敦市中心前往希思羅機場、盧頓機場、蓋特威機場和史坦斯特機場的「國家特快機場」(National 上水通宵巴士2025 Express Airport)大巴服務。 現時來往倫敦和牛津郡的雙層大巴服務則由捷達集團的「牛津地鐵」(Oxford Tube)提供。
上水通宵巴士: 主頁 / 通宵巴士線列表參考
而原有由牛津巴士公司營運、同樣由倫敦至牛津的特快巴士服務則稱為「牛津城市連線」(Oxford Citylink)。 1994年牛津巴士公司被前進集團收購,1997年泰晤士運輸公司則被捷達集團收購。 捷達集團的倫敦至牛津特快巴士服務繼續使用「牛津地鐵」為名稱,前進集團的服務則於2000、2004和2012年先後改名為「牛津特快」(Oxford Express)、「Espress」和 X90 牛津-倫敦。 由於X90號線2019年時的客量相比2015年時下跌了35%,路線無法營利,X90號線於2020年1月4日終止服務[47][48]。 1920至1930年代,倫敦通用巴士公司(LGOB)開創綠線巴士(Green Line Coaches)服務。 上水通宵巴士 綠線巴士的客量於 年達到頂峰,年客量達到3,600萬人次。
此外,本線在平日晚間往上水方向經常出現頂閘,甚至出現於寧波街站後頂閘,導致部份於路線較後段的車站候車的乘客持續無法登車,引起部份市民提出加密班次的要求,惟至今九巴並無加班的趨勢。 九龍巴士270A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粉嶺南、獅子山隧道、九龍塘、何文田、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 而中巴在城巴N8X開辦當天開辦N8(小西灣↔灣仔碼頭),成為中巴首條港島通宵路線。 上水通宵巴士2025 上水通宵巴士 N8和N8X一樣都是直達柴灣並途經英皇道,但不同的是N8衹到達灣仔,而N8X則直達中環。
1986年後,倫敦市郊巴士的路線轉交不同私人營辦商營運。 雖然現今倫敦巴士的管理機構已於2000年7月3日從英國運輸部的倫敦區域運輸轉移至大倫敦政府轄下的倫敦交通局,但上述規範仍保留至今。 倫敦交通法(1924年)賦予倫敦警察廳權力去為巴士路線服務分配號碼。 此後,倫敦的巴士號碼逐漸減少使用後綴字母,最後一條使用使用後綴字母的巴士路線77A於2006年6月改為87號。 倫敦通用巴士公司於1909年起自行製造機動巴士,並於1911年10月25日起停止以馬拉巴士營運[11]。